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现在是什么想法?”
“我现在觉得,活着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不是说我后悔,和那些内心还在挣扎、不敢出来行乐、依旧伪装的人相比,我是幸运的,最起码我经历了一个同志最快乐的事。可我不想这么早死去,在我生病这段时间,我才发觉原来还有很多使命没有完成,比如结婚吧,要说有什么憾事,这就是一件最大的憾事。我对不起爹娘,现在我还没有结婚。在我们那个村,大家最看不起的是家里儿子不结婚。我今年二十八了,和我同龄的人都成孩子他爹了。我妈为这事没少遭人家白眼,我对不起我的家人啊,我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荣耀,还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大的耻辱,现在又得了这个病,你说我妈要是知道了,会是什么心情啊…”说到这儿,王东放声痛哭。
谢磊出门,点燃一支烟。他知道王东压了很久,让他发泄一下吧。
第三章第十二节
谢磊再次回到小屋,王东已经平静下来,双眼哭得红肿。见谢磊进来,他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
舒缓了一下情绪,接着,王东又用他特有的尖锐嗓音说:“谢谢你,谢哥。这么多年以来,除了王大名,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用心地听我讲讲心里话,今天讲出来,心里好受多了。”
谢磊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水。
“自从我踏进这个圈子,就一直特别渴望有个男人能真心爱我,可是想找到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男人太难了。刚进圈子,我遇到第一个男人,把他视为我今生的挚爱,投入了所有的真情,但只处了三个月,就分开了,当时真是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接下来,我又经历了三段感情,最后都无疾而终。经历多了,就看透了,感情也就冷漠了,去圈子里就是找人发泄。其实圈子里的人大多数都向往有一份美好的感情,可受的挫折多了,就不相信有真爱了,更不想投入真情,都怕受到伤害。面临双重压力,同性恋的心理很脆弱,感情也容易碎,最后大家都游戏人生,这也是我沉迷一些同志场合的原因。可人不会一直年轻,圈子里的人都很现实,现在再去圈子里找人,很少有人搭理,年龄已经晃大了,人老珠黄了。回过头,再看看以前的朋友同学一个个结婚生子,看看自己还一个人孤零零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小时候盼望过年,可现在却害怕过年。那时是为自己活着,可现在要为父母活着。”王东两眼无神地望着手中的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杯中水,泪水一滴一滴滑落杯中,也一并喝了下去。
“现在家里一直在催我,让我结婚。一生中我没有做过让家里高兴的事,现在唯一能让家里高兴的就是结婚这件事,所以我想结婚。”王东从床上坐起来,用双眼看着谢磊:“谢哥,我想让你帮我介绍一个女孩子,可以吗?”
“你这样一个人不是挺好嘛。你有没有想过,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即便你没得这个病,也不适合结婚,这样双方都会很痛苦。”谢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可我不结婚,父母比我更痛苦。”
屋里一下子静了,俩人无语,只有无声的叹息。
沉默许久,王东哽咽着说:“谢哥,算我求你了。无论她长什么样,年龄有多大,只要是个女人,就成。”
“可你要想好,结婚容易,离婚难哪!”谢磊站起来,推开门,一丝清新的空气飘了进来,屋内顿时有了一些生气。
“谢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同性恋吗?”
“你说呢?”
