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马车的主人则仅仅只是留下了一个钱囊,并没有做些什么,与恩人相比,这个作为祸事之源的主人则被徐青绫小小的鄙视了一下。
主仆二人又交谈了几句,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三丫头,姑娘醒了吗?”是王大爷的声音。
徐青绫点点头,三丫回道:“王大爷,李大爷,您二位先下楼等等,我服侍小姐起身后就和小姐一起下去。”
王、李两位大爷应了一声,下楼去了。
大约有一盏茶的光景,三丫帮着徐青绫收拾停妥,再次确认屋中没有遗留的物件,便扶着徐青绫出了房门。她们顺着楼梯下楼,耳边传来老旧的楼梯所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响声。
徐青绫迈下最后一级台阶,从这个楼梯口望去,便能纵观整个楼下。
这间客栈不是很大,但胜在收拾得干干净净。楼上都是些客房,有上房和中字房,楼下隔成了两半,一半是用作下房,也就是王、李两位大爷昨儿个的住房,一半则摆了八张八仙桌,每桌各有四条长凳,是为投宿的客人提供吃食,和一些过路的行人歇脚用的。
这会儿人并不多,三三两两地分坐在各处,王、李两位大爷则坐在离门不远的那张八仙桌上。
听到有人下楼所发出的巨大声响,楼下的客人,落下了筷子,好奇的望向徐青绫,不过是带着友善的目光。见只是个胖女孩和她的丫鬟,便又低下了头,恢复了常态。
坐在这里的百姓还是比较淳朴的,都是些普通百姓,那些有钱人是不屑于来这样的客栈的。
当然,王、李大爷二人也看到了徐青绫主仆俩,跟她们招招手。
徐青绫和三丫缓步走向了两位大爷。
机灵的店小二见那一桌主事的人过来了,忙甩了一下搭在肩膀上的白布,匆匆跑上前,象征性地抹了一下长凳和方桌,道:“四位客官,您们用点什么?”
徐青绫坐在凳子的中间,三丫坐在了徐青绫的左侧,而右侧正是两位大爷,桌上只是放了壶茶水,并没有其他吃食。
想来大爷是不敢做主点菜,直等她过来,徐青绫温和地道:“来六个馒头,四碗米粥,并你们这拿手的几样小菜。”
“得嘞!”见徐青绫点完菜,店小二吆喝一声,道:“客官请稍等,饭菜马上就送到。”说完,就匆匆得向后面的厨房跑去。
徐青绫接过三丫倒过来的茶水,有点涩,望着两位精神还不错的大爷,道:“王大爷,李大爷,昨晚可是休息好了?”
李大爷憨厚地笑了笑,回道:“睡得很好,很好。”
“真不好意思,耽搁了你们一天。”徐青绫转向三丫,道:“事后给两位大爷两天的工钱,别忘了。”又叮咛了一句。
李大爷忙推辞道:“我们哥俩又没干什么活儿,给一天的工钱就行了。”
“李大爷,你别推辞了!”徐青绫加重了声音,不容置疑,道,“记住了吗?三丫。”
见三丫点了点头,徐青绫这才满意得笑了,她自是不会亏待尽心为她办事的人。两位大爷在发生那件事后,并没有扔下她俩不管,给两天的工钱是理所应当的。
李大爷想再说些什么,而在一旁的王大爷猛地拉住了他的衣袖,阻止他再说下去。随后,王大爷点头道:“那先谢过小姐了。”他不能撇了小姐的脸面。
这时,店小二托着食盘,稳稳地走了过来,将四碗粥分别放在四人面前,在徐青绫和三丫面前各放了一个馒头,王大爷和李大爷分别摆上了两个馒头,中间堆了三盘清炒时令蔬菜并一盘咸菜,清清脆脆,看起来甚是可口!
摆放好一切,店小二道:“各位客官请慢用!”遂,离开,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看来这店小二是个细心周到的人,如果到时一切都达到她的预期的话,她有计划在京城开一家店铺,到时候可以将这店小二给挖过来。
且店小二的到来打破了刚才尴尬的局面,一切都恢复了之前的温馨,徐青绫招呼了一声:“大家用食吧,用完好尽早办事。”
各自点头,埋头用食,没人再说话,不一会儿,四人均用毕饭食。
王大爷望着徐青绫了,想跟她说些什么,但临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来来回回好几次。
三丫看了一眼徐青绫,见小姐并无异议,道:“王大爷,您是有什么事情要跟小姐说的吗?”
