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小地主-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东一家就住在县衙附近,因为流民将县衙控制住,所以他的父母妻儿也在其中,他如何不悲不怒?

郑致德面沉如水,对木兰道:“看他们行事井井有条,决不是一般流民可为。”就算再有计划的流民,他们毕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互相间不认识,不了解,因为一时的利益结盟,也会很快瓦解。他们怎么可能有计划的围攻县衙?

“你出来时县城是什么情况?”

“一出事我就去找在外的衙役,却发现流民想要控制城门,侄儿知道必定是出了大事,也来不及去找人,就牵了一匹马回府城求救。可府里的下人说叔叔进城赈灾,而府城戒严,外人不得入内,侄儿只好来找婶婶……”

李东虽然跟着李江去南阳县,但却不是衙役的身份,而是帮着李江打理南阳的一些庶务,没有腰牌,一时又找不到担保人,只好掉头来找木兰。

“也就是说一出事你就出县城了,并不知道里头的情况。”

李东羞愧的低下头。

木兰就敲了敲桌子,“一天两夜,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我先给府城送信,南阳县离府城也并不多远,一旦****波及府城……知府大人不会坐视不管的。”郑致德压下心中的焦虑担心,劝慰众人,“我再从县衙中抽调一些人连夜赶去,一定能救出李江。”

木兰挥手打断他,“你这里也离不开人,不过府城那里的确需要送信。”木兰走了几步,沉吟道:“我记得南阳县附近并没有匪患,那些流民若不是流民,那是从哪儿来的?致德,你府上有擅长可否有擅长斥候的人?”

“倒是有一位荣叔叔擅长此道,我这就去请他过来。”

木兰就让李东下去休息,桃子也被打发离开,屋里一时就只剩下她与李登才,李登才张着嘴巴,很想说自己也帮忙,只是他功夫不行,家里也没有这方面擅长的人,一时担心的坐在椅子上。

郑致德很快就领着一个矮小,面容平凡的中年人过来。他跟在郑将军身边多年,以前就是专门负责一组斥候的,只是后来他伤了手,不能再在军队里呆着,他又无儿无女,从军多年的收入都是有一点花一点,郑将军见他落魄,真是又气又心疼,就将人留在了将军府里做了家将。

也因为有他在,当年从京城到府城时,几人才躲过了好几拨刺杀。

木兰请他来是想他帮忙打探一下那伙匪徒的来历,若是以前,说不定木兰会说擒贼先擒王,看着对方本事决定是不是要了对方头领的命,但这次不一样,李江在对方的手里。

不仅李江在对方的手里,傅氏等也在对方的手里,投鼠忌器,木兰是不可能置李江安危于不顾的,所以只能尽可能的了解对方,只希望府城的援兵能快点到。

但另一方面,木兰也担心,担心府城那边会不顾李江的安危,到那时她又该如何做?

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郑致德是不赞成木兰去南阳县的,李江被俘,木兰独身前去太过危险,可以救出李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不如等府城的官兵一起去。

可木兰做的决定就和李石一样,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郑致德只好利用李石,“那大哥那里怎么办?府城那边也同样危急,听说大哥已经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这样下去也熬不住啊。”

木兰一点也不担心,“你放心好了,你大哥虽然工作努力,却不会拼命。”这一点上木兰很有自信,因为她也是这样的人,她可能会为了家人拼命,却不会为了工作和外人拼命,最多是尽最大的努力工作罢了。

“不过冬瘟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回头我写一封信,登才拿回去给他,你派人一路护送登才回去,顺便将南阳县的事告诉他,让他在那边活动一番,无论如何,要尽快派兵前去南阳县。”木兰头疼的扶额,“真是什么事都撞在了一起。”

木兰给李石的信里,不仅将李江被劫持的事说了,将一些处理灾民卫生的建议也写了下来。

李石头疼的无非是灾民的卫生问题,洗澡之类的我们不用想了,几千人的洗澡用水,就算有足够的水也没有足够的柴禾来烧水,所以这个可以暂时放弃,但简单的擦洗却可以做到。

这时候,雪是最不缺的,用雪来擦手擦脸擦脖子,好歹能起到一丁点作用。

而垃圾乱扔的问题,这也简单,李石他们无法规范不过是因为人多不好管理,可将这五千人化为小单位呢?

