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丁文只好改口说怕家人和叶老担心,其实底下象个大迷宫,非常危险,根本谈不上探得差不多,毕竟自己人单力薄,买不起许多高科技设备,更何况又怕泄露出去。
“那好,咱们把这次科考等同于探索三江源,但绝不对外宣布成果。”程烁今一锤定音,为探索笔架岛下孔洞的科考定性,可定性为如此高度的科考,让在场诸人都感意外。
丁文之所以把新生物带回,是想借助众力把笔架岛下的孔洞全探个明白,他对桑木兰的存亡仍抱一丝幻想。为了寻找桑木兰连自己生死不顾,何在乎一些秘密的暴露?
一行人回到孵化基地,关进1号楼的会议室内开起讨论会,邱碧琼临时充当招待员角色。九个新物种,经幻灯片播映,各有新的命名,丁文指着新物种回忆在哪儿取得,细致解说。在场人都听得十分专注,叶振捷和程烁金时不时低声交流,对这样的新发现极为振奋。
当丁文说笔架岛下的孔洞不仅是天然鱼库,还可能是海洋生物的宝库,里面有罕见的藻类微生物,由于上回不便携带,而且海豚已经回归大海,只好作罢。叶振捷直接问什么形态,丁文只好重新描述一番,顿时会议室里陷入一片短暂寂静,接着叶振捷与程烁金同时高声大笑。
这时,鱼人部落前来采风的摄影师向邱碧琼打来电话,说在滩涂拍到黑脸琵鹭和黑嘴鸥,还在山坳子水库抓拍到一对鸳鸯鸟,并发来彩信为证。邱碧琼把彩信给丁文看了,那神情比发现什么新物种还兴奋。
“小文,有什么喜事?”
“一些鸟类的图片。”丁文把手机递给叶振捷。叶振捷看了不禁“咦”一声,又与程烁金低声讨论起来。
当丁文解说结束后,会议室内的电灯亮起,开始一番讨论。
叶振捷让丁文单独出了会议室,少有严肃神情问,如果把笔架岛附近百里的海域划为全天候禁渔区和海鸟保护区,桑家坞村民们能否接受?丁文立刻想到桑春他们的拉网渔场,坚决地表示这个不成问题,还当着叶振捷的面打电话给桑春,让他近日撤消拉网渔场。叶振捷欣慰地点头,当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发展冲突时,许多地方至今还没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而桑家坞发展之路非常独特,似乎有自己的一套。
丁文的底气来自洪荒石,而且养殖场的第一期已经投产放苗。
“那好,咱们今晚好好款待他们,就当这是笔架岛科考的动员令。”
看来,今晚常大厨师又要大出风头了。
当风把云裁成一朵朵,在夕阳下镀上一片金黄,桑家坞的傍晚并不安静。
海鸟们的光临如乍然降临的天使,唧唧喳喳的声音在晚风中传送。从养殖场围垦暮归的乡亲们发现,有的海鸟竟大摇大摆走在马路上,一见人类近前,才扑楞楞地纷飞。
涨潮了,有些风。
海面送来潮湿的风,吹在身上,凉爽过后,残留一种潮湿仍粘乎乎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群又一群的海鸟此际漂浮在水面,随波浮动,那种悠闲就是天簌,自然而然。
这一幕让人心生宁静,仿佛尘嚣一下子飘远了。
丁文从笔架岛接回父母,而邱碧琼少有勇气地出现在丁文父母面前,给丁母的印象是这姑娘长得标致。
快到老渡头,远远可望见三奶奶。
这样的热闹自然少不了三奶奶,她一边手拄着拐杖,一边手拉桑良的孩子,估计在老河道桥上看个饱。
“三奶奶,你们怎么在桥上?”
“看海鸟呀。哟,这哪来的闺女?”三奶奶眼神不错,笑开了脸上的皱纹,露出为数不多的牙齿,却笑得那么慈祥。
“小文的同学,和你一样来观看海鸟的,我现在扶你回家,别让海风吹出毛病。”丁母搀住三奶奶,邱碧琼牵住瑟缩的桑良孩子。
三奶奶爱找人攀谈,尤其对于母亲和小姨,总会扯个没完没了,父亲跟在身后只得干着急。到了小区前总算碰到桑良的老婆,便把三奶奶和她的儿子送还后,才急匆匆前往鱼庄。
第二百八章月色撩人
鱼庄今日生意很好,不管住宿还是餐饮,都够员工们一阵忙碌。
看她们一个个神情振奋,琼琼很好奇。
历来打工者多嫌事多,而鱼庄的员工不一样?
