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谋-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谋-完结-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色大亮的时候,雨渐渐停了,宋初一身上穿了一层简陋的雨蓑,身上有些潮湿的衣裳在风里十分寒冷。并且她这具年轻的身体,出乎意料的娇弱,行了不到半日,浑身像是散了架一般,腿上的皮也磨破,针刺一般的疼。

    一路泥泞,到暮色之时,几人堪堪赶在睢阳城门关闭之间进去,幸而宋初一早早的便让两名充作护卫的卫卒将盔甲和标志性的衣物都丢了,只剩下一层单衣。冷是冷了点,但只经历了简单的盘查之后,便轻易的入城了。

    宽阔的街道旁边零星有树木,时已经初冬,枯叶凋零,地面上的落叶被风吹拂,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两侧商铺、民居鳞次栉比,睢阳虽然比不上洛阳、大梁、临淄、安邑这样的大城,但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十分富庶,都城自然不差。

    这是宋初一再生之后第一次见到城池,虽然天色晚了,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行人,但也不妨碍她激动的心情。

    几人在宽阔的街道上驱马缓缓而行,宋初一道,“可要同我一起去拜访陶定?”

    陶定是宋国大夫,在宋剔成君面前颇能说上话,最重要的是,陶定出自儒家,也一直奉行儒家以德治国,仁义礼信那一套。宋初一选择去拜访他,也就定了这次要谈判时的内容方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张仪显然不愿意趟这趟水,“你倒是对各国权臣知道不少。”

    ——————

    爱妃你别跑(书号2123387)

    作者:诺诺飞飞

    简介:女尊国皇帝在现代,追男人、玩商斗,顺便拯救世界。

 第二十三章 暮夜别张仪

    第二十三章 暮夜别张仪

    宋初一咧嘴一笑,“比起张子要逊色的多。”

    子,是一种尊称,宋初一口中的张子也就是指张仪。

    “得了,少往我身上扯。”张仪笑道,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对宋初一的性子也颇有些了解,“不知怀瑾师从何人,小小年纪竟知道如此之多?”

    陶定的名声在列国之间并不显,宋初一必是对各国情形了如指掌,才能随口便道出他名字。

    宋初一忽然轻轻收住马缰,张仪见状也停了下来,转头望向她。

    华灯初上,微凉的夜色与橘色的灯光混在一起,糅合成一种奇特的光线,宋初一面上带着浅淡的笑,拱手道,“端容兄,怀瑾出身道家,今年十六,宋国人。至于师门……英雄莫问出处,我与端容兄患难相识,他日各有高就,必将痛饮三百杯端容兄既然不愿蹚这水,咱们今日就此别过吧。”

    宋初一既然已经重生,师门怕是也不会再认识她,报出去,日后难免会被人以为是冒充道家名号。

    “好”张仪爽快答应,“怀瑾既有难言之隐,不说也罢你我相识情分依旧在。兄此去秦国,怀瑾若是将来离开卫国,便来寻我痛饮畅谈如何?”

    “一言为定。”宋初一道。

    张仪在马上施了一礼,一扬鞭,在宽阔的街道上绝尘而去。

    两人性子分外相投,两人原本心中都存了要结拜的心思,但转念一想,他日再见时,或有可能正是敌对之时,结拜又能如何,不过是彼此的羁绊,还不若洒脱一些。就算将来各为其主,对弈搏杀,也必要酣畅淋漓

    张仪心知,虽然宋初一解的那一卦荒诞,但有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他的两位师兄,确是生死相搏了一辈子。他与苏秦,将来也不可能共事一主。

    直到看不见张仪的身影,宋初一才翻身下马,伸手拍了拍马头,牵着缰绳顺着街道前行。两名护卫也默不作声的下马随着她走。

    风呼啸着从街道上穿过,宋初一不禁抖了一下,但在冷风里吹了一会儿,皮肤是有些发热的感觉。

    两名护卫跟了一会儿,见宋初一漫无目的的晃荡着,其中一人不禁问道,“怀瑾先生,不是去拜访陶定吗?”

    籍羽给宋初一派的两名护卫,一个是叫季涣的千夫长,长得虽不好看,但身材雄奇魁梧,是女人们最喜欢的类型,另外一名叫允弱的兵卒。

    宋初一不回头也知道问话的人是那名千夫长季涣,“你能找到他的府邸?”

