《重生之十福晋 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 上-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熙大大喘了两口粗气,方问道:“九阿哥呢,怎么没跟着回来?”
  七阿哥道:“九弟觉得事情蹊跷,留在行宫继续审问那两个小太监。”
  三阿哥瘪瘪嘴,“九弟也是,这不是明摆着要将太监屈打成招吗?”
  康熙(阴)森森的一一扫了眼三阿哥道:“这么说只有你才是铁面无私了,好,朕就命你去与九阿哥一同审问那两个狗奴才,朕告诉你,这两个太监若有个头疼脑热的,朕绝饶不了你!”
  三阿哥打了个寒颤,忙低声应了。
  康熙接着又发出指令:“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你们分头到营地去找,十四阿哥,你带人朝官道上找找,七阿哥,你去太后处,请太后今晚宴请所有蒙古小格格。”安排完后,康熙还威胁道:“若谁胆敢泄(露)了消息,别怪朕无情!”
  众人走后,独独留下的太子和十三只好继续在大帐内罚站,康熙则陷入了沉思,按康熙对弘暄的了解,自然不信弘暄会因不满责罚而离家出走,何况又才听了弘暄的远大理想,康熙更加确定,弘暄是遭人陷害了,心中一阵发紧…
  而正在大海上遨游的老十此时压根不知道自家老爹和九哥如今已经心急如焚,还满脸得意的对其木格炫耀道:“怎么样,爷没说错吧?洋人敢朝爷开炮,哼!再借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西班牙人在抗议了数次无效后,便默许老十开着兵船大摇大摆的跟在自己身后,老十自然不会错过机会朝其木格显摆自己是如何英明。
  其木格瞧老十一脸的自大,心中叹了口气,道:“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西班牙人在明朝的时候就敢出狂言2万人占了咱们的万里江山,必定是有些依仗的。”
  老十瘪瘪嘴,“前明?哼,能和咱大清比?”
  其木格很不给面子的说道:“明朝再怎么太监专权,皇帝再怎么昏庸,但他却是唯一没与外族和亲的王朝,而且历代天子都切实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凭这点,爷,你就该敬重前明。”
  老十面色不悦,“你怎么帮前明说话?”
  其木格正色道:“爷,良药苦口,真话没几个是好听的。”
  见老十没啃声,其木格缓和了一下语气,道:“远的不说,就说吕宋的洋人,你与他们交过手,你(摸)着良心说,难道洋人真是银样蜡枪头?”
  其木格正视着老十道:“我也希望大清能傲视天下,可咱们得先清楚,自己是不是真有这个本钱,否则落在旁人眼里,那就成大笑话了。”
  老十(摸)了(摸)额头,道:“爷知道,爷已经在派人弄他们的大炮了,不过,他们也就大炮厉害…”
  其木格宽慰的笑了,狂妄不要紧,只要能保持几分理智,那就好…
  要说没电话也是好事,至少老十两口子如今还能有心情谈论着国家大事,世间万物果然是辨证的,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啊…
  争取明天也多码点字,至少加起来,字数上能补更也好,呵呵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周末愉快
  


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候

  第二百六十五章火候
  直到晚上,老十的谈兴都不是很浓,其木格不由自责,自己怎么那么不讲究说话艺术呢?
  于是,其木格便向老十做起了检讨,其木格就这点好,认错快,脸皮也厚,道歉时从不觉得难为情,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没几天,其木格就故态复还。
  但是老十还是很吃这一套的,听了其木格的口头检查,老十面上虽不显,心里却很舒坦,语气也稍带的轻快了些,“你这一辈子想学会说光面话,看来是没戏了。”
  其木格笑道:“你怎么能这样,怎么也该鼓励鼓励我啊。”
  老十道:“改什么啊,爷觉得这样不错,怎么,你觉得爷听不进批评啊?切,爷是那种只喜欢听好话的人吗?”
