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宝
内容简介: 乔迁的爷爷乔东风是燕京大学的才子,在学校的表现可以说是三好学生的代表,所以后来就留校任教了。乔东风此人有个业余爱好,就是酷爱收藏,其痴迷程度已经达到宁愿不吃肉也要买古董的地步。 所以他的藏品自然就颇为丰富,不对,应该是颇为杂。用乔迁奶奶的话来说就是“你个老东西就是属蝗虫的,逮什么咬什么。西厢房三间,全是从外面淘换的破烂。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 凭借这股痴迷,乔东风还真就淘换了几件好玩意。整日的拿着当做宝贝,轻易不肯示人。建国后,凭借深厚的鉴定本领,乔东风被聘为故宫博物院文物委员会的副会长,成就了国学五老里面龙头老大的地位,一时间很是风光。〃
==========================================================================================================================
【申明:本书由 变态小说()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变态小说 】
==========================================================================================================================
第一卷 第一章 鼻烟壶的故事
乔迁的爷爷乔东风是燕京大学的才子,在学校的表现可以说是三好学生的代表,所以后来就留校任教了。乔东风此人有个业余爱好,就是酷爱收藏,其痴『迷』程度已经达到宁愿不吃肉也要买古董的地步。
所以他的藏品自然就颇为丰富,不对,应该是颇为杂。用乔迁『奶』『奶』的话来说就是“你个老东西就是属蝗虫的,逮什么咬什么。西厢房三间,全是从外面淘换的破烂。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
凭借这股痴『迷』,乔东风还真就淘换了几件好玩意。整日的拿着当做宝贝,轻易不肯示人。建国后,凭借深厚的鉴定本领,乔东风被聘为故宫博物院文物委员会的副会长,成就了国学五老里面龙头老大的地位,一时间很是风光。
可惜,在文革的时候,乔家收藏被没收。乔迁的爷爷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一代大师就驾鹤西去了。不到两个月,乔迁的『奶』『奶』也去世了。此时,乔迁的父母还在西北农村当知青,压根就不知道这消息。
城里的人到农村,新鲜劲儿一过,剩下的就是苦打苦熬了。尤其是女知青,干体力活就更费劲了。乔迁的爸爸趁机大献殷勤,终于把乔母娶回了那个远在北京千里之外的农村的家。
就在这个时候,乔迁的爸爸才知道父母双亡的消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留下的只是悲伤。
后来文革结束,乔迁的父母回了北京,『政府』依旧将乔迁爷爷的一处房产——位于潘家园附近多宝胡同的一处清末的四合院发还。
要说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就是高尚,尤其是知识分子。绝对是有一说一,乔迁爷爷的藏品,居然几乎被一件不少的发还了回来,至少95%的古董都回来了,大件一个都没少,当然,保不齐的被那位仁兄给顺走两件小玩意也有可能,乔家的古董可没有建立档案。
而乔迁就是出生在他的父母刚刚搬进北京的老家的时候,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日子。乔父便将儿子取名乔迁。乔迁之喜,大吉大利。
但是乔迁一直认为父亲是懒得给自己取名字,才用那么一个俗气的名字给自己凑合着用。不过大家“乔迁乔迁”的,已经叫习惯了,现在想改,也不容易了。
乔迁一岁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古董是宝贝了。一次,乔母将一本明代版的《梦溪笔谈》垫在桌子下面。好家伙,在一旁的乔迁扯开堪比少林寺狮子吼的男高音,来了个哇哇大哭,乔母怎么都哄不下来。
