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隆盛帝一听这话,脸色大变,原本还漫不经心的脸色突然间变得铁青,一下子转过身,黄怀正在替他整理衣衫,一下子就被他过大的动作将原本拢好的衣衫又扯了开来,可他却丝毫顾不上,踩着一双明黄色的绸布软底鞋跺了几步,眼睛里露出怒不可遏的震惊之色,紧紧的盯着周临渊冷淡的脸庞,好似在问他这句话的真假,只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虽然平时狂妄了些,可是从不是无的放迭之人,他既然如此说,八成是已经有了把握,才敢在这个时候过来。
不好的预感果然成了真黄怀听了这惊天的消息,双手微微抖了一下,幸好隆盛帝也同样被这消息震惊了,所以之前转过身,并没察觉到他的异状,他听到这样的秘闻,后背冷汗涮的流了下来,恨不能自己此时双耳聋了才好,只是这时听了开头已经容不得他再找借口退了出去,只能硬着头皮当作什么也没听见一般,自顾自作出一副很忙的样子,赶紧又上前替皇上整理衣裳。
隆盛帝不愧是已经坐上皇位几十年的人,很快压下之前听到这事儿的震怒,表情变得平静了许多,虽然不是完全的无动于衷,可也算是冷静了下来,任由黄怀替他将衣袍整理好了,头发也重新拢过,等人重新奉了茶上来,父子二人这才坐在椅子上头,隆盛帝沉住气半晌,这会儿才开口问道:
“说吧,怎么回事。”
他心里着实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可是这时表面上却是冷静无波,让人瞧不清楚他心里的想法来,喜怒皆是不形于色,只是身上常年身在高位,自然而然散发出一股压力,让一旁的黄怀只觉得心里抖得厉害,连身子也微微颤抖了起来,一双眼睛低垂着恭敬的站在皇上身后,不敢去看这父子俩的表情。
“昨夜顺着下毒的人一道抓到了袁林道的女儿,和另一个儿臣前些时候早就已经塞进和亲队伍的人,没想到两人竟然已经混进了太子府里头,其中一个女人还是和袁林道有勾结,并经由她的手,将袁林道交给她的色醉带进了太子府中。”周临渊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水,他一晚上折腾了许久,此时也有些饿了,只是表面上分毫也不流露出来,润了润喉,一时间父子二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隆盛帝心里虽急,不过看着周临渊的表情,也知道事情并没有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知道他的性格,也不催他,等他放下了杯子,这才听着周临渊将叶明若昨晚招的事情简约的说了一遍,知道被单浑污辱的人是叶明若,而不是周敏之后,这位帝王已经敏感的察觉到了其中的诀窍,对于自己被原本还有些亏欠的女儿摆了一道,心里恼怒得无以复加,连带着对冯氏也跟着厌恶了起来。
这些周敏弄出来的事情又臭又长,周临渊也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三言两语间将周敏费尽千辛万苦才硬走出来的计谋给揭了开来,顺便暗地里在皇上面前给她上了几句眼药,之后才面色冷淡了些,坐直了身子道:
“结果在这叶明若回来的途中,路过离江浙不远的通远城时,袁林道主动现身和她说了话。”
周临渊这话里含有怀疑的意思,他怀疑叶明若这样一个被人算计到如此地步的女人,怎么可能瞒过了周敏等人的耳目和单浑的爪牙,毕竟她名义上已经是单浑的女人,那新上任的大漠王在西凉大摇大摆出现之后又安全离去,不可能会放过叶明若这样一个刚吃到嘴边的鲜肉,而叶明若却能成功逃离开来,不得不让他怀疑,这里头会不会是袁林道出了些力,暗中让人将她一路引至通远城,然后才方便他下手。
感谢:lyy007 亲的粉红票啦~~~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善后(三)
收费章节(24点)
第三百六十六章 善后(三)
这其中的关系,周临渊不用再详说,隆盛帝已经清楚了,他心里震怒异常,袁林道能在通远城随意现身,那自然证明他的手脚已经伸得太长,至少明名上同江浙是两个省城的地方,可也已经渐渐有了归顺他的心,不然以他一省总督之高位,哪可能轻易进出得了其它省城,犹如自家庭院一般。
