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穿越两世迷情:两番红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朝穿越两世迷情:两番红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 这回是我连累你了(2)
故此穿越的第一年,蓝若甚逍遥地度过,并对自己随遇而安的气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除了午夜梦回时,耳边总响起的那一声“蓝若”,将她生生惊醒。醒来后悠悠地望着陌生的幔帐,弄不清梦中是他还是她。
  蓝若认为小少爷虽有些顽劣,人却是极聪明的。趁着不打瞌睡的间隙,也将夫子肚子里的墨水学了个十之七八,甚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见解。
  诸如夫子解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晋人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饮了此水人就会变得贪心。吴隐之不信邪,就命人取水喝了,而且还写了一首诗,大意是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后来,吴隐之上任,果然是很清廉的。
  子绎由中获得灵感,当晚写下了一篇小文,题为《德行的自我修养》。
  主旨是说要做有德行的人必须具备好奇心、勇气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只有身体力行不断尝试魅惑人心的事物才能获得圆满。蓝若作为第一个读者,看后严肃指出,标题奔放且忧郁才更有意境。子绎略一斟酌,大笔一挥改为《饥渴并生存着》,次日交与夫子。
  夫子观后忧思日日加重。子绎和蓝若两人一分析,得出结论:子绎的造诣远远高出了夫子的才能,使其惶恐。
  没过多久,夫子亦隐晦地向将军夫人表达了这个意思,请辞了。
  夫人听后,很伤感。想着夫君常年在边关领兵,一家大小全都托付于她,自己若不能将宝贝儿子教得周正,便是辜负了夫君的深情。夫人痛定思痛毕,旋即上下打点一番,将子绎送进了宣国的第一教育机构:皇家御学堂。
  御学堂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烈,子绎的日子过得甚为艰辛。好在皇子皇孙们中不乏些爱惹事的小主,和子绎磨得甚契合。因此,每日下学之后,在学堂里苦苦压抑了半日的子绎便会伙同几个一样压抑的小皇子,聚到某处谋划些怎样将斯文侮辱再侮辱的事来。
  子绎重情谊,每到此时,断不会让蓝若提着书盒甚的先行回府。于是皇城内时常有人望见一群上蹿下跳的皇小亲戚张扬过市,身后还跟着一个文雅的小丫鬟。
  这段时日,在府外消磨掉了旺盛的精力,子绎回到府内自然安分了起来。
  小半年后的某日,晚饭时,夫人问起子绎为何总放学得这么晚。子绎就解释说学堂里同学们的课业都非常出色,令他萌发了极强的求知欲。课上若有丝缕的困惑,便是心如火焚、寝食难安。所以常常在课后向课业好的同学请教,然而这么一请教就耽搁了时间,还要请母亲原谅了。话说完,他稳重的站起,对着夫人做了一揖:“白日里还有些课业未得明了,孩儿先行回房参研了。”
  夫人望着子绎离去的背影,大感欣慰。
  夫人毕竟心疼儿子,欣慰之余,免不了为子绎上进的曲折揪心起来。揪了大半宿,直到想起了亲姐姐那个文韬武略的好儿子,一拍大腿,喜上心头。
  这一喜,子绎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3 你的名字真好(1)
蓝若随着众人跪在地上,看着被夫人携了手的少年缓缓走入。少年着一袭白衣,更衬得目似朗星、面如冠玉。只可惜神色清冷、薄唇微抿。蓝若闲暇时曾翻过些相面的书,书上说嘴唇薄的人大多绝情刻薄,用在少年身上也不知是否妥帖。当晚她与子绎交流意见后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举止沉稳的少年宣子离是宣王的六子,年方十六。
