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农门锦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农门锦商-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月兰斜眼扫过二崽子娘身上的棉布衣裳,眼中充满嘲讽,心道就你和你男人那熊样,想做大生意挣大钱,下辈子想去吧。

    “这是功德万代的大好事,学堂大门一侧,到时候会立一块大石碑,在上面刻上大伙儿的名字,所有凑份子钱的人家,都会刻上名字。”

    村长这几句话,让村民们又沸腾起来了,出了钱,还能刻上名字让大家看到,让外村人都看到。这是多么脸上有光的事!

    二崽子娘立即就改口了,跟丈夫商量五百文太少了点,再添加一些,出一两银子。二崽子爹却说,他对比着吴二伯家出,他和吴二伯家都是娃儿多,吴家出多少,他就出多少。

    “邱老爷子,邱三彪,你们两家日子比较好,就多出些。”村长忽然看向小货郎家和邱三彪家,笑眯眯道,“我是村长,我起个头,我代表我一家,出一百两银子。你们俩家可比我这村长好过啊,就多出一些吧。”

    言下之意,你们出的份子钱,可不能比我这个村长少了。

    里正也跟着出声道:“大伙都听村长的没错,我就第二个表率,我代表我家出一百两银子。”

    这两个村官都表率了,且出的银子可不少,不过,村中大部分人家还没达到他们两家水平,除了温家,也就小货郎家、邱三彪家,这两家的生活水平远在村长里正之上。

    村民们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两邱家,想知道他们会出多少份子钱。

    小货郎也就是邱老爷子,他劳累一辈子创下家业,早已交给两儿子打理,自己赋闲在家颐养天年。听了村长的话,笑呵呵道:“友田啊,你不用这话激我,这功德万代我邱家可当仁不让。我老头子做主,又要越过你们俩家去了。我代表我一家,出四百两份子钱。”

    ☆、187细说

    “哈哈,我替咱全村谢谢邱老爷子您了。”村长笑得甚为开怀。

    邱三彪见小货郎家表了态,村长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盯着自己,压下心中的肉疼,说道:“我家日子好过也没多久,想越也越不过去村长和里正家。我就代表我一家,出八十两份子钱。”

    那边,林大梅一听,就忍不住跟陈小凤道:“真是抠门要死!”

    常四婶道:“大梅,别说这话,人家出多少是心意,就算一份都不出,也是人家道理。”

    “四婶,我就是看不过眼……”林大梅没有说完后面的话。

    邱三彪家都跑宜城开铺子去了,据说今年又开了两家,宜城离落日村远,大家也不知是做什么行当,就知道邱三彪家的确是赚了大钱。私底下还曾有人拿邱三彪、小货郎家和温家比较,议论谁家赚的钱更多。议论的结果是,小货郎家多年积聚,赚钱应该是比温家还要多,邱三彪家可能不如温家多,估计也差不远,要不他家能使奴唤婢,王月兰能穿金戴银,天天绫罗绸缎身上披?瞧他家两儿子,都肥成啥样了。现下竟然只捐八十两,不少人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村长家的大儿子负责登记造册,村长等人开了头捐钱,其他人家也就不甘落后,纷纷排队上前捐款。捐多少都随自个心意,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要看自家情况量力而行。

    这其中,捐的比较多的有,常四叔家捐一百两,万永林家捐三十两,黑五家捐二十两,刘宝亮家捐十两。而二崽子家跟着吴二伯家,同捐了三两银子。

    等到全部人都捐了钱,村长和里正等人清点两次数额,确定无误,向大家公布集资总数,统共是一千三百一十五两银子。

    王月兰大声问道:“村长,建一所学堂用得了这么多钱吗?这要是钱多出来用不完,是不是该退回给咱们?”

