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工人们犹豫是等待面试还是继续游行的时候不久之后县政府马上推出了又一个大动作:由浏章县芦苇实业有限公司出面公开拍卖芦苇场的承包权。
让县里所有领导惊讶的是拍卖广告在《湘湖日报》、《安华日报》上刊登不到一周就有来自市内外、省内外的四十多家企业报名参加拍卖。几个外省纸厂甚至马上派人来浏章县活动大有不把芦苇场拿到手不罢休的架势。
通过拍卖。除了划出一块交给浏章县芦苇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芦苇品种改良的芦苇地之外其他地芦苇地被分成二块都获得不不低的收入:一块大芦苇地拍出了每年上交三百四十万的承包费用一块小点的芦苇地也拍出了每年上交二百七十万的承包费用。
如果说企业踊跃参加拍卖让县里的干部惊讶那每年总数为六百一十万地承包费用让他们嘴巴张开一时合不拢了。没有拍到芦苇地几个企业还在县里活动说是让他们来对那块由浏章县芦苇实业有限公司管理、进行芦苇品种改良的芦苇地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改造。他们保证不但严格按照县里地要求进行品种改造。而且每年还上交一定的承包费用。
这些纸厂都感到现在造纸的原料太难找了承包下这些地就能得到大量的芦苇。
尝到甜头的几个县领导动心了。开始主动做薛华鼎的工作但薛华鼎坚决制止了他们的劝说:他是用这块地来安置下岗工人、稳定社会秩序的。虽然县财政每年少一些收入浏章县芦苇实业有限公司也要多操一点心但值得。况且一旦芦苇品种改良成功今后能获得更高地承包费。
当第一年的承包费用到帐后。有了钱的浏章县芦苇实业有限公司按照县里的指示又扩招了一百名工人。这样一来除出内退的、提前退休的、被重新招聘上岗的最后二个纸厂之剩下二百多个职工没有出路只能领取最低生活费。
在这二百多个职工中有的南下打工有的在本地做小生意也有地到私营纸厂和外地的纸厂找到了工作真正没有一点事做的不到一百人。
唯一让薛华鼎不满意的是纸厂的招商引资情况不佳。虽然有企业家前来考察纸厂的情况和浏章县地投资环境但多是喝了一顿酒吃了几餐饭说一声我们再考虑考虑的话就走了。
换届选举如期举行纸厂改革的事对换届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有人说这次改革不好将不少工人推向了社会。让二个对社会有功的纸厂灰飞烟灭。但更多的人说改革得好使县里的财政收入增加了。纸厂原来是包袱现在变成了钱库。
在党代会正式选举前一天市委秘书长刘桂清赶到了浏章县。他在相关会议上明确表态支持现在的党委班子。傅全和也到各代表区做相关人员的工作以确保薛华鼎一举通过这道关卡。
选举当天孙迪华、牛水生、罗格衡三大巨头同时现身浏章县加上留在这里的刘桂清可以说这是浏章县选举史上的奇迹。
选举毫无悬念傅全和、薛华鼎等一班子人全部高票当选进入常委班子。
在人代会地选举中。薛华鼎也以高票通过正式成为浏章县县长出掉了头上的那个代字。
虽然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薛华鼎的好友还是表示了祝贺有的是登门要酒喝。有地是电话贺喜。
王波也成为县政府办公室排名第一的副主任。
因为成了县长得在浏章县工作一段时间薛华鼎和王波都搬出了招待所薛华鼎住在已经调到昌宜县任县长的那个人腾出的房子里王波则在其他地方租了一套房子。
五月底许蕾在省人民医院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薛畅。这个小屁孩自然成了大家争相呵护的宝贝。
薛华鼎请了三天假在医院地陪了许蕾三天亲自开车接她们母子出院。专职司机被他赶到了其他车上。
薛畅满月的时候许蕾的爷爷和奶奶也就是梁燕的公公婆婆也来了。这次。大家的表现都不错至少没有那种能让人看见的冷漠。特别是爷爷奶奶对这个小东西慈爱有加。梁燕也难得得喊了爷爷奶奶一声他们也爽快地答应了算是揭开了以前那不愉快地一幕。
喝薛畅满月酒的还有许蕾的阿姨梁婧以及外婆。梁婧的身体看起来明显不好病怏怏的样子。平时她还要外婆照顾她。
薛华鼎的爸爸妈妈更是喜昏了头整天笑呵呵。殷勤地招呼着前来贺喜地亲朋戚友。