  子离三年前去了皇陵为母守孝,其母便是将军夫人蹈西的亲姐姐绚妃娘娘。夫人极怜惜这个年幼丧母的外甥,时时差人去皇陵送些衣食,照顾甚多。近日来算算三年将满,夫人便进宫向老皇太后禀告,将他接了回来小住。
  夫人这么做有两层意思,一来,子离刚回皇城就住进原本的宫室免不了触景伤情;二来子绎好学心切,往后若有什么不甚明了之处便可随时请教这个学问极深的表哥。
  夫人的这番打算,自是大大地违背了子绎的本意。此后日日一大早与子离同去学堂,下学后再一同回府。每每午饭过后势必于夫人殷切的目光中随子离往书房研习功课。外加子离少言寡语,除了说些学堂上的课业,余时便一言不发。子绎是活泼好动的性子,大半个月挨下来,时时在书房抓耳挠腮,日子过得极惨淡。
  也不是没想过法子,每日晚饭过后他就拉着蓝若往后花园散步,商讨对策。
  蓝若的看法是以和为贵,先按兵不动,等探到子离的软肋再折腾。子绎的想法是兵贵神速,出奇制胜,早早手刃了这个贵客为上策。两人几番争执未果,子离依旧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淡定度日。
  说到两人迟迟不得手的原因,就不得不提一人——小太监猴子。
  猴子自小跟随子离,忠心耿耿不提,且在人心叵测的宫中浸淫许久,故而四两拨千斤地秒杀了子绎的诸多良谋。比方说下了巴豆的茶水,夹着毛毛虫的书册子,诸如此类的伎俩决然是逃不过猴子的眼睛,想来也逃不过他家主子的眼睛。
  这就让蓝若深深佩服起子离来。原来,每当猴子面带讥笑地揭穿子绎的小九九时,这位皇子在旁竟连眉毛也未抬过一下。
  这是何等深厚的城府啊!蓝若将这一总结道与子绎听时,隐隐窥到了他眼角绝望的泪水。
  然则老天毕竟待子绎不薄,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时值夏日,粲阳如同每一个午后那般,透过密密的树阴,丝丝缕缕地射入了书房。
  书房内,子离执书斜坐于桌前默阅。子绎双臂前扑伏在另一桌上发呆。蓝若和猴子各随其主,在两人身后端庄肃立。
  光影扑朔多时,子绎将脸徐徐转向了蓝若的方向,感慨道:“二顺的那两坛子酒,不知是否还藏在厨房碗柜的后头……”
  蓝若怔了怔,遂答:“我昨个儿隐约见他偷偷摸摸的拿着铲子进的厨房,估摸是又埋深了些。”
  子绎又徐徐地转回了头,看着面前笔砚悲不自胜:“去年中秋的时候看他埋了进去,本想着到了如今时节才是饮酒的好光景,等了那么久,可惜了,可惜了……”
  夏蝉在那一刻鸣得分外扯乎。
  子离将手中的书往桌上轻轻一搁:“那便去瞧瞧吧。”
  他们制定了两套计划,A计划是子绎引开厨房的大婶,子离把风,蓝若寻得藏酒的碗柜,猴子动手。殊料,天意难测。鉴于猴子一眼望见远远走来的二顺,计划改按B套方案进行。子绎的任务原则上不变,但要兼顾配合猴子拖住二顺。猴子背负了最大的责任,和二顺胡扯的同时还要掩护蓝若、子离潜入厨房。

3 你的名字真好(2)
蓝若不得不说,本次行动的成功,猴子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话说蓝若和子离进得厨房,四下一转,便找到了目标物——碗柜。子离看似文弱,却只略用力就将硕大的碗柜推了出来。蓝若掂量了“义气”二字后,顺手抄起地上的铲子,埋头挖了起来。三两下,便掘到了墙内的坛子。她半跪着俯身摸出酒坛子,回头朝子离一笑,灰头土脸的面上,露出了两个大大的酒窝。
  大功告成后,两人鬼鬼祟祟溜出厨房。蓝若打了个得手的手势给子绎,便与子离各提赃物先行回了书房。子离比蓝若高出许多,途中望着蓝若小个儿提着酒坛子颇辛苦,便不动声色地接了过去。
  当晚,月圆花好,后花园散步之行中多了子离和猴子两人。子绎寻了处僻静的地儿,启了酒盖。猴子掏出几只酒盏,一一斟满。
  四人散席于地上,各自执了盏默饮。风轻星淡,月影花香伴酒,诚然是件极雅致的事。
  只可惜几人年少,酒力甚浅。一坛酒尚未饮完,全都东倒西歪了起来。
  醉酒的人,自是千姿百态。
  子绎一把摔了酒盏:“老子要做将军!”
  猴子抱着酒坛子纵声大哭。
  蓝若低头咬指甲,酒精将思念催化,她一遍又一遍地问子离:“皇宫的杏花树在哪里?”