    村长放停手中大烟筒,呵呵笑道:“你就是不提,我也是要给大家伙说说这个用钱问题的。”

    “上瑶村的瑶田私塾,大家都知道,都看见过吧?就几间屋子,一个小院子,建那样的私塾,是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我刚才也说了,咱要建,就建一所上规模的学堂,让咱村的学堂,日后名声远播,十里八乡的孩子,都想来咱村的学堂念学为荣。”

    村长说完,取出那张学堂设计图展开举起,继续说道,“大家看,这就是咱村要建的学堂平面图,初步设定学堂占地十亩。是一座三进大院,带东西跨院,全部用青砖黑瓦,好木梁建造。这就得请专门造房的工队来建房子。学堂内,学堂门前及周边,也要进行改造、美化,这就需要种植树木花草。”

    “如果在咱村有合适的位置,买地费用就能免去,如果咱村找不出合适的地方,就得跟别村交换土地,还有可能得掏钱买地。这是其一。请造房工队,咱得支付工钱,包吃住,这是其二。学生们上课用的桌椅,学堂里的其他设备等等,这是其三。请管事,请夫子,这是其四……”

    村长逐一地细说每一项要用钱的地方,全村人都安静专心地听着。

    最后,村长收起平面图纸,对大家说道:“为了让大家放心,建学堂的所有费用支出,都将详细记录账上以供查阅。如若有多出的钱,就成立一个学子基金账户,剩余的钱,全部用于学生和学堂上。”

    大家就都纷纷点头说这样好,有账可依查,就不怕有人浑水摸鱼吞钱。王月兰不吭声了。邱老爷子抚着下巴的山羊胡子,含笑点点头。

    村长又道:“筹建学堂,需要有人管理监督。我有个提议,让出钱出物最多的几家,每家出一个人,共同管理,互相监督。大家可有意见?”

    村民们相互交头接耳一番,大部分人就出声说没意见,人家出钱多,该人家管理监督。

    邱三彪立即表态没意见,他家就他去管理。邱老爷子则点了二儿子的名字。于是,由村长做统管,由阿旺、常四叔、里正、邱伟光、邱三彪、万永林、黑五爹、王宝亮八个人组成的管理队伍成立了。

    邱三彪问道:“村长,这么多人管理,具体谁都管些什么?”

    村长道:“不急,等确定学堂建立的地点,大家再坐下来商讨这个问题。”

    散会后,村长、里正和阿旺三人,立即在村里外寻找合适的位置。落日村的人家本就不多,统共二十四户,如今搬到落日河对岸的人家,就有常四叔、万永林、黑五爹、吴二伯,里正以及村长自个家。徐大才最近也在对岸买了地,不久也要起房。据说还有三四户也有打算,想搬到对岸居住。

    落日村就靠在落日河边,村子三面都是庄稼地,出村的路很好走,去镇上路程也近,可说是交通便利。三人在村里外转悠,一边商讨着,最后一致相中了村头那片地儿。一丈量长宽,正好七亩地。

    阿旺指着旁边两块田问道:“村长伯,这是谁家的田?”

    村长看了看,说道:“这是德兴家的田地,左边过去那些,是上瑶村的。”

    阿旺道:“如果能把这几块田地圈进来用,基本够了。”

    这几块田种的都是稻子,再过两个月就能收割。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让出,更换别地方的田地,如果想这个月就动工,那也不可能的事。

    里正道:“能圈进来用,正好这地儿方正。先别想那么多,先找人打听下,这几块田是上瑶村谁家的,过去跟人商量看看能不能出让更换。德兴家这块应该不成问题,益咱村子孙后代的事,他一家也是通情理的。”

    三人商量后,村长和阿旺亲自去上瑶村找其村长打听,里正则去常德兴家劝说这事。

    却说阿旺和村长万友田找到上瑶村村长莫易纲,先询问那几块田地是谁家的,再把来意说明。举人老爷亲自登门拜访,莫易纲颇是荣幸,忙将二人请进堂屋上茶招待。待一听是要建学堂,就纳闷不解了,这不有家瑶田私塾吗,附近的娃儿都是来这念学,咋还要建学堂?

    阿旺就笑着将建学堂的初衷和想法说了,又将建立一所上规模的好学堂的种种好处详细列举。

    莫易纲专注地听完,也生了自个的想法。瑶田私塾不成气候,一是学堂窄小,居于村里头,二是请不来好夫子。当初也就是让娃儿们能识文断字,没想那么深远。

    如今听了阿旺的畅想和展望,莫易纲也心动,尤其当知道阿旺当初就在瑶田私塾念过学,后来是转到县城的东风学堂,才考取秀才,后又考取举人。县城的东风学堂有名气,莫易纲是知道的。如果能在自家门前建一所像东风学堂那样的,再请来好的夫子,还愁不出人才吗?

