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企业家都对杨星每次提出的新想法和投资方向感兴趣,把他视为指路明灯。所以杨星受伤昏迷那段时间,除了他的亲友外,最着急的就是那些和中星资本有紧密业务往来的老板们。出于对杨星商业眼光的无限信任,因此当杨星提出想联合一些人一起投资开发巴岭和山城的页岩气时,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都聚在了他的身后。
这其中来自民营资本大本营的江浙商人虽然和杨星发生过多次冲突,但其中领头几位也是和杨星合作最多的,汪云起和荣新民都是榜样。况且当年他们连中星资本都敢打主意,说明实力非凡,而经过国内去年那个官场大地震。对金桥银路老板一番清洗。这些老板们都明白杨星的能量。商场规律就是既然无法打败他,那就干脆加入他,加上有中长集团和杨星联手在三都澳和洋浦建港设厂的成功例子,于是杨星一呼百应,他们也跟过来想沾沾光。
至于山西煤老板则是响应杨星邀请最奇怪的一拨人了,国内对这些靠挖煤致富的商贾,总体来说评价不高。世人印象中这些煤老板贿赂官员得到煤矿开采权,大量引入黑劳工甚至禁锢劳力,搞得跟奴隶助一样,再加上违法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和接二连三的矿难。这些煤老板俨然成了黑心商人的代表。
这几年全国人大代表连年上书要求整治山西煤矿,山西自己的几家大国有煤矿也屡次表示要把那些挖自己墙角,干扰市场定价的小煤窑赶尽杀绝,除了利益考虑之外。煤老板的一些做派实在让人看不惯,人人喊打,正是打击对手的绝好理由。
只是煤老板中虽然个个身缠万贯,但除去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某些暴发户,大部分还是清醒的,觉得今天到běi jīng车展买光里面所有百万豪车,明天到上海购下一层千万豪宅的做法不是长久之计,枪打出头鸟,煤老板们高调露富,又给社会留下太多话柄。简直就是取死之道啊!
果然前不久新登台的山西省领导就公开表示,要对以前因为煤价较低而采取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导致小煤窑遍地的政策进行调整,要率先在全国推行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作为全国煤炭行业改革的试点。官面话之下的意思,就是煤老板们好rì子要到头了,zhèng fǔ准备收回开矿权,运气好的能得到点补偿款,运气不好的就等着吃官司赔光家底吧。消息一出,煤老板们惶惶不可终rì,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考虑如何体面退出。
但就算及时推出能保住百万家财,煤老板们也要考虑将来怎么办。他们大部分只在挖煤开矿上有经验,贸然进入其他行业心里没底啊。而页岩气多少和挖煤属于资源开矿行业,杨星伸出的橄榄枝无疑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加上山西zhèng fǔ官员也对引导他们转向很是鼓励。联合星威资源找上门来,几轮谈判后终于成功杯酒释兵权。大部分煤老板们乖乖交出手里煤矿资源,转而联合起来要投资页岩气开发。
山西zhèng fǔ同意和星威资源联手,也是看中其在煤炭节能减排、坑口发电和煤化工等技术上提供的支持。这几年国内发电需求猛增,煤炭价格也逐步市场化,国内外各煤炭来源竞争激烈,山西虽然是煤炭大省,但一直受困于运输渠道问题,以往独步天下局面被进口煤炭挤占不少。
因此山西一直想大力建设坑口电站,直接向外输电。另外国际石油价格这几年稳步攀升,进口油价比煤价高的多,而国外一直对中国以煤炭这种高污染能源为主要能源倍加挞伐,国内所受环境压力很大,所以山西早就有发展煤化工业,用煤变油来弥补国内石油需求的想法。
星威资源在这几方面都有独门绝技,山西这些产业又属于投资跨度长,金额大的大型基建项目,很希望得到星威资源的投资,顺便还能一劳永逸解决小煤窑的问题,因此山西zhèng fǔ宁肯把这些曾创下了不少利税的煤老板资源拱手让给星威资源,也要完成省内煤炭资源整合和煤化工业转变的任务。
现在三方皆大欢喜,山西省达到了目的,煤老板得到了实惠,还能加入到页岩气开发,获取更长远的收益。而星威资源虽然对开发页岩气信心满满,但也知道这是场投资长见效慢的豪赌,能多拉来投资者分担风险当然更好。于是就有了一大批国内顶尖民营企业老板齐聚巴岭和山城的盛况。
有不少心比天高的老板,看到一大群足可以和杨星父辈年纪相当的商界老油条围着杨星不耻下问,也不由概叹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尤其眼前这个年轻人隐约已是国内商界领袖。杨星用页岩气把全国几乎最顶尖的商人都聚集到一起,当然不会空口白牙只是开空头支票,总要给大家看看真正利益所在才行。