母亲为其释疑。鱼庄里的员工福利很好,员工们动力十足除了在乎工作外,也盼多拿些奖金,鱼庄的奖金可不低。
“六姐,你怎么也当起服务员?”
桑六丫向邱碧琼瞟去一眼,说看到大家都忙得前脚不搭后跟,自己光在一边轻闲得不舒服,说着在前引路。
小宴会厅里可摆三桌,从明亮而宽大的落地窗可浏览桑家坞夕照美景。
叶老素喜热闹,吩咐那班年青人也参加,但研究员们总会拘紧,所以小宴会厅里只有几个老家伙的笑声。
丁文的到来让气氛立刻活跃。
“你们挺尊敬师长的嘛,我告诉你们,其实程老、叶老的心比咱们还年轻。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神情,故作沧桑。”
“你帮我们解决另一半问题,我们肯定活得更年轻。”
“你们不想扎根于桑家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咱不干咧。我说弟兄们,你们连人工孵化鳗苗的技术都攻克了,怎么攻不下另一半的世界哩?我看孵化基地里多种几棵桃树,给你们招运啦。”
“切,招运还不是便宜你这位大老板?怎么不让我们沾些光?”
丁文哼哼几声:“我都把鱼庄的姑娘们生日透露给你们,人家谭虹、铁军也组织联欢活动,可惜你们太矜持,矜持得象娘们、不象话,身为男人应该主动一些嘛。”
这家伙臭摆,众研究员都愤愤不平。
晚宴的菜式偏清淡,正合客人的口味,若非鱼庄前些日多有存货,桑家鱼庄的风味无法尽尝,这些鱼经过常大厨精心调制,更符合桑家坞鱼的本味,淡了些原味,却多出清新,令人胃口大开。客人们陶然尝之,赞不绝口,听说准备在京城办个连锁分店,探问何处?
古人有云:脍不厌精。
吃的文化在我国渐行昌盛,现今有的地方已过火,甚至可称走火入魔,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能吃,怪乎。
有菜无酒不成宴,青红酒是来自乡亲们的家酿。小玉在这方面颇经营头脑,变个法子向乡亲们收购这些酒。当然,叶老那一桌供酒,是他平日酌量喝的“养生酒”,系咱窖藏专供,可惜青木戒没了,里面的藏酒自然随之不存,难以再得。叶老若有知,必会心疼。幸甚,乡亲们所酿青红因为水质缘故,颇有窖藏青木戒的味道,功效差远了。
饮酒,年轻人喜欢豪饮,推杯换盏,会须一饮三百杯,称之为豪气;叶老他们随意酌量,笑语助兴,清酒一杯捋清风,称之为闲逸。
套用那句广告:青红虽好,可不要贪杯。因此斗酒的结果,几个年轻的研究员吃进的是美味佳肴,吐槽
正因叶老他们离开,研究员们开始势无忌惮,一个个声音吼震着落地窗玻璃,斗酒胜者声音愈大、败者缄默无语。
这次科考活动没有他们的份,一旦走出会议室就不能露出口风,这是一项纪律。
今夜月明星稀,夜风轻拂,桑家坞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路灯下飞蛾纷飞,夜蝠不时掠过,身影轻盈而飘忽。
脱去T裇衫,搭在肩上,漫步行往养殖场的方向。
月色最是撩人,在酒催化下,对蓝子的想念总不期而临。
虽然科考行动还需要一段时间筹备,不单程序上审批的问题,还需要对笔架岛的气候、水文、潮流等多方面数据进行论证,尽量做到万无一失,但还是充满了盼头。
“蓝子,关键在此一举。”
蓝子出事的地方,平常不愿触及,今夜好想好想坐一坐。
场部大楼后土坡平台,马尾松林成片,随轻风摇摆。夜鸟偶尔咕噜叫上一两声,剩下的就是潮声。安静地坐在石砌的护坡上,看月亮倒映在养殖场平静的水面,让水面陡然有了夜空一样深邃和宽广。估计因为海鸟群来临,白天潜在水底的鱼儿,这时才敢出来透透气,吐起的一个个水泡儿,在水面扑扑扑破灭轻响。
琼琼不作声地跟来,后面又吊来一个桑六丫。
呃,这是丁文不予置理地摇了头,笑得有些疏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们两个是我的影子么?”
