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指的是肚脐往下3寸的一个穴位,也有叫气海穴,事实上叫关元穴。
这和王明修炼的时候,打通全身的筋脉是一个道理,都可以说是筑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炼气
王明一边在思考着这个世界的修炼法则,一边正在前往邓红的间脑,一路上王明也在开始治疗,将邓红的毒素全都封闭起来,不让它们继续扩散下去。
这个世界,大统华筋脉与王明那边略有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就拿时间方面来说。
多久才能打通气脉,得先了解人身的结构。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
当真气化生时,其一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上颚的龈交穴时,会化成“金津”;其二由任脉上行到口腔下颚的承浆穴,会化成“玉液”,“金津”和“玉液”在口腔内混合后就是唾液。
唾液清且甜,俗称“甘露”,吕洞宾有诗为证: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甘露也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从头顶下来。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注意应在呼气时吞下,在吸气时吞咽容易风邪。唾液不甜,虽然不能计为百日筑基的有效座,但也有润脾胃的作用。
道家叫人要经常咽津液,咽津液则自然纳气,气跟着津液一直送到胃再到丹田。但怎样才知道津液是化了气了呢?很少人提到这个问题。当气由督脉上升到达头顶。慢慢到舌头牙齿缝,甜甜的津液,不是白糖的甜,而是自然的甜味,源源而来。不要经常咽,等满口时,舌头翘起,不要像喝茶般地粗咽;要轻轻地、慢慢细细地咽,送下胃,自然气下沉。自然到达丹田。
女人则沉到胃(中宫)为止。神凝气住,此即化了。津液变甜了,佛法谓之甘露,甘露未来即气未化,这是说的咽津纳气。试看满堂人打坐。还有修行很久的人,几人有这种清凉而带甜的口水?太少了。年轻人容易。但甜的还没有来,气未化,老年人则口里干干燥燥的。咽津纳气,久而久之,皮肤及全身都是另一番滋润了,有如温玉。咽津纳气如蒸馏水。精化气。气化神,乃至神还虚都是化学作用。
炼精即身上后天之精变成先天之精;炼气即是由转河车,在此轨道上再蒸馏一番即是。何谓蒸馏?水蒸馏后,最干净的蒸到锅盖上。由顶上一滴一滴地滴下来,于干净净的,一点杂质都没有。故炼精化气,即是将此后天之精蒸馏、提炼,化了,变成甜的津液下来,才是化了气。
然后此津液配合上各种荷尔蒙,在身中若再经过一段时间“定”的酝酿,依天然规律,气脉会再起变化,此类精气所化的津液再变而为“神”,即光明。从科学知识,吾人知道,宇宙中时间空间有尽,光是无尽的,光也是遍满虚空净法界。再进一步,夜是黑光,昼是白光,超出地球外,与其他星球之间的光,又非现在所见的光。现在看到的光只是太阳反射的光波,经过虚空中许多尘垢物质后所看到的光,不是光本身的体相。
所以,人坐禅时,心不可动,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气散,真气元气散乱了,不能进入任督二脉化为唾液。
当心昏沉欲睡时,真气元气也化不出来。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坐禅时妄想有没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气元气多少就知道了。如果化生的唾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唾液没有,说明你不是散乱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丝也没有转,只不过是练练腿,休息休息而已。
像人的思想散乱一天,那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觉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真气元气才能化生。初坐禅时,未入真定前,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清甜唾液。
要计算要坐多少座才能气脉初通,即365x9=3289,把这个数字去零为整,即三千五百座左右。
也就是说:百日筑基,至少要坐三千五百座,这是个基数,前提是每一座都可以化生一口清且甜的唾液,如不清或者不甜,都不能计入三千五百座内。这个基数是对十六岁童身未破,身体健康,每一座都是正念坚定的人的数字。
如果是大于十六岁十年左右,则365x10。如果大于十六岁二十年,则365x11。如果大于三十年、四十年者,以此类推。如果身体处于亚健康,则再加一倍。如果身体体弱多病,则再乘一倍。如果你是下根人士,坐十座只有一座坐得好,那就再乘十。
每泄一次精,当补9口真气。每遗一次精,也要补9口真气。每见色心起三回,就要再补一口真气。为什么?因为人见色心动真气元气则散。每微动三回嗔心,就要补一口真气,为什么?因为真气所化的唾液加邪火就变成痰,没有用了,所以人万不可动嗔心。因为大动嗔心,伤元气更大,要补一口到九口真气。如以上加减,即能算出你要坐禅多少座,坐多久才能完成百日筑基,才能气脉初通,打开任督二脉或奇经八脉。
如果要气脉大通,转身上四大五行,破五蕴,就不是这样算的了。这样算是算最基本的修道基础,先行功德的。这个修道基础,先行功德,是一切修行人都应该完成的。连这个最本的基础,都没有完成,你现在才坐不到百座,就急于打通气脉,是不是太急了?
