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从骨子就发散出邪恶意味儿的人物,可比鬼厌更适合扮演无恶不作的凶徒。鬼厌以前从来没有与此人照面,但一见之下,就脱口而出:“绝善魔君!”
“倒有几分眼色。”
哪是眼色的问题,这些日子,鬼厌做足了功课,从简紫玉和无垢先生那里,将涉入此事的几大魔宗的高手,全部了解一遍,这才能一眼辨认出来。
以前的鬼厌已经算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恶徒,但相比绝善魔君,还是小巫见大巫。
这人以大劫法宗师之尊,可以纡尊降贵,专门去折磨三岁的幼童,无所不用其极,并乐在其中——这里面还没有任何理由好讲。
所谓“神憎鬼厌”的名头,全安在这位身上,都未必盖得住。任是哪位,站在他面前,都应该做好防护或逃命的准备,也许就是一闪念的功夫,就可能落得生不如死……可是,不是传说这位得罪的人太多,已经被八景宫截杀在外域星空了吗?
而且,魔门西支来了这么一位大佬,怎么没从简紫玉处得到任何消息?
察觉到鬼厌的紧张,绝善魔君倒是不以为意,从灯下的位置走出来,往鬼厌这边行进,很快就与他擦肩而过:“你往前走就行,我去找点儿乐子。”
鬼厌忍不住回头去看,却见绝善魔君直接就消失在海流之中,确实没有为难他的意思,这时他才觉得好受一点儿,忍不住去想:
这里的魔君是不是太多了些……深吸口气,稳住心态,他到了谷底,可他仍没有进到屋子里面,只因在屋外,又有一人等着。
日魔君。
萧垒一身锦袍,坐在屋外某个海底礁石上,坐姿随意,却有虎踞之气概。身前地面清开一片,面积不大,划着纵横交错的纹路,看上去比明堂宫的四壁魔纹还要复杂。
他知道鬼厌过来,也不抬头,便道:“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要我说,虚空神通不是灵光一点,他化魔识也不是只见趣味……但这都是天魔大道的一部分,但以你的条件,初入长生,能有这般见识,也不易了,也不能算隔过一层。”
鬼厌又是心头一动,萧垒话中,肯定另有深意,而这位也没有刻意遮掩:“万俟无明招揽过你?”
“……”
鬼厌几乎要忘了这个名字,可一旦提起来,那些与之相关的信息便都回来。
他看向萧垒,萧垒则是继续在地上划动,丰富魔纹的层次,嘴上说的,则全然不同:“若是为‘圣典’之事,去九玄魔宗有什么意思?那边若万俟无明能做主,这段时间,明明白白的好机会,也不至于还把你晾在一边。”
没有核心念头的管束,鬼厌的心脏免不了几下狠狠跳动,却又有啼笑皆非的感觉在其中。
这位,也误会了吧。
当初慕容轻烟确实转述过万俟无明的“善意”,但他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哪知道隔了这么久,还有人对此念念不忘,而且,竟然是萧垒……萧垒终于抬起头,表情倒是淡淡的:“有鸦老在此,有些事情,不好讲得太明白。但魔门诸宗,西支、北支等教义不同,感兴趣的、能收容你的,除九玄魔宗外,也就是承接无量神主法统的地火魔宫、东支,还有我教……你尽可仔细考虑。”
看鬼厌一时是理解不过来,他挥挥手:“不谈这个了,你既然对虚空神通有些造诣,九宫魔域中,与之相关的一些玄奥,不可不知,否则如何借得魔主法相伟力,这些图形,你且记下来,回去好好钻研。”
鬼厌稀里糊涂地又去看他脚下魔纹,如此足有半个多时辰,才被萧垒赶走。
未出谷底,突兀就有一句响在耳边:“你和简紫玉走得很近?”
说话的不是萧垒,而是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绝善魔君。这位一脸满足,不知在外造了什么孽,心情都似好了许多。
鬼厌不知该怎么回应。
绝善魔君冲他咧嘴一笑,伸手比划了一个“保持距离”的手势:“当年幻荣那里,我就差了一点儿,没能尝尝味道,她的徒儿倒试了几个,可惜不是太合口,也无怪乎都死了个干净。倒是这一个,看起来很不错,更难得还是处子,不管你们勾搭什么,别扒拉别人碗里的东西……明白?”
