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内加了两块炭,苏秦缓了一下,马上切入正题道:“想必将军已经同苏秦一样,猜到了吉王身边有高人指点,此时我们若想进城,只怕不易最要紧的是,我们不知此人是谁,敌人在暗,我们在明,防不胜防啊!苏秦今夜前来,正是为了此事。”白衣少年不急不缓徐徐说着她的今夜前来的目的,一针见血的道出了症结所在,如此直白,又是如此的惊艳。齐睿不知怎的,对气质平和的苏秦竟然想到用‘惊艳’一词来形容。这样的人,齐睿很是奇怪当初自己怎么会怀疑,她会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两面三刀的奸细,这真是他此生最大的失误判断。苏秦此人是如此的气性高洁,恐怕对他抱有这种想法都是亵渎。对他进行诸如此类的言语攻击更是折辱。齐睿对以往他曾对苏秦的误解感到抱歉。
果然,二人想法不谋而合。至于这名躲在暗处指挥一切的敌人,想必不是云墨,就是草原。如今青陆王朝发生内乱,各国都派了将军在青陆边境徘徊。一方面隔岸观火,一方面盼着渔翁得利。毕竟,他国内乱,他们乐见其成。而且还有人看这局势还不够乱,还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就加入了吉王阵营,趟这趟浑水,给这本来就很乱的局势再加一把火。
二人秉烛夜谈,一番分析下来,首先排除了疆域最大的黔国,现任黔国国主乃是主公郑飏生身之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二人有间隙,且身为当局者的郑飏也没在意乾王对他的父爱。但是他们这些旁观者可是看的明白,乾王是无乱如何都不会造成今日令郑飏进退两难的局面的。下一个就是白芷,这个国家人口稀少,虽战斗力很强,但是贫穷落后使得他们没有任何向外扩张的资本,他们甚少与外界联系,如果不是那片白雪皑皑的陆地,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白芷这个国家的存在。所谓饱暖思淫欲,如果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都解决不了,又何谈向外扩张领土,歼灭诸国,一统天下呢?接下来就是沙漠了,这一次时间,沙漠并没有介入,他们都未曾在青陆边境驻兵,虽然这一点很奇怪,但是他们也许并没有打着青陆的主意,又怎么会明处不来,转到暗处与郑飏作对呢?而早已亡国灭族的幽常就更不用说了。一番思考下来,七大国中,就只剩下草原与云墨了。只是不知此二国,到底是谁,在坏英王郑飏的事。
第九十四章
如今看来,这位潜伏在暗中,试图在青陆王朝一片浑水中插一脚的不是草原就是云墨了。二处均有动机与实力 ;。不过齐睿何许人也,他是不败鬼将,战场杀敌,心狠手辣,从不手软,素有‘腹蛇’之称,常年侵淫与阴谋诡计中,使他的直觉异常敏锐,这次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暗中势力是草原王宗翟。草原王宗翟,其人以草原庶子身份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战胜了上任草原王原有的五个极为优秀的儿子。草原虽然民风彪悍,一直以强者为尊。但由于草原环境恶劣,子嗣薄弱,所以草原历年来就有不成文的规定,嫡长子继位制,只要这位嫡长子不是残疾,不是德行有缺,是不是强者也就不那么看重了,那么他一出生,草原王的身份也就定下了。这也是历代草原王为了防止子孙后代,手足相残,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虽说不是十全十美,但也算得上是无可厚非。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草原王宗翟,当真是可怕的紧,他能以庶子出身的微末实力就敢于向已经算得上是下一任草原王的嫡长子挑战,并且同时打败了其他的四个实力不俗的四个兄弟。并且还在最后的王位之争上,令草原各个部落承认他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而真正做完这一切,顺利登上王位的草原王,年纪不过才是弱冠。
所谓无巧不成书,更加巧合的是,宗翟的草原王继位仪式竟然与郑飏的英王王位受封仪式是在同一日。这也让原本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二人迅速注意到了对方,同样的在万千荆棘载途中挣扎沉浮,同样的年纪轻轻就已身居高位,同样的志在王权却野心天下,同样的冷心冷情却杀伐决断。这样的两个人,若在同一阵营中,必将引为知己,千杯嫌少,二人携手,必将倾了王权,负了天下。但可惜,二人注定为宿敌,野心的膨胀压不住知己间的默契,二人不见则已,一见便是天雷勾了地火,非要星火燎原,毁了这盛世繁华方才罢休。