他们不知道地是。他们还有一个孙子在美国已经四岁多了。
黄清明也给许蕾打来了祝贺的电话。但当许蕾邀请她回国看看地时候黄清明还是拒绝了说是再过一段时间她说她的公司现在事情很多一时脱不开身。
将薛畅抱在怀里看着他哭、看着他笑、为他换尿片……只有在这时候薛华鼎才有一种真正做爸爸的感受。那个只闻其声、只见其相片、不见其本人的、远在美国的黄小华在薛华鼎心里总有一种很飘渺的感觉。自豪感和充实感没有现在这么实实在在。
时间一到七月与长益县一样浏章县进入了每年的汛期。抗洪抢险成了全县的中心工作。
外洪内涝是最常见的事作为县长的薛华鼎忙得脚不落地:调节防汛物资、调拨防汛人员、检查防汛情况、储备排涝的柴油、购置排涝的设备……
大堤都是土质的只要下雨堤面上就不能行车。薛华鼎就只能带着王波和其他干部穿着雨靴走路在堤坡上查看吩咐堤段负责人一些注意事项和普通的防汛农民座谈。一天下来脚打起了不少水泡人也精疲力尽。但第二天清早又要重复昨天的工作……
好不容易等堤外的洪水退到了警戒水位以下以为可以轻松三四天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和其他干部谈谈情况就行了。
不想刚坐了一天办公室主管农业的常委副县长贾红军就急匆匆地跑来说湖乡的农民与长益县的农民打起来了。
薛华鼎连忙问道:“打起来了怎么回事为什么与他们县的人打架?”
贾红军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为了争排积水。每年都要闹上几天。这次闹的最大我们的人被他们打伤了二个。”“伤势危险不危险?不会死人吧?”
贾红军回答道:“乡党委书记说死估计死不了但有后遗症可能要治疗很久。”
“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派出所的人去了没有?”
“去了。二边的人已经被各自的警察拦开。但现场还在闹。”
“那你马上通知叶望同志让他多带一些警察过去一定要稳住我们的人不能让他们再打了。”
“好的。”
“长益县的人伤了吗?”
“好像也有人受伤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乡党委书记的意思就是想请我们县里的领导找他们长益县协调要他们出医药费先排我们的积水。”
………【第507章】………
薛华鼎点了点头不说自己是县长处理这种事是责无旁贷。就是轮不到自己出面凭自己在长益县的经历也应该到现场去和长益县沟通一下自己一定比别人处理这事的效果更好可以事半功倍。县里的其他领导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仅仅打伤二个人的事情怎么就报到了这里?
薛华鼎说道:“等会我和你……再叫上政府办张主任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
等贾红军出去后薛华鼎将几份积压下来的文件装进公文包里让王波通知司机准备出。
当薛华鼎一行人赶到湖乡时乡政府的一个姓陈的工作人员马上迎了上来。
乡里的领导都已经赶过去了估计他们都知道薛华鼎不喜欢迎来送往的那一套如果不去现场而在乡政府迎接的他的话十有八九会被他批评一通。
当姓陈的工作人员告知现在闹事现场已经稳定下来后薛华鼎说道:“你把那里的情况稍微说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姓陈的工作人员说道:“这个月亮河年年都要被淹每年我们乡和长益县的晾袍乡都要为排积水的事吵架。”
薛华鼎隐约还记得这回事就问道:“今年为谁先排积水而闹的吧?”
对方说道:“是啊。在湖堤没有出水面的时候我们二个乡是一起排积水。当湖堤露出水面后往年都是我们乡的积水先排等我们的庄稼露出水面之后再排他们的。”
常务副县长贾红军才主管农业不久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听说每次先排自己县里的稻田心里感到有点好奇。但他没有问为什么。
政府办张主任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每次都先排我们县稻田里的积水?有文字上的东西没有?”
