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一个三月,夜风与今夜一样的凉,定南侯府西角的那处小院里,一棵梨树上正花开千朵,纯白芬芳。当时的叶庭景只有二十岁,白衣盛雪的站在树下。本不该去,不想去的,可父亲说了结了结,不了如何结?于是,王清荷去了。一个站在树下,一个站在廊下,只看着夜风萧瑟,梨蕊摆动。
“阿清,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那天,也是这样的一个梨夜。静皎的月光下,流景湖畔,佳人如玉,想来真如梦境。
王清荷没有说话,叶庭景亦没有回头。在知道母后找过阿清后,叶庭景就知道自己没有了退路,除了离开她别无他法。只是:“我不会认输,我不会再让下一代的叶氏皇孙再与李氏联姻。李氏只是权臣,而我叶氏则是盛华的君主。”
说完这一句,叶庭景便头也不回的走了。从始至终,那一夜,谁也没有看到谁的表情。
然后,第二天,王清荷嫁给了沈庭。一个世代书香却家境清贫的‘书呆子’!与沈庭相识的那天,恰是王清荷才从李府中‘面晤’当时的李皇后的那日。李皇后的话说得很客气,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一句她与太子的事,只平平淡淡的关问了一下父亲在边疆的情况,近来身体可好。又关爱的提醒一番定南侯府继嗣的事不能再往下拖了。
没必要直接威胁,把会面的地点选在李府已经说明了一切。王清荷是有定南侯府撑腰,可别忘了你父亲当时正在边疆,而你又无兄弟撑腰。与我李氏做对,你得掂量仔细,你有没有那样的本事。
“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能拖累我的父母;我不是不想应他的心思,只是那本不是我愿意走想走的路。”
是的,叶庭景他很好,皇族子弟高傲者多,行事狂嚣目中无人者彼彼皆是。可他不,叶庭景从踏入王清荷眼帘的那刻起,便似一个饱读诗文温文尔贵的朱门公子,见识渊博却不拘泥于形式,明知王清荷是女扮男装,却依然笑指谈天。
如果他不是皇子,不是太子该多好?
只可惜他偏偏是,不仅是皇子,还是嫡子,不只是太子,还是李皇后一族最倚重的太子。文帝谦和,李皇后强权,后族之势在那时已然势重难返,叶庭景他……
他明天就要来了!
来沈府,带着他的儿子,那个已经不能再叫沈世宗的皇子叶锦天来沈府最后拜别他的养父母。
然后……
“阿清,我们已经尽力了。该教世雅的都教给她了,该做的努力也都做了。世宗一向敬重你,又疼爱世雅,他会照顾好世雅的。我们离开盛华,是祖制,也是对他们两个最好的法子。”
盛华有制:庶生皇子的养父母在皇子归于皇室后,须消失于世,不得再现。身名可恩封国公,子女享荫。
这法子是圣诚仁武威皇后提议,太祖皇帝亲订。为的就是防庶生皇子与养父母感情过重!庶生子归生皇室时,大半已经懂事。若与养父母感情太甚,便会直接影响与宗室的亲近,甚至会导致他日登基后的‘外戚’干政。不杀,便已是仁慈。当然,也是无法,否则谁家还敢认真养育庶生皇子?子女享荫,自国公禄起,最起码五代衣食无忧,富贵荣华。
沈庭道理想得很明白,可话说得却很无奈。
因为他很明白,自家的情况不同于他家。叶庭景为什么在大婚不到半后就纳了杨氏为妃?为什么那么快就让杨氏生下了孩子?一个儿子放在谁家不好,偏要放在沈家?阿清当时已经怀孕七月,所有看过的大夫都说这是一个女胎!
那个男人啊!
他没戏,便把主意打到儿子身上。他娶不到阿清,便要儿子娶阿清的女儿。
世宗,世雅?
连名字都是他‘圣赏’的。
这算什么?
不得不放手后的代价?
