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董商-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山本这个家伙,和王老爷子同样是一个人老成精的人物,当然不会把这幅字的价值告诉店主了。他回到酒店,先是报了案,然后马上去有关部门办理了相关证件。在韩国,日本人可是不敢马虎,韩国人对日本,可不象表面那么友好,出了岔子,韩国警察和海关,还是很乐意教训一下手续不齐全的日本游客的。

    自然山本先是要办好证件,然后才和朋友一起到古董店里,想着能因此大大的发上一笔。山本心里简直就像乐开了花一般,要知道,这样一幅字,要是拿到日本,那可以在东京市区繁华的地方换一套五室三厅的房子了。

    但是,山本还是晚了一步,《临观沧海贴》让王老爷子买去了。山本那个后悔啊,要不是朋友拉住他,他都能跳到太平洋游回日本去。

    而那个韩国店主,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不久,就把店铺关了,受不了那个气啊。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比起日本人最终的下场,韩国老板就可以感谢仁慈的主了。

    那个山本也真是有能耐,硬是找到了王老爷子住的酒店,而王老爷子知道山本的来意以后,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一周后,王老爷子委托韩国最大的拍卖行大宇拍卖行,将一幅中国书法拍卖掉。山本跑去一看。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临观沧海贴》,吆西,吆西,我就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不爱钱的人,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大日本帝国就是有钱。

    所以,民族自豪感喷发的山本,倾其所有,花了500万将《临观沧海贴》收入囊中,乐呵呵的回东京展览去了。

    就在日本的展览的同一天,王老爷子已经在北京展览馆展示了《临观沧海贴》的真迹,而且,是不收门票,任何国家国家的人,都可以来参观。大家看过真迹以后,去东京一看,才知道山本的那幅《临观沧海贴》是假的,不过是王老爷子精心临摹的一件赝品而已。这样,无疑就等于在日本人的脸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王老爷子的大名立刻传遍海内外,大宇拍卖行第一个将王老爷子列入了黑名单,不为别的,丢不起这个人啊。

    王老爷子之所以能将事情办的那么漂亮,完全是因为自己手里有货啊。他回过后,立刻就开始行动,别的不说,就是宋朝的宣纸和砚台。那就不是任何一个收藏家可以拿出来的。

    王老爷子在临摹完成以后,又用密法将其做旧,然后才拿回韩国,交给大宇拍卖行来拍卖,山本就巴巴的贡献了500万出来,还以为自己占天大的便宜呢。

    至于王老爷子用的是什么密法,秦桢曾经问过,但是,王老爷子没有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权宜之计,终非正道啊。然后就将500万捐给了国家。

    就是这个本事,身为儿子的王导演就是不想学。一心想拍电影、拍电视。王老爷子一怒之下将王导演赶出了家门,并且声明和这个逆子脱离父子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王导演在拍红楼的时候,连借用一下古董都很难的原因。回自己家找爹去借当然容易,但是他不想让父亲看自己的笑话啊。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去乔家求助的。由于父子两人的关系破裂的早,乔迁单单知道王老爷子有个不愿意学古董的儿子,但是没有想到那人就是王导演。

    而这一次《收藏天下》的事情,更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导演放着北京那么多专家不请,偏偏在外地请了一个专家来,结果却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第一卷 第十三章 意外的事情

    《收藏天下》就要开始录制节目了。乔迁还特意定做了一件金黄『色』的唐装,上电视嘛,当然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了。就在乔迁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要去参加节目的时候,大胡子来电话,王导演生病了,而且病的不是一般的厉害,现人还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呢。既然导演都病了,节目自然就只有暂时停一下了。

    没有几天的功夫,乔迁就听到了有关王导演住院的各种版本,几个消息凑在一起,乔迁才大致了解王导演为什么住院了。原来,在节目将要开拍的时候,王导演想去故宫借几件古董来撑场面。第一次嘛,当然要做的好一点,并且为了安全起见,剧组是准备故宫里的文物进行拍摄,顺便再取个外景用用。