后来,乔母终于明白了其中原由,到底还是把《梦溪笔谈》拿上来。小乔迁才停止了闹腾,晃晃悠悠的满屋子溜达。
就因为这好嗓子,后来乔母一直耿耿于怀,乔迁应该去唱男高音的,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乔迁的母亲,多光荣啊。
这个时候,乔父无奈的道:“这小子,可真像他爷爷。”
乔母把眼光放的更远一点:“老乔,你说,你是学化学的,我是学电子的,以后我们儿子学什么好呢。我先声明,学考古我可不干。整日的日晒雨淋的,搞的和贝利一样今后怎么找媳『妇』啊。”
听乔母这么一说,乔父作为儿子,立刻为父亲正名:“考古有什么不好,我可是在皇宫玩大的,没有老爷子的手艺,皇宫我能进去吗?再说,咱们儿子这习惯,是谁养成的。用康熙年的青花给他作夜壶,用《四库纲要》给他作枕头。你可在四九城的再给我找一个这样的人看看。”
说来乔迁也奇怪,生来就喜欢古董,每次哭闹的时候,给件古董,一准的乐呵去了。
赝品?那可不成,乔家五件高仿的瓷器,不到一年就给乔迁摔了个噼里啪啦全让乔母扫垃圾箱里去了。小孩也不能忽悠啊。乔母说是儿子自小就有鉴定古董的天分,就像鸭子生来会游水一般。
古董捐献给国家?那是乔父的意思。不过乔父在家是二把手,乔母才是一把手,她可不管那么许多,坚决不捐,反正我儿子高兴就成那玩意能值多少还两说呢。
她抱起乔迁说:“有什么啊,反正都是国家还回来的东西。这一屋子东西,有我儿子宝贝吗?”说到这里,乔父那也只有哑口无言的份儿了,是啊,有什么古董比儿子重要呢。
在那个年代,古董,可是离老百姓很遥远的一个词。
潘家园附近的育英小学就是乔迁上学的地方,别看乔迁才九岁多,但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而且,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拔尖的,无论试卷难易,他从来没有让老师失望过,是老师眼里的宝贝疙瘩,让他的同桌好友石阳很是羡慕。
其实每次拿第一,对乔迁来讲是一点挑战也没有的。很早他就知道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母亲教他认识的字,小乔迁很快的就能学会。
但是,自从他看了古文《伤仲永》以后,他就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卖弄过。让乔母很是郁闷了一段时候,儿子怎么突然变的平常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乔迁在爷爷的日记里翻看,发现里面记载了一种鉴定古董的捷径,一种气功——心静如水。翻译过来就是全神贯注的将精神投入到鉴定古董的工作中去。注意力集中了,得到的鉴定结论自然就准确许多。
根据历史上记载,王羲之是第一个进入心静如水境界的人,结果就有了书法历史上旷古绝今的名篇《兰亭序》的出现。
千百年来,一代代不断的『摸』索,还真有点门道被弄了出来,心静如水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乔东风就把这样的一种精神锻炼法留了下来,此法可为世所绝传,铭心绝品的那一种。
从小就知道古董越是稀少越重要的乔迁,自然知道心静如水的重要。记牢了气功口诀以后,当时他就将那一页日记烧了。办事之果决,连大人都为之汗颜。
乔迁在学校里就是用平常的水平,按照道理说应该是不显山『露』水的,但是天才就是天才,他每次都能在班里拿第一,不服气不行啊。也幸好乔迁对自己的才能有所收敛,所以乔母才没有让他去哈佛学习,否则,就是绑,乔母也会把乔迁绑上飞机。
在古董里泡了九年,乔迁不但对家里的藏品烂熟于胸,就是故宫的大小宝贝,乔迁见的也不在少数。
由于乔迁爷爷的关系,加上他年纪小,所以,故宫文物委员会的人在整理鉴定古董的时候,是不避讳小乔迁的。加上他小嘴就像抹了蜂蜜一般,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一喊,更是讨人喜欢了。每周末溜潘家园、分钟寺,还有去故宫泡着,成了乔迁的习惯。
