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世之悠闲的生活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活一世之悠闲的生活1-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柯小鸥走了过去,略带歉意的说道:“董大哥,真不好意思,家里来人了,不能和你一起吃早餐了。”

    “哦,我说呢,我还以为自己被遗忘了”袁东方耸了耸肩说着,心想自己要是不多嘴劝她给家里打电话,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和她好好的单处几天。(未完待续)

正文  101、胡庆余堂(一)

    101、胡庆余堂(一)

    说实话,小鸥在前世和徐亚芳一家人也没有打过几次交道,一次是二十岁那年在杭州做手术时,老妈在她家住了些天,每天送饭菜到医院来,而小鸥出院后也只在她家住了一天就走了。老俩口和这个小儿子都挺热情,可是另外三个就不地道了,总认为小鸥妈是去打秋风的,前世的小鸥很懂得看脸色,见别人家是那个态度,出院后也不多待就回家了。

    餐厅里,柯小鸥很抱歉的和董方解释了自己失约后,就陪着自己这一世第一次见面的冬表哥一起进餐。季冬冬自从见到这个名义上的表妹后双眼就离不开了,当看到柯小鸥和董方搭话时,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小鸥妹妹,刚才那人是谁啊,好象你们挺熟的”

    “一个朋友,也住在这里。”

    “你一个人出门可要当心点,别随便和陌生人搭话”

    柯小鸥听到季冬冬的话,只是“哦”了一下耸了耸肩并不以为然。

    昨天小鸥在植物园里收集到不少的植物种子,原本打算今天去探一下天目山的,可是季冬冬的到来打乱了她的安排,看着他那热切的表情,也不忍拒绝这个帅直烂好心的伪表柯。

    一顿早饭吃下来柯小鸥对这个伪表哥算是进一步有了了解,本来看外表也就是二十出头,只是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只不过是专科,今年也就要毕业了,小鸥很奇怪,为什么他会选择地质专业,不过这个问题小鸥没有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可不是小鸥的习惯。

    “小鸥妹妹。你今天有没有什么打算,准备去哪里,我给你做向导”

    “几个景点这几天都玩过了,今天打算去一下河坊街和吴山,看一下杭州老街的景致,那里工艺品应该会多一些吧”。

    柯小鸥这个借口寻得也有目的的,河坊街那里有杭州的老字号药店《胡庆余堂》,这所百年老店和北京的同仁堂是号称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

    空间里的高级药材都快泛滥成灾了。如果自家消耗十几代也用不光。偶尔发卖几个,换钱是小事,关键是也许能救上几条人命,昨晚上在整理空间时,小鸥就准备了二只野山参和二只金边灵芝,除了一只山参是三百年以上的。别的都只有二、三十的年份。反正自己随身带着证明,用这些物品也许能从这里在杭城打开一遍天空,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子。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旧社会的时候与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这里相当于是一条老文化街,老字号的商铺有孔凤春香粉店、大昌旱烟、万隆火腿店、张允升帽庄,胡雪岩故居也在这条街上。

    因为季冬冬在的原因,柯小鸥破天荒的没有打车,香格里拉门口就有湖滨专用的公交车线。也不用倒换车程,因为他们出来的时间比较合适,上了车还有座位,柯小鸥没有和季冬冬争,让他付了四角钱的车费,而季冬冬更觉得自己付钱买票是应当的。

    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也看着路上的行人百态,柯小鸥第一次觉得坐公车也不是件坏事,当然这要是在不拥挤的情况下,前世杭州的公交可是很难受的,特别是每天早上的公车,那时候公车都换上了空调封闭式,本身空气就不流通早起赶着上班的人们,在公车里吃东西,肉包味,豆浆味,油条味,百味具全,那那个气味啊,晕车的人是肯定就大吐特吐的。每次小鸥弟弟请她去杭州游玩时,能推小鸥就都推掉了,就是因为怕坐公车。

    河坊街在2002年被政府开发,成了杭州一个非常热闹的景区,特别是里面的小吃一条街让小鸥这个小抠门是每每最容易大出血的地方。

    现在的杭州私家车很少,而道路也很能流畅,公车晃晃悠悠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吴山脚下,然后要步行去往河坊街。