    这个让人家很为难啊,博物馆里往往连照相机都不让带进去,你一群人扛个摄影机来,那算怎么一回事情啊。所以,王导演去了几次,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来好不容易谈成了,进去拍摄,结果王导演和几名在修缮园林的几个民工突然昏『迷』不醒了。

    乔迁去了医院一看,其中的一个民工,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清醒一点的时候,力气就会变得出奇的大,但是神智不清。要几个年轻的医生才能把这个民工按到床上,并用麻绳将民工绑了起来。

    这一切,医院却给不出来一个很好的解释。眼看民工的病情发作周期越来越短了,几乎每一个小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乔迁在乡下见到过,那就像是撞鬼了。

    大约这样的事情是食物中毒一类的事情,乡下人不了解什么叫食物中毒,就以为是撞鬼了,这样往往会耽误治疗,以至闹出人命来,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啊。乔迁跑到家里,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本《山河风物志》。

    《山河风物志》是一卷米粒大小的篆书写成的古籍,开篇既是,著书者徐福,抄誉者李斯。里面的内容同样是用纂字写成的,好在乔迁的古文算是过硬,看着不费什么工夫。上面虽然有不少神鬼的记载,但是老徐不愧是术士,应该是古代第一位有名号的化学家了,他在《山河风物志》中对撞鬼这一事情提出来怀疑,认为是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造成的,可惜当时相信的人并不多。

    历史上能有那么派头的人只有一个,秦始皇嬴政。

    这书正是秦始皇嬴政学过的东西。里面简直就是包罗万象,不过最适合的就是收集古董,对秦朝和秦朝以前的古董,《山河风物志》上的记载非常丰富。秦朝以后的也有详细的记载,虽然不知道是那位高手帮助李斯加上去的,算是一个遗憾,但是总的来说这本古籍还是一件比较有用的历史资料。乔迁看了一遍记在脑子里,至于什么时候消化的,他才不管。

    如果是机关里那些整日看报纸,喝茶水的闲人,是断然不会发现报纸的一角登了豆腐块那么大的一则消息:“七月十五日,故宫博物院发生不明火灾,幸好扑救及时,三间临时工棚被烧,并未造成重大损失。据悉是一维护工人生火不慎引起的。”

    另外,娱乐版就慷慨多了,用了半个版面的篇幅报道著名导演故宫遭遇意外,至今昏『迷』不醒的消息。

    而就在这个时候,故宫里也很是热闹。

    “这个一定要查清楚,我们是要对老百姓负责。哼,我去申请活动经费,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别人问我们,你们是去干什么啊,我们总不能说:救火的时候,在井里捞上来一个带有咒语的书,发现了多尔衮的秘密陵墓,这完全是荒唐吗!还茅山道士呢,没有一点科学根据。”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会长秦桢拍着桌子说。

    “那东西我让刘老看了,是满文的最初形态,只有皇家的记录才用这样的文字。根据我们已经破解的书上面的文字来看,满清这个摄政王确实不是埋在北京,历史上记载的多尔衮被鞭尸一说,有点靠不住脚。”站在一旁的中年人是秦桢的弟子,北京文协会会长田跃进,他在老师面前,可一点脾气不敢有。

    秦桢是什么人,那是享誉国际的考古专家。兵马俑的发掘和研究的带头人之一。(实际上是个半路出家的人,真本事就那样了。)

    不过为人脾气有点急躁,但是当秦桢听说刘老看过以后,显然他对这个刘老还是很敬佩的。他没好气的说:“这个老家伙,你说你认识就破解完,不认识就拉倒,破解一半,留个尾巴算什么事情。”

    刘老就是古文字专家刘守,尤其是甲骨文方面的造诣,在世界上来讲,不作第二人想,是个敢在国家文物局拍桌子的主,脾气臭的要命,但是人家有学问,有些事情还真就离不开这样的老专家,文物局的大小官员也就只有忍着了。

    想了一会,秦桢说:“要是老乔这家伙在就好了,他最喜欢这些鬼画符一般的东西。他一定认识后面写的是什么,可惜啊。”