  其木格瘪瘪嘴,老十忙威胁道:“你想说什么啊?”边说边挽起袖子,朝其木格挤眉弄眼的走近。
  其木格夸张的抬起头挺起胸,道:“我富贵不能yin…”
  老十哈哈笑道:“其木格,这里该用威武不能屈…”
  其木格红了红脸,道:“我知道…”
  老十嘲笑道:“喔,爷想起来了,你得背了上句才能记起下句…”
  老十答对了,其木格一直习惯前后连着说,单独说半截,大脑总是反应不过来。
  闹了个大红脸的其木格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扑入老十的怀抱,搂住老十的脖子,道:“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
  老十呵呵笑道:“爷得好好想想。”
  其木格舔了舔老十的耳朵,道:“你再欺负我,我就热死你。”
  老十笑道:“热死我吧,热死了好…”
  老十两口子正在船舱内嬉闹,突听舱外传来亲兵的通传声,“王爷,张佐领有事求见。”
  老十翻了个白眼,道:“爷马上就去。”说完又凑到其木格耳边小声道:“爷好怕热,等爷回来,继续热死爷,啊,呵呵…”
  老十两口子在军船上惬意嬉闹,热河行辕里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按康熙的安排,本是要搞个小规模的女童聚会的,但因准备时间不够,太后在征得康熙同意后,便将活动改为太后—……蒙古贵族女童互动联欢会。
  康熙当然也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还带上了太子和十三阿哥,七阿哥也一直守在会场,但这帮女童没人有异常表现,一个个都开心的吃着瓜子,不知道今晚一过,热河的瓜子会不会涨价?
  康熙本来就不信弘暄会躲在小姑娘的帐篷里,如今是越发确定女童中没有帮凶,草草敷衍两句后便将空间留给了大家。
  回到行辕后,接到的消息更不容乐观。
  十四已经追出了50里地,也没发现弘暄的任何足迹,只好派了一侍卫回来报信,自己则带人继续前行。
  四阿哥几人在营地四周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但到目前为止,连弘暄的头发也没找到一根。
  热河行宫处的情况就更糟了,那两小太监竟然咬牙熬住了酷刑,打死也不改口,就在大伙警戒松懈时,却趁守卫不备,皆一头撞到墙上,一个当场毙命,一个昏迷不醒,应召而来的太医一检查,便斩钉截铁的宣布,情形不妙。
  不论九阿哥如何痛心疾首的跺脚,不论三阿哥如何含沙射影的讥讽,总之,唯一的线索基本上是断了。
  听了红眼的九阿哥与幸灾乐祸却强作哀伤的三阿哥的汇报,康熙心中的寒意更重,可眼下这两太监的家庭背景资料还没呈上来,调查取证工作只得暂告一段落。
  见康熙没新的指示,九阿哥便要求加入搜寻队,三阿哥为了显示自己也有幼他人之幼的高尚情操,也主动请缨。
  但最终三阿哥却留了下来,康熙此举倒完全符合两人的真实心理活动,所以没落下什么埋怨。
  而乌尔锦噶喇普郡王此时也同样绷紧了神经。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虽然想让康熙着着急,但这火候也得把握好,温度不够自然是大忌,但也得提防过犹不及。
  火候不够,康熙肯定不会痛下决心揪出幕后指使者,火烧得太旺,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十之八九也得被康熙树立成反面典型。
  因此,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受的煎熬并不比康熙少。
  弘暄则在案桌上用心修改请罪折子。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已和弘暄套好了说辞,责任自然是在太监身上,但不是故意透(露)虚假信息,而是假传圣旨,说是塞北巡猎已经进入尾声,叫弘暄多在自己姥爷身边尽尽孝道,便将(禁)足地点从热河行宫改到了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的大帐内。
  这个解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乌尔锦噶喇普郡王恰恰就是要的这个效果。
  弘暄虽然不解,但自己又没其他法子,只好保证一定认真配合。
  眼下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缺的就是个时机。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盯着案桌上的蜡烛,竖起耳朵,静静等着寻人队伍再次经过自己的营地,希望这帮人千万别偷工减料…
  但这次间隔时间好像稍微长了些,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紧张的握紧了双手,若弘暄明早再现身,那可是大大的臭棋…