更何况叶明若一个太子后院被踢出来的女人,他竟然也能得到她的资料,并且能查到此人的行踪,如果不是他之前早有预谋,那就证明他对于太子后院的事情已经深入了解过了,甚至隆盛帝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疑心是必不可少的,此时经过儿子三言两语的话,已经在猜是不是周敏同袁林道勾结,故意将单浑引到驿站,然后使叶明若受辱,然后他再趁机出面结交。
以一个封疆大员的身份,迂尊降贵同一个六点小官的女儿交谈,更何况此女之前还遭受过一场劫难,自然叶明若不会对他生出怀疑,甚至对于他会感激于心,如果他想要利用叶明若办什么事儿,在此时这种情况下,此女必定会全力以赴。
一旦皇上对袁林道有了怀疑,他心里是对于一切都开始有些不信任了起来,幸好此时周临渊对于这个事情发现得早,袁林道就算不是有了反意,估计也是有了自己的心思在里头,有可能是打着两手主意,一来是想要靠女儿上位,往日他父凭女贵,成为国丈,如果他再有什么心思,那自然比如今名正言顺而又来得容易得多。
而如果他女儿这边事情不成,那么,江浙靠近海岸,海上也另有许多小岛国,袁林道已经驻守江浙多年,虽然年年都传来捷报,可那究竟是真是假,也是他一念之间的事情,如果不是今日无意间周临渊因为色醉顺藤抓到了这一条线索,估计隆盛帝还被蒙在鼓里,袁林道将江浙一带经营得滴水不漏,犹如铁桶一般,他要做什么假,自然不可能会有消息流传到京里头来让他得知。
那隆盛帝如今知道的消息,也是袁林道愿意让他知道的,这样一来,他同海上流寇有勾结,年年弄虚作假,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隆盛帝越想越是心惊,甚至有些后怕了,如果袁林道真有反间,他还被蒙在鼓里的话,到时候江浙一带的他就算没被封王,可也相当于是当地的土皇帝了。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酣睡?
幸亏因为明绣中毒一事,所以才牵连出了如此多的内幕,他的那个好女儿,如今还享受着世人的同情与怜悯,简直连他这个皇帝也要快被压过去了,风头最近一时无两,人人都对这个被送去异国他乡和亲的公主十分同情,早就忘了当初众人都是这么希望想要用这个弱女子,来换得大周上上下下的安宁,他这个作为父亲的,才一方面有些无奈一方面有内疚感,才将女儿送了过去。
谁知如今好像世人都忘了当初大家在送七公主出去和亲时是多么欢喜多么充满希望,如今京里上上下下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公主坚强而令人同情的故事,之前隆盛帝总是餐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心里对于女儿还是觉得有些亏欠,一个女孩子家,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名声虽然是毁了,可他心里一直觉得有些内疚,所以七公主周敏回宫之后行事越发放纵了些,大家都以为她是被吓坏了,连自己也时常依着宠着她,可没想到内里却是这么一回事。
要不是今晚儿子赶过来说了这些,连他都被蒙在了鼓里头,被这个女儿算计了。真是他养的好闺女,果然骨子里也不像是她表面那般无害。没有一个精明厉害的帝王,可以容许自己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尤其是隆盛帝这样一个充满了野心与机谋,智慧心计一样不少的人来说,更是容不得自己手上有丝毫的漏洞。
周敏这样做算是在他心上扎了一根严严实实的钉子,让他浑身上下从里到透都觉得不舒服起来,皇家无亲情,更何况,对于大冯氏,隆盛帝还只抱除着利用她想铲除冯家的想法,不然光凭她多年来不停对皇后以及太子下手,早就该死上几万次了,这样一来,周敏的做法将他原本对她就所剩无多的亲情更是磨灭得差不多了,这时又听到袁林道有可能想造反的念头,心里已经怀疑她与袁林道有勾结,再联想起已经令他头痛万分的冯氏门阀,如果两者连合起来,他这帝王也觉得头痛万分,此时更加容不得他心慈手软。
隆盛帝的眼神越来越加冰冷,这一系列的变故将旁边恨不能变作隐形人一般的黄怀吓得双腿直发软,半晌之后这位深谋远虑的皇帝陛下才稍微冷静了些,压下心中的各种烦闷,再一次深呼吸暗自安慰自己要顾全大局,压下了心中对于冯氏母女厌恶异常的想法,既然周敏胆敢做出这种欺君罔上的事情,那后果她也早就准备好要想承受才对,虽然这件事她做得确实天衣无缝,甚至连他派去的暗卫也没能察觉得到,不过总归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外间总教他发现了,那他下手更不会有丝毫的留情
