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1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881之崛起-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利萨海战时期意大利的海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拥有惊人的12艘铁甲舰,其中包括新型蒸汽动力铁甲舰意大利号。

    利萨海战前期的战斗表明,奥地利舰队的火炮对意大利号装甲舰影响不大,只有撞击才有可能成功≮是就出现了利萨海战中最为壮观的一幕。

    奥地利指挥官特格特霍夫用他的旗舰马克西米兰号全速冲撞意大利号铁甲舰的侧弦,使其向右严重倾斜,随着马克西米兰号慢慢地后退,意大利号恢复正常,不过等待意大利号的却是从破口处涌入的数百吨海水。

    意大利号就这样倒在了奥地利战舰的碰嘴之下,从而使得战争的天平向处于弱势的奥地利海军倾斜。

    的确,此情此景和利萨海战何其相似,定海号就像那时最新式的蒸汽铁甲舰意大利号一般,奥地利人的评语“火炮对其装甲舰影响不大,只有撞击才有可能成功”完全可以套用在他的头上。

    既然短时间内火炮无法起到既定的作用,那么为了避免我军的大量伤亡,我就干脆的接近他,用撞击和鱼雷击沉他——麦格雷在他的贴身的日记本上为这一天写下了仅有的一句话。

    (收藏、推荐,四方继续打滚各种求~~大大们帮帮忙吧~~)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危险!撞击!

    强烈到足以推翻一座小山的后坐力在大炮退管的过程中被削弱了一部分,接着炮塔底部的配重起到了作用,后坐力再次被抵消,最后随着大海激荡起了巨大的涟漪,依靠大自然的量减震之后,定海号顶住了强大的后坐力,把一颗颗光亮的火球送上了天空。

    火球如长虹贯日,在空中划过一道只直线之后,分别射向法国舰队冲角阵型两翼的先锋舰普利莫盖号一等巡洋舰和拉加利索尼埃号腰炮房型装甲巡洋舰。

    其中一发主炮的260毫米口径穿甲弹直接洞穿了普利莫盖号一等重巡洋舰阶,猛烈的爆炸把其阶炸得稀烂,使得普利莫盖号速度大减完全跟不上本队的速度,舰长为了防止速度大减的普利莫盖号影响后续队伍的前进,不得不下令转舵脱离阵列。

    面对定海号的强大火力,法国舰队毫无畏惧ωωω。③üww。сōm/。,一发汾弹同样落在了定海号上。除去落在侧弦主装甲带上的炮弹,还有很多开花弹落在了其上层建筑上,使得定海号上层设施和人员损伤不小,一些地方也开始起火。

    这样近距离的火炮对射使得双方的命中率都达到最佳。

    定海号甚至有两门副炮因为离对方炮弹落点太近而受到损坏,像这样的精密武器受到一点形变就不得不停止使用以杜绝炸膛的可能。

    “报告,四号炮塔左侧单炮受损,停止使用。”

    “报告,后甲板室中弹,死伤三人。”

    “报告,七号炮塔被大口径炮弹命中,左侧单炮兔,右侧单炮正在抢修中,死伤两人。”

    “驾驶室侧面装甲中弹,死伤两人,但任然可以使用。”

    “三号救生艇被毁,桥楼部分损毁,死伤五人。”

    损毁报告和伤亡报告不断的被打出,罗凯捏紧拳头心中发出无声的呐喊:“来吧,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平海舰队,定海号,取得是平定海洋的意思,即使是沉没,我也不能使其默默无闻。”

    指挥塔内,即使是不用望远镜罗凯也能清晰的看到飞驰而来的法国舰队的样子。

    低低的干舷,厚厚的铁皮,密密的铆钉,丑丑的外型……

    轰隆一声巨响,法国舰队侧翼又有一艘一等重巡洋舰在被平海舰队连续命中后引发了大爆炸,其四分五裂的悲壮景象令观者无不震憾。

    斯特拉斯堡号舰桥之上,麦格雷一脸冷漠,越是接近敌舰,他的头脑就越冷静,已经进入一千米的距离了,这是冲锋的距离,这是决定成败的距离。

    “开始变阵。”

    随着麦格雷一声令下,本来落后两翼四百米的中路战舰开始加速,这五艘二等巡洋舰,二艘一等巡洋角法国舰队航速最快的几艘战舰。

    “鱼雷艇出击。”

