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爷的好意陶璧自然是心领的。陶家以前在商场上并无涉猎,陶璧认为这是犯了封建时代轻商的毛病,以至于现在好肉都被瓜分了要再想挤进去绝对是遭人忌的事情,谁也不想和别人分到嘴的肉不是。所以他在这方面的起步可以说也是大局上陶家在经济上的突破,这年头,缺什么都不能缺钱!改革开放说了三十年,陶老爷子的思维却还停在六十年前,直到这几年被第二代第三代的小辈嘀咕多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实在没想到最疼爱的小孙子看着没啥上进心却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除了偷偷卖掉一套爸妈送给他做大学毕业礼物的别墅作为创业资金外,没有动用一丝一毫家里的关系,就有了这样的成绩。于是满面红光地吩咐下去,如果陶璧有需要,必要尽一切力量给他最大的帮助。
陶璧也不是不以为然,他只是觉得能不动用关系就不用最好,免得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为今后埋下隐患。当然必要的时候,他也不会矜持就是了。况且他也真是近水楼台,他爹陶硕爱清闲,所以在他刚出生的那一年被陶老塞到了当时刚刚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第一次机构改革成立的环境保护局里面,做个小小的科长。这个职位在当时看来既没有油水又没有立功机会,也就意味着毫无升迁的可能,所以陶硕做的又安稳又容易。想不到的是,陶硕刚上任没几个月,同年这个不引人注意的单位就改名为国家环保局,虽然依旧是在当时的建设部管理范围内,但前面毕竟是冠了国家两个字,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
大家议论的时候都说陶硕这个运气好啊,但是也没啥人眼红,一来以陶硕的背景后台给弄这么个位子坐坐已经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二来虽然环保局的级别上去了,但依然没什么油水可捞,要知道跟建设部的其他几个分支比起来,环保它就是个渣。陶硕也踏实,这么干了几年就被提了处,国务院又搞机构改革,把环保局从建设部里面划出来成为独立的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时虽然还是个“局”,但是这个局的最高长官实际上已经是副部长级的了。相应的,陶硕的级别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陶硕依然该干什么干什么,十年后不知多少人来来往往,也就他还悠然自得地做着办公室主任,局长卖个好给陶家临走前把他提了个副局。运气好的人就是什么都手到擒来,环保局长前脚刚走,环保局就升格为环保总局,最高长官的级别也变成了正部长级。这次直接空降了一个干部过来专门负责相关工作,除了陶硕以外,其他副局长都是新局长带来的专家,国家开始重点关注环保工作。陶硕的为人么,不争不抢的,又是局里的“老人”,能起个润滑油的作用,调解新领导和老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还是那么稳稳当当。又是一个十年,等新的变成老的,老的变成前的,大家升的升,贬的贬,也就陶硕一人还巍然不动,他是资格最老,级别最高——当时的环保局长是四级正部职,他是四级副部职,其他几个副部都是五级的'注2'。
这次人事变动,似乎所有人都看好陶硕还会一直在环保总局里面待下去,所以一致认为一路高升的陶副局肯定要转正了。不料此时正好陶硕的二哥也就是陶家二伯陶砺,在军里也面临着最终升职,这可是大事,相比陶硕的环保总局局长,这可就重要多了。于是就有上面的人下来做工作——当然这里头就有陶家的老对头汪家在搞小动作,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好事儿总不能一家占尽喽,年轻人今后有的是机会之类的。