鬼厌哑然,他该为简紫玉担心么?
后面萧垒突然开口:“不用管他,鸦老虽然在域外救了他一缕残魂,但受法门所限,一旦离开百里之地,就是魂飞魄散的局面……”
绝善魔君眼神凶厉,盯了过去,萧垒只当是凉风吹过,又低头去划魔纹。
不是不在意,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第三十七章心念之底形神之界(上)
出来的时候,鬼厌脑子完全就是一团浆糊,谷中他得到的信息太多,两位魔君的态度又很是微妙,人情事故方面的东西,和九宫魔域的玄奥魔纹交织在一起,一时间哪能梳理得开?
灯光又在前面铺开,为他引路,他就这样懵懵懂懂走回明堂宫,见他的模样,无垢先生等人也没有打扰他,任他面壁而坐,进入半入定的状态。
藏在自辟虚空中的核心念头,本待归位,可见到鬼厌如今的状态,倒又稳住了。
要知道,与两位魔君见面的,是“真正的鬼厌”,当时一切的肢体反应、心理活动,给出的信息都是“原版”的,像萧垒这等人物,很自然就会拿出针对性的东西,他要看看,由萧垒、绝善魔君给予的压力和诱惑,会让那家伙做出什么反应,从这里,才更能见出对方的目的。
没有了核心念头的掣肘,鬼厌本体在初时的不适应之后,自然而然就回归到了数百年形成的思维定式中,目前的想法还比较散乱,不成体系。
里面有担忧——人之常情;有心虚——“圣典”上的美丽误会,是根本解释不了,也透露不得的;当然还有窃喜——两位魔君的态度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他已算相当看重。尤其是萧垒,摆明车马与九玄魔宗竞争不说,还对他在幽冥九藏秘术上的造诣大为赞赏,当今之世,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又有几人?
种种想法纠结在一起,彼此钳制、冲突,甚至在搏杀。
对此,核心念头看得饶有兴味,独特唯一的地位,使他能够超然地观察这一切,这是个相当新鲜的角度。
用三方元气重塑鬼厌分身之后,除了最初一点儿短暂的时间,核心念头都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位置,一切行事,都是由他指出方向,便如驭者,而鬼厌本来形神,只是一驾马车而已。
他需要这么一种工具,也不吝于花费时间,解析其结构、用法,以尽其用。但他还要去管马车“怎么想”吗?
可在眼下,他的感觉产生了一些变化。
他早就知道,人之意识生发,总有情绪杂念相伴,或多或少而已,这些情绪杂念,正是绝大多数心魔的源头,时刻不停地扰人修炼,毁人根基。修行之人,很大程度上,都要与这些情绪杂念相抗争,这是基本的常识。
各家成气候的宗门,或强或弱、或多或少,都有降伏心念之法,正是针对此事。
修行迄始,从“九宫月明还真妙法”开启修行之途,到“玄元根本气法”筑基,再到“诸天飞星”所内蕴的“天垣本命金符”之金丹秘奥,包括广泛涉及的剑术、魔功,“降伏心念”是绕不过去的基础。
只不过,各家各派,冠上的名目不同、法门高下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而已。
但直到此时,有鬼厌这具完全开放的分身、几近完备的形神体系为标本,且“坐视”该“标本”进入到心神高度活跃状态,种种条件满足之下,他才真正看透心念生发的模式:
每当鬼厌生出一个念头,相应的情绪就攀附而上,根本就是一个个魔头,从中汲取养份,壮大自身,又将原本集束的心念分散,像是开叉的枝叶,散射向四面八方。
散射不是终点。
事实上,每一个分散的心念,只有稍有注意力加持在上,就会再次有“魔头”攀附,并再度进行分裂散射,没有休止,永无终点。
两三次之后,想要从中捕捉准确的、有用的部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到得后来,干脆有“魔头”直接拟化为心念,误导其思路,而一切都源于其自身,难以分辨。
心念的力量、本来的目的,就在这无休止的散射中削弱,并且混淆。
就像是把一个孤零零的人,扔进枝桠藤蔓交错纵横、不见天日、更没有边际的黑森林,迷路才是最正常的,能从中超脱者几稀。
他于是知道:那些“降伏心念”的法门,其实就是教授“黑森林”里的“旅者”,如何分辨方向、如何保存元气、如何汲取营养,配合多种修炼方式,最终破开物性法则的禁锢,凝化阴神、铸成金丹、成就阳神……这么一路走出去。
