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太后吓了一跳,回过头来看了看卫兵。卫兵年龄不大,分明是在故作凶相。
全太后:“小哥也是汉人吧?”
卫兵愣了愣:“是汉人怎的?不是汉人又怎的?”
全太后:“不怎的,我只是睡不着,想在外面走走。”
卫兵:“夫人还是请回吧。上面有令,在下不敢违背!”
全太后:“那我只在门口坐坐可以吧?”
“这……”卫兵犹豫了一下,“既如此,夫人请便就是。”说完他后退了几步,远远地守在一旁。
全太后坐在门口,仰望孤月,眼前一幕幕:
入宫为后、天子宠幸、锦衣玉食、夜别二王、元兵入宫……
月已西沉,映照着眼角清泪。全太后向卫兵招招手。
卫兵走上前去问道:“夫人唤我何事?”
全太后:“小哥,能否借笔砚一用?”
卫兵:“夫人要写书信?”
全太后轻轻摇头,说道:“你自管取来便是。”
卫兵没再追问,转身去了,不一会取来笔砚。全太后道了谢。卫兵又从怀中取出一卷宣纸,全太后没有接,轻声说:“不用了……”
全太后蘸了笔墨,就着月光,在墙壁上写起来。卫兵歪着头看。
全太后边念边写,边写边念,早已泣不成声:
满 江 红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月光下,不知何时,宫女们围满全太后身后,泣声一片,卫兵也跟着抹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5。福州称帝
81 福州,街上
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穿戴一新,互相道贺:
小伙子:“大叔,您老好精神啊!”
大叔:“小伙子,哪个能不精神?天子要登基,咱大宋又要中兴了。他二婶,咱福州还没出过这么大的喜事呢,是吧?”
二婶:“没错,没错!登基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走,咱们快去看看。”
82 福州
路旁,武士铠明甲亮。陈宜中居中,陆秀夫、张世杰三人身着盛装,并辔徐行,身后跟着文武百官。
陈宜中低声向左侧的张世杰道:“世杰兄,派去迎接文天祥的使者还无消息?”
张世杰:“恐怕最快也得三天后才能赶到。”
一丝奸笑掠过,陈宜中摇摇头:“着实可惜,天祥兄不能参加这一盛典,宜中实感心中不安啊。”
陆秀夫试探着问:“要不要再派人去催一下?”
张世杰道:“陈相何必自责。我知道天祥,他一向以大局为重,不会介意的。典礼开始吧,以早安民心。”
三人下马,陈宜中朝司仪官吩咐道:“好!先进寺见过太妃,典礼再开始。”
83 开元寺妈祖庙
开元寺已收拾得焕然一新,路旁和窗台上都摆满了水仙花(注:实际上,水仙花夏季休眠)。
杨太妃正在妈祖像前焚香祷告,八岁的益王赵昰跪在一旁,五岁的广王赵昺钻到香案下面冲哥哥做着鬼脸。
三人进来,见过杨太妃。陈宜中开口道:“天下不可一日无主。恭帝既已去位,须请益王即承大统。”
杨太妃:“嗣子年幼,恐担当不起社稷宗庙的重任啊。”
三人和群臣一齐跪倒:“请益王登基,继承大统。”
杨太妃局促不安地说:“那……好吧,就依众卿。”
炮响九声,三呼万岁……
字幕并画外音:公元1276年6月14日(农历5月1日),八岁的赵昰在福州称帝,史称宋端宗,重新树起了抗元复国的大旗。(画外音)皇帝年幼,由杨太妃垂帘听政。任命尚在归途的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
26。乞丐丞相
84 雨中
长长的队伍在雨中行进。士卒们敞开衣襟,享受着细雨的凉爽。
突然,从雨帘中飞出一骑,向文天祥驰来,尚在五十步开外就喊开了:“天祥兄——”飞身下马,朝文天祥快速奔来。
文天祥怔了怔,手扶斗笠望了望:“世杰兄——”一把扔掉斗笠,踉踉跄跄迎了上去。
张世杰一把抱住衣衫褴褛、湿漉漉的文天祥,定定地望着文天祥削瘦、苍老的脸,止不住热泪纵横:“世杰想你想得好苦啊!”
