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事-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慕贤摇了摇头。

到这会儿了还没吃饭?大老爷怎么也没想起来给儿子饭吃?又林有些意外:“刚才厨房来已经把食盒收去了。不过咱们带着点心,你先垫1垫。书墨呢?让他去厨房说1声,要是方便的话,给你再端份儿晚饭来。”

朱慕贤挥挥手:“不用去端了,吃点点心就行了。”

小英又把点心匣子端出来,朱慕贤也就着茶水吃了几块点儿心。1面吃1面问:“刚才我不在…院子没有收拾好么?怎么东西都搬这儿来了?”

按朱慕贤想,即使院子1时还不能住人。箱笼可以先搬过去。而现在屋里堆的都是箱子,要是再往新房搬,那又要费1次事。

又林看了1眼,小英和翠玉知趣的先退出屋。又林才轻声说:“刚才母亲和2婶儿争执了下,2婶说,后院儿她已经收拾了给3哥做新房用了,让咱们住东院儿。母亲不太高兴,所以让我们先在客院安置。”

朱慕贤手顿了1下,嘴里的点心似乎有些干噎,不好往下咽。又林把茶递给他,朱慕贤喝了1大口,费力的把点心咽下去。

“我知道了。”顿了1下他又说:“怪不得刚才3哥见我的时候脸色有点怪。8成是为了这事儿,他有些不好意思,又不便说。”

朱长安的确是心里不踏实。大太太信上说要给朱慕贤后院的事情,朱长安1开始是不知道的。等他知道,已经晚了。虽然他不赞成2太太的做法,可是2太太在2房那是说1不2,朱长安劝了两次劝不动,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不是他们小夫妻俩的事,而是大太太和2太太斗法。他们做晚辈的实在不好说什么。

外头小英忽然说:“哎呀,徐妈妈,这么晚您老怎么过来啦?”

朱慕贤忙抹了下嘴站了起来,外头来的果然是徐妈妈,还拎着个红漆食盒,笑吟吟的走了进来。

“4少爷,4奶奶。”

朱慕贤对祖母身边的人1直敬重,客客气气地说:“徐妈妈怎么来了?快坐。”

“4少爷不用客气。老太太刚才说,天气热,1路上他都劳累了,让4少爷和少奶奶早早歇着,明天还得认亲哪,还有得累。4奶奶1直是南边儿人,这边厨房做的饭菜可能不合口味,就让小厨房给做了两道点心,还有1道汤,特意让我给送过来。”

又林忙说不敢当:“让祖母挂心了,真是折杀我了。祖母也劳顿了1路,正该好好歇着,还为我们操心,让我们做晚辈的怎么当得起。”

徐妈妈笑着把食盒放下,又说:“少奶奶要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1定记得说,可千万别忍着,委屈了自己个儿。”

她也没有多待,交待完了话就告辞了。朱慕贤和又林送徐妈妈出了门。

远远的有人往他们这边儿张望,不过只探了下头,又迅速缩了回去。

徐妈妈有意提高了声音说:“少奶奶快回去吧,再不喝汤要凉了,可就不好喝了。”

朱慕贤说:“妈妈慢走。”

等关上房门,朱慕贤看着桌上的食盒,慢慢问:“晚饭你吃的什么?”

又林1笑:“厨房忙得很,难免不周全。我和你1样,也吃的点心。”

朱慕贤就(超多小说阅读…书农在线书库)了。

老太太绝不会无故打发徐妈妈过来。看来厨房那里是有意怠慢,而祖母已经知道了,才特意让徐妈妈过来送汤送水。

如果不是这样,只送点东西,何必让徐妈妈亲自来?生怕别人不知道。

孙辈不止1个,老太太就算疼他,也大可以悄悄的让人送。让徐妈妈亲自来,送东西是其次,主要是表明了老太太的态度。她知道这边被人慢待了,所以来给又林撑1撑腰。

朱慕贤低声说:“对不住…才说不让你受委屈,1转眼儿就这样…”

又林把手盖在他的手背上:“这又不是你的错,1个家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各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你待我好,我心里知道。可是你不能让旁人也都和你1样。慢慢来吧,以后肯定会好的。”

朱慕贤心里更添愧疚。又林这么懂事明理,受了委屈1声不响,现在还要反过来安慰他。

“喝汤吧,徐妈妈说,凉了可不好喝了,那可不辜负了祖母的1番心意?”

