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宿好折腾,每个人都步履蹒跚。从第二个山头往下看,朦胧间见山坳里架着一排窝棚,想来那里就是阿哈营地了吧!
定宜心头燃起希望,踮着脚说:“十二爷快看呐,下山就到了!”
十二爷站在树下,没等他开口,头顶上一只松鼠跳过去,抖落满枝积雪,砸得他一身尽是。她哟了声,赶紧过来替他拍打,他笑着转头看,天边晕染出一片红,今天当放晴了。他长叹道:“好些年没在野外看日出了,我记得十二岁那年跟我皇阿玛秋狝,天不亮就到林场,兄弟们聚集在看城1周围,听他们吹鹿哨,看太阳慢慢升起来我从没见过那么大那么红的太阳,时隔多年还清楚记得。那时候真好”
定宜顺着他的视线眺望,他所怀念的不单是当时情景,还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现在呢,人越大烦恼越多,都一样的。
“你呢?”他问她,“你小时候有过什么高兴事儿?平时玩儿什么呀?”
“我呀”她仔细想了想,“我六岁家就败了,也没什么可干的,很多事情记不太清了,就记得爱在金鱼池里钓金鱼。我哥哥有能耐,他们都是自己孵鱼卵,我知道金鱼里头鹤顶红比较凶,也挺皮实,但弄不好就得养死。鎏金和兰寿呢,喂好了不失膘,比较容易养活。我的那些玩儿的理论都打我哥哥这儿来,后来飘在外头就不那么讲究了,村里孩子多,我有了玩伴,基本就是上树下河。逮季鸟儿呀,逮棺材板儿【蛐蛐】,尽瞎玩儿。“她转过眼看他,“十二爷,我和您总有说不完的话,您不嫌我聒噪吧?”
他摇摇头,“我爱看你说话。”好些时候没话找话,就是为了多看她几眼。只要她出声儿,他就可以大大方方打量她了。
她的目光流转向别处,微微一点笑意挂在唇角。可以咂出他话里的味道,她觉得十二爷应当是有些喜欢她的,这样多好,多大的造化。将来就算跟了别人,回想起来也可骄傲了。
她深深舒口气,天转亮了些,下山的路也渐渐明晰了。越靠近真相越怯懦,那山坳像张开的巨大的嘴,会把一切吞噬似的。她咬了咬牙,“十二爷,您说他们会不会在那里?”
说实话希望很渺茫,这片绵延的山脉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神魂和梦想,一个人扎进去,还不如石子抛进水里能激起涟漪。只是怎么同她说呢,他略顿了下道:“不管他们是不是还活着,你都得接受。”
她缓缓点头,“这一宿我想了挺多,不接受也没办法。他们不在了,我不能跟着去死,我还有师父要尽孝,我有我的责任。就像您说的,既然以前能活,以后一定也能,还会越过越好可我就是怕呀,我觉得他们应该活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他们”
他说:“那就去找,找过一回心里踏实了,往后该怎么就怎么。”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行,踩下去一脚不知道深浅,两个人相互扶持着一步一步腾挪,将到那里的时候听见里头咳嗽呵斥的声音,一会儿出来十几个压刀的兵卒,手里持着鞭子,歪戴暖帽叉腿站着,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
那些阿哈从门里鱼贯而出,个个拱肩缩脖。身上是褴褛的老棉袄,粗布做成的,早看不清颜色了,破损的地方露出斑驳的棉絮,丝丝缕缕泛着黄,厚薄也不均匀,冻得瑟瑟发抖。苦难太深重,连眼珠子都是迟钝的。发现有人来,极慢地看一眼,又低下头去。这世上什么都和他们不相干,西北风里旁若无人对插起袖子,蓬头垢面,拖动着露了脚趾的棉鞋,走一步,发出沉重的跺地声,那境况和顺天府大牢里的犯人不同,甚至不如街头乞讨的花子。
定宜迸出两行泪来,如果汝良他们在里面,还怎么和以前的公子哥儿联系起来?
两个兵卒的皮鞭抽得噼啪作响,吊着老高的嗓门喊:“野泥脚杆子,还有闲情儿看!狗东西,喂饱了就偷懒,饿你们三天,饿得转不动脖子,叫你们再看!”
“来者是谁?”远远有个披着斗篷的叉着腰轰人,“这是朝廷禁地,不是你们看西洋景儿的地方。麻溜走,走走走,要不给你们全逮起来!”