文天祥也涕泣横流,哽咽着说:“我们,几成故人啊!”
张世杰从怀里摸出圣旨道:“这是圣上任命您为右丞相的圣旨,”文天祥慌忙下跪,被张世杰一把拉住,“我就不念了,你自己看吧。”说着把圣旨往文天祥手里一塞。
朱华从担架上坐起来。张世杰上前一把抓住:“朱老大,你还活着?!”
朱华:“大胡子,我死不了!哈哈哈哈!”
张世杰:“哈哈哈哈!”
众人:“哈哈哈哈!”人人噙着泪花。
张世杰一一见过欧阳风荷等人,突然手一挥,向随从大声喊道:“拿酒来,为文丞相压惊洗尘!”
85 开元寺朝堂
文天祥衣衫褴褛,跪倒在地:“臣文天祥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太妃在帘后低声催促着赵昰。
小皇帝声音很小,有几分打颤:“免礼。文爱卿平身。”
群臣见文天祥衣衫褴褛,唏嘘叹息,有的人忍不住落下泪来。
冷场。小皇帝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杨太妃只得自己直接亲自开口道:“文丞相忠心为国,吃尽苦头。今日来归,实乃我大宋复兴之希望。诚望诸位精诚团结,大宋可兴。”
群臣跪倒齐声高呼:“精诚团结,大宋可兴。太妃圣训,永志不忘!”
文天祥奏道:“臣文天祥功德薄浅,不敢领受右丞相职,请圣上收回圣旨。”双手将圣旨举过头顶。
杨太妃:“这……奴妾……不不不,是哀家,哀家认为,只有你最合适。文爱卿,你就不要推辞了。”
文天祥:“如今,元贼正四路杀来,形势危急。朝中有陈丞相、张枢密使、陆大人运筹帷幄,就够了。臣愿到前方开府聚兵,以分敌势,策应朝廷。”
群臣无不为文天祥的坦荡襟怀所感染。老奸巨猾的陈宜中道:“文大人襟怀坦荡,令陈某佩服。当初,陈某生病仓促返家,致使临安沦陷。文大人代陈某使元被扣,陈某实感惭愧,还请文大人谅解。不过,文大人说的也确有道理,如果文大人能在南剑州(注: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重召旧部,作为福州屏障,与福州互为犄角,太妃和圣上方可安心。请太妃明断。”
杨太妃:“那好吧,就依文卿所言,暂屈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兵马,卿家不要再辞了。”
文天祥:“谢太妃,谢圣上。”
杨太妃:“既然文卿不肯任右相,那么,就请陈宜中由左相改任右相。召扬州李庭芝南来任左相,如何?”
陈宜中:“太妃英明,李庭芝任左相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为方便文大人与朝廷及时联络,是否可派黎贵达随文大人共同行动?”
杨太妃:“准!就命黎贵达任监军辅助文大人。”
张世杰面露怒容,被陆秀夫暗扯衣袖制止。
27。开府聚兵
86 郊野
郊野青青,远山隐隐。
十余骑驰来。
榕树夹道。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人并辔而行,文天祥居中。
文天祥放缓缰绳抱拳道:“二位请回吧。”
张世杰抱拳道:“天祥兄,陈宜中把自己的亲信黎贵达安插在你身旁,你难道看不出他的用意?我当时就想戳穿他,秀夫却不让说,真窝火!”
陆秀夫:“陈相心胸狭窄,又手握实权……”
文天祥接着道:“秀夫也是为你好。其实,我何尝不知陈相用心?只是国家危难至此,团结压倒一切。我固辞右相不任而甘赴前线,望二位能知我苦心,精诚团结,国家才有望啊。”
张世杰、陆秀夫二人:“是啊,精诚团结,国家才有望啊。”
三只大手于马上有力地握在一起,如道旁榕树的气根相挽。
文天祥猛抽一鞭,十余骑向远山驰去。
87 南剑州(注:今福建南平)都督府,户外
仁人志士纷纷云集,各路义军纷纷来归。
郡王赵时赏率领被朝廷解散后的义军残部八千人从江西赣州赶来。
赵时赏抱拳道:“参见丞相!”