对方说道:“没有。因为我们乡淹没地面积小积水少容易排。只要一天基本就可以排完。他们晾袍乡淹没的田亩面积大得多如果先排他们的话至少要四五天。这是……这也算是约定俗成吧。”
薛华鼎知道他们二个乡之间闹矛盾。主要是费用闹的。湖乡因为田亩面积小强烈要求按田亩面积分摊排水所用的电费、柴油费、人工费。晾袍乡则因为每次排积水是先排湖乡地稻田。因此强烈要求平均分摊相关费用一半对一半。
如果二个乡都能按他们自己所主张的费用分配标准及时缴纳地话问题还不是很大双方县里拿出一些资金市里解决一些资金。基本都能应付下来。
问题是二个乡都是穷乡。嘴里喊着这样分摊费用、那样分摊费用实际上也只是喊喊而已不拖上几个月是不会真正拿出钱的。让月亮湖排灌站的人拿着票找这个乡的干部、找那个乡的干部找这个县地领导。又找那个县的领导。签字的条子集了一大堆钱却没有要回来多少。
不过月亮湖排灌站的主要收入就是每年为月亮湖排水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都要排否则连这些麻烦地钱也得不到。二个乡不交钱地话真正亏的还是公家排灌站的人并不损失多少。每次去要钱。二个乡政府还请他们吃一餐好的。多少能喝几杯好酒。
所以排积水的事年年吵但还是年年排。真正内涝的时候。排灌站可不会借口钱没到位而拒绝排水:真要因为钱的事拒绝排积水地话排灌站站长地小小乌纱帽非被摘了不可。
薛华鼎问道:“晾袍乡今年怎么打人?”
姓陈的工作人员回答道:“还不是他们晾袍乡仗势欺人?以为自己有几个钱就了不……”说到这里他现自己代入了太多地私人情绪就转换语气说道“晾袍乡提出费用分摊标准按我们的来还当场提交现金。但条件之一就是先排他们的积水。排灌站的人也同意这么做。我们这边不同意结果就打了起来。”
贾红军点头道:“如果让他们先排我们的稻田至少要多淹没四五天那什么都没有了。他们是有点过分。”
薛华鼎只是笑了笑说道:“我们还是到现场去。老陈你帮我们带路。”
姓陈的工作人员连忙坐上了贾红军和政府办张主任的小车。带着他们朝闹事现场而去。
当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二个乡的农民都分站在排灌站的二侧眼睛瞪眼睛中间是二个县的公安干警二群人之间相差约二十多米。
看见他们的车过来站在堤面上的人自动让出一条路来才到不久的公安局局长叶望、湖乡的领导闻讯立即跑过来迎接。
二台小车一直开到中间也就是排灌站的位置才下车。
薛华鼎跟叶望和乡领导握手之后问道:“排灌站怎么不排水了?难道协商不成连水都不排了?”
湖乡党委书记张辉连忙回答道:“站长被人无意中打了一拳正在生气。”
这时长益县的县委常委兼晾袍乡党委书记兰永章带着长益县公安局局长张群雄也跑了过来。张群雄还给薛华鼎敬了一个军礼。
薛华鼎握着兰永章的手笑着说道:“呵呵我们以前是战友现在成了敌人了。现在双方都在这里你们说怎么办好呢?兰书记给我一点面子吧?”
兰永章尴尬地说道:“这……这个不是我们乡里的意思。既然你薛县长来了我负责做好我那边的工作还是按以前的搞法。”
薛华鼎转头对湖乡党委书记张辉道:“张书记人家已经给了我们的面子你怎么表态?”
张辉气鼓鼓地说道:“反正放火的是他们现在灭火的也是他们。我当然没意见。”
薛华鼎笑道:“你怨气很大啊。人家有钱有这个想法也正常。要是你们乡的经济上去了说不定还想自己出钱来新建一个排灌站呢。”说着薛华鼎对兰永章道。“兰书记他怨气大你不要放在心上。我代表湖乡的农民感谢你们晾袍乡。听说你们地那个食品加工厂现在越来越红火了我眼红啊。能不能帮我们湖乡一下让他们也托你们的鸿福。”
湖乡的乡干部眼睛一下变的雪亮:如果也能办一个晾袍乡那样的厂。那不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