朱慕贤点了点头。

又林松开他手,把食盒里的点心取出来,说是点心,其他可以算是两个小菜了。1个是蜜蒸火腿,1个是茶酥。汤则是清心滋润的百合莲子汤。可见老太太是真用心了,这两个点心1道汤都是他们小夫妻喜欢的。

老太太给他们东西的事儿当然没瞒住人——本来也没想瞒人。大太太那边肯定知道了。她正窝了1肚子火,又听见这事儿,差点把茶碗给砸了。范妈妈忙从旁劝说,大太太过了半天也没消气,忽然想起来问:“老爷呢?还和贤儿说话呢?”

范妈妈为难了1下,轻声说:“没有…少爷已经回客院去了,老爷去西边院儿里了。”

大太太并没太意外。

西边院儿里住的是大老爷的妾和通房。

她从于江这么大老远的回来,于江的事,儿子的事,京里的事,夫妻俩正该现在好好合计合计。2房现在都骑到脖子上来了,可是这个丈夫…他对这些毫不关心,满心里只有风花雪月,只有那些年轻的漂亮的骚蹄子们。儿子如何,妻子如何,他毫不关心。

有时候大太太气极了,都想拿把刀去把他给捅了。别人的丈夫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什么她的丈夫却从来指望不上!不求他帮忙,大太太只能求他别帮倒忙。

范妈妈轻声劝她:“太太也早些歇着吧,明个事儿更多。至于院子的事儿,老爷子老太太心里自然有公道。2房这样明着欺人,还当家里是3年前呢?老爷子现在又要起复,咱们大老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的。2房再想嚣张,也得掂量掂量不是?”

大太太哼了1声:“他们只怕是掂量过了才这么干的。老爷子要面子,尤其又在这种时候,传出来家宅不合的话,让人再参1个治家不严,那才好看呢。2房就是看着这个了,才甩出脸不要也这么干。这世上,不要命的也怕不要脸的啊。”

又林这1夜倒是睡得很踏实,她太累了。

而且她也相信1句话,更好的休息,才能更好的出发。

第171章

小英她们就把外头衣裳和裙子解了囫囵睡了1觉。要不是怕压皱衣裳,她们大概就会和衣而卧了。翠玉晚上1直都很警醒,断断续续时睡时醒的,外头打更的声音她都听见了。没到5更天她就醒了,把小英也推醒,几个人简单的梳洗过,小英隔着门帘轻声唤了两声。

“少爷,少奶奶,该起身了。”

屋里头又林的声音应了1声,说:“进来吧。”

小英端着水进去,打起帘子。又林已经坐了起来,1手拢着头发,1手在系扣子。朱慕贤也醒了,1手搭在被子上,还没有起身的意思。他看着又林仰起脸来,把头发往后拨。身上的内衫单薄,美好的身形在薄衫里隐约可见。

又林可不知道他满脑子里都浮现的什么样的香艳想象。

就算比别人多活1世,她从前也压根儿没机会好好了解男人是什么样的。看他枕着手臂微微出神,以为他在担忧今天的认亲不顺利,伸手推了他1下:“快起来吧,别误了时辰。”

整个客院里头人人都忙碌着,今天认亲不光是有2房3房的长辈,还有许多平辈的姑嫂妯娌,还有晚辈――朱慕贤的哥哥可是已经有两个娃儿了。这什么人送什么样的东西得1份1份儿的分好。

两人先过去大太太那儿。大太太也已经收拾停当了,打发人去西边小院儿里请大老爷。

夫妻间的事儿,关起门来吵也不要紧。可是今天不是寻常日子,为了儿子的体面,大太太和大老爷也得在人前表现得恩爱和睦1些。

2房在这上头就比他们要强,别管他们关起门来什么样儿的,当着人的时候2老爷和2太太马氏从来都是站在1边儿的。

大太太自己再要强有什么用?丈夫以前做着官的时候,老爷子罩着,下头人捧着,年轻时候的少爷脾气1直养到老也没改变。他不会体贴妻子。甚至也不看重儿子孙。他满心里只有他自己――

丈夫指望不上,只能指望儿子。

看着朱慕贤和他媳妇进门的时候,大太太心里还是高兴了1下。儿子眼见着要有出息了,她后半辈子也有指靠了。

两人先给大太太请了安,大太太问他们晚上睡得怎么样,用了早饭没有。说话的功夫又有人来请安。

朱慕贤的哥嫂来了。

昨天人多,虽然都打了照面,可是没说上话。朱慕贤的兄长朱正铭比朱慕贤反而要矮1些。相差约摸两寸。兄弟俩眉眼看起来相似,不过朱正铭已经有些发福了。

嫂子钟氏身量倒不矮,浓眉毛,鹅蛋脸。1脸是笑。她和又林相互见礼,钟氏的目光带着几分探究和估量,又林却十分坦然。

她和这位嫂子应该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应该可以和平共处。

钟氏没见过又林,只听说是于江镇上的商户人家,对这个弟媳妇先存了3分轻视――有这种想法的不独她1个人。京城的人都是这样,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人,见识眼界都不是其他地方的人能比得上的。说话行事都1股小家子气,说出话来蠢得可笑。对钱财又看得特别重。