文天祥:“时赏兄请起,义军精华还在,好啊!以后要改称都督。”
赵时赏抱拳:“是!”
荆湖老将巩信(约65岁)率残部五千人来投。
巩信跪地稽首到地:“败将巩信,损兵失地,请大都督责罚!”
文天祥上前一把扶起:“老将军快快请起!天祥不才,未经战阵,军旅之事,还靠老将军多多指点!”
巩信感激地抱拳道:“老朽愿以死报国,襄助大都督收复河山!”
杜浒、金应、刘洙三人在镇江被打散与文天祥分手后,摆脱元兵追杀,逃回杜浒老家四明山。听说文天祥在南剑州开府聚兵,还拉来了三千人的队伍,让文天祥喜出望外。
杜浒老远就喊:“丞相,我们回来了——”
文天祥匆忙迎出:“我的好兄弟!”刘沐、吕武也跟着迎上去。
六个人紧紧抱成一团。
文天祥:“刘沐、吕武,你二人再回我老家吉州招募兵马。”
刘沐、吕武抱拳:“遵令!”
文天祥:“邹沨,你和大叔尽快返回江北,联络义军。”
邹沨:“是!”父子退出。
文天祥张开两臂示意大家安静,抱拳道:“将士们,两个月来,我军迅速壮大到八万人,可见人心思宋,形势喜人哪。我们不能坐等元贼来打,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才能收复河山,才能复国有望!我计划先从江西打开局面,众将以为如何?”
众将:“听大都督将令,唯大都督马首是瞻!”
文天祥望着巩信问:“巩老将军如何看?”
巩信上前抱拳道:“江西新丧,人心思宋,又是大都督的故乡和治政之地,民望甚高,地理熟悉,我军占尽地利、人和,出兵江西必能旗开得胜!”
文天祥:“好!借巩老将军吉言,兵发江西!”文天祥健步登上台阶,振臂高呼:“驱除鞑虏,还我河山!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三军将士振臂高呼:“驱除鞑虏,还我河山!驱除鞑虏,还我河山!”响彻云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8。文天祥用兵
88 云雾半山,旭日东升
山溪潺潺,鸟鸣声声。文天祥和妻子边走边说。几个卫士牵着马远远地跟着。
二人站住,四目深情相对。欧阳风荷为文天祥轻轻正了正衣襟道:“我不在你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真不知下次何时才能见面。”轻轻地把头靠在文天祥胸前。
不远处,两只小鹿走出缠缠绕绕的榕树林,在晨光里一会儿尥几个蹶子,一会儿优哉游哉、很绅士地散步……
文天祥轻轻地揽住妻子,抚摸着秀发道:“国难当头,我不能在母亲膝前尽孝,还害得你跟着我受累……”
欧阳风荷伸出玉指轻轻堵上文天祥的嘴巴:“夫君一心报国,我会在母亲面前替你侍奉老人家,你就安心地去吧,打回咱们的江西,打回咱们的老家去。”
文天祥深情地点点头。
欧阳风荷和三个随从上马扬鞭,刚走出不远,欧阳风荷突然又折回道:“吕武她……”
文天祥疑惑地问:“吕武他怎么啦?”
欧阳风荷:“唉,算了。相公,你要照顾好自己!”策马扬鞭,消失在远方的雾霭里。
89 江西,都督府
鼓响三通,文天祥端坐帅帐,将校分列两旁。
文天祥:“赵郡王、杜浒,听令!”
赵时赏、杜浒上前抱拳:“末将在!”
文天祥抽出令牌:“命你二人率三万人马轻装疾进,先取会昌,直插吉州!”
赵时赏、杜浒:“遵令!”
文天祥:“金应、巩老将军,听令!”
金应、巩信:“末将在!”
文天祥:“命你二人率两万人马取赣州!”
金应、巩老将军:“遵令!”
文天祥:“其余众将为中路军,随我和刘沐将军取于都,策应二军。”
众将:“是!”
90 于都城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