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情泪-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到家里,老妈妈问:“那孩子咋没有回来?”老汉惋惜的说:“我让他走了。”老妈妈说:“人是早晚是要走的,我是想让他在咱们家好好的养一养。不过人家要走,也就走呗。”

    老汉说:“我估摸,用不了多久他得回来。”老妈妈说:“你又给人家啥任务啦?”老汉说:“我叫他找郑树林。”老妈妈放上饭桌子,端来饺子说声“你吃吧。”

    到了深秋季节天气凉了,虽然有草堆可以利用取暖,但离开草堆就很冷。入冬了,郑敬文只穿几件单衣,他又走进一个小城镇,一天早晨他在垃圾堆里拣到一件旧军大衣,过了几天又拣到了破绒裤和破棉鞋,由于他穿的破破烂烂,埋里埋汰,人们都离他远一点,饭店也不让他进了。他在小城镇吃不饱,只好离开城镇走向农村,在农村讨口饭吃比较容易,有的好心人还叫他到房子里给他点热饭热菜吃,当然也有不顺心的时候,走到人家门口不但不给吃的,还放出来狗咬他,骂他是穷鬼,离远点。

    天冷了,北风刮的呼呼叫,郑敬文被冻醒了不能再睡觉,他沿着小路向前走。走着,走着,下起雪来了,郑敬文不停的走,雪不停的下,郑敬文越走越累,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刮在他的脸上睁不开眼睛,满天皆白,分辨不出东西南北,更分不清那里是路那里不是路,遇着山就爬山,遇着沟就过沟,他不停的向前走,想找到村庄,想见到人家,他的希望落空了,不见人家也不见人影,他走不动了想躺下休息,在他的记忆中有单身躺在雪地里冻死的影子,所以他咬紧牙关坚持走,倒下了再爬起来继续走,走啊,走啊,他倒下了,不知不觉的倒在雪地里。



………【第二章 寻觅1】………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郑小强老人,回国后,长期驻扎边疆保卫国防,暮年告老还乡。儿子郑敬文精神异常,远走他乡,坚强的老人,日夜寻儿走四方。

    有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大地里禾苗的叶子都卷着,有的下边叶子已经枯黄,黑悠悠公路上晒出了油,踏上去软绵绵地,还有些粘脚,汽车飞快地驶过去以后。远方有一老人,头戴旧草帽,上身穿着白地蓝道的短袖衬衫,*穿着灰白色的裤子,脚穿着绿色的解放鞋。背着黑色的旅行包,拄着一根木棍,艰难地走着。走到一棵树下停住了脚,一边擦汗,一边靖鸣的向四处张望,仔细地搜寻他要找的目标。从他那失望的眼神中看出他那苦恼焦急的心情。他长出了一口气,“咳”又开始了他那艰苦的行程。

    这个老汉就是郑小强,三天前他儿子郑敬文自己乘机逃离他的视线,远走他乡了。这样一来可苦了郑小强老汉。他在城里苦苦找了三天三夜不见人影,回家不想告诉老伴,怕她经不起儿子失踪的打击。因此,千斤重担他要一个人承担。

    他让女儿照顾好她的妈妈,三儿子郑心远家里矛盾突出,精神和经济都有压力,暂时也不能对他说。他只是对大儿子郑军交了底,告诉他要全力以赴找郑敬文。他对郑军说:“郑敬文身无分文如果他要回来必然是走回来,你找他要走乡串户的找。咱们的分工是:你从咱这里向省城方向找。我由省城向回找。

    郑小强坐火车去省城,他在火车上听说在城西的三孔桥下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精神上有毛病。他下了火车就奔城西而来。他连日*劳,心急如焚,在炎热的太阳底下行走十分艰难。

    这时,一辆由老黄牛拉着的花轱辘大车,慢悠悠地从老汉身边而过,赶车的人是六十多岁的老婆婆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身穿白汗衫蓝裤子。“驭”!车停住了,赶车的婆婆对老汉说:“老人家坐车吧?”老汉抬头一看,赶车的人是位老婆婆,年记不算小了,很是精神,睁大眼睛望着他,等待着回答。老汉没有直接回答是否座车,而是问:“前边有桥吗?”“是有坐桥”老婆婆肯定的回答。“桥下有一个人吗?”“是有人啊。”老婆婆接着回答。“哪个人是什么样子?”老汉急忙的问。老婆婆想了想说:“那个人很高的个子,青瘦的面孔,大眼睛,高鼻梁。看样子有些时间没有理发了。”