其实这与现行军队中的制度也差不多,十人为一组,十组为一对,十队为一营……

将生活区域划分出来,互相监督,谁若是不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处理好,被举报核实后就要扣掉当天的赈济粮,一个小组连坐。为了防止诬告,诬告者被证实后赶出赈济队伍,同组扣掉三天粮食……

乱世用重典,现在也就只能用这些暂时规范灾民了……

自然,这只是木兰的一个提议,真正如何却要李石挑眉去完善。

木兰担心的是在南阳县的李江。

桃子和媛媛更担心。

桃子挺着大肚子,有些焦躁的在屋里走来走去,李登才忙安抚她,“你放心,明天我快马加鞭的去府城,早点见到姐夫,也好早点搬到救兵。”

媛媛则是第一次产后失眠,郑致德劝了半天,见媛媛还是愁眉不展,也只好叹息一声,“这件事的确难办。”

“你说他们会是什么人?”媛媛从丈夫那里知道,那些人可能不是真的流民。

“我也不知道,南阳县一向太平,我实在想不出那些人若不是流民,还能是谁。”郑致德拍了拍妻子的背,小声的安慰道:“你也不要太过担心,嫂子箭术高强,说不定能在军队还未到的时候将二哥救出来呢?”

媛媛心中苦涩,“这怎么可能?让姐姐去杀敌军将领还罢,现在二哥二嫂都在他们手上,姐姐怎么可能救得出来?我实在不放心姐姐就这样去,大哥不在她身边,要是真的出事,我只怕姐姐会不要命……”

媛媛最了解木兰,木兰是将他们几个当孩子养大的,要是李江真的有什么意外,只怕木兰真的会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反而又搭进去一个。

郑致德苦笑,“我哪里拦得住?”

媛媛就转身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包药递给他,“这是我刚叫丫头弄来的,是迷药,早上你在姐姐的吃的粥里放一些,总之一定要将人拖住,好歹等大哥过来再说。”

媛媛是真的不放心木兰,木兰遇上家人的事就会感情用事,但李石不一样,大部分情况下他都能理智的分析情况,那唯一的意外也是对着木兰和阳阳。

郑致德拿着那包药,瞪大了眼睛看着妻子。

第二天,郑致德犹豫的给木兰的粥里加了料,丫头将粥端上来后,木兰一点胃口也没有,不过她也知道等一下她要赶路,不可能不吃东西,因此拿了两个馒头就啃,看了眼眼前的粥,皱了皱眉,觉得赶路不适合喝粥,就将粥推给桃子,“你吃了吧,看你昨天没睡着吧,脸色有些难看。”

☆、260。第260章打探

郑致德可不敢让桃子吃那加料的粥,对方可是挺着个大肚子呢,因此袖子一扫,就“很不小心”的将那碗粥“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

桃子上边是木兰,下边是李登才,李登才迷茫的眨眨眼,一时不明白,他旁边的郑致德是怎么越过他将那碗粥打翻的……

不过木兰与桃子都没注意,她们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木兰将信交给李登才,“你也速回府城,将信交给你姐夫,然后就留在府城帮忙吧。”收拾了东西就要走,郑致德忙相劝,“嫂子不如等大哥来了再一起去。”

“那还不知要到何时,江儿现在人在对方手中,我不放心。”木兰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放柔了声音道:“你们放心,我不会胡来的,怎么也要等援军到了再说。”

媛媛不顾还在做月子,亲自来拦木兰,“姐姐,南阳县现在肯定戒严了,你去实在太危险,不如等大哥来了再从长计议,他们人多势众,二哥又在他们手里,你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好歹能提前打探一些消息,知道你二哥是否平安。”木兰眼里闪过狠厉,若是对方要对李江不利,她在那里,好歹还能想法子将人偷出来。当然,这话木兰没敢说出来,只怕说出来他们更不放心她去了。

木兰做事与李石一样,下定了决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因此最后她还是强硬的拉了一匹马。

李东对南阳县比较熟悉,虽然休息只休息一晚并没有完全恢复,但还是强打起精神跟在木兰身后,荣校尉早在外面等着了。

三人快马加鞭的往南阳县赶。

南阳县的确已经戒严,李东在城门口晃了一圈就走到山坡后面,找到等待在那里的木兰,“婶婶,城门口的那些兵士我一个都不认识,”李东脸色苍白,“而且他们行止间没有规矩,并不像县城的兵士,多半是那些流民所扮。”

木兰沉着脸看向城门口,“我看百姓脸上并无慌张,你不是说他们围了县衙吗?”