    莫易纲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说他也想带村人加入凑份子钱。当即就让阿旺和万友田等候,他立即召集村人到自家门前空地开会,将筹集资金办学的事情说了。

    上瑶村人听了后,有的认为村里头就有私塾,没必要再凑什么份子钱办学,有的人觉得这乡下地方,哪个会来?有的则表示听村长的。

    一时间众人纷纭。阿旺和万友田互相交换眼神,觉得莫易纲虽有心办这事,只怕村民是不愿意,或者说是没那个意识。

    这几年,在温家的带头和帮助下,落日村得益最大,全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温家把固定种菜也发展到邻近几个村子,在不影响种稻麦的前提下,这几个村大部分人家都成为温家的固定菜农,平均每户种植三到五亩的菜地,每户人家种的菜种也不尽相同。

    而收割菜蔬,运输,需要不少人手,那些没有种菜的人家,就给温家打短工增加收入。一些人口多的家庭主动要求成为温家的佃农,是因为温家不苛刻他们,这也为他们增了收入。此外,温家还从他们当中,选招了一些人去铺子做伙计,这又是一项收入。虽然和落日村相比,还有点差距,但也不大了。

    而落日村人口少,万友田早年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从阿旺和四儿身上他又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和期盼。

    温家的长工下人,个个都识文断字,连带在温家做事的村民也跟着识了不少字。他们常日跟温家接触,多少也受了些儿影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回了家里,又在有意无意中,将这影响慢慢地浸到自家人脑子里。这也是万友田召集全村人开会能顺利取得响应支持的原因。

    不出阿旺和万友田所料,莫易纲并不能说服自村人也参与建设学堂,只好作罢。叫了那几块田地的两主人留下,万友田便把来意说了,希望能更换那几块田地建学堂用,并把更换的位置给说明。

    两人想了好一会,又走到边上去咬耳朵,才过来说更换是可以,但他们有个要求,就是学堂建好了,他两家的娃儿也要送去学堂读书,束修减免一半。

    ☆、188修路

    万友田和阿旺商量几句,就跟对方说可以束修减免一半,但只限于头一年,而且,此事对方不能声张出去,如果让别人知道了,学堂有权立即开除他们的娃儿,还要他们补足束修。两人连连点头说绝不会声张出去。

    谈妥这事,立即办理田地过户等手续,只等他们收割了稻子,就立即动土打地基。万友田这么急赶,也是唯恐对方生悔有变。

    二人回了村里,里正也正好找他们,笑说常德兴家一口应承,同意更换田地使用,没提任何要求。万友田就将事情也说了,三人又就这事谈了几句,万友田第二天又召集村人开会,将办学地点及更换田地一事告知大家。

    阿旺回家把事情详细告知家人及三老。陆老太爷道:“那位置不错,不过,从你们这去镇上,中间有一段路着实颠簸,黄土滚滚,我有个提议,你们是否召集附近几条村子的乡绅,凑几份钱把路修好?日后你们出镇,也走得舒服。”

    辛老先生道:“书良,你如今的举人身份,去登门拜访商议此事,应不成问题。”

    阿旺点头称是。修路,他也曾想过,但那笔费用着实不菲,自家如今富有,也还没到富可倾城地步,比自家富有的乡绅大把人在。如果非要修路,他也是如陆老太爷所想,找那些人一起商议,合伙凑钱修路。

    好儿也是赞成,修好路,往小处说,自家货车马车走得更平稳更快。往大处说,这是益及百姓的大善举。

    阿旺便找四儿一起,去跟万友田说此事。万友田自然是赞成,他虽是村长,尚不足以去跟那些乡绅商议,阿旺和四儿出面,那是最好不过。

    阿旺和四儿回去后,躲在书房好一番商讨,先投帖子,得对方回应再登门拜访。不得不说,举人和秀才的身份真是好用,走哪都得到不同以往的尊敬。尤其是阿旺这个举人,更是受到恭敬有加的礼遇。几天下来,阿旺和四儿走访了要出镇必经此路的几条村子的乡绅人士。令二人意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