“这事说说你的看法”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是生气也是徒然,隆盛帝声音平淡异常,可就是因为他如此的平淡,好似听到了什么普通至极的消息般,才更令人打从心底发寒,这种平淡就像海面上,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般,令人觉得心里压抑而又慌乱,偏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相信儿子既然连夜进宫,只是向自己报告这些消息而已,以自己对他的了解,儿子此时心里说不准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因此隆盛帝这才开口问道。
其实他自己心里在听到这事情的一瞬间,已经很快制定出了一个方案,但就算在此时,他也不忘了想要考教周临渊,一来是想听听他的看法,看自己一直以来寄予厚望的他有没有令自己失望,二来也想听他说出心里的想法,如果有不足,自己可以趁此机会指点上他一些,毕竟有人想谋反的机会可并不太多,大周朝一直以来,除了前两代皇帝才智略有些平庸,对世家门阀太过放纵,以致于让国家社稷被这些人牢牢把持之外,根本没出过什么乱子。
百姓们自然只想好好的生活,谁能给他们好的生活,只要能活得下去,那谁也不愿意干那种脑袋别在腰带上,刀口舔血的日子,虽然这样说来好像太过无情无义了一些,不过事实却是如此,更何况,这时代最讲究的是君王致上,那些世家门阀就是再想取周氏而代之,可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那也只是在心里空想而已。
大周朝到了隆盛帝手上这一代,基本是绝了世家贵族的那种帝王梦想,隆盛帝是一个有大才能的人,不仅将先帝留下的一些烂摊子,在几十年来慢慢的收拾了干净,更是治理得大周朝内治理得井井有条,汲汲营营这么些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隆盛帝可以自豪的说,自己就算不能做一个流芳百世的英明君主,可是称为一个最为勤劳与守成的君王,他却是已经够格了。
这些年大周朝很少有对外的战事过,连与大漠之前紧张的关系,也因之前决定用七公主和亲,而缓和了一些,只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又将这种微妙的平衡打破了,隆盛帝心里虽然觉得麻烦了些,可是却不惧的,大漠人性子里豪放粗矿,最信任强者为尊,对他们只要用武力征服也就可以了,在他上位以来,虽然很少发生战事,可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战事,撕破了脸就撕破脸,更何况从公主和亲一事上来说,他根本就觉得自己是没错的,甚至是站在受害者一方,就算开战也是师出有名
可相比起大漠来说,袁林道那边麻烦了就不止一两点,首先一来,江浙一带的海上流寇都是出自于海上一些岛屿的小国度,这些大多狡猾卑鄙,一直以来都悄悄在海上流窜,打劫海上来往的一些商贩们,并时常会骚扰一下大周朝靠近海边的居民们,时常过来烧杀掳掠,一经得手就赶紧退回海上。
这些人常年在海上混迹,对于打水仗着实有他们自己的一手,而且他们因为常年靠海而居,并且靠的又是海上打劫这一门营生,因此对于海上功夫,人人都是熟练异常的,比起常年生活在大周的陆地军队来说,这方面是一个弱块,而且大周朝能打水仗的将军好手着实少,在战船人手方面都比不过人家,更为重要的是,国库里多余的银子并不多,养了西南一边镇守的军士,就已经耗尽了国库收入的大部份银子,实在没多余的银钱可以用来再另养一批海军,以方便抵御这些海上的强盗们。
因此这么些年来,江浙一带一直是大周朝每个皇帝心里梗着的一颗刺,拨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想无视他更是不行,无论派去多少官员总督治理,可是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消沉了下去,有些是不能制止这些流寇的猖獗,有些则是被胆大包天的流寇们直接暗杀而死,几代皇帝下来,不知道折损了多少原本年轻有为的官员们,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