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朝堂里,权利最大的“三公”中,掌政的丞相依旧保留,只改称为“首辅大臣”,其职责与权利基本不变;掌军的“太尉”改为兵部尚书,掌全国军治,但若要发兵,需要获得皇帝手中的虎符……虎符这玩意儿早在秦朝就有了,如今不过更系统更规范一些,不过料想也没有人敢说“我不找你要什么虎符偏要发兵玩玩”这样的话;而“御史大夫”则彻底独立出来,于朝中单设参议馆,凌驾于百官之上,可监督议政于国内所有官员。
那么六部中除兵部外剩下的吏、户、工、刑、礼这五部呢?陈娇心底已经隐隐有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恰好还能解决之前她的一些担忧,但还要细细思索一番。
刘荣一母同胞还有两个弟弟,是为刘德与刘阙于,其中,刘德一向极其死板又不知变通,将礼法常规看得比天大;刘阙于却是一个典型的纨绔,玩起来比谁都厉害,可一到正事就歇菜了。不过,这些往日被人诟病的缺点,在如今的陈娇眼中,都成了优点。
陈娇将刘荣找来,详细的与他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她想让严肃死板的老二刘德管理吏部的人才选拔,恰好还不容易被谁收买;爱玩的老三刘阙于和喜欢斗鸡遛狗的老四刘余管理工部,专门研究新东西;骄奢又喜欢古董的老五刘非和沉溺声色喜欢排场的老八刘胜管理礼部,礼部通常没有什么油水,但于礼仪场面有关的东西刘非和刘胜却是行家;暴戾凶狠的老六刘端管理刑部,相信他一定会很高兴;而出身低微胆小的老九刘发和一向喜欢巴结刘荣的老七刘彭祖则管理户部,老九刘发虽然出身低,但也不一定就没有野心,所以放一个能让刘荣略略信任的老七刘彭祖在身边,相互牵制,倒让人省事一些。
这样一来,原本利益会受到损害的九卿及其他中下层官员,便分散入六部,其直接管理人变成皇子,也间接缩小了丞相的权利。
而这样做还能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等到这些皇子们有了差事,自然就不会去什么封地了。毕竟能留在繁华的长安,谁也不想向外跑啊!这样,刘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们封王,并且将人都留在长安,然后趁着众人都高兴的时候对已经封出去的诸侯们实行推恩分地,进一步分解其势力,再在日后缓慢的收回封地。
对于陈娇的这些考量,刘荣低头沉思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先回去仔细思考一下,等过几日再决定。
陈娇表示理解,并且面含笑意的送走了神色复杂的刘荣。
陈娇现在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六部制度和诸王无封这两件事,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还没有开始:丝绸之路。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接通,是由于汉武帝面对强悍的匈奴不得已而实行的“远交近攻”政策,其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商业意义。但如今陈娇思虑的,却是希望丝绸之路的政治报酬与商业报酬能同样丰厚。
匈奴于陈娇这个骨子里的现代人来讲,其存在大概相当于后世某些朝代的蒙古?两者一样兵强马壮,一样觊觎中原的繁华并且妄图取而代之。
可两者又有不同,至少后世两军对垒之时已经逐步开始用到热武器,可现在这样的时间里,唯一知道有热武器这样一种东西的陈娇却是不会用更不会造,至于其他见都没见过枪炮的古人,那更是没办法指望。
那么对于一个以冷兵器战争为主的朝代,要怎样才能想办法彻底端掉“匈奴”这颗长成已久的毒瘤?陈娇毫无头绪。
陈娇还有另一个念想:如今整个西方大多还是蛮夷未化之地,远的不说,仅仅一个与亚洲相连的欧洲大陆,就有多少资源尚待开采?人类的适应能力和繁衍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如果能在打败匈奴、国家安定之后逐步将国人移民至欧洲,那么至少数千年内,中原都不用担心土地负担过重或是资源贫乏的情况……可惜这个愿望实在太遥远,也许陈娇穷其一生也没有办法实现。所以她只能放下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先解决眼前的种种危机。