沈庭对叶庭景的这种‘厮缠’很撇嘴,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处罚’对于沈庭这个敢抢他女人的下臣来说,已经是极度仁慈了。虽然仁慈的代价是沈庭不得不‘娶’了区湄江,不得不和阿清一‘闹’十几年,不得不接受女儿厌恶伤心的眼神。想起世雅那天,摆在明面上的退步、不信,沈庭就觉得酸涩难当。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可偏偏无法疼起,不能疼起。
从世雅懂事起,就不得不处处偏疼那个不是自己女儿的平雅,惹她生气惹她发飚。然后用‘事实’来让她看清现实,认清世情,看清楚男人的本性。一步一步的想法设法,一步一步的争缠狠斗。虽然一次一次的输,可是……也许世雅的那些招术真的不是很好,可是却换来了世宗对妹妹无限的疼爱。沈庭不会忘记世雅七岁抓髻那年,世宗是如何和妹妹同谋,将一条七步蛇扔到平雅的床上。那是唯一一次的得逞,高兴的两个小家伙满家里找不到高兴的地方,就爬到地窖里笑了一个痛快。滚得满身都是泥的爬上来,眼睛笑得红红的,挨了罚一并顶书跪在廊子下,一双小手牵了那么紧……
“这个夜,好长。”
四月十四,最后在东京呆的一个夜。自此再也看不到东京的圆月如盘,弦月如勾。只能滑船海外,再不归乡。想到此间,王清荷眼圈一红,转身看着站在身后的沈庭:“业之,我对不起你。”不但没有能给你沈家留个后,还得让你和我流离海外。更要命的则是沈庭为此背负了十几年‘薄情负幸’的骂名。
一个文士,生平最在意的便是名声。可是……非但往日之事不可追,就算他日世宗的身世大白,关于诸多往事也不能解释。区湄江和沈平雅,叶庭景他显然另有用处。有用便不能解释,不能解释就代表沈庭的名声永远无法洗白了。
“说什么傻话嗯?天下有几个男人能活着娶到皇上喜欢的女人?”
沈庭说得流气,惹来妻子一记粉捶。然后笑着关上了窗户:“起风了,外面的月亮再好,还是回来看看咱们的小月亮吧。”
如意百合纹的雕花架子床内,世雅依然睡得平静香甜。
两个多月,一直这么睡着。叶庭景送来的安息香果真霸道,可这用这香怎么能让世雅一睡两个月余?不清干净内脏,又如何能保证世雅背上的血砂深沁不显?这条路没有办法替她选了,明天离开后又无法再保护。可……总是得留下一个保她命的法子。
只是:“不告诉她,行吗?”
要是连世雅自己都不清楚‘保命符’是什么,那么……
王清荷虽然出生侯府,可是因为父亲一直从军,从小便养在外祖家。为的就是怕和皇室权贵家有纠扯!老父王羑实在是怕了那些豪门久贵家中的争争斗斗,更别提那深不可测的后宫之地。绞尽脑汁的想让女儿躲开。可最后还是没有躲开!
然后……王清荷坐在床边,轻轻地抚摸女儿娇嫩如花的面庞。要是父亲知道他的外孙女会被带进宫,会不会急着从棺裹中跳出来?
“你以为告诉她就有用吗?这种让人一睡几个月的香叶庭景都能弄到,其它让人说些实话的法子还能没有?”没有吃过猪肉,不等于没有见过猪走路。杂书异志上,多是奇里古怪的办法。南疆有蛊,西北有巫,另外奇志八怪的异香魅药,江湖中人传说的迷魂术……让世雅知道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不但没有办法保护她,还会引来更大的麻烦。更何况:“他想方设法算计来的儿媳妇,总不会轻易让人动的吧?”叶庭景应该是不会主动设计世雅的,世宗也不会。要防的是别人!
