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京城。’
夏茉那叫一个汗啊!她又没老年痴呆,自己儿子在京城自己能忘吗?可是布布那么可爱的提醒她,她还真不好意思说啥,于是便逗他,“那舅妈怎么做才算记得呢?”
小布布还真用心想了。说实话,以他的年纪,再加上那小脑袋瓜儿,想这个问题还真是有些难为他了,当然夏茉也是为了难为他,把他支走了,她才好去玩不是。
结果布布虽然不够聪明,可是他讨人喜欢啊,又不耻下问,于是从老八,老十,纯悫,其其格那儿问到了各种答案,但布布也不是啥都听,以小布布的感觉中,纯悫跟两个舅妈比,那就是观音菩萨了,是善良的化身,所以纯悫的答案布布当作了标答,直接给了夏茉!
纯悫怎么答的呢?她笑盈盈的抱着肉肉的布布,循循善诱,不是要让舅妈不忘记哥哥们,舅妈怎么会忘记哥哥们呢?可是得让哥哥们知道舅妈没忘记哥哥啊!
布布果然问道,那怎么让哥哥们知道舅妈没忘记哥哥们呢?
纯悫亲亲可爱的布布,非常善良的说道,舅妈可以给哥哥们写信,然后哥哥收到了信,自然知道舅妈没有忘记他们了。
布布兴奋了,高兴的捧着纯悫的脸波了一下,冲回去找夏茉,于是从那天起,夏茉悲催的生活就开始了。布布起床刷完牙第一件事还是问她,‘舅妈别忘记哥哥们哦,他们在京城。’然后不用夏茉回复,就直接说第二句,‘舅妈给哥哥写信,这样哥哥就知道舅妈还记得他们了。要说是布布提醒舅**哦!’
于是夏茉就只能坐下给亲爱的包子和团子写信。天知道。夏茉有多少年没写过信了,从上辈子算,谁没事写信啊,直接打电话,用QQ,再不行,用‘伊妹’啊,谁写信啊?
而这辈子婚前不许写信,那属于不良举动;婚后又没跟老八分开过,用不着写信;而给老爷子的请安折子,老八会写,她最多加一句就是了,现在凭啥她被这个小肉球给管住了?
想归想,信还是得写,她咬着笔杆看着江水,觉得自己的眼泪快跟江水一样多了,可是监工布布寸步不让,不写完,他根本不许夏茉起身。
于是夏茉没法了,就问布布想跟包子、团子说啥,她决定就当一个记录者好了,只当是布布口述,她执笔。写完了,结尾处,夏茉写上,‘儿子们,老娘没忘记你们,老娘还不老!’
有一就有二,夏茉以为能安生几天的,结果第二天布布还是一脸期待的看着她,并且坚守阵地不动摇,给肉包子都不吃,写完再说。
夏茉觉得自己真倒霉,只能认命的再拿起笔,布布这次不用她说了,直接开始说自己想跟包子他们说的话,这小子越来越话痨了,大有赶超当年包子之势。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过布布为了天天有东西能写,于是也拉着夏茉这看看那看看,连窝窝吃了几顿奶,打了几个哈欠都要详细记录,当然他总也不忘记在信后说上一句,‘哥哥,小布布的糖果果吃完了,你快点回来给小布布买。’
夏茉很无语,她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真不好意思写上‘儿子们,老娘想你们了’。咬了半天笔杆子,拿了一张白纸画了一幅包子和团子的小漫画,后面写上,‘你们长胖了还是瘦了?’
以后每天的信里,除了布布的满纸闲言之外,总会加上一张夏茉的漫画,有画布布的、有画窝窝的、还有画纯悫、老八、老十夫妇的。有时也会画路上风景人物,虽然只加上只言片语,但总是那天夏茉最想画的东西,她希望让包子和团子感受到他们其实在一起。
而皇城之中读这些信的人却不仅仅是包子和团子。包子每每收到信都会在上书房里、在良妃屋里、在老爷子那儿大声的朗读,包括夏茉那句,‘儿子们,老娘没忘记你们,老娘还不老!’听完了,团子一头黑线,而惠妃扳着脸,良妃、康熙笑倒。
再后来的漫画,包子和团子倒都很小心的装订起来,一天一幅,到后来,连惠妃听信时,都轻轻的叹息起来。
良妃则抱着团子抹泪,轻叹,‘哪有当额娘的会忘记自己的孩儿!’