王大爷望了望三丫,又看向徐青绫,徐青绫笑笑:“王大爷,你有什么想说尽管说便是。”三丫注意到了,徐青绫更是早就注意到王大爷略显不安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神态。
王大爷点点头,一副豁出去的样子,道“是这样,昨天三丫头送您回房后,我和李老头哥俩儿在楼下坐了会儿。听到隔壁那桌几个正在议论城门中发生的事情。”
王大爷缓缓道来。
……………………………………。
惨淡的推荐啊,筒子们给我点动力吧!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皇家人
原来,当时城门中发生的事情早就传到了外城百姓的耳中,众人议论纷纷。
王、李二人恰好坐在正谈论此事的几个百姓的边上,就听见有人说道:“你们听说了今早城门中发生的事情了吗?”
“早就听说了,还用你说?”其中一人不耐地瞥了开这个话头的人一眼。
刚开始引起话题的是个瘦高个儿,他嘿嘿地笑了两声,神秘地道:“你们可知道马车里坐的是什么人吗?”
身材稍胖的人,被勾起了好奇心,忙道:“是谁?高瘦子快说。”
“你们且听我说来。”那被称为高瘦子的瘦高个,故意卖了下关子。
刚才反驳他的络腮大汉急了,一把拍在高瘦子背上,力气之大险先将高瘦子打下凳子去,怒道,“还不快说!”
高瘦子锤了捶被怕疼的瘦弱身板儿,道:“我这就说,别急呀。”喝了口茶,又来了句,“你们都不知道吧。”
见高瘦子又卖起关子,络腮大汉狠狠瞪了一眼,高瘦子忙收敛,道:“你们有听说马车左侧有一朵金色紫荆花吗?”
众人点点头,稍胖的那人道:“这又有什么?”
“你们不记得了,咱们封国的国花是什么?”
众人答道:“紫荆花!”
“哎呀,难道是皇家人。”其中一人发出惊叹之声,另一个人慌忙将其嘴封住,妄言皇室可是要被定罪的。
众人都缄默了,纷纷转移话题,聊起今天的天气来。
看来那马车上的人来头还不小,徐青绫心道,这件事理亏在那人,并不在于她,她倒是也不用害怕。
虽然没亲眼见过那人,但是在事后能派遣手下来送银钱的,应该是个明理的人,不至于为难他们。
“小姐,这可怎么办啊?”三丫听完后,一时不觉,惊叫出声。
客栈里的其他客人纷纷转过头,望向他们一桌。三丫这才惊觉自己莽撞了,懊恼地低下头,不再言语。他们一桌便没了其他任何声响。
众人见没什么热闹可看,也就各干各事了。
王大爷的担忧更深了,有点不知所措地问道:“小姐,这可如何是好?”
“不用担心,有事,我自会处理。”
徐青绫又安慰了几句三个惴惴不安的人,便打发三丫去打听这沁水城中最好的粮店是哪家?
三丫刚起身离去,徐青绫就听到了,左后方传来的声音,“你知道昨天的事吗?发生在城门口的事情。”
徐青绫感到有点好笑,这个世界的百姓看来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往往一件芝麻大小的事情,都能传上好一阵子,更何况这次的事情还是跟皇室搭边的,徐青绫已经准备好,在最近一段时间,来往那些茶室、酒楼,应该这事会不绝于耳。
哎,耳根不得清净了。
徐青绫正暗自叹气,迎面进来一个面貌俊秀,温文儒雅的少年男子。一身蔚蓝色长袍,执一把纸扇,向掌柜那走去。
正是当日在虞山上三丫为其指路的那陆公子,不过,一看他就是那种富家公子的人,竟会来这样的小客栈,真是令人感到万分奇怪!