    季涣道,“属下头一次来睢阳,自是找不到。”

    “我也是第一来睢阳。”宋初一理所当然的道。

    身后季涣皱起眉头,允弱亦有些不安的看向她。原本他们以为宋初一在街上转来转去是有什么深意,有谋之士不都是高深莫测么,敢情单纯是因为找不到

    “到了。”宋初一打断他们的思绪。

    两人心中一喜,转眼看去,竟看见是处于一家衣店

    铺子老板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关门,见到宋初一等人站在店前,三人身上虽然衣衫褴褛,但手中牵着三匹上好的马匹,遂主动开口问道,“三位盘桓在小店前,可是要买衣袍?”

    “正是。”宋初一答道,“我用一匹壮马换三件衣袍,一些吃食,不知可否?”

    时下以物易物也是正常的交易,纵然睢阳作为都城,大都用钱币和绢帛购,却也不拒绝这种交易。

    那店老板走出店门,看了看三匹马,问道,“不知足下要用哪一匹交换?”

    老板是个识马的,宋初一方才分明看见他的目光在她身后的黑色骏马上停留了一瞬,这一匹是随着籍羽征战的战马,其神韵自不是一般马匹能比。

    宋初一转头看了看三匹马,其他两匹都差不多,便伸手随便指了一匹,“就它吧。”

    老板心里有些失望,但一匹壮马换取宋初一方才说的那些东西,也绰绰有余了,“可,三位进来吧。”

    三人将马栓在门前的柱子上,随店主进了屋内。

    牛油灯燃起,店主只消看一眼三人的身形,便知道该穿什么样大小的衣物。

    他从货柜上捧出几件衣物,有绸缎有葛布麻衣,而绸缎的那件,竟是女装。

    季涣和允弱两人脸色骤变,季涣呵斥道,“你这老叟,竟敢欺辱我等,我们三个男人,为何捧出一身女衣”

    “老叟这店从来不欺价,更不敢辱人。”店主看了宋初一一眼,意思再明白不过。

    两人大惊失色,立刻用一种“你这个骗子”的愤然目光看向宋初一。

    “老板,给我取一件士人所穿的麻布袍来。”宋初一道。

    季涣双眼满是血丝,几乎要滴出血来,咬牙道,“你怎可欺我们”

    他们被宋国围困数日,早已经粮绝了,忽然来了两个可救他们于水火的人,为了宋初一,他们两千多人忍着冷饿在山林寻她一个友人大半夜,如今骤然得知这个士人竟然是个女子,季涣脑子中轰然炸开,将宋初一的言谈才学等等一切都忘到脑后,一心以为她将卫国两千将士玩弄于股掌之中。

    “我从未说过自己是个男人。”宋初一早已经习惯了别人因性别而对她的能力质疑,因此只淡淡的道,“我只要能做到答应的事情,是男是女重要吗?”

    宋初一见两人脸色缓了缓,接着道,“你二人不是带着剑?倘若我不能做到,尽管取我头颅便是。”

    店老板见两名护卫满身杀气,大气不敢喘,双手将一件黑色广袖麻布袍捧到宋初一面前。

    宋初一抓过衣物,道,“可有更衣之处?”

    “请随老朽来。”店老板态度比方才要恭敬的多,微微躬身领着宋初一去换衣。

    片刻之后,一袭玄色广袖袍服的宋初一走了出来。她的头饱满,鼻梁挺直,加之身形看不出曲线,穿着男装,将头发束起来,竟然是个少年的样子。

    季涣和允弱此时也已经冷静下来,宋初一说的对,她手里握着他们两千将士的性命,但倘若没那个本事救人,他们可以立刻一剑杀了她。

    即便如此,两人也已经没有之前那种放松,对待宋初一比之前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季涣和允弱轮流着进去换了衣物,然后三人从老板那里拿了些吃食,问了路,便准备去拜访陶定。

 第二十四章 攒着一把泪

    第二十四章 攒着一把泪

    陶定,“陶”字起初并非是他的姓,而是表示一种职业,意思为,叫定的陶匠。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绝对就是个陶匠。陶定是出身陶匠之家,祖辈都精通陶艺,因此便以陶为姓。

    匠者,在这种生产力很底下的社会中,地位是比较高的,手艺高超的匠者,更是会被各国争相聘请,尤其是能做兵刃的铁匠。

    宋初一对陶定的为人所知寥寥,只听说他崇尚儒学,再加之匠者大多都是朴实之人,所以可以大概猜测出他的大致性格。

    其实宋初一可以充当卫国使节去拜见宋剔成君,但好色又暴躁如宋剔成君,他的夜晚,宋初一有十个脑袋也不敢叨扰。

    陶定是宋国上大夫,只需沿途问几个人,便轻易的找到了他的府邸。

    宋初一上前去敲了敲门。少顷,便有一名老叟开了门,从门内探出头来,略打量了宋初一几人,问道,“不知三位暮色前来,有何贵干?”