    “冬冬哥,这里的街区景质真好啊,古色古香的”看着那古朴的老式建筑,小鸥真的很感慨,记得前世来这里的时候,这里都被开发了很多现代式的建筑融合进来,和现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一路行来,都是一些小型的商铺,有卖杂货的杂货铺,有专卖酱菜的酱菜铺。

    小鸥走进了一家酱菜铺,看到里面有数十种酱菜,其中就有小鸥最爱吃的辣罗卜,那腌的金黄的罗卜上沾着一小块一小块的粉碎的红辣椒,让小鸥不自主的吞咽了一下。忍不住馋的就买了一角钱的辣罗卜。

    这个时候的商铺包装也都是牛皮纸之类的,很环保,而辣罗卜有点水分,店家就用了油纸包,还特地控了一下罗卜里的水份。

    “小鸥妹妹,你爱吃这些啊”季冬冬很奇怪的看着小鸥,在餐厅里,看小鸥吃的东西好象都很讲究,没成想还会吃这些小小的酱菜。

    如果不是季冬冬在的原故,小鸥肯定会买上好几斤存放在空间里的。前世小鸥也爱吃这些,不过很少买了,因为很多酱菜都被添加了色素。听到他的问号,小鸥回道“嗯,这个配馒头,稀饭最好了,这几天我在外面玩,中饭都是对付吃的,有这个就好多了。”

    季冬冬心想,原来是这样啊。

    看到老式的河坊街,小鸥一下子找不到药店的方向了,只能问道“冬冬哥,听说杭州有一家胡庆余堂中药铺就在这附近,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你要去药铺买药啊”

    “我在家里拜了个师父学中医,听说这胡庆余堂和北京的同仁堂号称南北中药的龙首,所以想来看看,你也知道的,我们那小地方药材的品种肯定没有这里多的。”

    “真没想到小鸥妹妹还会中医,胡庆余堂离这里不远,就在那边的街角拐过去,我带你过去”

    走近胡庆余堂,沿路一堵长长的白色墙面上浮雕着四个黑色的大字“胡庆余堂”,小鸥知道这是到了正地了,因为这堵墙里面全是胡庆余堂的属地。沿着此墙走到头只见一古朴的清代建筑群,青灰色的墙砖砌的墙面,长门形的门洞边挂着黑色的二块牌扁。

    走进大堂,浓郁的历史中医历史氛围及展现在眼前,一块“真不二价”的牌匾高挂在正堂中央。扑鼻而来的药香让小鸥感到很兴奋,可是季冬冬有点不舒服了,从小到大生病都是吃西药,对中医他还真的没有了解过,可是看到小鸥的兴奋状,他也不能说要退出。

    前世小鸥也来这里,不过是给政府开发过的,整个堂内划分相当细致,整个就是一个中药历史博物馆。现在的胡庆余堂还保留着原来的中药铺形式,一排排的大药柜顶着墙壁摆放着,而堂内最醒目的则是创使人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题写的“戒欺”匾额和一块“真不二价”

    戒欺上写着:“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看到这古朴的牌匾,小鸥心里有些激动,想着中医后来的岁月中是越来越被人遗忘,以至于很多传承断了。更有那可恶的韩国人把中药硬说是韩医,要盗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到这一幕幕,小鸥心想,自己那悠然一生过的想法是不有点太不切实意了,也有点太逃避了,自己手握空间至宝,怎么可以逃脱。看来自己回去后是该把《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给好好的熟读一下了。

    季冬冬至从进了堂内就一直没开口说话,看到小鸥外显的激动表情到后来的平复,现在又不知道在深思些什么,忍了半天的他终于开口问道“小鸥妹妹,西医不是比中医简单多了,为什么不学西医,你看这一排排的药柜,就是几百上千种药,学中医不是全在记着啊。”

    “冬冬哥,中医是我们的国粹有着几千年的传承,最主要是中药副作用很少,西医才多少年啊,哪能和中医相比。”

    “那也太难了,看到这些药我就头痛了”

    “也不难啊,把《黄帝内经》熟记,就入门了,药材嘛要熟读《本草》,再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孙思邈的《千金方》这几样精读练会,就能坐柜看病了,当然要学得更精除了理论不行,重要的还是实践,我现在就是缺乏实践。”