    旗语打出,一艘艘鱼雷艇自法国舰队中加速冲出,和法国舰队的七艘巡洋舰一道形成中坚。

    “拆卸修形舰艏。”

    随着七艘快速舰的加速,他们的阶开始出现变化。利萨海战使得十九世纪后期的军舰都出现了复古倾向,恢复了古老的海战武器。所以碰嘴,也就是撞角作为这个时代海军必不可少的武器,理所应当的被法国战舰普遍装配。

    不过因为撞角的设置增大了战舰阶的兴波阻力,使得航速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各国海军使用在阶处加上一个修形舰艏的办法,来保持军舰在平时航行时的完美流线▲在作战时再拆卸这个修形舰艏,就能露出锋利的撞角。

    “中间各舰加速到满功率前行。”

    普通行船为了减少故障率保护动力设备是不会满功率或高功率输出马力的,但是此时此刻,绝对是脱离了普通的范畴,为了获得最大的冲量,为了减少己方在撞击前的损失,麦格雷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法国舰队的再次变阵自然引起了罗凯的注意,事实上如果换位思考,罗凯自己也会选择以碰撞的方式短时间内解决掉定海号战列铁甲舰。

    如果进入相互对射的状态,定海号这艘移动堡垒就算被击沉了,法国舰队估计也差不多完蛋了▲撞击战术无疑是这类装甲堡垒的克星。

    “撞击巡洋舰吗?我倒要看看被历史证明为废物的撞击巡洋角怎么毁灭掉我这艘顺应潮流的仿无畏舰的。”

    罗凯呢喃一声,静静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按照十九世纪海军的分类标准,处于法国舰队中坚的属于碰撞巡洋舰或撞击巡洋舰,中国史料称为碰船兼快船,也就是碰快船。这类军舰的源头和理论支持,就是夹杂着太多偶然性因素被传为了神话的利萨海战。自利萨海战之后,撞击战术价值的再认识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而撞击巡洋舰就是撞击战术思想的极端产物,把撞角作为主要武器,火炮当成了次要武器。这种军舰的干舷往往被造得很低,在失去大量储备浮力的同时换来了绝对的速度。

    航速快,外形简洁、隐蔽,装有撞角和鱼雷,能够依靠近距离的突击,用撞角、大口径火炮和原始的鱼雷对铁甲舰构成威胁。在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很多军港里见到这种可以小船战大舰便宜战昂贵的概念战船。

    定海号的节继续发出怒吼,这种几乎是比着敌人脑袋开枪的射击的确是没有太大的难度,又有两艘法国战舰因为大火和进水不得不离队自救。

    定海号的风暴式机关炮开始开火,密集的小口径弹编织成美丽的蛛网不断拦截或毁灭者那些试图接近发射鱼雷的鱼雷艇。当然,如果有木壳巡洋舰进入射程,操控风暴式机关炮的射手们也不介意把其捅成马蜂窝。

    “报告,定卫二来电说舵机已经修好,战舰几经可以正常航行。”

    一位通讯员兴奋的丢下耳机,身后的座椅因为其突然的站起被向后甩出老远——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该死的,怎么到现在才修好,左满舵,倒车,倒车,全速倒车,给定卫级让出射击位置,电报他们快点发射鱼雷掩护我们撤退,所有火炮改用穿甲弹,把留下的穿甲弹给我全部打出去。”

    听到定卫二号舰舵机已经修好,罗凯立刻下令倒车转向准备撤退,不过这个左满舵倒车并不是为了船屁股对人跑路。

    不到八百米的距离,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定海号庞大的舰体就算完成了转向也无法及时加速脱离追击了,面对满功率直冲过来的法国撞击巡洋舰,罗凯选择以船头对向法国的撞击巡洋舰。

    三十年后和冰山发生死亡之吻的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因为面对冰山,大副下令减速,左满舵,停船倒车,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当时最好的选择是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击冰山,而不是让脆弱的侧弦和冰山进行刮擦。

    罗凯深知保护侧弦的道理,所以不但下令掉头,而且还下令加速前行逆流而上,这个时候想要把损失降到最低,只有来个狭路相逢勇者胜≡冲之下,法方的撞击巡洋舰反而不容易撞中侧弦,而且就算撞到侧弦,也不容易直角撞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随着定海号的大幅度转向,各个节的命中率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如此易于瞄准的距离,只有一发主炮的炮弹击中了位于法国舰队中间的雷诺堡号二等巡洋舰。