    “老人家,打扰了。此处可是上大夫陶定的府邸?”宋初一还是确认了一下。

    “正是。”老叟答道。

    宋初一拱手道,“在下乃是卫国使节,奉卫侯之命出使贵国,有要事前来拜访陶大夫,劳请老丈代为通传。”

    老叟一听如此,立刻道,“你且侯一侯。”

    说罢,将门又关上。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老叟再次将门打开,“使节请入。”

    宋初一进了门,便见一名布衣中年男人在阶下等候。他见三人进来,两名壮汉跟在身后显然是护卫,便未曾多留意,只满脸不可置信看着宋初一的道,“你就是是卫国使节?”

    中年人身材干瘦矮小,并没有比宋初一高多少,五官倒是端正,只是两颊微微凹陷,颧骨凸出,面相上便显得颇为清高傲气,一如他的语气一般。

    “正是。”宋初一微微笑答道。

    中年人嗤笑道,“卫国无人了吗?竟遣了一个乳臭未干的童子过来”

    宋初一走下门阶,笑盈盈的看着他道,“素知宋国人杰地灵,曾出孔子、墨子、庄子、惠子,天下大学半数皆出于宋,又听闻陶大夫又乃是一代大儒,怀瑾万分仰慕。”

    中年人面色虽然不变,目光却显露出几分骄傲之色。

    “不过,今日见到足下,怀瑾忽然明白……”宋初一眉梢微微一挑,声音缓而冷,“宋国为何会出了这么多圣人,还是从春秋五霸沦落至斯。”

    这是极重的话了,简直是因为中年人的怠慢,而对他的人品德行能力,以及宋国所有人的人品德能力行产生了质疑。

    中年人闻言脸色骤变,几欲发作,但宋初一把陶定也拉了进来,倘若他发作,宋初一保不准又会对陶定的德行质疑,他身为弟子,可不敢随意辱没老师的名声,遂只好忍了又忍,向宋初一深深作揖,“吴迟以貌取人,怠慢了使节,实在是修养不足,还请见谅。”

    宋初一态度陡然一变,笑容满面的伸手扶起他道,“先生严重了,怀瑾知先生如此说法,乃见我年纪轻,难免不信任,故而考验。怀瑾也是宋国人,又如何会随便贬辱母国?先生快快请起。”

    中年人老脸一红,干咳一声,却还是默认了宋初一的说法。她给的这个台阶,实在太不容拒绝了。

    “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宋初一客气的问道。

    吴迟的比方才态度好了许多,“在下吴迟,字子须。”

    迟和须都是“待”之意。

    宋初一施礼道,“在下宋怀瑾,见过子须先生。还望先生莫怪怀瑾方才出言无状。”

    吴迟以貌取人,轻视他人在先,宋初一不仅给了个台阶下,还如此谦恭有礼,他也是崇尚儒家仁义礼的人,心中自然羞愧难当,因此对待宋初一又亲切了几分。

    跟在宋初一身后的季涣和允弱见如此情景,对她又重新拾回了一点信心。

    吴迟引宋初一等人到了厅内,道,“使节稍候,老师片刻将至。”

    宋初一拱手道,“有劳子须先生。”

    “不敢当。”吴迟再次看了宋初一一眼,他心中此刻也重新估量了宋初一,从一开始进门,他的表现便十分沉稳,丝毫没有少年人轻浮急躁。反过来想想,卫侯虽然一直龟缩着,却并不算昏庸,三万军队困于宋,他不会不谨慎。

    吴迟退了出去。宋初一便寻了一席,跪坐休息。她骑了整天的马,浑身都要颠散架了。

    季涣抱剑立于宋初一身后,垂眸见她拢着袖子正身跪坐,闭眼休息,如其他士人没有两样,全然看不出是个女姬。回想起来,自从入陶定的大门之后,她整个人的气度便全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