父母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每到这个时候,乔迁更是如鱼得水。在潘家园等市场,碰上喜欢的玩意就拿下。日积月累,口才练的和西瓜皮一般滑溜。
说起乔迁的爷爷乔东风,行里的人都是直挑大拇哥,尊称一声乔老。自乔迁七岁买了一件清朝的笔洗以后,这两年来,他在古董行里也是混了不小的名声。
一天中午放学以后,乔迁又到潘家园市场溜达。
春天的阳光照懒洋洋的照在人们的脸上,积古轩的掌柜王学民王老爷子手里攥着一个雍正官窑的富贵吉祥茶壶,『迷』着眼睛看着来往的行人。乔迁上前问了声好。
王老爷子瞅了他一眼说:“你小子,又来淘换什么玩意。对了,是不是惦记我那只蓝采和鼻烟壶,我告诉你,满北京城,八仙鼻烟壶,就咱爷俩有。那可是当年乾隆爷六十大寿的礼物。当年你爷爷下手快,收了七个,剩下的一个被我淘换过来了。你小子要么就匀给我得了,否则,你永远见不到成套的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传说是鼻烟壶里的极品之作,满清灭亡后流落到民间,那主人死后,这东西就留给了俩儿子。这小儿子是个抽大烟的,把自己的那份家产抽完以后,就惦记上了哥哥的那份,尤其是这八仙过海的鼻烟壶。
可是哥哥知道这个弟兄是个烟鬼,所以,时刻防着他,就是每月给兄弟的周济,都是给兄弟媳『妇』粮食,不给现钱,生怕这弟兄又去抽大烟。饶是这样,这个大烟兄弟,也是经常拿粮食去换钱,然后去烟馆消受。
有一次哥哥出门,这弟兄竟将八仙过海的鼻烟壶给偷了出来。
后来八仙过海其中的七个到了乔迁爷爷手里,另外的那蓝采和鼻烟壶,就被王老爷子淘了去。
当然,这其中原由,乔迁都是听王老爷子讲的。
几乎每次见面,王老爷子都要提这事情。就在他以为乔迁会像往常一样拒绝的时候。乔迁拿出来一个苏绸的盒子说:“老爷子,明天是您七十大寿。这七个鼻烟壶正好给您作寿礼。祝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老爷子先是一愣,然后激动的接过礼物,戴上花镜把里面的七个鼻烟壶看了又看,然后把怀里的那只蓝采和鼻烟壶拿出来,放进盒子唯一的一个空缺处,激动地说:“好,好小子,你真有种。比那老家伙强,但王爷爷我不能要你那么贵重的礼物,我能看到八仙在我手里齐聚,就已经满足了,这八仙过海,已然团圆,还是你拿去吧。”
乔迁再三推辞,王老爷子最后说:“小子,你知道这八仙过海的另外的一个故事吗?当年,这八仙过海在我们两人手里,那个时候,我们两人一同喜欢上一个姑娘,那就是你『奶』『奶』。呵呵,那个时候青青还不是你『奶』『奶』,我和你爷爷一起追求青青,两人打赌,赌注就是这八仙过海。后来,青青成了你『奶』『奶』,我就参加了红军。再后来,想把东西还给你爷爷,但是我磨不开脸面,几十年来,这八仙过海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怎么都打不开。现在看到它,就象想起了当初的日子,我看一眼就够了,东西还是你拿去,这应该是你乔家的东西。”
乔迁微微一笑说:“王爷爷,这事情我知道,爷爷在日记里写过。不过,那是上一代的事情了,玩意已经送了出去,我怎么能收回来,您老还是自己留着玩吧,我去溜达溜达。”
逝世者已矣,为什么要生者继续这份痛苦,看多了书上悲欢离合的故事,乔迁有着与他的外表不一样的成熟心灵。
王老爷子喊住他说:“等等,我要告诉你一些关于鼻烟壶的来历,免得到时候有异常的事情在你身边发生,而你一无所知,白白让人笑话反道是我害的了。”乔迁搬了一个马扎,坐在一旁洗耳恭听。
原来在解放之前,王老爷子和乔迁的爷爷都是年轻的学生,后来革命了,学校就不上课了,至少是那种老师找不到学生,学生找不到老师的情况。况且当时两个人年纪不大,正是淘气的时候,于是两人就开始注意市面上的动向。
这个时候,袁大头想当皇帝,学生开始声讨,游行示威,向『政府』施加压力。王老爷子和乔东风也不闲着,两个人就可着四九城的转,联系同道的大学生。后来转着转着就遇到了一个写大字的老人,这老人用的那个装备虽然看起来破旧,但是在古董界人的眼里却是极豪华,简直让人吃惊。
乔东风他们两人怎么说都是潘家园出来的人,对古董的鉴别本来就是有一定能力的,那老人用的是金星波浪砚台。此砚台是当年老佛爷五十大寿的时候,外国人进贡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