  终于,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听到了帐外的脚步声,只见查干巴拉匆匆跑了进来,“四阿哥好像带人又过来了。”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轻轻松了口气,点了点头,言简意赅道:“迎上去。”…
  而带队寻人的四阿哥此时也正情绪莫名的扫视了一眼远处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的营帐,因营地四周都点着篝火,正巧见着一人一马离了营地、朝自己驶来,不由眯起了双眼,突然道:“到巴林部的营地周围再查探查探…”
  说完,四阿哥便带头调转了马头,急速离去…
  查干巴拉勒住了马,怔怔的看着那队人马越行越远…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听了信后,咬牙道:“哼,真是想不到啊…”
  查干巴拉却道:“阿布,四阿哥也许并没瞧见我。”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冷笑道:“你可别将这帮皇子想得太好了!”见弘暄抬头望着自己,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生生将后面的话给吞了回去,只闷声哼了两声。
  查干巴拉想了想,还是问道:“阿布,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道:“哼,你去车臣汗部朋克素的营帐走一遭…”
  朋克素是阿茹娜的公爹,亲家之间走动自然要频繁得多,这个时辰过去,倒也不显得突兀…
  朋友从美国回来了,码字时间少了些,对不住
  明天一定多码些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
  


第二百六十六章 浑人

  第二百六十六章浑人
  科尔沁亲王巴巴的看着太后。期望太后能给他个准话。
  虽然昨夜皇宫侍卫静悄悄的四处搜寻,但那么多人来回的跑动,而且个个领队的来头都不小,蒙古王公怎会不上心,更何况入夜后那星星火把在夜色中更是醒目,想忽略都难。
  因此蒙古王爷贝勒们全派出了探子,四下打探,虽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但却也有神通广大者打探出热河行宫内外也没得安宁。
  两下一联想,想来应是出了什么皇家辛秘,众人便安下心来,袖手旁观,反正事不关己,没什么好掺和的。
  不想,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却突兀的跑到康熙大帐见驾,而在乌尔锦噶喇普郡王进账后不久,各路人马皆立即鸣锣收兵。
  如此以来,诸位蒙古王公的心思便活络起来。
  纷纷将焦点转移到弘暄身上,本来也是,在热河,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与皇家的联系纽带除了弘暄。似乎还是只有弘暄。
  众人纷纷猜对了方向,但却想不出细节,不知道弘暄小小年纪到底牵扯入什么事件,竟然闹得如此人仰马翻,于是纷纷提前给粗使婆子下达了命令,在没有新的指令下达前,一定要将自家的女儿、孙女看紧了,等弘暄(禁)足期满,严(禁)她们往弘暄面前跑。
  此时,大伙才纷纷羡慕汉人的礼仪教育,哪象自家的小姑娘,一个个都由着自己喜好来,将长辈的话全当成耳旁风,当然,也有那思维怪异的,准备回家后就找些漂亮的半大小子来充实队伍,免得自家的小姑娘以后轻易就中了美男计,连糖葫芦都没吃到就傻乎乎的被骗走了。
  但科尔沁亲王的思虑则更深一些,虽说科尔沁一直与大清皇室联姻,但总的说来那都是老一辈的事了,虽然科尔沁不缺大清公主,但康熙的后宫却没一个科尔沁女人,太后毕竟年纪大了,科尔沁还不知能再仪仗太后几年。
  科尔沁一早就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危机,但这么多年,尽管做了诸多努力,就没一个科尔沁女儿成功嫁给皇子。更别说太子和康熙了。
  可想而知,科尔沁的心情有多复杂,如今虽将联姻的要求从找寻靠山转为了挖掘金山,可若这金山背后牵扯势力太多,那对科尔沁就不是幸事了,毕竟弘暄离那位置过于遥远了些,科尔沁犯不着为他得罪实力派人物。
  因此,科尔沁亲王一大早就来求见太后,开门见山的指出科尔沁确实想多几门赚钱的营生,但眼下部落的光景也过得去,犯不着冒大风险去带领大家奔小康。
  关于弘暄失踪一事,本来是瞒着太后的,但因要借助太后召集那帮蒙古格格,因此,太后得到消息的时间虽晚,但的确知道实情。
  听了科尔沁亲王的话,太后叹了口气道:“唉,哀家一向不管朝中之事,就是想管也管不来,不过敦郡王母族势大,就算他与阿灵阿不合。但他的舅舅又不止阿灵阿一人,在京中并不是就真的没了依仗,弘暄的母族也不容小窥,哀家只觉得弘暄以后若不是犯了泼天大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