要完成百日筑基,三千五百座是最基本的!很多人一听,可能想:那我不是要坐十年八年?其实,如果精进的话,并不用多久。如果你每天精进,一天用功十二小时,二个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完成。二个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一百天左右,故名百日筑基。 ;如果是上根利器,日夜用功,行住坐卧心皆定,那二个七七减半,即一个七七即可成就。
于七七四十九天内气脉大通,并悟道证果的很多,在书上可查出一大堆。但世上上根利器极少,也没有这么大的道心。象闭百天关,一天用功十二小时,另十二小时吃饭睡觉,刚好完成三千多座。如果象世尊一样日夜禅定,日夜用功,刚好七七四十九天左右完成。365x9=3289刻钟(每刻二十分钟,以一刻为一座。),而七七四十九天日夜用功就是3528刻钟。去零为整,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完成三千五百座,填满身上365个大穴每穴9口真气。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决心,那就二个七七,一百天完成。再不行,就每天六小时,二百天完成。再不就行,就每天三小时,这三百天左右,一年完成。如果你能完全三千五百座,不能悟道证果,气脉大通,一般来说,至少都可打通任督二脉。然后再这三千五百的基础上,再精进,就不会象初修行一样了,虽然不能入大定,但入个欲界定,未到地定,是不难的。
王明系统地研究过这个世界的初始修炼方法,为的就是将来好将文雅蕴寒这些人带上修炼的道路,正所谓一朝红尘为君丧,只羡鸳鸯不羡仙……(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传承的丢失
修炼无论在哪里都是个极其艰辛的过程,王明的异界如此,地球同样如此,艰辛,痛苦,修炼者必须具备莫大的毅力和决心,只要这样才可以修炼成功。
若说悟道难,那转身更难。君不见历史上很多祖师悟道了,住茅屋专修十几年,二三十年的很多,谓悟后起修。若说转身,那布道行道更难,什么是布道行道?就化身千百亿,度千百亿众生,要把正法传开,建教团,建道场,还要看众生的根基,因机设教,比转身更难千百倍。
道家炼精化气,要洁净脏腑,真气清纯,远声色,薄滋味,才返先天。荤腥之物,乃血肉有情之品,味厚气浊,经脾胃消化吸收,所化精气,皆后天浑垢,不堪采用。其二多食则生痰动火,蒙蔽清窍,使人好生贪欲之心,争斗之念,故真心修道者,要多远之。
丹经有云:气满任督自开。精气神充足,自然会冲开全身气脉而得道。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耳泄精,口泄气,眼泄神,心虑伤血。所以道门有训:不根植于虚静,即是邪术。吕洞宾亦诗云:道人先要学痴聋。
故广成子教导黄帝成道之法为:“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慎内闭外,多知为败。”王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亦同训:“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
真坐者。须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 ;思念,即不名静坐。能如此者。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参他人,便 ;是身内圣贤。
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 ;马丹阳真人曾棒喝未成道而思饭食的丘处机真人:“汝岂不闻过去心不可存,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起。汝今三心未了。一念不纯,焉能悟道?”
正如黄元吉真人直白点破:“泄精一事,不必夫妻交媾,即此一念之动,真精已不守舍,如走丹一般。”
人体的一切机能。都是在静极状态下恢复的,万物也从静中生长,这就是老子所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但是。要知道静须在动之后,否则这个静就不是静,而是枯、滞、死,也就是老子所言:动者,静之基。
所以,切不可只打坐而不运动。筑基须动静双修。动以强体,静以安禅。只知静坐修禅,不知习武强身,坐禅既久,体羸病生,病体何能载道,体弱常遭魔侵,此即前人所言“静坐孤修气转枯”。
民国虚云法师曾出定后大病一场,几乎丧命。南怀瑾先生谈过一位朋友入定后进入中阴险些投胎为猪。这是背了造化炉静坐枯修的弊端。要知道,动则生阳,不动则气血凝滞,身体阳气不足,进入迷定。迷定久住,容易坐化,大家以为证道,实乃阴气太重,神识已迷,不能归体而亡。有的在定中能出阴神,因阳气不足,不能化阴,故而能感阴邪外魔,堕入魔道,有的人在中阴,即刻感缘投胎。
人在迷定之中不能出定,打坐气血凝固而亡,偶有出定者,也要大病一场。习武乃生阳健体之道,体不健,阳不生,则难入定,偶尔入定,也在迷定,人在迷定,阴气更浓,离道远矣。如此,阳气盛而阴气化,阴气得化则禅悦生,元气长,丹田火炽,万孔生春,周身阳和,如沐春风,遍体美快,无以言喻。
故王重阳祖师的训导如下:“凡有动作,不可过努,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吕洞宾祖师也同训言:“昼动机也,万物皆动,而我亦动之,夜静机也,万物皆静,而我亦静之。一动一静,与物消长,此天地自然之气机,生生不息之道也。
世人每多俾昼作夜,以夜继日,是违天地自然之气机,大悖乎生人之理,自绝乎化育之能矣。故昼而兴,夜而宁,固而精,养而神,与物无竞,寡欲清心,能知静摄,可冀长生。”
筑基还有一个要点尤其要关注,这就是所谓千古丹经传丹道不传的火候。有人长期打坐内视下丹田,结果得了性病,有人长期打坐内视上丹田,后来得了高血压甚至脑溢血突发死亡,更有人运河车周天走火入魔,这是火候不对所致。
火候就是意念,真火才能用于练功,凡火只会焚烧精血。什么是真火呢?黄元吉真人直白道出:“迫切之心即属凡火,不惟无益,且有焚身之患。所谓不疾不徐,勿忘勿助,斯为天然真火。诸子勿求速效。须知急成者非大器,躁进者无大功。故曰:凝其神,柔其意。盖神不凝,则丹不聚;意不柔,则火不纯,火不纯,而丹亦难成也。要必本于谦和退让,稍有自矜自强之心,小则倾丹,大则殒命。
故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