简直不能想。
一想到世雅今后要面对的事,王清荷就觉得心揪得一阵一阵的疼。宫里的水太深,朝里的水更是永远洗不干净。世雅的脾气……
“你说,如果咱们想法子,能不能偷偷把她带走?”脱口而出,可说完不要说沈庭了,连王清荷自己都觉得好笑。沈府上下的仆人早不知道被遣散到哪里去了,如今偌大的一认沈府里只姓下沈庭王清荷,王清荷的乳母王嬷嬷,还有区湄江四个人了。一概仆人全部变成了禁侍房的太监,禁卫营的护军。如今的沈府啊!虽然在外面看起来依然一如平素,只是座没有主人的空府。可实际上嗯?一座铁桶一般的禁牢,怕是连只小鸟都飞不出去,更别提世雅了。
“就算是能带走又如何?就算把她带到一个世外桃源,招一个上门女婿,天天守着又怎样?”沈庭不是没有想过,想个法子一家子逃到叶庭景找不到的地方去。只是……捏捏女儿的脸颊,想想曾经世雅吹胡子瞪眼的爆燥样:“我们总归是要先她而去的。与其让她在我们死了以后,人老黄花再受委屈,不如早些。早错早改,早改早好,实在不济起码可以早想得开早解脱。”
阿清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否则也不会带这丫头去净心庵了。
效果似乎不错,就连王华昭在回信中都说:世雅悟性极高,才可雕琢。
受苦,怕是免不了的。
只盼这孩子真正懂了事,不要再如幼时那般只知一味耍恨。可沈庭转念一想,又觉得女儿跳脚骂人时只凭一腔热血的模样,实在很是可爱。
思到此处,夫妇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着世雅小时候的诸多趣事。一桩桩一件件,似乎说来仍在眼前。
只可惜春夜暂短,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然大亮!
四月十五,终于到了。
—————————
盛华皇宫正阳门外官道直通正北,三里禁林外正街名为朝阳。平时上朝下朝,进宫出宫,大小官员走的便是这条道。当然,帝后出宫更是非以此道不行。
盛景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才过子时,正阳宫门便大开了。御林军一路清街守道,内侍监派出三十六辆水车,百名内监连夜黄土垫道,净水泼街。
“皇上这是要出巡?是要到宗庙上香吗?”听说连东正门都开了,从那头出去,正对鹿鸣山,不是去宗庙是去哪里?
“可我怎么听说往朝学的路上,也禁街了?”御林军虽然守着街,可盛华朝却并不阻止平民们出来看热闹,只要听话就可。所以天色未亮时,便有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御林军守卫的大街小巷口。议论的内容长七短八,什么都有。其中有瞎猜的,也可有不少消失灵通的人士有极为精准的内线消息。
“我听我家表哥,就是在次辅申大人府里当二总管的那个表哥。他说皇上昨天召齐内阁八部朝臣去了宗人府!”
“宗人府?去那里干什么?”
“你傻啊!太子殿下都走了三个月了,东宫无主,皇上当然是要去宗人府开秘匣了。”
“你是说,皇上这是要接庶皇子回宫?”
“可到底是接哪个啊?是杨妃娘娘十四年前生的那个,还是李妃娘娘三年前生的那个?”
“我是皇上吗?我怎么知道?”
“我觉得的应该是接李妃娘娘的那个吧?杨妃早不得宠了。”
“那可说不准。哪有舍长子不继,选幼子的?更何况皇上今年都快四十的人了,还有看着太子几天?肯定是要选长子的。”
“也是噢。是该选长子的,可为什么把通往朝学的路也开了?难不成庶皇子如今在朝学里?”
一语而出,击起千里浪。
立马纷纷讨论的目标就由皇帝今天出巡干什么,到了讨论朝学里哪位仕子会是皇上今天要出宫亲自接回的庶子了。有人说是沉香公子叶世沉,他的名声最大;也有人说可能是韩家的公子,韩公子的人缘多好;但也有人说年纪都不对,庶皇子今年十四岁,应该在二课里找。可二课的学子中成绩最优异的莫过于李霄庭和沈世宗。
这两个人……
因朝野动荡,为防朝学仕子受累,所以景帝特意下旨:严封朝学四门,任何学子在未解禁期间均不得离学回家,违者以重罪论处。
这码子事在朝学里引起的震动可以说大,也可以说小。说小,这种事在朝学史上不是头一桩了,连前十都够不上了。几乎次次朝中出事,朝学里都是以这样法子应对的;可说起大来……朝野乱成这样,朝学仕子里有两成家中可能都要受累。这样被锁在其中,监熬滋味自然不必细说。
好在,朝学诸先师早有法子留诸后世。三月来,朝学课程大半依旧,却在武课上加大了近一辈的力度。几乎每天都有武课的下场便是一到入寝时间,各寝室的灯一间比一间熄得快。不必要劝慰,这种事劝也没用。熬过去便好了!
然后,随着朝政风云的逐渐平息,十几位李氏后党的子弟被‘接’出朝学。
听说学子都被免了连刑,但最近的也流了五百里。性命是保住了,可家财全无,从此入仕无望……那样的人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