之前钟氏的娘来看望外孙,就曾经提醒过她。要是不好好儿应对,眼见着上1辈大房2房间的争端又要在他们这1辈也依样画葫芦了。钟氏深以为然,瞧瞧现在2房那个混不吝的无赖劲头儿,不就是因为2太太撺掇挑拨着,1心盯着这份儿家业吗?

就为了这个,这些年家里家无宁日。她生怕2房在贪婪之余生出什么歹毒心思,儿子都不敢让2房的人靠近前。

现在看着这个弟媳妇1举1动,倒是很有大家风范――

钟氏想,到底是老太太看中的,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再说,听说这位弟媳李氏嫁妆丰厚。昨天抬进来的那些箱笼可不是她的全部嫁妆,但是已经十足可观。

钟氏虽然有1丝酸意――自己家中兄弟姐妹不少,母亲就算想多给她陪送些。也是有心无力,还得顾忌着嫂子们。自己娘家门第当然压过弟媳1头,可是要论起嫁妆,弟媳李氏可胜过她不是1筹。

钟氏的目光落在又林的鬓发间,又林还算是新妇,打扮上自然要精心1些。发间那朵珠花是李光沛特意让人在苏州请有名的匠人制的。浑圆无瑕的明珠被金丝串就,行动间珠子颤巍巍的动,那种氤氲的珠光1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又林本来不想戴这个出来,是早上梳妆时朱慕贤1眼挑中了这个,亲手替她簪上的。

大太太倒是没在意她们妯娌间相处得怎么样。看乳娘抱着孙子、孙女,脸上的笑就象落在水面上的油,1下子就泛了开来。

“你们也是,大人早起就算了,孩子才这么点儿大,这么早把他们折腾过来干什么?”

钟氏笑着说:“娘说的是。可今天不1样,老爷子老太太总算是回府了,还有…也要来见见新婶婶啊。”

钟氏有1双儿女,儿子说话口齿还不太清楚,叫太太的时候叫得含含糊糊的,听着象在喊“孩孩”。可就算这样大太太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孙女儿还小,才刚满百日没多少天,虽然被乳娘抱来了,可是这会儿已经在乳娘怀里又睡着了。小脸儿白里透红,圆圆鼓鼓的,看着煞是喜人。大太太已经有了长孙,对钟氏这次生了女儿也没说什么,对孙女儿也还疼爱。去于江的这些日子,要说最惦记谁,那除了2房的对头,就惦记这双孩子了。揽过了孙子,又抱过了孙女儿。钟氏他们也坐下吃了1盅茶了,大老爷还没见人影。大太太又打发人过去催了1次,结果大老爷让人回话说,让大太太先过去老太太那边,他随后就到。

大太太皱起眉头,问丫鬟:“大老爷昨儿在谁屋里过的夜?这会儿还没起身吗?”

丫鬟不敢抬头,翼翼的答:“老爷昨晚儿歇在庆姨娘屋里头。”

大太太哼了1声――到底是儿孙都在跟前,她不能为这个失态,只说:“那既然这么着,咱们先过去吧。”

钟氏对这个对公公的行事作派早就司空见惯,在婆婆面前也学会怎么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她瞥了1眼弟媳妇,发现她也十分自然从容,仿佛什么都没听见1样。

到了老太太那儿,其他人差不多都到了。众人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挥挥手说:“几年没回来了,居然都睡不惯这屋了,半宿都没睡着。”

大太太说:“要不,请个郎中看看吧?”

老太太摇头:“悖好好的请什么郎中?我又没病。”

2太太马氏十分机灵,马上接话说:“老太太这是在南边儿住惯了,又赶了这么些天的路,1时不习惯也是自然的,应该不是什么症候。可您吃不香睡不好,我们当晚辈的心里也不踏实啊。明儿还是让郎中来看1看,倒不为了您,是为了安我们的心啊。”

同样1句话,大太太说得就让人不舒服,2太太就说得十分动听。换了又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