“我感觉你是,又感觉不是。”
“那你等王大名出来后问问他吧。”谢磊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你是,我想请你好好待王大名,行吗?如果不是,我也想请你能多关心他,毕竟你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大名人不错,憨直,又讲义气,够爷们。圈子里有好多人都喜欢他,为这他也没少受苦……”
王大名这十年的生活慢慢从王东嘴里一点一点倒了出来。谢磊听着听着,对王大名先前的想法越来越坚定,他更加深信王大名之前所犯的事都是一时而为。十年了,两个男人之间所改变的仅是容颜,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兄弟真情。
谢磊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叽叽喳喳地涌进来,一下子包围了谢磊。
屋子不可以没有窗,心灵不可以没有窗,但我们每个人都给它们蒙上了厚薄不一的窗纱。所以,往往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表象。
这个下午,王东和谢磊聊了很久。临走时,谢磊只留了坐车的钱,余下的全给了王东。
第四章 第一节
谢磊再次约见张玉庭是因王东的一条短信。王东发来短信说,有空给王大名写写信,一个人在监狱里呆久了,很盼望有封来信,见信就如同看见了亲人。
如何写?以谢磊的名义肯定不行,还是要以一个陌生人的名义来写,但要有个引荐人。说到引荐人,谢磊自然而然想到了张玉庭,想到她在法庭上为王大名辩护时,王大名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谢磊知道张玉庭已经让王大名感动了,张玉庭出面引荐会让王大名信任。提出这个要求,有可能会使自己暴露身份,可在谢磊脑海中还没有一个人能像张玉庭这样值得他信任。在受理王大名的案件中,张玉庭表现出的责任心和正义感让谢磊感受到她对同性恋的态度,对她也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为了使王大名改造好,早日出狱,他必须去找张玉庭。
张玉庭剪了央视《半边天》主持人张悦式的齐耳短发,身着墨绿色连衣裙,上身披了条桔红色的披肩,这身装扮让谢磊精神为之一振。这种感觉和以前见到的干练的张玉庭不一样,和她的职业也难联系到一起,让谢磊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在谢磊印象中,母亲也有这样一条披肩,淡红色的,只要看到这种淡红的披肩,他总能想起母亲,现在这条披肩不经意间又勾起了他对母亲的思念。
“小磊,想什么呢?”张玉庭的问话打断了谢磊的思路。王大名的案子结束后,两人竟成了忘年交,张玉庭对他的称呼也从谢警官变成了小磊,谢磊喜欢这个称呼。
“没什么,只是看到你的披肩,让我想到了母亲。”谢磊实话实说。看来,他今天一点也不想掩饰自已。
谢磊眼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让张玉庭有些别样的感觉。第一次见谢磊时,她觉得谢磊是个坚强的男人,可是接触多了,感觉他的内心也很脆弱,和她几年来接触到的同性恋有些相似。同性恋者不管外表看上去有多么坚强,多么阳刚,无论是哪个年龄层次上的,都有一颗脆弱敏感的心。只是有些人伪装的深,有些人伪装的浅。但特殊环境下,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件事就会在他们心中激起千层浪。和谢磊谈王大名的案件时,谢磊总是不由自主地透露出些许担忧和不安,远远超出警官与犯人的关系。张玉庭一直没问,她尊重同性恋者的隐私,同性恋所处的这种环境她能体会。别的不说,就说她所从事的同性恋维权工作,都会受到来自同事及社会的非议,何况同性恋者本身。她对同性恋的关注也是偶然的,她至今还忘不了,多年前的那个傍晚,她正准备锁门离开单位时,一名男子双眼红肿地来到她面前。某同性恋者因为身份暴露,让单位一女同事广泛传播,由于不堪社会压力而投江自尽。眼前这名男子就是他的恋人,他们一起走过了三年。他觉得一个人活着毫无意义,不是母亲还在,他早随爱人而去了。那时她才知道,原来在她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同性之间原来也有感人的爱情。虽然最后案子败诉了,没有得到任何赔偿,但她却和同性恋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在这个行业工作,使她深深体会,同性恋相对那些以身体残疾为主的弱势群体来说,更加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前者还可以充分沐浴阳光,可后者不能,有些人永远生活在黑暗中,并且受到歧视。从这点来说,同性恋更需要帮助。凭她的直觉,她感觉谢磊是,但在谢磊没有正式向她透露身份之前,她不会问。没想到,这个下午,谢磊却向她敞开了内心的真实世界。
“这一生我最对不起的人是我的妻子张捷。”谢磊自顾自地说出谈话中的最后一句。