不过他很有底气,因为他是在场唯一知道未来几年石油价格走势的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左右,石油长期在25美元一桶价位下徘徊,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进口石油量飞涨带动国际石油价格开始屡创新高。去年8月,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遭遇“卡特里娜”飓风侵袭,许多石油钻井和炼油厂被迫关闭,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一度突破70美元一桶大关,相比2002年已经涨了三倍不止!
因此杨星当初才会那么热切的想要进入石油产业,即使面对国内三桶油的垄断地位,也想方设法得到一个份额。相对石油,天然气这种污染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能源无疑更受欢迎,亚洲已经成为继欧洲之外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市场,只是天然气储存和运输成本较大,亚洲天然气价格也是世界最高。
而我国在天然气勘探和开采上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需要进口,尽管有西气东输等国际管道输气项目,依然有很大的供需缺口。天然气分常规和非常规两类,除了普通天然气井中出产的天然气,页岩气就是一种赋存于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以国际标准换算,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所提供的能量约等于1亿吨原油,而目前中国页岩气储量估计在25万亿立方米,可想而知页岩气具有多大商业价值。
在国内十一五规划中,页岩气已经列为国内100多个**矿种之一,zhōng yāng希望能完成开发100200亿立方米的规模。参照目前最成功的美国页岩气开发模式,当地近千家中小型企业成为开发主力,美国页岩气规模也以每年增长30%的速度让国内非常羡慕。
国内已提出要学习美国的技术和经验,降低市场门槛,除了加强国际合作外,让国内有实力的民企广泛参与页岩气的各个开发环节中来,无疑是一个快速见效的好办法。国务院已出台扶持页岩气开采的支持政策,“十一五”规划中对涉及页岩气开采的补贴政策做出了明确指示,具体形式将会借鉴煤层气的补贴措施,这些政策支持无疑最打动杨星带来的国内民营企业家们。
杨星公开表示,虽然相比国内“三桶油”的国企,星威资源在人才和资金上并不占优势,但由于早早布局,目前星威资源在美国那边也收购了多家拥有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公司,即使中国和美国页岩气储地的地质条件大不相同,但作为世界上开发页岩气最成功的国家,美国技术对于大家联合开采页岩气有着极好的指导经验。
何况星威资源这几年在深海勘探油气资源方面也迫有建树,和中海油在东海联合开发的一处海上油气田已正式投产,相比其他民营企业来算是技术能力最为雄厚,现在星威资源愿意站出来领头,集合大家之力挑战三桶油在国内的天然气垄断地位,退一万步讲,就算是页岩气开发失败,大家还能在石油开采上有回报。这次商人官员齐聚,要亲眼看看采集页岩气的全过程,有了底气后现场不少人就互相摸底,想找找更多商机。。。)
s
第七百九十九章 跨国银行大危机
以前国内许多地方大员和富豪都认为杨星的崛起不以为然,认为他不过是个在合适时候靠运气异军突起的年轻人罢了,后来更是机遇巧合连续得到两任总理的青睐,才取得如今的成绩,换一个家世和身家都比他强的人来搞,说不定比他干得还好。
但直到此刻看到他一呼百应,召集近百位民营企业家来到西部投资页岩气的开发场面,再想想不少富二代官二代坐拥各种资源还不是一塌糊涂,才明白杨星的成功不是侥幸得来的。他和那些香港和台湾本土富豪不同,尽管他现在集团总部设在香港,一半以上业务在海外,但他长在红旗下,发家于中原大地,成名在上海滩,先天上赢得了国内企业家的认同,现在看他已稳坐国内民企第一人的位置。
这几年他率领中星资本在海外和三井、梅隆集团等斗得不亦乐乎,还能稳步扩大世界各地市场份额,是为数不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经营才干于一身的企业家。最关键是他开始创业还没到二十岁,今年也不过才过而立之年,比起华人圈子中大部分富豪的儿子辈都要年轻得多,可谓是前程远大。只要不发生类似暗杀这样的意外事件,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能阻挡他将来登上世界商界巅峰。宁负白头翁,不欺少年穷,何况他现在就是大富翁,因此国内政治势力以往对他的觊觎之心收起了大半,改为巴结和借光了。
