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软了,忙抱着他摇了一阵,转移话题。“那又为什么最喜欢皇玛法啊?”
宝宝随即被转移了注意力,笑嘻嘻道:“因为皇玛法给的糖最多最好吃。”
糕点蜜饯等等一律零嘴,都被他统称为糖。
“还有皇玛法最厉害,您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乖乖听着,额娘,四伯他们都训过我,就皇玛法没有!”为了表示亲热,宝宝还将头埋入康熙怀里使劲蹭了一下。
在下面默默听着的胤禛嘴角一抽。
不知是宝宝与皇阿玛投缘,还是童言无忌,素来对他们这些儿子严厉无比的老爷子,八成又是不会生气的。
果不其然,康熙哈哈大笑,捏了捏包子脸,又道:“那怎么没有十三叔啊,你不喜欢十三叔吗?”
此言一出,四下皆静。
众人屏住呼吸,听着老爷子状似无意的问话。
胤禛攥紧了拳头,嘴角微微抿起。
孩子不知世事,何苦在他面前问这种诛心之言。
宝宝扁扁嘴巴,一脸控诉。“每次看到十三叔,他抱起孙儿猛亲一顿,然后就摸着口袋说这次忘了带糖,下次再给宝宝,十三叔最坏了!”
康熙一愣,扑哧一笑。
老爷子笑了,其他的人自然也跟着应景。
满室僵凝顿时消融。
胤禛也暗松了口气。
在弘晖还没长大到分晓男女之别的时候,经常喜欢抱着宝宝半天不放,说以后要娶他当媳妇。
众人哄笑一阵,然后告诉弘晖,宝宝是男孩子,将来也是要娶媳妇的,不能嫁给你。
弘晖为此曾经很忧郁。
他与宝宝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几乎成天腻在一块儿,感情自然也非比寻常。
两小无猜,竹马成双,唯一可惜的是宝宝不是格格,而是阿哥。
“宝宝,要是你是女孩子就好了,额娘说我长大了还娶媳妇的,我可不想娶个凶巴巴又丑的女人当福晋。”弘晖摸着宝宝的头,无限惆怅。
“哥哥不能娶我,那我娶你好了。”宝宝笑眯眯的,完全不能体会一个八岁孩子的心情。
当然宝宝也不是完全那么不解人意的。
康熙四十三年时弘晖曾经生过一场大病,病情来势汹汹,连御医也不能断定病因,只能每天开着温和的药方给他服下,但众人都知道那不过是在拖延时间。
四福晋抱着弘晖几乎哭瞎了眼,胤禛每日也只是黑着张脸。
弘晖迷迷糊糊,隐约能感觉大家都在担心他,却连动一根手指的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直至宝宝来在床头哇哇大哭。
那个时候宝宝才刚满两岁,平日也只会说些简单的词语,弘晖哥哥总要喊成弘晖咯咯,一张包子脸就算受尽大人蹂躏,也总是笑得见牙不见眼,惹人喜爱之极,几曾听过他这么撕心裂肺地哭。
弘晖心头着急,想要安慰他,想要抱抱他,费尽全身力气,只能微微睁开眼睛。
但那已经足够让四福晋和其他人觉得惊喜。
再后来,胤禩便从云南寄了药材过来,御医想着死马当活马医,不料真让弘晖熬了过去。
从此之后四福晋对宝宝的疼爱便不逊于对弘晖。
在她看来,是宝宝的那声大哭,救了弘晖的小命。
无论众人怎么看待宝宝,宝宝依旧活得很开心,只除了一件事情。
他从来没有见过阿玛。
胤禛严厉,但那只是对着弘晖,和雍王府里的其他孩子,对于宝宝,他是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的。
廷姝是亲额娘,更不用说,便连庶福晋张氏,因为自己无法生育,也将宝宝视为骨肉,真心疼爱。
这当然也是因为宝宝性格好,见了谁都笑眯眯的。
然而胤禛,乃至康熙对他再好,也弥补不了宝宝心里对阿玛的渴望。
当宝宝牙牙学语的时候,廷姝便将阿玛这个词教给了宝宝。
包括满语,汉语,甚至蒙语。
可是一年,两年,三年,胤禩始终没有回来。
我讨厌阿玛,我不喜欢他了。
三岁生辰时,宝宝嘟着嘴巴想道。
那天是个晴天,天上的云一团团的,像宝宝最喜欢的棉花糖一样。
宝宝刚从雍王府回来,下了马车,就瞧见一行人骑着马远远地过来。
在门口接他的管家高明抬头一看,忽而惊喜喊道:“是爷,爷回来了!”
