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还不如直接在这张破纸上写上《四库全书》呢。”王七步躺在床上愤愤道。
第二天放学之后,王七步拿着母亲林诗诗给他办的借书卡,跑到区图书馆淘书。家里的藏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呃,或者说是云岚的需要了。九零减一年的区图书馆,还没有后世欲与白宫试比高的规模,只一间建国前就存在的三层小楼,外带一个小院,院内种着几棵石榴树,周遭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安宁。难怪后世的王七步参观即便是欧洲一些世界著名的图书馆都觉得别扭,原来在他的潜意识里的图书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感受着迎面吹来的有些瑟瑟的秋风,这让王七步想起了张学友那首还没有问世的《秋意浓》,于是那熟悉的旋律便从他的口中轻哼了出来。
“小朋友,能告诉叔叔你在唱的是什么歌吗?”这时,迎面走来的一个背头男子驻足问道。
“叔叔你好,我就是乱唱的。”已经习惯在人前饰演小天使角色的王七步礼貌道。
“乱唱也得有个名字吧。你放心,叔叔不是坏人,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声乐老师。”背头男人解释道。
“叔叔,这歌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您如果非要个名字,那我现在就给它命名‘秋意浓’好了。”王七步随口胡说八道,希望能尽快让这个对音乐执的老师离开。倒不是他有意剽窃,毕竟这比说“这首歌是张学友几年后唱的”可信的多。
“自己想的?你没骗叔叔?”背头男人显然不信。
“骗人是坏孩子,没有好处骗人是傻孩子。叔叔再见。”已经失去耐心的王七步说罢要走。
“等等。你学过音乐吗?”背头男人仍不死心。
“没学过。但是我四岁就会弹钢琴,在国外学音乐的小姑姑说我比一个萧邦的人天才多了。”王七步无奈的说了实话。目的之一就是让眼前这个男人认为自己是个小神经病,然后生怕被自己咬到而赶快闪开。
“是吗?呵呵,那你叫什么?”男人不紧没有闪开,反而笑着问道。
“我叫王七步。我爷爷是淞江省长,我爸爸是上校营长,我师傅是特工之王。所以叔叔,听我一句劝,拐骗我对您来说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王七步说着,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虽然目前只有七岁,但是三年苦学下来,放倒一个普通人倒也没什么难度。
“哦?这么说你小姑姑是王丽琼喽?”背头男人有些惊讶的问道。
“呃,您认识她。”王七步也很是惊讶。
“我当然认识她,因为我曾经教过她。只是我教她的时候,你爷爷还只是市长,你爸爸也不过是个军校的大学生。至于你……呵呵。”背头男人笑着解释,同时也向王七步摆起了老资格,当然,这只是玩笑式的。
“哦。那叔叔你叫什么?”王七步在心里暗骂;岁数大点,死的早点有啥好炫耀的同时,问道。
“我叫古建军。我的私人琴房就在这座图书馆里,比萧邦还天才的七步同学,敢不敢去我那证明一下?”古建军显然对王七步充满了兴趣,王丽琼可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学生,想来就算是因为遗传(本来想写遗传基因的,但那时候的人好像没有基因概念)的原因,这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原来他就是古建军!我了个去,随便逛个图书馆也能碰见如此牛人。闻听对方介绍后的王七步心下翻滚。好吧,他在后世的知名度也许并不是很高,但这并不妨碍他的那些徒弟却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或者说是天王天后。不管是在香港混的风生水起的王非,还是在内地有一哥之称的孙南,可都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神级歌者。也许这也正是几乎忘记了此行目的王七步,乖乖的跟着古建军走向了琴房的主要原因吧。