    这发穿甲弹穿过了雷诺堡号九英寸厚的包铁木衬甲板。开始,它只是引起一阵像煤灰一般的灰雾,接着,从甲板中的缝隙中突然冒出了可怕的黄色火焰和一大片浓密的黑烟。

    这艘载有一百多人的2400吨的战斗单位顷刻之间沉入大海,130名船员只有不到20人获生。

    就向试航时一般,笨重而又狭长定海号以接近三百米的转向半径测试完成转向,然后,他就迎来了法国的六艘装有坚固撞角的撞击巡洋舰。

    另外一边,两艘定卫级护卫舰也不甘示弱,在最后两轮炮击中重创了一艘法军的一等重巡洋舰和一艘三等巡洋舰,迫使其不得不离开队列以自救。

    而且在最后时刻,按照罗凯的命令,两艘护卫舰共四具鱼雷发射管发射出了四枚威力强大的鱼雷。

    甲午战争时曾有一艘北洋水师的鱼雷艇冲到了离日舰吉野号仅40尺的距离,连放三条鱼雷却无一命中,不提**的原因,就这个时代的鱼雷本身来说也不是什么好货。

    不过定卫级发射的这种鱼雷和列强装备的一百米内都跑偏的水货鱼雷不同,拥有陀螺仪控制鱼雷定向直航的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

    这个时候,罗凯下达的施放鱼雷的真正目的就显示出来了。自定海号两侧的两艘护卫舰交叉放出的鱼雷以几乎和满功率前进的法**舰的速度一模一样,他们以一个肉眼看得见的航迹慢慢向法国的几艘撞击巡洋舰逼去。

    (支持啊支持~收藏啊收藏~淡定帝已不在淡定……)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铁甲舰间的较量

    毫无掩饰的鱼雷航迹狰狞而又诡异,鱼雷带着握和死亡的气息在水面上编织出了令人退避三舍的图腾。

    看得见的握有时更加让人心悸,能够眼睁睁看着死神提着收割生命的镰刀向自己走来而不逃命的人少之又少,在死亡面前,法国舰队的几艘撞击巡洋舰选择了躲避。

    当然,在海战之时躲避鱼雷本来就是一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加上一个前提之后,也许这几艘选择躲避鱼雷的舰艇就会被舰队指挥官麦格雷所诟病。

    当法国舰队失去了冲锋时候一往无前的气势之时,当法国舰队前列因为躲避鱼雷而影响到后面的阵型之时,当几艘撞击巡洋舰被鱼雷逼迫得脱离队伍之时,罗凯下令发射鱼雷的目地就算完美的达到了。

    其实这个时代的鱼雷命中率远没有火炮那样高。就算是定卫级装有陀螺仪的直航鱼雷,又要测距,又要计算船首角(站在目标船上看本艇所在位置与目标航向之间的角度)又要确定鱼雷提前量的方向,还要考虑本舰速度,敌舰速度,鱼雷速度,还要给鱼雷定深等等。其中几项有点误差的话,累积起来就是“没有命中”。

    鱼雷定深也是一门学问,大型舰船在水中是脆弱的,像军舰这样吃水深的船只,本身就受到极大的水压,舰底更是薄弱〃的越深,让其在舰船下部爆炸,威力最大,可以借助海水的能量传递一下子折断重型舰船的龙骨,对舰船造成最大伤害。

    在后来各国都会刺探出他**舰的吃水情况然后编出识别手册以供鱼雷手参考。这样就不会出现定深不够没有一雷击沉或者定深过量鱼雷从舰底穿过的情况。

    明显的,就目前而言,这几条鱼雷的威力更主要是体现在心理上的,而不是体现在其本身的绝伦威力上的。

    但是越怕什么反而越来什么,法国舰队的几艘撞击巡洋舰越是躲避反而越是摆脱不了鱼雷的追击。

    在中列的拉佩鲁斯号一等巡洋舰眯出错,面对鱼雷,大副错误的做出了左满舵进三的命令。事实上,真正能够避免灾难的不是左满舵,而是左舵三或左舵五之类的小偏转,而速度也不是进三这样的快档,总之无巧不成书,最后这发鱼雷准确的命中了拉佩鲁斯号一等巡洋舰的轮机舱。

    从物理学角度考虑,水是液体,是不可压缩的,空气是气体,是可以压缩的。所以当炮弹命中战舰发生爆炸时,四周被压缩的空气会起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