宝宝仰头看他,高明喜得眼眶都红了,一边转头往后面喊道:“快去禀报福晋,就说主子回来了!”
一边蹲下身子对宝宝说:“小主子,爷回来了!”
宝宝似懂非懂,看着那几人在门口下马,突然扑上前去,抱着其中一个人的大腿,大叫道:“阿玛!”
声音嘹亮,又带着童稚的娇软,听得众人皆是一愣。
被他抱住大腿的人哭笑不得。“小阿哥,您阿玛在那边呢!”
“骗人,我又没见过阿玛,你说是就是吗?”
一席话说得胤禩对归途的期盼都化作满腔歉意柔软,他蹲下身向宝宝伸出手:“宝宝,我是你阿玛,来!”
宝宝抬起头望向胤禩,手还抱着沈辙的大腿不放,生怕他跑了一般。
“你真是我阿玛?”
“当然。”胤禩柔声道。
“骗人!额娘和四伯都说,阿玛长得很好看的!”
胤禩苦笑,抹了抹脸,他们这一路赶来,从直隶到内城,就没有半刻歇息,所有人无不一身疲倦风尘。
“阿玛怎么会骗你,宝宝乖,过来阿玛抱抱,看你长大了多少!”
宝宝扁了嘴,怯生生的,一步步挪过去,被一把揽入温暖的怀抱。
“宝宝长大了。”胤禩哑着声音,捺下眼角湿润。
宝宝蹭了蹭,唔,很舒服,又蹭了蹭,忍不住伸手抱住对方。
“阿玛香香!”
胤禩忍不住笑了起来。“阿玛都两天未曾沐浴了,还香吗?”
“宝宝很久很久没有见过阿玛了。”弘旺委屈兮兮,霎时变成一个有褶皱的包子。
胤禩心里一酸。“是阿玛的不是,以后不会丢下宝宝了。”
“阿玛不走了?”宝宝眨眼。
“不走了。”
“阿玛会疼宝宝吗,就像额娘,四伯那样疼吗?”
“会的。”
“会给宝宝买很多很多糖吗?”这个很多很多到底是多少,小手比划着画了个大圈。
“都给你买。”胤禩亲了他一下。
“宝宝最喜欢阿玛了!”他毫不含糊,弃暗投明。
胤禩眉开眼笑。
廷姝走到门口,恰好听到父子俩的对话,立时给了宝宝一个责备的眼神。
宝宝朝额娘吐了吐舌头。
刚才是不是真认错阿玛了?当然不是,故意认错,阿玛才会更愧疚,给他买更多更多的糖啊。
哥哥说这叫什么来着,唔,好像是苦肉计。
若是胤禩知道,必然要无语望天。
这哪里是像他,小包子比他小时候,可要无耻得多了。
反应
胤禩一行人回到京城的时候,已是接近年关,城内四处都张罗着准备过节的东西,倒显得一派喜气热闹。
廷姝、张氏亲到门口相迎,胤禩两日未曾沐浴,进了门便先让人准备热水,沈辙等人也各自回到别院歇息,跟着胤禩一起到云南的那几名侍卫则先回宫复命。
洗漱安顿完毕,这才有空坐下来细谈。
“爷这三年,辛苦了。”廷姝见他瘦了几分,人却显得愈发精神,知他到了外头反而如鱼得水,心头既是欣喜,又是心酸。
“这三年府里,倒是多亏你们打理了,我从云南带了些东西回来,回头送些去宫里,还有各兄弟那里分些,其余的留在府里吧。”
张氏文静一笑,没有说话,这种场合素来是廷姝开口的,她叹道:“其实现在想想,也幸好爷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如今十三弟被圈禁了,四哥也不大如意呢。”
“我正想问你这事儿……”胤禩的话夏然而止,下人端着热腾腾的吃食上来。
廷姝笑道:“瞧我这记性,爷才刚回来,先吃点东西暖暖肚子,一会儿兴许老爷子就要召你进宫垂询了。”
胤禩点点头,闭口不谈,三人在八仙桌边分头落座,重新挑了些家常话说。
果不其然,胤禩刚用完一碗黑米粥,那边就来了人,让他进宫陛见。
胤禩赶到养心殿的时候,康熙正在用膳,偌大一张桌子,摆满了精致小碟盛上的菜肴,用膳的却只有一个人,慢条斯理的动作在他看来成了一种难言的寂寞。
三年未见,康熙的鬓间又白了不少,连带着动作也比三年前迟缓一些,这个雷厉风行,强势无比的帝王,终究是一点点老了。
胤禩暗叹一声,心底生出些许不忍。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两辈子的阿玛,纵然他有再多不是,小时候对自己的那些疼爱,却也是真心实意的。
“皇阿玛,不孝儿臣胤禩,来给您请安了。”
“起来,还没用膳罢,梁九功,添一副碗筷。”康熙招手让他过去,上下打量了一番,点点头叹道:“不错,精神了。”
见他苍老模样,胤禩本已有些心软,这句话入耳,更是微微一酸。
“皇阿玛安好,儿臣不孝,不能日日来给您请安。”
康熙见他情动模样,神色更是柔和,伸手拍拍他的肩,让他坐下。
“朕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年纪越大,就越觉得跟从前不能比了,”康熙笑叹一声,“这几年,除了你自己的折子,也有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定期给朕报备,你的所作所为,于国有利,于民有利,朕心甚慰!”