张玉庭收起笑容,默默地看着谢磊。
在这个下午,谢磊第一次将自己隐藏了十多年的故事讲述出来,心里轻松了很多。张玉庭答应了他的请求,愿意出面给王大名写信,让谢磊借用她的地址接收王大名的来信。
在张玉庭的帮助下,谢磊以“郑义”的身份进入了王大名的世界。
第四章第二节
第一次提笔给王大名写信,谢磊有些紧张,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来不得半点懈意。张玉庭给王大名的理由是: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男青年,发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后产生很多烦恼,陷入困境,而自己又很难帮助男青年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想到他,希望王大名帮一把。
张玉庭的信早已写好,可谢磊拟写了很多个开头,最后又一一划掉。在他和王大名之间,居然要以一个陌生人的名义、以这样一种欺骗方式来介入,多少让谢磊从心理上接受不了。可是一想到是给王大名写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他的亲笔回信,而且通过写信能抚慰王大名那颗受伤的心灵,心情又有几分快乐。如何解开他心中的结?王大名临走时说的那些话还历历在耳。是的,王大名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怜悯,他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尊重,心灵上的平等。通过王东,谢磊了解了王大名的过去,这么多年王大名受到过怎样的委屈,过着怎样一种受人歧视的生活。他更知道,王大名表面上冷漠,可骨子里的情义并没有磨灭。第一次在看守所里向王大名说那些发自内心的话时,他还是感动了,虽然只有那么一丁点儿,但对谢磊来说足够了。谢磊坚信王大名的心没有冷透,一定可以让他走出来,让他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他走到哪里,阳光就能照耀到哪里。
谢磊又一次正式、全面地回忆了他的中学时代,从第一次看到男人(其实是王大名)那玩艺儿产生的兴奋说起,谈到这些年来他在大学、在工作中产生的种种困惑。谢磊将伴随他差不多三十年的苦苦挣扎、自责、彷徨不安的心情,全部倾注在了这封信里。情感的倾泄一直到天亮,才让谢磊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他安稳地趴在书桌上睡了。
信发出去后,谢磊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和田的回信。这是解救王大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虽然谢磊在写信之前自信能收到王大名的回信,可世事难料,对于如同惊弓之鸟的王大名来说,一封信、一段话、甚至一个字,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回信拖得越久,这种可能性就越大。谢磊在近乎一种煎熬的状态下等待着,每天一上班,他会先把电话打到张玉庭那儿,询问一下有无来信。临下班,再把电话打过去,一天来回四五个电话。每次挂电话之前,张玉庭都会安慰他:小磊啊,你别急,安心工作,信一来,我立刻通知你。谢磊就说,好的,我不急。可是下班前还会打电话。有时刚打完,碰巧同事过来办事,事办完停下后,又把电话打过了去。
“小磊啊,你刚才不是刚打过嘛。”
“噢,我忘了,那现在信来了吗?张阿姨麻烦你再看一眼吧。”
“唉,好吧,我就去,你等着。”
就这样在一次次地失望中盼到了王大名的信。那天,接到张玉庭电话时,谢磊几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点不亚于当年收到公安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激动。
已经进入冬天,可谢磊连外套也没顾上穿,只穿了件衬衣,骑车一路赶到了张玉庭单位,车没上锁就跑上五楼,气喘吁吁到了张玉庭办公室,接过信就拆。信很短,只有六个字:谢谢你的信任。足够了!当时谢磊连“谢谢”都忘记了对张玉庭说,又急忙走了。这是十年来第一次这样通过笔迹近距离地和王大名接触,谢磊把信紧紧贴在胸口,快活地感受王大名在信中的气息和身上的味道。骑到一个安静的花园,坐在长椅上,拿出信,看一眼,放进衣袋里,不一会儿,又拿出来,再接着看。好像是一封很长的信,永远都看不到最后一个字。如果现在开展评选最让人感动的一封信的活动,谢磊一定将这封信拿出来,推荐理由:看似只有六个字,但字字情真意切;看似平淡,但字的背后却包含十年的真情。
谢磊知道,王大名那扇封闭的心门已他被打开了。
第四章第三节
谢磊一回到家就对张捷说:“今晚上的饭就甭做了,带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