三丫刚好与他错身而过,他寻问掌柜,而三丫则朝着她走来。
“小姐,我问到了!”还没挨着凳子,三丫就开了口,顿了一下,又道:“京城里最大的粮店是俞记,俞家向来都是皇商,没有谁能比得过他家的。”
皇商啊,徐青绫暗暗思量,这晶糖比西域进贡的石蜜还要珍贵一些,如果交给跟皇家打交道的皇商的话,无疑马上就会被朝廷所得知,这所引起的后果是好是坏,徐青绫现在还无法判断,毕竟没有和皇家人打过交道。
“京中还有其他的粮店与其并驾齐驱吗?”徐青绫问道。
三丫摇摇头,道:“与它同样大小的倒是没有,不过就是有一家杂货铺也颇大,也卖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物事,店名就叫做杂货铺。”当时,她还跟掌柜反复求证了一下,得到的店名还是这个。
三丫知道这次来城中是为了将那些被称作晶糖的珍贵物件卖出去,所以留心问了一下兜售这类物事的店铺。
听三丫的意思,这京里的粮店由俞记一家独大,其他粮店估摸没有什么规模,怕是销不出去这部分晶糖。她也怕其他粮店的那些人见识不多,误将宝物认作废物,错估了它的价值。
不过这杂货铺倒是好生有趣,想来此间的主人甚少动脑筋,嫌取名字费事,才会有这叫做杂货铺的杂货铺子。到是可以去那家杂货铺看看,到底能不能买下她那一罐子晶糖。
左思右想,徐青绫还是决定先去那杂货铺瞧瞧。
跟三丫和两位大爷交待了几句,三丫向店小二喊道:“小二哥,结账。”
店小二甩了甩肩头的白布,快步跑过来,道:“客官,用得可好?”见三丫点点头,又笑着道:“总共一两五钱银子。”
徐青绫点点头,三丫拿出马车主人赠予的钱囊,掏出银子,递给店小二。
“客官,正好!”店小二数了一下银子。
四人起身准备离去,店小二适时地喊了一声,“各位客官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喊完后,抬起右手指向门口,送他们出去。
当徐青绫路过掌柜所在的柜台时,依稀听到那陆姓公子向掌柜寻人,这也道明了他为何会出现在此地的原因。
徐青绫刚才的疑惑之感一下子就给扫除了一半,但是她向来敏感,觉得陆公子来此地,并不简单,心底还是记了另一半。
但徐青绫的面上并没有任何表示,四人也未作任何停留,走出客栈后,就立马上了牛车,向下一个目的地扬鞭而去。
徐青绫没看到的是,当他们还未踏出门槛的时候,那陆公子正好回过头来,看了他们一眼,在徐青绫身上又多停留了几秒。
……………………………………………………。
妍冰明天开始PK,筒子们,将PK票向我砸过来吧。妍冰在此厚颜地求PK票、推荐票、粉红票,一切形式的票子,和亲们的长评(*^__^*)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杂货铺
徐青绫他们出来的时候,天色还早,但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已是不少了。
街道两旁被售卖各式各样物件的小贩所占据着,有卖吃的,像红串儿般的冰糖葫芦、热腾腾的雪白大馒头、模样逼真的糖人儿;有卖首饰的,大多不是什么好的,贵重的一般都是在店铺中售卖,但街上的胜在样子新奇,价格合理;有卖蔬菜瓜果的,水灵灵的,一看就觉得相当新鲜。总而言之,这街上卖什么的都有,品类相当齐全。
老牛缓慢地踏出步子,带动车子缓慢地前行,这次赶车的是王大爷。
他顺着人流,小心地赶着车,以期不碰撞到任何人。而李大爷则是将这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街道,哪条街道主要是有哪些店铺,边用手指指划着具体方向,边向徐青绫一一道来。
他们现在行走着的正是外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寄民街。只要是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事,都能在这条街上买到,且价格甚是公道。而他们要前往的是永清巷,主要是些大户人家采买一应用品的一条巷子,人并不会很多,一般都是那些大户人家负责买办的管事出入的地方。
当然,一些老爷、少爷,夫人、小姐也经常出入,买一些稀罕物事、金银首饰和胭脂水粉一类的物件。
那所谓的杂货铺正是在这条巷子中,而俞记也在其中。
徐青绫望着热闹的街道,有小贩的吆喝声,有不大的孩童嚷嚷着大人买这个买那个的撒娇声,也有路上行人的谈笑声,声声入耳,热闹非凡。
这让她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