    老汉听到这里再也站不住了,急不可待的一边往车上爬一边急切的问道:“还有多远?”老婆婆看他已经上了车,手中的鞭子一晃喊了一声:“驾!”牛车轱辘辘的向前走了。老婆婆怀着疑虑的心情问道:“是找人吗?”老汉点点头,面对老婆婆说:“找儿子郑敬文。”

    到了桥头车还没站稳,老汉急忙下车,沿着提坡滑到桥下。老婆婆将车停在路旁,也跟着来到桥下。这是一坐南北走向的三孔桥,只有中间那孔有水,在南边那个桥洞里铺些柴草,像是有人住过,地面上有些参花牌的烟头,还有一个眼镜,老汉从地上拣起烟头和眼镜,翻来覆去的看,看着看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浮在他的脸上,自言自语的说:“这是他吸的烟,这是他的眼镜,是他,是他,一定是他,找到他了,可找到他了。”老婆婆问:“你认识他?”老汉说:“认识,这是儿子郑敬文,你看这眼镜。”说到这拿起眼镜一看,只是一个眼镜筐,镜片已经没有了,地面上还有几滴血。老汉喜悦的心情一扫而光,接着而来的是紧张惊慌,连连地说:“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在这样种情况下,老婆婆没有说什么,只是不停的仔细地观查桥上下的情况,认为这里发生过打斗,先是由远处抛石块向这里打,然后又到桥下来打,把眼镜打坏了,把人打伤了,看样子是几个人打一个病人。像这样的情况,过去也曾有过,几个不道德的人,挑逗殴打精神病人。老婆婆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想着,想着,眼前出现了女儿的带血领巾,丈夫的带血烟袋,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晕过去了。老汉见她倒在地上,急忙给他摸脉,然后,一面用手指压她的仁中穴,一面大声呼唤:“醒醒——”老婆婆慢慢的睁开眼睛,长出了一口气,望着老汉说:“你救了我,谢谢。”老汉说:“谢天谢地你总算是回来了。”接着将手里的水壶递到老婆婆手里,老婆婆慢慢的坐起来,接过水壶喝了一口又还给了老汉,他接过了水壶心想她是为我的事晕倒的,不能不管,于是也坐在地上,等待她身体好转,同时也等着自己找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婆婆说:“我要回家了。”老汉帮助婆婆上了车。问:“家在那?”婆婆:“向前走吧。”老汉牵着牛的缰绳向前走,牛车过桥之后老汉也坐上车,黄牛拉着车向回家的方向走,车到靠山的王屯,村边上的一个独立小院门口停住了,婆婆下车开门,将车赶到院里,卸了车。婆婆请老汉屋里边坐,这是一明两暗的三间平房,老汉坐在西屋的八仙桌旁,婆婆端来一杯水递到老汉手里。“你先喝水,我做饭。”老汉站起来说:“你到家了,我该走了。”“到那去?”“桥下找人。”老汉走出了门。向来的方向走去。

    太阳已经落山了,天渐渐的黑了,大路旁的人行道已经看不清了,他只好靠向大路中心走,时而过一两辆汽车,车灯把路照的通明,汽车过后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虽然心里非常着急,也不得不放慢脚步摸索着向前走。走到桥头仔细听听没有动静,他就连摸带爬的到了桥下,又认真的搜索一遍,确实没有人。此时,他两眼冒金花,全身无力,靠着桥墩就坐下了,默默地等待兵的到来,嘴里叨念着怎么还不来——婆婆回到屋里,一边做饭一边想,本想帮他,反到让他将我送到了家,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咳,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找儿心急呀。她做好了饭菜,自己也吃完了,装了饭盒,套上牛车,又出发了。

    婆婆坐在车上,不用自己看路,全凭老牛拉着车向大桥方向走,牛车走到桥头停住了,她来到桥下,听到老汉说怎么还不来……怎么还不来,过了一会又听到笑声,她走近老汉身边,突然被老汉抱住了,婆婆越是向后脱,他抱的越紧,嘴里叨念咱们回家,咱们——老汉流出了兴奋的泪花忙问:“你怎么才来?和我一起回家吧。”他满以为抱住了自己的兵,心想一家人的心愿实现了。接着他又说:“兵啊,你为啥要走啊?*眼睛都快要哭瞎啦。”