胤禩谦逊几句,康熙又道:“菜都凉了,你这会儿还没用东西吧,梁九功,给八阿哥夹菜。”
梁九功忙走过来,用筷子帮胤禩将菜夹在一个碟子里,都是些清淡可口的素菜,胤禩长途跋涉,必不耐吃些油腻的,胤禩看出他的心意,低声道谢,又默默吃了起来。
一顿饭在寂静无声中吃完,气氛倒也融洽轻松,并没有胤禩想象中的严肃,老爷子看起来心情不错,与他说起这三年的家常,都是带着微微的笑意。
“既是回来了,可有打算做些什么?”
老爷子贯来是乾纲独断的,哪里会问别人想做什么,胤禩有点意外,想了想道:“皇阿玛可有什么差事正缺人,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
康熙对这个回答显然很满意,笑了一下:“你走了之后,吏部便交给老七打理,无功无过,一时半会也不好从他手里夺下来。”
胤禩道:“七哥做事素来稳重,吏部交到他手中,皇阿玛足可放心。”
表明自己没有重新掌管户部的野心。
康熙不置可否:“至于兵部,朕交给了十四,这几年他却也做得不错。”
胤禩心头一跳,面上不动声色,只笑道:“十四弟年纪虽轻,但做事很有冲劲,儿臣也自愧不如。”
康熙笑骂道:“这个比你强,那个也比你好,你倒是谦虚,把自己说得样样不如人了。”
口里说着责备的话,脸色却依旧温和,并无怒意。
胤禩顺势作出苦笑模样:“三年未归,富察氏与弘旺,多得皇阿玛照顾,儿臣深觉不安,弘旺他都忘了儿臣是谁,连声阿玛都不肯叫了。”
康熙看着他越发瘦削的脸,半晌叹了口气:“罢了,就先准你一个月的假吧,在家好好陪陪弘旺,成婚的兄弟里,就数你府上的香火最为单薄了,赶明儿再指几个人给你吧。”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胤禩这下是真的苦笑了,忙道:“皇阿玛,富察氏是个贤淑的,但儿臣这几年都在外头,也多亏她打理家中上下,辛苦异常,这事儿就往后再说吧。”
康熙剜了他一眼,倒也没生气,只讥笑道:“看不出你还是个疼媳妇的,好了跪安吧,记得去看看你二哥。”
太子复立之后,由于康熙处处掣肘,过得大不如之前风光,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说他周围没有一批忠于他的官员,却也不尽然。
索额图的死,等于把太子先前的罪过都背在身上,康熙心中对自己这个一手带大的儿子,终究是念着旧情的,即便出了逼宫这样的忤逆之罪,还是让他全身而退,不管心里有什么疙瘩不满,起码表面上看,太子依旧安然无恙。
胤禩一进毓庆宫,就觉得有些不同。
以往的毓庆宫大都是热闹的,这种热闹并不一定是喧嚣,而是触目所及,都有着鲜艳的颜色和姿色姣好的宫女太监。
而今,却显得太过安静。
太子正在提笔写字,见他来了,搁笔一笑,眉目淡淡。
“你来了。”
“见过太子殿下。”
“这么多年了,各自长大后,我几乎没听你喊过我一声二哥。”太子轻轻叹道,从桌案后绕出来,示意他坐下。
“小时不懂规矩,冒犯了太子,如今自然不能没有上下之别。”胤禩道。
康熙让他来看太子,是让他重新熟悉情况,是一番好意,但太子见了他也不吃惊,反倒一副早已预料到的模样。
太子没接他的话,只是淡淡一笑:“我们兄弟俩这么久没见,你还总是这么生疏。”
胤禩从来没有忘记这个太子当初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这么多年来,彼此互相算计,明里暗里给对方下了不少绊子,也说不上谁欠着谁,何况天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