“先弹一首你最熟练的。”已经进入老师角色的古建军吩咐道。
看来目前古建军的经济条件还并不宽裕啊。看着有些狭小的琴房,以及那台国产的公主钢琴,王七步心中感慨。最熟练的?还真有。在前世王七步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秋天里,他在曼哈顿那间公寓经常会传出一首让公寓外行人驻足的凄美曲子。那是他在得知李婉瑶死讯后,用极悲苦的情绪改编的钢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浸满离愁别绪的琴声杳杳的响起,每个音符中都好像有一段故事;平缓娓娓的是相识相知,婉转暧昧的是爱语倾述,高扬决然的终生私定,沉闷压抑的是爱恋寂灭。前世的时候,这首曲子到这就已经终了,不管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王七步与李婉瑶都已是生死两隔,这份爱也注定没有结果。已经深深被琴声吸引的古建军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就在钢琴已经好一阵没有声息之后,乐曲却又重新开始了。与之前一样的主旋律在欢快的和弦配合下显出了勃勃的生机,一切都仿佛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等等,也许不是重演,是涅槃……
“这,这首钢琴曲《梁祝》是谁改编的?”已经被“震”到有些结巴的古建军眼神中闪出一抹狂热,一丝期待。
“是我自己。前面那些是以前就写好的,最后那段是即兴加的。”王七步如实道。这是他重生之后第一次弹这首曲子,而最后那段是他目前心境的真实写照。
“人才啊人才,你今年也就十岁吧?”古建军感慨的问道。
“那是三年之后的事情,我今年才七岁。”王七步继续坦白,他又不是女艺人,没事瞒什么岁数?
“七岁?天才啊天才。那,那你能把那首《秋意浓》好好唱一遍吗?”古建军几乎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好吧。”王七步应着,暗骂;少了三岁你就多给两个“二”(解释给没看懂的;人加二等于天)。
琴声先于歌声响起,这厮居然还会给自己伴奏?古建军感慨。
秋意浓
离人心上秋意浓
一杯酒
情绪万种
离别多
叶落的季节离别多
握住你的手
放在心头
我要你记得
无言的承诺
啊~不怕相思苦
只怕你伤痛
怨只怨人在风中
聚散都不由我
啊~不怕我孤单
只怕你寂寞
无处说离愁
舞秋风
漫天回忆舞秋风
叹一声
黯然沉默
不能说
惹泪的话都不能说
紧紧拥着你
永远记得
你曾经为我
这样的哭
这样的哭过
如果论发声方法、气息运用,王七步这首歌及格都需要考官高抬贵手。但要说声音的可塑性与情感投入,那么就凭王七步方才的一曲,便足可以在他这这个年代的乐坛称雄。至于跑没跑调,差没差拍之类的,呃,这时的古建军上哪听原唱去?所以王七步怎么唱都是对的。
“这歌真是你写的?”古建军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我要说真是我写的,您不会咬我吧?”往后躲了躲的王七步担心道。
“一句话,当我徒弟怎么样?”得到答案的古建军直接问道。
“好啊。只是我怕我没什么时间到您这练习。”古建军求自己给他当徒弟,这是多大的荣誉与面子啊?王七步自然满口答应,只不过考虑到自己不止一个师傅,所以犹豫道。
“七岁不是才上小学一年级吗,怎么会没有时间?是不是你自己懒惰啊?”古建军不满问道。
“这是我师爷给我开的书单,你看看就能理解我的苦衷了。”王七步叹了口气,把口袋里的书单递给了古建军。
“这些书你看得懂吗?你那个什么师爷也太不着调了。”古建军愤慨道。
“可就是这么不着调的人还当了武术与民俗学会的双料会长。所以,哎,人家牌子和年龄都太大,我这个当徒孙的也不好反驳不是?”王七步发自内心的发着牢骚。
“你师爷是云老先生?”古建军已经有些麻木的问道。同时暗叹;这个男孩到底还有多少惊人之处啊?