“也就是自从宗翟登上草原王之位时,主公开始关注此人,并把他引为此生最大宿敌”齐睿低沉的嗓音缓缓对苏秦道。“草原以沙漠为天然屏障,里面着实诡异,虽然负责情报的桑桀一直想得出草原内部情报,但效果甚微。只知道近几年来,草原在宗翟的统治下,日趋繁盛,隐有繁华气象,各部落十分和谐,一直以宗翟为尊。”听了齐睿讲述的对宗翟了解到的一些情报。苏秦也觉得这次在暗中与郑飏作对的就是这位草原王宗翟了。原因无他,女人的直觉。虽然苏秦只与宗翟见过一面,并且还是在被人包围,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宗翟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君子坦荡,光明磊落。但以今日她对宗翟的了解来看,所有的坦荡磊落都是表象。任何一个心计深沉的人都不会轻易的在外人眼里露出他的本性。换言之,苏秦与宗翟来说不止是外人,现在清楚对方的身份后,两人还是敌人,宗翟又怎么会在苏秦面前表现出他的坦荡本性呢?这件事也教会了苏秦,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齐睿和苏秦二人都对宗翟有了怀疑,为了稳定军心,也防止军中有奸细混入,二人都选择了保密。
第九十五章
战场时机,稍纵即逝。短短的一日之内就会发生很多事。眼下烨城乃是吉王当家,郑飏大军晚一日进城,吉王就多一份控制全局的机会,何况他还不是孤立无援,此刻吉王身边有高人指点,一旦让吉王在烨城之内站稳脚跟,那时在想进入烨城,更是难上加难。
此刻栖梧先生还在烨城的英王府内,倒是不必担心他被吉王一党迫害,栖梧先生绝对有自保的能力,他不算计别人,别人就已经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了。众人最初拟定的计划是由张君,这位在吉王身边潜伏多年,实则是英王一党的吉王身边第一谋士想方设法,至太子与死地。这样就可以做实吉王的罪行,那先前他发布的昭告天下的昭书就会被推翻,所有的罪行,包括谋杀先王不遂,至先王重伤昏迷,包括佣兵自重,不得王昭带兵入城,包括发动政变进攻王城,包括放火焚宫,企图毁灭有力证据,包括野心昭然,污蔑太子修使其下狱,包括罔顾兄弟情意,谋杀兄长,包括独揽兵权,阻止进城勤王的英王大军。一旦张君此事成功,那吉王也就大势已去了。到时趁着军心大乱,人心惶惶之际,栖梧先生在内,调动英王在朝势力,以舆论使吉王受千夫所指。英王大军在城外,铮铮杀气,响彻云霄,以军威震慑吉王。如此军心所向,人心思归。则逆贼可除,大事可成矣!此计可谓甚好。也不知是郑飏,栖梧,洵,苏秦几人想了多久,反复推敲了几遍,废了多少脑细胞,可谓是面面俱到,只是此刻,一个宗翟就打乱了所有计划,恨啊!
如今烨城局势既有变化,但至今为止尚未接到张君,乃至栖梧先生的传信,说明此刻二人一定已经被严密监控了,已经不能向外界传递任何讯息了。宗翟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想必太子修此刻已经被吉王严密保护起来了,而吉王此刻一定加紧了烨城城防部署,做好与郑飏一战的准备。
宗翟不动声色,借刀杀人,苏秦此刻又想到青陆边境越聚越多的各国人马,想必其中一定也有宗翟的手笔。宗翟不动则已,动必扼其要害,果然不愧为郑飏最看重的对手,难缠的紧。
眼下局势,如果没有内应在烨城之中,为郑飏大军打开城门,强攻取胜的可能性很小。毕竟烨城乃是一国都城,城墙加高,十分牢固,强攻实在损失太大。再者说,此战毕竟是青陆内战,打的两败俱伤,反而让他国渔翁得利,到时一旦有人趁机寻事,城墙坚实,也可以抵挡。
只是此刻的局势实在是紧张,城中消息传不出来,就连已方最大的暗探都被监控。先锋大军驻扎城外,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军心哗变,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但眼下若轻举妄动,只怕会落入敌方早已布置好的圈套。真是进退维谷,难以两全。
苏秦思来想去,想她一个军事参谋,也就是军师,要不要以身犯险,只身入虎穴,来个英勇就义,为国捐躯,然后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名留青史呢?