李东仔细的回忆当时的情况,“县衙附近的人不多,当时二叔叔是想与那人了解一下流民的情况,就叫了十多个流民进县衙问话,我发现不对的时候,县衙附近也没闹腾起来……当时我是想拿账本去给二叔叔看,只是县衙附近的衙役全都不见,反而是几个衣着破烂的人坐在门边,神情警戒,我当时留了心,就没直接过去,”李东皱眉仔细回想着,道:“我转了个弯,走到南墙的时候却听到里面一声暴喝‘逆贼竟敢挟持县令造反!’,那人的声音我认得,是县城的王捕快,他为人最耿直……”

说到这里,李东一阵难受,“我疾步离开,正想出去搬救兵,却发现县城里所有的衙役似乎都消失了,反而有几个面生的灾民目露凶光的朝城门口去,我担心迟了一步就出不了城,所以……”

木兰沉吟,“县城里面一定有他们的内应,不然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就将县衙这么多的官兵拿下?”

李东点头,“侄儿也是这么想的。”

木兰就有些放下心来,本来她还担心流民会撕票,可如果这事与县城中的人扯上关系,说不定李江倒能留下一条命。

木兰从包袱里拿出一套衣服,到树丛后面换了,不一会儿就一副村妇打扮,木兰对李东道:“你也赶紧去换一套衣裳,等一下我们就进城。”

“不等荣校尉吗?”

“不等,他去查探那些流民来的痕迹,一时半会不会回来,我们先进城,到时再在城里汇合。”

李东顿时不再多问,拿了衣服去换。

木兰就捣鼓了锅灰往脸上抹,她没有李石的药汁变容,却可以用锅灰,虽然这里没有人认得她,但这张脸实在是太引人注目,这种时候自然是能低调些就低调些。

木兰将手和脖子都抹上,将匕首绑在腿上,这一次来她身上就带了这一个武器。

李东很快出来,木兰将剩下的锅灰给他,“不知道他们是否认识你,还是涂上保险一些。”

李东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他是李江在县城庶务的代言人,李江的所有产业都是他来打理的,包括礼品往来,所以县城里很多人都认识他,几家与李家来往密切的人家更是对李东熟悉得不得了。

如果县城中有人叛变,那么,他无疑也会是被注意的人之一。

李东细细的抹了,不仅如此,还将背弯下一些,与平时相比完全变了一个人,木兰看了不由惊叹,李东很有这方面的天赋。

其实李东也就这个变装还可以,因为如果当年李江没有选中他和李良,那么此时他与李良都会是这个模样,最普通不过的农夫。

可他们跟在李江身边两年,眼界一点一点的打开,身上的气质也在慢慢的变化。

县城里的人也早熟悉了这个李东,现在李东变回来,却让人一时认不出来。

两人就挎着包袱向城门走去,守门的人并没有多为难他们,只是在李东的脸上滑过,见他们似乎是夫妻俩,就没有多少兴趣了,挥手让俩人进城。

南阳县的百姓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这几天县衙的动作不小,因此也有些紧张起来,但这也仅限于南阳县的常住居民。

木兰仔细留意附近人的谈话,“……这几天县衙戒备严了不少,是不是外头闹灾太严重,波及到这儿了?”

“不会吧,我们南阳县后头是大山,又不在去府城和京城的大路上,就算要闹也闹不到我们这儿来吧,该不会是我们本县的灾民……”

“不可能,不可能,县令大人可以一直在安顿灾民的,虽然不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但饿不死冻不死还是可以的,前两天那样寒冷,下了那么一场大雪不也没冻死人吗?”

“我坚持一定有大事发生了,难道诸位没有发现这几天来往的官爷都很面生吗?”

大家顿时沉默下来,仔细的回忆,这一回忆不要紧,几人都吓了一跳,最近他们见到的人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