    老婆婆说:“我不是兵,你做梦了把?”老汉急忙把手放开说:“明明是兵来了,他还要走我才紧紧地抱住他,”婆婆说:“我已经来了一会啦,你睡觉哪,没有打搅你,当你的两只手在空中划拉时,我扶一扶你的手,这不,就把我抱住了,越躲你抱的越紧,紧的我都快出不来气了。”婆婆捏亮手电筒,照在竹筐上,取出一盘烙饼,一盘炒鸡蛋,一瓶录豆汤。对老汉说:“你先喝点汤,然后再吃饼。”这时,老汉觉得又渴又饿,喝口汤之后,接着拿起饼就吃,吃完饼喝完汤,才台起头来对婆婆说声谢谢。老汉说的是心里话,是真心的感激她。婆婆说:“看您,还见外了,像你这样大的年记在外边找儿子多苦多累啊,真是看你又可怜又为你着急呀,能够早一天找到他就是早一天救他的命。”老汉听到这里连连点头,说:“是啊,是啊,是救命啊,他身无分文,在外边吃什么,喝什么?”说到这里眼泪就流出来了,喉咙里像是堵上一块东西,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婆婆说:“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我还是要说你别太累了,别把身体托跨了,是不是先回到我那里休息,明天再找?”老汉摇摇头说:“不啦,我要在这里等他,我是他爸爸,他不怕我,见到我是不跑的,现在我吃饱了,有本钱了能挺住,你放心的回去吧。”婆婆不再说了,自己赶着牛车回家了。

    她回到家里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老汉找儿子的酸甜苦辣,勾起了她的往事,原来她一家三口人,老俩口带一个女儿,老婆婆名叫王华,他丈夫名叫赵成女儿名小兰,家里的经济条件虽然不很富余,但日子过的很甜蜜很幸福,可是现在呢,只剩下她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婆了,两年前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她有个要好的男同学黄良也没考上大学,俩人经常在一起学习,感情越来越好,直到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了,可是黄良的母亲是做买卖的商人,只认钱不认人,对于儿子的女朋友是农村的姑娘非常反感,坚决反对黄良和小兰的婚事。为此,他俩曾经在桥下抱头大哭,去年七月七日小兰上午出门一直到晚上也没回来,一家人连夜寻找,七月九日下午在桥旁找到了小兰的带血纱巾。从那以后,一家人天天寻找天天哭,小兰的父亲不分白日黑夜的在大桥附近寻找,到后来夜间也不回家了,就在桥下睡觉,在桥下吃饭,那是最后一次给他送饭,到桥下一看只见烟袋不见人。

    突然,一声惊雷打断了她的思路,意识到暴风雨就要来临,雨后河水猛长,老汉在桥下一定很危险。于是,她就走出房门,到院里套上牛车,穿上雨衣,赶车上路,刚走几步就下起了漂泼大雨,她急急忙忙的赶黄牛向大桥方向走。

    噼啪的下雨声惊醒了老汉,他睁开眼睛一看,坡上的雨水已经流下来了,本想离开桥洞,因为雨太大只好暂避一避再说。过了一会河水渐渐的多了,桥洞里的铺草已经飘起来了,他离开桥洞冒雨上河坝,坝高坡滑费尽了全身的气力,也没爬上去。开始用手拿石头挖台阶,后来又用石头垫台阶,仍然爬不上去。大雨不停的下,河水不断的长,桥洞的水已经很深了,此时老汉只好紧紧地趴在河坝旁不让河水冲走,等待着求生的机会。

    牛车停在桥头,婆婆下了车大声喊:“老哥,老哥你在那里?”喊了几声没人回答,婆婆捏亮手电,在河坝上下的寻找,当她发现水中河旁有一人时,断定是他,蹲*来便问:“怎么样啊?能上来吗?”隐隐的听到“不能”,婆婆又说了一声:“别动,你等着。”

    她回到车前,解下老黄牛,牵到河边将绳子套在牛头上,留出来俩个头,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一头拿在手里,沿着河边下到老汉身旁,将手里的绳子系在老汉的腰上,然后一手抱着老汉,一手拉绳子指挥黄牛后退,随着“倒,倒,”声,将他俩拉上来之后,解下他俩系在腰上的绳子,郑小强老汉已经精疲力竭,浑身发抖动弹不得,老太婆想背着郑小强到车跟前,她背不动,她把雨衣铺在老汉的身下,连人带雨衣一起拉,当到一个上波时,老太婆怕郑小强滚下去,他不是拉而是到下面去揍。由于用力太猛,老太婆滑倒了,滚到河里,被急流滚滚河水冲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