    翻着手里刚刚送来的一本书,这是由几个工人打水救火的时候在一口井里发现的一本牛皮书。书上满是蝌蚪一样的符号,看起来,就象是游方道士写的道符一般,而这书也不知道是经过了什么处理,在井里泡了大约三四百年,上面的颜『色』还是那么的鲜艳,就像是刚刚写上去的一般,整个书更是一点腐烂的痕迹没有。

    经过刘守的鉴定,大家才知道这是满文的最初形态,看了这本书以后秦桢才真正认识到,满文原来是这样起源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皇帝弄出来的这书,不过既然和多尔衮有关系,自然不是康熙和雍正了,他们父子对多尔衮并没有好印象。乾隆曾经有意为多尔衮平乡,这东西自然应该是他弄出来的了。

    这个时候一名工作人员过来报告说:“秦老师,不好了,发现这书的四个工人突然发疯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呢。”

    秦桢的头一想就像是炸开了一样,手一哆嗦就把书扔到了地上。这是为什么?咒语,来自亡灵的诅咒吗?虽然做为唯物主义学者,秦桢是不相信有鬼神之说的,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是不害怕,但是并不代表别人不害怕啊。传出去老百姓要的是结果,结果是什么,结果人真的是发疯了。这个新闻影响力可就不好说了,他担心的是这个。

    书上说明,来自地府的灵魂,将忠实的守护着陵墓的秘密,消灭任何敢于侵犯的敌人,这与埃及法老的咒语是多么的相似啊。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为什么会有内容相近的咒语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联系?

    田跃进刚要说什么,秦桢抬手阻止了他,示意那名工作人员出去,然后才说:“这样吧,我去找一下院长,然后就去医院看一下那些工人。还好王家小子没有什么,不然,老家伙不和我拼命才怪。你去乔家看一下,就是用绑,都要把乔迁那小子给我绑来。我还就不相信了,还没有人看明白这些书。我都干了大半辈子了,还真没有见过鬼是什么样子,今天我倒是想开一开眼界。”对于鬼神之说,秦桢一向不屑一顾,一个军人当然不怕这些了。

    田跃进迟疑了一下说:“老师,乔迁他才九岁,能行吗?”

    秦桢“哼”了一声,眼里充满了狡诈:“九岁,跳四级,每星期上三天课,每次考试还是级部前十,而且,现在那小子又跳过中学,去读大学,天才啊,不过是贪财的天才。这一点和他爷爷一点都不像。嘿嘿,在单单潘家园就收了四百多件古董,只有在两次民间拍卖会上走了两回眼,赔了三千多元。这都代表什么,你知道吗?就是那两次走眼,我敢说就是那小子做戏给别人看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哼哼,现在都知道乔迁是天才,但是也有走眼的时候,所以大家的心里就平衡一点,就愿意和他做生意。要是他从来没有失手走眼过,那就是包赚不赔的主,白痴才愿意和这样的人做生意。”

    

第一卷 第十四章 乔迁的办法

    田跃进可没有想到,他这个一心扑在研究上的老师,居然这么了解一个小孩,真不知道老师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的。难道真的像传说的那,样乔东风和秦桢是把兄弟,想了想,他大为不屑地说:“这有什么,顶多是个神童,咱们国家那么多人,神童还是不缺少的,再说,他一个小孩,买古董上当是在情理之中的。”

    秦桢的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他知道学生什么都好,就是有点死脑筋,对考古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不求甚解:“你接着看下去,然后再给我一个答复。”

    看到老师真的生气了,田跃进这才翻到后面,内容是让他越看越吃惊。乔迁在这四年里面在京城各处晃悠,经手的古董有据可查的就达到了一千之多,赚了近七万。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文物协会一年的活动经费不过是三四万,加上人员的工资福利,一年也就十万左右。北京的文物可是在全国排上号的,这样经费才多了一点,其他城市,大多还不如北京的经费多呢。

    然后,秦桢有意无意地说:“现在国家是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我们要把眼光放的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