第二六四章 我们是蝗虫
第二六四章 我们是蝗虫
话说当日包子和团子进京。事先四四通知了老爷子,主要是老十八好歹还有一个钦差的身份,钦差回京是有礼部接待的,先交回差事,跟老爷子回了话,再才能回府休息。
依着四四的想法,自己把老十八放在城外,自己先把包子他们送到良妃那儿,以后再找机会问问老爷子,把这两孩子接回自己家去,总比在宫里自在不是。但愿望总是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老十八一路上就尽跟包子吹嘘自己当初出城时的钦差的威风,很有心的想回城时,再威风一把,主要是显摆给包子看看。于是包子就拉着团子要见识一下。
虽说是十八叔,可是从小这么一路走来,包子对‘十八叔’的“景仰”,确实有限得很。包子和团子不走,老四就不能走,只能这么看着,想想。让人先把那些车运回宫去,省得让人觉得老十八收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似的。老百姓才不管这是谁的,上面是啥,人家只看大头是谁。
结果不运还好,运了闲话更多。不跟大队走,于是就成了偷偷摸摸的运,让巡城御史抓个正着,军队上虽然挂的是廉郡王家的旗子,可是这次回京的可是四爷和十八爷,于是腐败就成了事实,而且大家还想,腐败了,不敢认,拿不在京的廉郡王说事儿,于是阴谋论成型了。
总算一个亲王一个贝勒,参他们总得有个先衙的顺序。于是御史们聚在一块儿,大家就商量着办吧!四四和十八谁会腐败?四四从来就刚正不阿,可是十八才十岁,有这能力不?又没有确实的证剧。
不能不说御史们都是聪明人,分成两派,一派弹劾四四,一派弹劾十八,两边都没落上好。这就是后话了,先说眼前。
本来老爷子是想着让礼部去迎迎,小儿子总算是办了差了,给个精神鼓励。结果人没见着,说是东西运了半里地去。老爷子那叫一个晕啊,直接让人传旨,‘迎接仪式取消,让老十八还不快滚回来。’
老十八没显摆成,还丢了面子,心情十分的郁闷啊。见了老爷子,鼻子一抽一抽的,委曲大发了,他现在还知道老爷子为啥那么对他的,老爷子还没来得及说原因。
包子和团子倒没啥意见,跟老爷子见了礼,然后就快活的拉着老爷子去看礼物,表表他们的孝心。也没给老爷子骂十八的机会,老十八自然也就没法子为啥了。
然后老爷子知道错怪老十八了,这些东西全是包子他们的,虽然觉得对十八有点抱歉了,但马上又被包子他们的孝心感动了。
想得多周到啊,还特意带银狐和紫貂来给自己看看,让自己知道老八他们有尽心的喂养,一点没糊弄。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谁能知道帝心是非常人能理解的。包子和团子还以为自己家的狐狸长得多漂亮啊,送给老爷子,看把老爷子高兴的……
于是包子和团子又得了好些赏赐,团子满意了,包子也满意了。
开玩笑,包子是谁,从小就会讨价还价,算汇率的主,几大车东西用了多少银子,他是门清的,然后老爷子给了赏赐,看看衣食住行各方位的东西,心安了,回本了。
从老爷子这儿想赚到钱那是不可能的,他赏的大东西得用黄缎子盖着,小玩艺儿又不值什么钱,所以衣食住行了最好,能吃能用,省了就是赚的,包子这些年已经很有心得了。
而团子喜欢玉,老爷子也知道他特别喜欢玉,团子特意把老爷子赏的玉佩亮给老爷子看,告诉他,自己天天挂着,好天天念着皇玛法。心理暗示的意味十分明显,‘挑好的给吧,多少我都要!’
老爷子反正是慷全国人民之慨,赶上这几年内务府成效巨大,他手头十分之宽松。自然不会小器,于是马上把缅甸才进贡来的碧玉手珠拿了一串来亲手给团子串在手腕上,有点大了,正迟疑着,团子紧紧的捏在手上,马上谢恩。老爷子一想也是,大就大了,改明儿团子长大了总能戴上的。
包子忙也伸着自己的手腕在老爷子面前比划着,示意老爷子把他给忘记了。包子公平心理无时不刻的起着作用,凭啥光给团子,不给自己?