定宜觉得那人应该就是这儿的头儿了,赶紧上前几步说:“劳您驾,我和您打听几个人”
她还没说完,被人一连串的“去”给撅回姥姥家了,“打听什么,没看见这儿忙着呢?这是你卖呆的地方?一色朝廷重犯,你靠近了试试,要劫人是怎么的?”看来人给骂傻了,怔在那儿不挪步,大氅罩着身子,也瞧不出身条儿来,上下审视了好几眼,炸着喉咙叱,“还他娘的不走?等老子押你进号子?这儿别的没有,铁链重枷有的是,怎么着,想尝尝味儿?”
大呼小叫引来了边上人,一瞧之下顿时笑了,“任领催2您眼神不行,这是娘们儿找男人来啦,您小点声儿,别吓着人家。”
姓任的一听复打量几遍,“女的?女的上这儿来,敢情还是个贞洁烈妇呢!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地跑。发配了当他死了就得了,另找啊,至不济咱们哥们儿也愿意担当担当”
一伙人说笑取乐,没留神后边过来的人,一个漏风巴掌兜头扇了过来,“瞎了眼的狗奴才,你好大的胆子!”
任领催给扇得两眼直冒金星儿,等醒过神来要杀人,一回头,一面牙牌照着面门拍了过来。定睛看,雕花底板上写着和硕亲王四个大字,这一惊不打紧,一腔怒火顿时化成了冰碴子,往后连退好几步,就地跪下便磕头,“奴才奴才是混帐,油脂蒙了心窍,不知道王爷亲临奴才罪该万死?”
大英在旗的都知道,腰牌是宗室的名刺【名帖】,写贝勒就是贝勒,写王爷就是王爷。头儿跪下了,底下当差的没有挺腰站着的道理。看守们都忙磕头,几千的阿哈立时便趴倒了一大片,任领催带头叫饶命,阿哈一叠声喊冤枉,山坳里登时呼声震天。
外界再多干扰,于弘策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他只蹙了蹙眉道:“把人都归拢起来,回头我有话问。”
任领催忙道是,跪着调转过身子挥手,“赶紧的,把这些阿哈都押到前头草场上去,谁再嚎丧拿驴粪堵嘴”想想王爷跟前太放肆了,声音低下去,慌里慌张瞪眼,“还不动起来,快着点儿呀!”
卒子们哈腰领命,呼呼喝喝皮鞭抽得山响。定宜不忍看,转过头来单问任领催,“您在这儿当值多久了?”
任领催吃不准她的身份,问了只管答:“回姑娘的话,小的是徵旗下包衣,祖祖辈辈常驻在长白山这片的,十五岁在皇庄当差,到今年立冬满二十年了。”
“那十二年前从京里发配来的人,您还记不记得?”她急道,“都察院御史温禄有三个儿子发到皇庄,他们人呢,现在在哪儿?在不在那些人中间?”
任领催愣着眼想了半天,“温禄的儿子?温汝良他们?”
定宜的心都攥起来了,“对对,正是的,他们人在哪里?”
任领催直摇头,“这几个反叛,来了就没消停过,鼓动人造反呐,带头跑什么的,折腾了近两年。后来押在水牢里泡了三个月,老实了,可出来赶上牲口发瘟,他们就染上了,没多久就死啦。”
本来虽没抱多大希望,但也不至于绝望。眼下呢,问过了,证实了,的确是没了。她实在是经受不住,脑子里一懵,倒下来便人事不知了。
作者有话要说:1看城:清代皇帝行围打猎时设在高地的瞭望点。
2领催:清代官名,司册籍、俸饷。
第42章
她经历的痛苦,心里的挣扎;他再着急都没法替她分担。就像人生必要经受的磨难一样;淬了火;就到达一个新境界;百炼成钢。往后她应当刀枪不入;他也不会再让她受半点苦了。
他把她抱在怀里,抚她的脸。难为她了,咬着槽牙走了一夜;翻山越岭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太耗体力,精神上的寄托一下子化为乌有,难免会被现实击垮。
随行的戈什哈来得也挺快,没隔多久就到了。这地方都是窝棚;污糟得厉害;人不好安置,只有就地搭帐。旁的先不管,拢火盆给她渥着,让领催准备米汤来,等她醒了好让她暖身子。
七爷依旧是姗姗来迟,等他到的时候都安顿完了,他过来一看,大皱其眉,“没本事还学人逃跑?瞧瞧成了这鬼样子!这是怎么了?冻晕了?”