“看,连您这个搞音乐的人都知道他,我就是找人评理恐怕都没人帮我。”王七步郁闷的做了回答。
“那这样,以后你有时间就来这或者艺术学院找我,我要是在上课的话你就跟他们一起听,我要是没课的话就单独给你讲。”古建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委屈自己。自己何曾为了一个徒弟这样委曲求全?求着拜师的人倒有一把。
“弟子在这谢谢师傅了。”王七步说着,站起来给古建军鞠了一躬。倒不是他吝惜自己的一跪,只不过音乐不同于传统艺术,当老师的也没人会那么讲究。
“好,好。现在我就说说你在气息运用上存在的问题……”生怕浪费一点时间的古建军为王七步指导了起来。
“你明天要是有时间的话就到艺术学院找我。那有设备,我准备把你的那首《秋意浓》录下来,然后送到电台去。”教导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古建军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天色说道。
“好的,师傅再见。”怕父母担心自己的王七步没有废话,向古建军道别。
透过窗户看着王七步奔跑出小院,古建军微微的攥紧了拳头,这样优秀的弟子,当真是老天送的厚礼啊!
(本章人物古建军是完全虚构的人物,与谷建芬没有任何关系。)
………【第十七章 秋意浓】………
“妈妈,明天帮我请假。”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王七步说道。
“请假?你不舒服吗?”林诗诗担心道。
“怎么可能?今天我在图书馆碰到一个军艺的声乐老师,他认为我在唱歌上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死活要收我当徒弟。还说明天让我去他的学校,把我随便唱的一首歌给录下来,然后送到电台去。”王七步解释道。
“不会是骗子吧?”林诗诗听了更加担心了。
“如果真有骗子能骗得了咱儿子,那他干骗子还真委屈了。”知道儿子斤两的王云山丝毫没有妻子的担心。
“就你不关心儿子。这万一真是碰到坏人怎么办,他才多大啊?”林诗诗从来都不满于王云山对儿子放任自流的态度。
“是,今天这事放在别的孩子身上,那都不用问准是骗人的。可咱儿子那是一般孩子吗?多个唱歌天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请假就请假吧。”王云山拍板了。
找到正在讲课的古建军对王七步来说并不困难,当然,他没有把当初找李建业的手段故计重施,那样吃亏的买卖也不能总干不是。尤其是像这种随便问几个人就能得到答案的事情。
走进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大课教室,王七步找了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坐了下来。有些讽刺;他从一间教师逃离,却又逃到了另一间教室。讲台上的古建军并没有像大多数这个年代的老师那样慷慨激昂,却说着一些假、大、空等不着调的东西。只是很细致的,把这节本来就有些乏味的《欧洲音乐简史》课讲的更加催人入睡,却也更加真实。用一件件的事例把古希腊、奥地利、宗教、贝多芬等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
哪怕是再偶然的成功,都必定有其必然性。能教出那么多有出色的弟子,除去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之外,古建军独特的教育方法恐怕才是其中的关键。
“师傅,师傅。”一声在大学校园里并不多见的童生,引起了合上教案准备离开的古建军。当然也吸引了正准备离开的学生们。
“七步,你怎么这个时候就来了?”看到从角落里蹿出来的与周围相比之下,还幼小的身影,古建军问道。
“请假了。把小学的学费和大学的学费比较起来,反正我没吃亏。”王七步的话引起了周遭的一阵窃笑。
“古老师,这个有趣的孩子是谁啊?”一名学生问道。
“我叫王七步,今年七岁了,是你们古老师的徒弟。”王七步骄傲的说道。他有骄傲的资本,毕竟他才是亲传弟子,而周围的这些人不过是一般门人罢了。
“你这小家伙。走吧,我们这就去录音室。”古建军看着正得意王七步笑骂道,然后拉着他离开了教室。
“师傅,您现在有多少个弟子了?”在去往录音室的路上,王七步问道。
“我哪数的过来啊,你刚才看到那些不都是吗?”古建军随意道。
“我是说像我这样无论学的怎么样,跟您评职称、发奖金都没什么关系的有多少?”王七步有些蛋疼的追问。
“呵呵,你这样的还真是头一份,你问这个干什么?”古建军笑着问道。想要给他当弟子的人倒有不少,只不过他的收徒标准确实高了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