这个来做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陶家想办法挪到外边儿去的黄远志,做过陶璧家庭教师的那位。这位黄先生心气原来高着呢,本是想讨好的,却没想马屁拍在马脚上,反遭陶家的忌讳。不过他十分懂得钻营,这不就投到了汪营里去。别人不肯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偏他最是勤快,反正再怎么样他也不可能在叶、陶两家面前讨着好。于是就此得了汪文昌的眼缘,这些年在旁边出了不少主意。
陶硕自然是欣然应允。其实说是这样说,心底里面儿大家都知道陶硕应该是到此为止了,因为陶家大伯陶砥已经是一方省级大员了,而陶家第三代的陶玮也开始从下往上奋斗了,陶硕能有今天的成绩纯粹是,怎么说呢,反正是谁也没能想到的,一方面是运气,一方面是踏实,再加上有点儿背景没人给他小鞋穿,才这么不声不响地到今天,众人才反应过来,嘿,这儿还有一个陶家的呢!所以陶家上下都感念陶硕的谦让,知道他爱花草,费尽心机弄了些极品来,陶硕见了就笑眯眯地抱走摆弄去了。
虽然没转成正,也还是有不少人拍着马屁在后面“陶部长”地叫唤着,陶硕一般都摆摆手,“还是称副局吧,听习惯了!”本以为这样风波就过去了,结果新部长和人大会议的改革方案一起下来了,环保总局自此变成了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称环保部。不再是直属机构,而是组成部门,这两者虽然在级别上都是是一样的,但是在制定政策的权限、参与高层决策等方面是不可而语的。前者只是一个执行上层决定的单位,而后者则拥有了话语权。
一时间,所有人看陶硕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虽然是副部长——现在是真正的副部长了——但是以他的级别和在环保部的资历,可以说即使部长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还好他爱花成痴的“花名”在外,人家都知道他志不在此,所以才能少拉点仇恨值——像这种糊里糊涂上来的人,人家都把他当成个祥瑞了,谁能羡慕嫉妒恨一个祥瑞呢?
陶璧其实也是有点受到父亲工作的影响最后选定环保这个行业的,当然他想的比人家早很多,大学念的虽然是师范,毕业之前他就开始规划创业了,后来遇见过颜斐之后更加不想当老师了,于是下定决心回了B市。刚开始去王老爷的公司应聘是为了就地考察排污企业的具体情况——王老爷可不知道这事儿不然不晓得是个啥反应——后来干脆把人一家老小都拐了搞治污。
当然陶璧的这些情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只在王少爷那儿稍微透了点底,连王老爷都是这两年才知道陶璧他爹是环保部的副部长,却不知道这位副部长家里蚂蚱似的还有一串儿首长呢。至于时代大楼的王中王这里,只有王丽丽知道陶璧在集团里的地位。王丽丽是王少爷的堂妹,王老爷的侄女儿,今后也是要往王氏集团里去的。
其他员工是一概不清楚王氏和王中王的关系的,不然还不要削着脑袋尖儿往王氏去,对陶璧的态度也不会那么自然了,必然拘谨许多。陶璧可懒得跟他们虚与委蛇,开头就说过,陶璧是崇尚简单的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他自己就是这么觉着的。
注1:绿色代表跌,红色代表涨。
注2: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为,部级省级正职是三到四级;部级省级副职是四到五级。
作者有话要说: 光涨点击不涨收藏嘤嘤嘤嘤
收藏此文章有机会发财(泥垢
☆、第十三章
陶璧一出现,王中王的各位同事纷纷跟他打招呼,有拍马屁叫他陶总的,也有接地气叫他陶经理的,还有接洋气直接管他叫Bill的。这其中最显得与众不同的当然就要数章爱美了。整个公司就章爱美会叫他陶老师。
只因为章爱美和颜斐一样,正是陶璧曾经做实习老师的时候带过的学生之一。
陶璧因为要兼顾王氏和王中王两边,所以如果有一边儿忙起来的话难免有点儿□□乏术。当时正值王氏那里非常时期,因此王中王这里只有一个助手处理一些文书工作,根据他的要求制作些产品介绍、销售计划等文档幻灯片,就有些不够,便打算招聘一个新人进来帮帮忙。因为王中王这里的东西都是大家做惯的,也没有太多的更新变化,要求并不太高,他自己也没有参与面试,只说是只要擅长办公软件最好再有点儿销售经验就行了,所以当管人事的于经理把人带到他跟前的时候,他是一点儿反对的理由都没有。