又是十数日,等陈娇已经快要不耐烦的时候,刘荣终于哪些写好的一摞摞竹简走进长乐宫,和陈娇一起正式探讨六部制度和王爵无封的可行性。
花了一整个下午,陈娇与刘荣终于将种种可能性都假想了一遍,最终两人决定,由刘荣先与众位兄弟通通气,对好台词,好再一致对外,将不愿意改革的大臣们各个击破。
陈娇则负责将事情解释给窦太皇太后和栗太后听,毕竟汉朝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正相反,夫人外交在哪里都盛行,万一有哪些官员夫人找上门,说动了两位太后,尤其是耳根子软的栗太后,那就不大好了。
事不宜迟,当日,陈娇就找到两位太后,详细的给两位太后讲解了“皇上的意思”,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找到她们的原因,并详细的解释了种种利弊。
陈娇的口才很不错,尤其是在儿子最重要的栗太后和向来不管前朝事的窦太皇太后面前,显得尤为有用。
等到陈娇将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刘荣的后续。陈娇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这件事不会让她失望……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皇上才登基,有个什么新想法想来官员也能够理解。再说了,他们能反驳的,不外乎“祖制”二字,能想的办法也不外乎找两位太后或者其他皇子们。可惜,这次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这一回,整个皇室都拧成了一股绳,无可动摇。
不过几日朝堂上就闹了起来,各种不怕死的官员企图用走关系或者勾结抗议什么的来反对革新,甚至还有胆子大的竟罢朝或是死谏。
还有人找到陈娇这里,妄图请她吹吹枕边风。对此,陈娇不过一笑不理,只叫人打发了,再闭门不出罢了。
果然,在没有受到冲击或只少少受到冲击的上层官员装鹌鹑旁观的情况下,那些中下层闹起来的官员全部受到了皇帝最严厉的反击……勾结抗议者贬职罚俸,罢朝的直接以抗旨不尊罪罢官,死谏的更是通通定罪,着人举报出一条一条的罪状,以“畏罪自杀”罪名定论,真是连死都不叫人安宁。
而这些空出来的官位,则由原本在太子东宫当值的诸位刘荣的嫡系官员顶上,霎时间,朝堂就有一半紧紧掌控在了刘荣手中。
对此,不是没有上层官员反抗,可惜他们想要见缝插针也找不到机会……在皇族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的情况下,固然这些出自世家的官员们想抗议,可这世上世家总是一茬一茬,一旦自己连带着家族倒了,也自然有别家的人补上,在没有被逼入绝路的情况下,谁也舍不得手中握着的权利。因此,也只能闭耳不闻,当做不知道这种种波澜。
等到了朝中的风波渐渐平息下来,陈娇又与刘荣说了一个她的想法……独尊法家。
需知,法家思想是先秦众子思想中唯一一个希望能以法治国的思想制度,这与陈娇希望能够更规范化的治理国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再另,若是如历史上一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是不可以,但很可惜,陈娇偏偏极其看不起孔子的后人……需知直到清朝,孔子嫡系依旧是有爵位的。
嫡系,有爵位!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一向最讲究礼义廉耻的儒家的嫡支,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都从没有殉国之类的行动,甚至他们一直存活至清朝,还依旧接受了来自帝王的封赏。
说好的成全大义呢?说好的国不在家何存呢?怎么儒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儒学生的同时,孔子的后人却接受了一代又一代不同朝代帝王的封赏呢?这些人不会觉得因愧对先人而难过吗?