弘策不好说什么,含糊应了,这下七爷来气了,嗓门儿也见高,“这东西是个重情义的,他知道你要查案子,连主子都顾不上了,舍命陪君子来了。我都教训多少回了,一点儿不听话,他是属驴的!”扭头看,榻上人蔫头耷脑的也可怜,就住了嘴,挨在边上打量他,边打量边兴叹,“自己什么身板儿呀,还充人形儿!老十二,不是做哥哥的说你,你要让我的人帮忙,好歹知会我一声,让我心里有个数。这么不声不响私自带走了,你知道我是什么想头么?我至不济也是个亲王,人见了我得管我叫声爷,可在你这儿我就是个二傻子啊,蠢哥哥,什么好赖都不明白,是不是?”
七爷要翻账,翻起来牵扯就多了。弘策道:“七哥说这话,折得兄弟没法活。事发突然,小树是好心,说案子早早儿有了眉目,也好早些上宁古塔。七哥畏寒她知道,担心主子耽搁久了受委屈,不也是一片孝心么。”
七爷一听,原来是为了他,顿时满腔不满都消散了。回过身低头看小树,真是处处透着可爱呀!
弘策还记挂温家三兄弟,来来回回几万的阿哈,一提起温禄的儿子任领催就能回忆起来,真有这么叫人难忘么?既然他能记住,吃住都在一起的就更不会忘记了。
他出门去,往草场上看一眼,这么多人,就算庄头嘱咐过什么,长期浸泡在苦难里,许他们一点微利,不愁套不出真话来。
他长长叹口气,眼前浓雾一片。三个里头哪怕剩一个,对她也是安慰。
叫沙桐来,把话交代给戈什哈,分头出去打探。这些年长白山和宁古塔存在同样的问题,阿哈人数急剧减少,逐一审视,壮年寥寥无几,几乎都是老弱病残。朝廷降罪的刑犯,到了这里和牲口无异,难免有随意屠戮和倒卖的事发生要是倒卖了还好些,或者有一线生机。温家兄弟他也有点印象,二品以上官员的儿子落地就是侍卫,当初在一处练骑射,布库场上交过手的。后来他去喀尔喀,回来才知道温家坏了事,要是早早儿料到会遇见温家的闺女,伸把援手,至少那三兄弟不会弄得现在这副光景。
外头忙打探,帐里的七爷也没闲着,他给小树晾凉白开,别手别脚拿两个碗这么折过来折过去,嘴里喃喃着:“滚水烫嘴呀,我最不爱吃烫的了,我额涅老说我是猫儿投胎,吃不得热食儿。猫就猫吧,狗才冷热不忌呢,你说是吧?我好多臭毛病,往后你跟着我你就知道啦。“探头看看,在榻脚上踢了一下,“差不多了啊,该醒了。跟人满世界乱跑,跑完了还要爷伺候你,你多好的福气呀,我额涅还没喝过我晾的水呢!“
他絮絮叨叨的,最后真把人啰嗦醒了,赶紧挨在榻沿上喂他,“来来,张嘴。你爱不爱吃栗子粉?冬天吃栗子粉是老例儿,等回了皇庄我让人给你蒸,啊。”
定宜还糊涂着,左右看了看,不知身在何处。再瞧瞧眼前人,吓了一跳,慌忙坐起来,结结巴巴说:“那什么主主子,您怎么来了?”
“我追逃奴啊,谁让你悄没声儿跑了。”他把碗边儿贴在他嘴唇上,“喝一口,我再让人拿米汤来。我说你往后能别自作主张吗?虽然我知道你是一片忠心,想早点儿结了案子,好让爷离开这儿,可办事前先和爷商量一下,爷不是不近情理的人呐。你在我身边,我多早晚骂过你呀,是不是?我都是和你讲道理,哎,我最爱讲道理了,因为我站得住脚呀,不像你,猴儿顶灯似的”他说一堆,小树边喝水边瞅他,他就觉得心虚,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以前老不讲理?反省一下子,没咂出子丑寅卯,倒想起先前的主意来了。扒衣裳不是时候,周围眼睛太多,这事儿得背着人做。那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一说,让他有个准备。
但是怎么开口呢,有点不好意思。他踯躅着看看他,“树啊,我问你个事儿,你在北京有没有相好的?”
定宜不知所措,“还还没有看对眼的,主子怎么问这个呀?”
“我这里有一人儿,长得漂亮,大眼睛高鼻梁,出身好也有钱,家里田产吃不完,呼奴使婢的要紧一宗儿,这人脾气随和,整天没什么犯愁的事儿,架架鹰啊,听听曲儿啊,活得可带劲了。”
她不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