章爱美又是个爱来事儿的,一见他就亲切地连唤几声“陶老师”,搞得人家于经理多庆幸自己招对了人呢,完全把陶璧那纠结的表情理解为遇到故人的惊喜了。其实陶璧心里面那叫一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个章爱美当年就仗着自己敢唱敢跳,当上了文艺委员,又最喜欢跟男生们打情骂俏,被其他女生酸唧唧地封为班花。花不花的陶璧是不感兴趣,问题是这位小姐公主病犯起来着实吃不消,恨不得把一切能看得过眼的男人都收至她的裙下。
陶璧刚到那所学校的时候,很是掀起了一阵旋风。他本来就是年纪最轻的,长相又好,又不像学校里那些还处在中二期的学生们那样令人头疼,那些老师们年长点的都恨不得这是自己儿子,年轻的都恨不得能倒退几岁好跟他谈个恋爱。学生里面也是炸开了锅,这么帅又有气质的男实习老师实在是不多见。
那年头考师范学校的大部分人家境都不咋样,许多人为了减免学费都签了毕业后服从分配的协议。所以陶璧念的虽然是全国排名勉强能挤进前十的大学,但是像他这种公子哥或者富二代却是几乎绝迹,除了对外汉语那几个特殊、新兴专业,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水平都是中等偏下,穷困学生还特别多。
但是陶璧去实习的那所学校却是S市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全国重点,精英汇集。这里的学生们要么有才有智,要么有钱有势,再要么体育特招,或者其他特长,比如发明啊辩论啊什么的。从入学起一个年级就有两个理科班,全国理科班和S市理科班,这俩班全是搞竞赛的,高考前大多被各大名校提前录取,最次也是拿过全国三等奖高考时能加个20分的。这样的学生组成,眼界自然也高。不要说往年来过的实习老师,就是学校里的正经老师,能让他们放在眼里的也不多见。
颜斐当时就是S理的,他高二的时候就进过国家队去参加国际奥数,拿过名次,因此整天跟玩儿似的,别人拼着老命做卷子呢,他就吊儿郎当的到处晃,天好的时候在操场上给足球队客串个守门员,天不好就躲进体育馆打篮球,打篮球他真没天分,运个球老走步,可是他眼神好,一投一个准,别人拿他没办法。
普通班的同学如果有问题不爱问老师,就爱逮着俩理科班的人问,颜斐因为爱玩在别人眼里就显得不那么书呆子,所以虽然成绩好也还是能跟大家混成一片。到了高三,就是上课基本上也是复习总结,大部分时间就是做题再讲题再做题。老师们基本上就挨个班发卷子讲卷子跟机器人似的,到后来,干脆各科老师轮流坐镇,有问题排队问,没问题自习。
这时候颜斐的身价就体现出来了。毕竟问老师问题总会有些拘谨,再加上要排队,而且一次只能问一科。颜斐就比机器猫还管用,数理化英这四门基本上问不倒他。以至于后来到S理门口叫他,S理就会有个叫周力的人冲到门口来诉苦,“什么?还以为人在你们班呢,快把人还回来吧,哥们的英语卷子都指着他呢……”
章爱美是普通班的,在这所学校里其实可以算是弱势群体,没有任何特长,没有家庭背景,中考高分入学,但是进入高中之后一下子就被其他学生拉出了差距。即使她很努力很认真地学习,却依然无法适应身边人的脚步。同寝室的同学们每天正常时间作息,晚自习后还吵吵闹闹聊聊天,功课却有条不紊,可是她则必须抓紧一切时间,甚至在熄灯后打手电继续1到2个小时才能勉强完成,即使如此还错误百出。
有时候别人看她一眼,她就会想那人是不是在心里嘲笑她。别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她就觉得她们是在说自己的闲话。于是她离女生们越来越远,最后只要不回寝室楼,就一直跟男生待一块儿。渐渐地功课也不那么着急了,理科勉强能及格就行,文科倒是不上不下。
有一次元旦文艺汇演要报节目,她们班的女生一个节目也不出,班主任就把任务布置给她,既然大家不愿意排节目,你作为文艺委员好歹唱个歌也行。然后她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S理的唯三个女生这次报的节目也是唱歌,而且唱的是S。H。E的歌,服装听说是颜斐解决的,弄得跟S。H。E的打歌服一模一样,效果跟演唱会一样。当下惊奇地一问才知道,原来颜斐他妈是开服装公司的。
颜斐在他们学校是名人,从刚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