第九十六章 初用计苏秦入敌营
攻城之战,必须有内应相助才能完胜。既然张君先生已被监控,那他就万不可在行事了。与其费尽心机的再次安插内应,倒不如自己光明正大的进入烨城,以为内应,顺手把张君的任务完成。
此时正直深夜,营帐内除了齐睿再无他人,且主帅营帐周围有士兵严密巡逻,任何人不得靠近。如此好的时机,苏秦计上心来。她试图劝说齐睿道:“眼下我们对烨城内情况不明,城中又无内应。我愿只身入城,刺探敌情,希望将军能配合我演艺出戏。”还不待她说完,齐睿难得疾言厉色的拒绝道:“不行,你身为军师,怎能以身犯险?”齐睿语气严厉急促,以前的阴执低沉此刻全已不见。他也立刻察觉出自己的失态,面容继而平静下来,就像是一个主帅正常的表达了他对属下的关心之情一样。
苏秦却是一个固执的人,她一旦决定的事,任何人难以动摇,她继续尝试劝说齐睿道:“将军还未听我的计划,我愿立下军令状,誓死完成此次军务。”“不行。”齐睿依然反对。“你乃是一军军师,孤身入敌营,一旦事败,对我军士气影响严重,后果不是你我可以估量的。”看着齐睿固执的态度,苏秦知多说无益。以往齐睿给他的感觉就是阴执低沉,狠辣阴险。后又得知了他的腹蛇称号,对他的这种印象加深。今晚他对齐睿又有了新的定义。这个人思虑周全,料敌先机,固然阴执的可怕,但那也是对于他的敌人而言。
苏秦和齐睿的一番洽谈算是不欢而散。最终齐睿也没有允许苏秦依计行事。另外,苏秦明显的发现她的营长外多了很多士兵。仔细一想,就明白了。齐睿这是防患于未然啊!他是怕自己在他那里没得到答复,采取非常手段行事,所以派了一队士兵来时刻监视他。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上空有权利,真正的军权却是掌握在齐睿手里,她在军中并无亲信,如何会掌握住齐睿的动态呢?果然,齐睿真是料敌先机,还真被他猜对了,苏秦的确有所行事,不过怎么会那么简单的就被人监视到呢?
主帅营帐中,齐睿面前跪着他的亲卫,正是负责监视苏秦的小队队长,此刻他正在向齐睿汇报苏秦的情况。“军师早上用过早餐后,在营帐中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她说她初到军中,还不熟悉军中事务,为了感谢众位同僚的相助,在营帐中设宴款待众位副将。”“设宴款待同僚”齐睿疑问。后来一想又释怀。苏秦的做法无可厚非。青陆官场上历来都是如此。往往新官上任,都会宴请一些日后共事的同僚。这样一来是为了初次见面,众人互相认识。二来也是官场作风,方便日后相处。这种官场习惯一直没有磨灭,反而越演越烈,最后流行到了军营中,成了习俗。想来苏秦也是了解到了这一点,她这个新上任的军师终于也懂得了政治权谋,要出手了吗?虽然随着齐睿一步步的对苏秦的了解,她是不会和官场黑暗同流合污的,但是她却是是一个聪明人不是吗?想到此,齐睿也为苏秦感到欣慰,并没有对这件事起疑。
齐睿的疏忽一下,就让苏秦顺利的实施了她计策的第一步。
第九十七章 初用计苏秦入敌营
苏秦的看法是在如何高明的演技,都抵不过任事件顺其自然发展。一切顺其自然,自然水到渠成。
陆虎是正宗的英王党,烨城人士。憨厚忠实,他本来
是烨城周边占山为王的劫匪,再一次英王剿匪中,被浮,青陆律法中名言。为匪者,斩。但郑飏感念其是一人才,为他除了名额,并举荐他入军队。绿林好汉,最是忠诚,决定效忠于谁,便是一生忠诚。陆虎从一个小小的士兵做起,一直熬到了今日的参将位置。今日是苏秦设宴,他本应欣然前往,但由于英王一人乃是三军统帅,一人兼顾全军,乃是全军战士的偶像。他的安危利益乃是全军将士最关心的话题。何况路虎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