但想要根除情绪心魔的干扰,永远知晓方向,明断不迷,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这些情绪心魔,本就是人身所遵循天地法则的一部分,更受人身物性所限——脑宫之结构法理、人身之新陈代谢,注定如此,除非能够彻底改变形神性质,摆脱天地法则的禁锢,否则概莫能外。
还丹修士做不到,步虚强者做不到,长生真人也做不到。
现在,仅是掌控了鬼厌分身的余慈之念头,自然也做不到。但从这么一种超脱的角度去观察,就像在高空……不,是在用照神铜鉴那样圆转无碍的视角,将整座“黑森林”,都纳入到视野中来,细可观微尘,大可见世界。
此时此刻,核心念头真正“看透了”这座“黑森林”,纵然鬼厌念头此起彼落,但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有一点必须要明确,这个由各类心念、肉身的基础结构、分泌物形成的“黑森林”,是人心变化的最底层,是“形”与“神”的交界地,各种信息丰富、详实,但也缺乏规律,过于庞杂,有大量毫无意义的杂质。要整理出条理,不是一是半会儿的事情,也毫无效率可言。
但正因为其处于最底层,就不会有任何虚假的东西,所有的“过程”,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概莫能外。
目前的情况下,“原版鬼厌”的想法还在其次,更客观的证据,要从萧垒和绝善魔君那边来——那两位,有没有对鬼厌进行某种超出常规的“暗示”,乃至于误导?有没有形成外力的干扰呢?
终于,在鬼厌脑海中,经过一番厮杀,逐渐有一类念头占了上风:
若萧垒等人真要对他不利,哪用这么麻烦?也许可以……
第三十七章心念之底形神之界(中)
这时候,核心念头真要“摇头”了,原来的鬼厌,也不过就是因人成事之辈!
不管别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前面的判断倒有大半都要舍弃,多日来的准备和努力,都化为乌有。而这一切的根基,不过是察颜观色,并一些臆想——生死面前,焉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也不想想,站在萧垒等人的角度,一个动摇的鬼厌,招揽也好,活祭也罢,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无怪他数百年修行,难求长生,如今看来,也不冤枉。
当然,这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痛。
从他刚刚勘破的“黑森林”体系性质来看,那简直就是“当局者迷”的最佳注解和示例,除非是对本人意识心念的驾驭已经到了无上之极至,意志坚如钢、稳如山,不可移易,否则谁敢说,能在那里面始终保持绝对的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
就是一次、两次能做到,也不敢保证一辈子都如此。
天下各系宗派,其“降伏心念”的手段各有不同,释教多在“空”中求,玄门常在“静”中寻,儒宗则曰“惟精惟一”,统归一类,都是抵御情绪魔头,收摄心念,不使分散之法。
至于魔门,则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独门手段,降伏种种情绪魔头,以为助力,再配合各种偏执、残酷的修行法门,所以前期修行进度,往往远超过释玄宗派,但到了后期,前期收束的魔头,已成气候,一旦捕捉到某个契机,魔头的反噬将会激烈得可怕。所以说,魔门修士走火入魔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这是从“黑森林”体系中,解析出来的“降伏心念”的法门本质,而落在实用层面,其实根本不需要对心念的发生机理、对“黑森林”有什么深入的了解。
毕竟这种繁复、芜杂、原始的体系,不是正常人所能理解并掌握的,且人之感受,更为形象化、私人化、特殊化,与之相应的,各宗各派的“降伏心念”心法,则更多是自上而下,高屋建瓴,从心性的高度,解决这一问题。
高度有了,细节上难免会有疏失,不说魔门,便是释教玄门儒宗等,被魔头污了心性的例子还少了?
所以,只要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就绝对不会拿出这份儿自信……或者说自大来。
余慈当然不会这样,但在勘透了“黑森林”体系的此刻,他还是忍不住去想,如果在此基础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