    柯小鸥和季冬冬一走进大厅,就被堂内的一些人所关注,起初以为是来买药的,可是后来他们说的话,让周边的人听到一些,其中就包括堂内一个坐诊的老医生,他在边上细细的打量着柯小鸥,心想这么漂亮的女娃也会学中医,要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报考的西医临床学。

    小鸥和季冬冬边说边走就来到了堂内一侧的围起来的展柜边上。(未完待续)

正文  102、胡庆余堂(二)20红粉加更

    102、胡庆余堂(二)

    大堂内也很朴实,全是全色的青灰色墙砖,光线回字形的房间使得光线从屋顶能直射到大堂中同央,使得整个堂内光线不至于阴暗。

    大堂的一侧是一个约五米长的展柜,上面放着很多透明的玻璃瓶,瓶子里面都是用烈酒泡的各种药材,其中不乏胡庆余堂的镇店之宝,有泡的虎骨酒,有粗大的鹿鞭酒,还有二瓶用人参浸泡的药酒。

    看到人参酒,小鸥的兴致又上来了,虽然是隔着围栏但是良好的视角,让小鸥是看得一清二楚,二瓶酒,其中一瓶里的参要细小一些而且品质不是特别的好,估计只有几十年的年份。可还有一瓶里的参,尽然有婴孩臂膀粗细,而枝须更是多如牛毛,显然这颗是百年老参了。小鸥看了一下底下的标价,吓了一跳,每毫升要50元,估计这泡药用的酒也是好酒。

    小鸥心想自己准备的那根有点呈人形的参,要是拿出来会如何,她不敢想像了,算了,有个外人在必竟不方便,还是在走之前找个时间再来一趟。

    在胡庆余堂小鸥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借助良好的视力,查看了一下药柜上的药材名称,发现还有很多药名是自己没有听说过的,小鸥又买了几个特制冬季补药膏方,心想回去可以送给厂里几个要好的同学家里。

    想着晚上要去别人家吃饭,空着手去总是不太好,小鸥问道“冬冬哥,你爸妈身体还好吧。”

    “哦,还。。还行,就是我老妈一到冬天就胃寒的要命,每天要捂着热水袋。”在一边等着都快打瞌睡的季冬冬被惊醒了。

    听到这里小鸥知道该买些什么当礼品

    “同志。请帮我拿二盒阿胶”小鸥指着柜台里摆放的山东阿胶。

    这时走过来一位满头银发,脸色却很红润的老药工,看到问药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心想她肯定是帮别人买的或是送人的,于是他微笑的询问道:“请问你这阿胶买了后是送人的吗?对方的体质你能不能和我说一下,也许我能给你一个好的建议。”

    “哦,我这是打算送人的,对方是个老人。一到冬季腹部就发寒。我想用这个做点固元膏给她吃。”

    “小姑娘,你还懂固元膏的做法啊,真不简单”

    受到夸奖小鸥有点美滋滋的,她继续说“我也是学中医的,学了好几年了。”

    “还真看不出来,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也喜欢我们的国粹。这样吧。我出三个问题,如果你能答得出来,这固元膏我们这帮你做好。而且阿胶给你打个九折如何。”

    小鸥心想,要是拿回去那么硬的阿胶,要冬冬妈处理估计一时半会是吃不上的。还是成品拿去比较适合,直接可以服用,想了想回答到“行,你考吧”

    “学中医,本草和黄帝内经是必需要熟的。我就考这二个里的内容吧”

    听到有人要现场考中医知识还能打折药材价格,周围不一会就聚齐了一些看热闹的顾客和参观者。

    “内经中说的,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这句是什么意思”

    柯小鸥心想,这是最基本的知识啊,看来老师付在放水想到这小鸥笑了笑说“这是指吃东西时过寒易伤胃,是胃阳气不足,太热了又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同样也会受刺激。所以人吃东西时,热的东西不能过热,寒的东西也不能过于寒冷才行”

    老师父一直微笑着看着小鸥,见她顺利的答出了第一个问题,右手虚空的撸了一下下巴上的胡须(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