老爷子哈哈大笑,说包子也赏。于是一人一串玉手珠,包子、团子把两串放在一起对比了半天,“皇玛法,再赏一串吧!”
老爷子一怔,四四脸有些发清了,这俩小子像谁啊?
“为什么?”
“再给一串,就可以给额娘做根珠链了。”包子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哦,团子点头,表明自己也这么想,弄回去给额娘戴上,额娘一定高兴,想想都觉得自己圆满了。
康熙和四四感动了。多好的孩子啊!赏赐还想着额娘。老爷子一摆手,“八福晋教子有方,赏碧玉珠串。”
于是一模一样的碧玉珠子项链也交给包子了,包子和团子更高兴了,一齐跪下谢恩,赚大发了!
老十八在一边抽咽起来,没人搭理他,他觉得自己很杯具。包子忙把手珠取下,作势要给他。
老爷子心情十分激荡,谁说包子不好?又孝顺,又有友爱之心。对十八一如既往的好。心里这会也想起对不住老十八的事了,忙说,“皇玛法赏的,哪能乱给人,快收了。老十八办差有功,赏湖笔四对,墨四方……”
老十八才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呢,他老娘可是出了名的有钱,他在乎的是体面。听到老爷子说他有功了,又给了赏,马上笑了。小孩子就是好哄。
包子忙把手珠再戴回去,他当然知道御赐的东西不能给人,不就是做个样子吗!但包子心里更鄙视老十八了,看赏的那叫啥?一点也不值钱,得好好教育一下了,这样下去不行的。
看看手里的珠子,包子得意的想到,‘嗯,晚上把这两串珠子跟老爷子那串大的一齐送给额娘,额娘得多高兴啊。’
老爷子这边说完了话,包子和团子就开始了送礼之讨赏之旅,从皇太后开始,顺着一路送下来,后面车里的东西不少反多,包子十分之满意。
晚上亲自点了东西,就记上账,写了信、连同那套珠子用个锦盒装了,托四四给老娘寄回,信尾处有写,‘额娘,包子、团子不是败家子。’
再后来的就是到给各位堂兄弟们的了,那是包子的事,包子要上学的,上学时把东西带上,各位堂兄弟们一分,人人有份,几位小叔叔们早就送过去了。大家课堂气氛超常融洽。
团子不用上学,跟着良妃、惠妃玩好了,可是他一小酷哥,跟老太太有什么可玩的?只能四处串串门子,实在串不下去了,团子只好说,‘我也上学得了。’
基本上老八和夏茉对包子要求一向不高,背书一百二那种事,老八都不肯干了,怎么会要求包子干?于是包子也这么对团子说,‘好好交朋友,让师傅欢喜就好了,其它的那个就别强求了。’
当然团子还有监护人,那就冰山四,冰山四总觉得自己对包子和团子是有责任的,谁让坏人是自己做的呢,但包子估计是教不好了,于是对团子也就特别上心。
背书一百二这事在冰山四看来是很有必要的,没事时特意还来听团子念书,自己亲自读书,生怕团子跟包子学坏了,比对自己儿子还上心,让弘晖三兄弟那叫一个庆幸啊!对团子的好感度大为上升。
这上包子很是不平,这三兄弟没事吧?弘时是三兄弟中最小也是最活泼的,直接说道,‘要是阿玛也这么盯着咱们,咱们也就只能跳池塘了,现在好了,阿玛盯团子了,咱们不就轻松了?’
包子很无语,晚上回了良妃宫里跟团子说了,团子也觉得弘晖三兄弟很有问题,不过团子是觉得弘晖他们实在太不像话了,四伯多像好爹啊!
包子不乐意了,难不成四伯是好阿玛,自己阿玛就不好了?
团子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在团子心目中,老八是好阿玛,他也爱老八,但是四四也是好阿玛啊,这又不冲突,反正背书这事,说是一百二十遍,自己看几次会了,背给四四听听又不会掉块肉,哄他高兴也是孝道不是。
包子一听觉得也对,想想下了结论,“弘晖哥哥他们太笨,以后离远点。”
团子附意,是够笨的,竟然会觉得亲爹对别的孩子好,自己很幸福,什么儿子了,老八要是对别人比他们好,他们俩早翻天了。
上书房其实跟学校还是不同,皇子皇孙们都是一对三,一个皇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