陈娇并不鼓励人殉国,因为那是一种懦弱而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她也并不是对孔圣的思想有什么意见……当然程朱理学不算,她对这玩意儿的意见大了……她只是对于孔家后代的所作所为感到极其恶心,恶心得每次看到“儒”这个字眼就浑身不舒坦。
所以,在决定舍弃儒家的同时,如今还并不很完善的法家思想,就走进了她的眼睛里。
作者有话要说:
窦太后干政的情节最早起源于电视剧《大汉天子》,之后许多剧和文也都延续这种写法,但事实上,史书上并没有明显指出窦太后干政的事情,所以作者就当窦太后是一个不怎么管事的慈祥老太太好了。
ps儒家嫡系在清朝有爵位也是真的,他们是清朝初中期唯一一个不在旗却获得爵位封赏的汉人家族(三藩不算),是清朝笼络广大读书人的一种手段。
pps再次重申一遍,主角的所有想法都是为了更好的铺垫情节,以便后用,并不代表作者本人思想,请勿想歪哦。
☆、第三十二章 汉穿之陈阿娇(六)
如今的法家思想并不是很完善,也并不是那么的适合现在这个社会。
想商鞅一代变法大家,最终还不是敌不过上流社会那些被损害到利益的人的群起而攻之,以致最终惨死。
而法家认为的“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也没有办法被陈娇完全接受。
毕竟太不讲究道德和伦理的作用,仅仅凭借法律和利益就想约束民众,固然想法是对的,可一旦真的将一个社会变成这样,那会不会产生像后世一样的结果……助人为乐没有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没有了,连扶个老太太都不敢了?
这样的社会实在太冷漠太隔阂,陈娇受不了。
所以陈娇的想法是:
其一,依法治国,但皇家单独脱离出来,由另外一套独立的礼法控制。而其它上流贵族,若违反国法,或直接抵过,或由金钱赎买,最高可至万千金。这样,既可以避免贵族反弹,因为在这些世家贵族眼里,所谓“法”,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统治平民,而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目的,避免秦商鞅的惨痛经历。
其二,完善律法,不严刑重役,也不只是做表面功夫一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可在法家思想原有的制度上加以修改完善,尽量向后世的律法靠拢。
而只有在律法完善的情况下,由人治缓慢过度到法治,才能在这个封x建社会里,以最小的代价阻止日后可能会有的昏君所造成的坏影响。
陈娇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书面文字,再交给了近日为了选拔官员操碎了心的刘荣,得到了刘荣一个“贤内助”的好评价。
送走急匆匆来又急匆匆走的刘荣,陈娇叹息一声……真是没有一天闲着的时候,选拔官员,这可是耽误不得且至关重要的事情。
以后来的察举制来选官固然可以,但这样的人哪怕德行有保证,那才能也能有保证吗?说不准啊,还不如后世的科举呢!
陈娇想着,现在的汉朝,实在是极其落后。比如书写,还是竹简为主,布匹为辅,可一般老百姓家里做衣服都不够哪里有多的布写字?所以,兴工势在必行。
便只有这样了……每个世家想来都是有喜好奇玩的“纨绔子弟”的,而民间,肯定也有工器大家。干脆,在保留现有的推荐制度的情况下,由贵族至民间,以才能区别分类选官,就像当初他们将皇子们放入六部一样,分门别类的选择于朝堂有用的人才。
将这个大概得想法告诉刘荣,陈娇就不准备再管了……整天想这些容易早衰啊,还是留给皇帝自己烦恼去吧!
陈娇如今在想的是另一件事:完善专利制度。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不外乎是“士农工商”这样排,因此,商人和工人的地位都不怎么高。而这也就导致这两类人一有了钱就赶紧买地,成为地主,走进二等的“农”这一等中……就这样,在历史上,原本华夏有多少次本该有的资x本主义萌芽就给掐灭了?又有多少原本可以起大作用如司南之类的东西最终在国内成为没什么用处的“小物件”?
一想到这里,陈娇的心都快凉了。
所以,必须要提高工商的地位。但提高也不是就这样冒冒然提高的……随便提出的话就等着世家们的反弹吧!
不过如今,倒是可以借着工部选官的缘由,提高工人地位,并逐步完善专利权……比如用发明者的名字为命名或是设立各种等级的奖金奖励之类的。
之后,再进一步提高商人的地位……丝绸之路的开发和北进赴欧的实现,以赏赐爵位的诱惑和广袤土地的诱惑引着,相信那些本就求利的商人们一定会心动的。
可惜现在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没过几年或许就会有一次与匈奴的大战即将到来,这个时候讲什么移民,简直是自寻死路,不切实际。
所以还是一步一步来,先把专利制度提起来,借以提高工人地位吧。这落后的时代实在是太需要一次“工业革命”了!
陈娇纠结了数日。
毕竟如今的朝堂实在是已经被搅得一团乱,还放大招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