这一点让国内那些有些自傲的官员很不习惯,以往接见民企老板还能打些官腔显示一下优越感,如今却要热情招待这些老板们,对于杨星,更是要拿出阿谀拍马上级的功夫才行。让杨星颇感无奈,也只好彬彬有礼的回礼。现在可不是他得志便猖狂的时候,由于国外经济已是惊涛骇浪,只有中国和香港凭借救市计划脱离了大漩涡,成为为数不多的经济避风港。
目前来看这一波金融海啸比起真海啸来持续的时间只怕要长得多。随着贝尔斯登投行的被收购,整个华尔街都陷入山雨yù来风满楼的不安情绪中。由于市场流动xìng缺乏的压力不断增大,各大金融机构的业绩都亮起了红灯。为了解困。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首脑近一段时间不停磋商,想找出一个合适阻止危机的应对办法。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要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敦促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实行大幅改革。美国财长保尔森则敦促国会尽快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并提交一关于金融改革议案。要求加强对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可这毕竟属于长期见效的办法,缓不济急。
作为西方金融核心的美联储这时也慌了手脚,除了屡屡进场花成百上千亿美元救市,并透过定期证券借贷工具向一级交易商提供了750亿美元公债外。就是再次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直到降到零利率为止。
而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则允许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增持超过1000亿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债券,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联袂注资向市场注资500亿美元等,只是市场信心的失去让这些应急措施只能提振市场一段很短的时间,而次贷和欧债危机造成的窟窿似乎变成了一个无底洞,无论多少钱投进去都填不满。
200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对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作出评估。宣布全球因此失去的财富高达1万亿美元。此时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中。除了星富银行高调宣传盈利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首季度盈利超过20亿美元(大部分来自私有化)外,没有一家跨国银行表示自己在次贷危机中毫无损失。
而且除了海啸大漩涡中心的美欧意外,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波及到全世界。rì本瑞穗金融集团预估瑞穗证券2005会计年度次级抵押贷款相关交易损失超过4000亿rì元(折合39亿美元);德意志银行计划向私人股本公司出售200亿美元的杠杆相关债务以弥补次贷造成的损失;花旗集团宣布,在去年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又净亏损51。1亿美元;东京三菱rì联金融集团预计,截至3月31rì的一财年内。该集团在次贷上的相关损失为950亿rì元(折合9。21亿美元)。
长长的银行亏损失名单证明即使美rì等国家向金融市场注入了成千上万亿美元,可获得资金的银行大部分都用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而不是像预想的那样贷款给实体企业,支持它们的运转。因此很快各国实体经济开始运转不良,最有代笔xìng的就是美国汽车三巨头中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都传出有大笔债务风险,如果经济继续恶化,不排除这两家百年老店破产的命运。
此外美国通用电气和rì本夏普等大企业也频传亏损预jǐngjǐng报,市场上乌云盖顶。只有刚完成私有化的中星资本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