“不知黄汤有什么好,个个大男人都爱这一口。你酒量不好,喝多了别四处乱跑。”桑六丫听不懂文绉绉的李白诗句,劝的倒是实际话。
“六姐,你真象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平常就是教训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允许。都忙了一整天,回家还得照看小孩,你赶紧回去吧。”
桑六丫自觉过于敏感、也有点过份,其实丁文若能来这个地方,说明心里装的是木兰,离开的时候不禁怨起她父亲桑三儿,纯是没事找事。
丁文怔怔看她离去的背影。
“她很象木兰吧?大姨子管妹夫,你岳父的想法别出新裁。”听邱碧琼说得揶揄,丁文无语苦笑。
蓝子是她七个姐妹当中最有自己主心的一位,凡事恁不听从她父母安排,岂是六丫可相比?至于桑三儿的用意,不用猜也晓得,只要不过份就随他去。
静静坐上一会儿,相对无语,琼琼提议不泛舟可惜了如此月夜。
几只小舟停靠场部大楼后。
登上一只小舟,琼琼才发觉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船舱里散发着浓重的潮腥味。
咦,老章头最近喂的是什么饵料?闻这味道,似乎不对呀。
投苗至今有二十来天,鱼苗又成长不少,饵料本不该该仍以浮藻为主,而桑家坞拥有附近无法具备的资源优势,现在不必急着喂上外购的饲料。
这当然不怪老章头,毕竟不是知根知底,不懂山坳子水库里的水可起作用。
不过似乎有点不妥。
本来海鸟们都休憩了,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鱼苗会趁着这时候浮游到水面,月光下可闪现鳞光。想当时旧场就这种情景,鱼虾经常会跃出水面。
询问之后才知道,老章头被孵化基地几个愣头青给误导,说到底老章头心中没底,于是赶紧叫他停了投放饲料,只要把山坳子水库里的淡水定期引入养殖场,每天关注水的盐咸度和单位面积浮藻密集度就行。
养鱼关键在于养水,水里若氧气若充足了,鱼儿生病的机率就小。
琼琼笑说,你真会找空子,月下泛舟仍不忘事情。
这是职业养成的习惯,有什么可称道,说到底养殖场属于私营企业,需要时时上心,防范于未然。
撑着竹篙荡起小舟。
琼琼坐于舟首,脱去了凉鞋,把双脚伸进水里胡乱舞划着,溅起了水花朵朵。
溪源算是山城,也有江河从旁流经,估计琼琼很少到水面玩过。丁文还是怀念笔架岛上的池塘,虽只有十亩见方,但池塘里荷花丛生,清香扑鼻,在夏夜里划着竹筏,比这儿惬意。
蓝子自小时候那次掉进池塘,说是忌水,几乎不曾月夜泛舟,谁知最终还是被水所忌。
划到场子中央,丁文把竹篙横于舟上,静站舟尾。
明月当空,水面四周空旷而安静。
一根竹篙横在二人之间,仿佛一条分界线。琼琼拢了拢垂落在的秀发,草草地盘起来,回眸一笑,颇蔑视竹篙的意味。
大学的时候,二人虽同年级,却不同一个班,二人在外省就读最多算是老乡,只在老乡聚会时才偶尔碰上一面。那时只听闻这个天之骄女般的女同学,个性飞扬,绯闻不断,丁文后来明白这些都是空穴来风、听闻多不真实。
“你不象80后,更象上山下乡的那一代人。木兰已仙去,现在有什么不能释怀?”邱碧琼居然起身,轻易地跨过那杆竹篙,让小舟摇荡不已。
她双臂环抱丁文的脖子,轻轻琢上一吻,盘起的长发再次无声垂落。
“琼琼。”
邱碧琼伸出纤纤食指,轻轻摁住丁文的唇:“嘘,小玉能去实现她的梦想,我也要主动抓住我的梦,你现在就是我梦里的全部。今夕何夕,天地为幕,明月为凭,轻风为证,此生愿守侯。”
琼琼的张扬个性这时重又显露出来,她的双眸与天上月儿一样明亮,眼里蕴含一泓碧波秋水,体香熏人。
世间皆苦,有梦相慰可以渡过漫漫长夜。
琼琼的呢喃令人砰然心动。
梦
把她轻轻地揽进怀中。
这一刻,身外一切浑然忘却,轻风淡了,月光朦胧了,心儿仿佛随梦的小舟飘荡远去,飘得很远很远。
第二百九章泡泡婚事
琼琼已一大早离开桑家坞,无声无息地。
她就象一个飘忽的梦,不经意地来,又突然去了。
丁文坐在办公桌后发呆。
泡泡满脸喜气,不敲门闯进办公室里,搁下两张烫金大红贴。
一张是请全家的,另一张嘛请大媒公。
丁文挠了挠首,这家伙礼仪备至,肯定又是烫手山竽,这个媒人公绝对不能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