  子离倚靠在树边,皎月下一张清俊的面孔如工笔细绘。他眼神迷茫地听着蓝若的醉语,久久都未答话。直到蓝若没了声响,却突然道:“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蓝若,你的名字真好。”
  子离说时嘴角浅浅含笑。
  这场貌似漫不经心的醉酒却对子绎产生了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作用。许是受酒后萌发的人生第一志愿启示,子绎对子离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
  他的观点是:但凡将来能有一番作为的人,都应该是子离那个样子的。这个观点来得热切而汹涌,使子绎对子离的推崇日日加深,连带着也发奋起来。蓝若认为子绎正处于某种抽风阶段,对他这一观点持保留态度。
  事实证明,子离的影响力之巨大,不仅仅辐射到了周遭的几人,更波及到了整个将军府。蓝若近日里就陆陆续续的收到了数个荷包。
  当然不是给她的。
  几个正值花雨季的丫鬟皆羞涩且不约而同向蓝若表示:六皇子总是一身素色衣裳,纤尘不染有余,却又似少了些许点缀。
  蓝若不动声色地收下,内心却苦苦挣扎了起来:这与人方便,与自己不方便的风月之事到底要不要做?她觉得做这件事是具有两面性的,好的一面是可以改善自己在府中稍稍淡漠的人际关系,从而树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形象。坏的一面是,子离若舍荷包而取义,将这事禀了夫人,就是铁铮铮的伙同猥亵皇子的罪名。
  愁眉苦脸了几日之后,子绎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的,送就送了呗,不过是几个荷包而已。”此时两人正在后花园散步,蓝若悲悯地将子绎望着:“这荷包载着的情意,你现下怎能明了?”子绎不服:“我不明了,你又明了了?只是这打小报告的事子离是万万不会做的。”蓝若踢了踢眼前的石子:“你果然对子离知之甚深,不如就由你去送吧。”
  话音刚落,就听到子离的声音自后传来:“送我什么?”
  子绎止步回望,待得子离走近,热心地说道:“蓝若有几个荷包要给你。”
  子离沉默须臾,眉毛微微一挑,盯向蓝若:“东西呢?”

3 你的名字真好(3)
蓝若畏畏缩缩地掏出了荷包:“这是巧梅的,这是招娣的,这是银凤的……”
  子离复沉默,此回长了许久,他不伸手接,最后道:“你既能慧眼识出这其中的情意,就自个儿留着吧。”说完,转身走了。
  猴子急急跟上,临去前狠狠瞪了蓝若一眼。
  子绎用胳膊顶了顶蓝若:“我觉得子离好像生气了。”
  子离果然是生气了,并以一种极为反常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他以强将手下无弱兵为据,向夫人提出子绎身边的下人文化低得吓人是很不和谐的。夫人恍然大悟,急命子离对其进行强化培训。自此每日午后,蓝若就不得不与子离一同坐于书桌前,由其监督,进行扫盲。
  蓝若悲痛欲绝。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蓝若认为自己心怀宇宙不该和未成年人一般见识,只能以德服人。所以,子离解析诗词时,她就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人品如何,相貌如何,交际圈子如何。子离评论各家学说时,蓝若主要关怀于各派掌门人之间的爱怨情仇。总之,本着以和为贵的唐僧宗旨,蓝若誓要将这次培训搞黄。
  一个人没文化不要紧,万不能缺一技傍身。子离可能是想到了这点,开始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书画上。
  子离做事认真,看到蓝若的一幅狂草作品后,决定手把手地教。蓝若记得当时子离站在自己身后左侧三公分,握起她执笔的手,缓缓俯低了身子。他一边运笔,一边道:“书为心画,你这般乱涂一气,可见心中只有一团混沌。”
  蓝若侧头领会,子离是在骂她混蛋。
  画到一半的时候,子离行墨的手停了下来。蓝若将眼神稍拔,瞥到了正站于书房门边的夫人和巧鹃。
  夫人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蓝若、子离,步态款款地踱入了书房。子绎瞧着母亲,放下苦苦钻研的书本,欢天喜地地上前撒起娇来。
  夫人携子绎踱到书桌前,看了桌上墨宝片刻,遂对子离笑道:“蓝若的这番辛苦,看来颇有成就。”
  子离略一点头,伴着夫人、子绎,在旁侧的太师椅上坐下。
  子绎年少,好大喜功,近日来委实又长进得不少,坐定后便滔滔不绝地向母亲夸耀起了自己的学问。夫人慈爱地瞅着他,却徒然岔出了这么句话:“饮水思源,当日若不是蓝若救了你,哪来现在的好光景?”
  那郎中的故事,夫人平日甚少提及,猴子和子离自然是不知晓的。
  好在猴子是场面上的人,审时度势地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