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1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881之崛起-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伪装撤除。”

    随着炮塔之外的复述声响起,炮塔之内几人只觉眼前一亮,就像掀桌布一样,炮塔外的伪装被解除。炮塔前方一条明亮的观察口显露出来。

    “供弹准备,一号弹。”炮塔下后方的地下室中复令声响起,接着传出重物嵌入金属架的铿锵声。

    罗凯举起望远镜通过观察口再次确认一遍倭国舰队的位置,命令道:“开始填装弹药。”

    “填装弹药开始。”

    复令声再次响起,地下室的大门被打开,咝咝的摩擦声中,两位壮汉推着推车沿着地上架设的轨道来到大炮后面,然后转动推车上面的搅架,旋转的铁桩缓慢而坚定的把弹头挤进了炮膛深处。

    这枚重量接近半吨的弹头可不简单,围绕在炮弹外的两条环状弹带由比较容易变形的熟铜制成,外径略大于口径,这样炮弹推入炮膛后弹带就嵌入了膛线的阴线中。

    严丝合缝的设计不仅不会造成弹头装进炮膛后又因为自身重量原因而滑出的困扰,还使得弹头和炮膛的气密性得到加强,从而使发射药的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就在两位壮汉填装完弹头的瞬间,吱吱的摩擦声再次响起,后方又有两位壮汉推着推车毫无顾忌的从地下室中冲了出来。

    就像演练了琴次一般,先前的两位大汉不疾不徐的沿着一轨道分岔把推车推转到旁边,而后方的两位壮汉几乎是在前面推车完成规避的同时把推车推到了炮膛后面,然后转动搅架开始填装弹药部(也就是发射药)。

    这种弹药分装的方式使得总重量超过半吨的炮弹更加利于搬运,同时此方法还可以通过改变装药量的方式改变炮弹射程,是大口径火炮最优化的填装方式。

    弹药填装完毕,闭锁完毕。两个推车遵循后来先撤的规定分别被反推回弹药库。

    “二十一秒。”

    就在弹药库大门关闭的瞬间,除罗凯一行五人之外在炮塔内的唯一一人,一名身着南台海军服的军官看了看手中的怀表,然后高喊一声,就低头提笔在手中的记录本上写下:X时X分X秒,最高指挥官罗凯下令,主炮开始填装,用时二十一秒。

    厉擎苍、王军胜、和拉恩·哈茨费尔德被这一连串的动作晃花了眼,这是在干什么?表演吗?这也太花哨了吧。

    “这是大炮,怎么可能有这么长的大炮!”

    杰罗斯被长长的金属炮管晃得眼花,十八米,不二十米,至少二十米长的炮管,简直超过了1882年所有人的常识。

    “上帝啊,这是多少倍径的大炮啊。”

    在此道造诣颇深的拉恩·哈茨费尔德更能体会到这门巨炮所包含的价值。

    “三百四十毫米口径,五十五倍径L海军节。怎么样,派,这可是我为未来海军主力舰量身定制的主炮。”

    以自己名字的拼音首字母命名,罗凯用手掌心拍了拍冰凉的金属炮管,一脸自豪。

    自穿越以来,罗凯每一天都在为怎样设计一门以垃圾材料为前提的威力巨大的火炮而发愁,半年过去终于是苦尽甘来。

    假设炮弹是方形的,体积为长宽高的乘积。口径增加那么就表示炮弹的宽和高增加,相应的为了不让炮弹变成一个胖子,长度也会增加,三折相乘,炮弹的体积就会呈几何倍的增加。所以炮弹的重量是随口径的增加而呈几何倍上升的。

    一枚150毫米弹重约50公斤,一枚202毫米弹就重约100公斤,280毫米节的炮弹重约300公斤。

    罗凯的340毫米口径代表了什么,代表炮弹重量超过了半吨,达到600公斤的惊人重量。弹头装药可达到五十公斤至一百二十公斤。

    倍径顾名思义就是指炮管长度是大炮口径的多少倍,是衡量一门炮威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简单说就是因为弹丸在较长的炮管里可以被火药燃气加速的更充分,膛压,稳定性,弹丸初速和转速会更大,穿深也就更大。

    在所有火炮中穿甲性能最强的无疑就是倍径三十倍以上的加农炮,其特色就是弹丸初速高、弹道平直、射程远。罗凯的五十五倍径炮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专门为穿甲而生。

    三百四十毫米口径,五十五倍径L海军节简直就是军舰克星,在这一时代几乎没有任何铁甲舰的装甲可以承受得住他的穿甲一击。

    “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六气为经,五行为纬,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罗小弟有经天纬地之才,规划天地之力,当为一代枭雄也。”

    厉擎苍知道这些都是罗凯设计的,所以对其佩服万分,术业有专攻,英雄惜英雄,两人可以说都是各自领域内的风云人物。

    “吾智不及君,相去三十里。”

    王军胜深深为罗凯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国术家可以通过武力压服个人,罗凯却能够通过智慧建造武器征服一个国家,保护一个国家。

    此时,罗凯没有心思在顾其它,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罗凯来到传声筒前。

    “准备测距,目标敌铁甲舰。”

    “测距准备,目标敌铁甲舰。”

    坐另一房间的报话员坐在传声管道旁边复令一遍,然后又向测距机小组再次传递一遍命令。

    “准备测距,目标敌铁甲舰”

    “测距准备,目标敌铁甲舰”

    测距机小组齐声复令一次,两名测距机操作员就开始分别控制水平和高低两个方向的物镜。经验(炫)丰(书)富(网) 的他们很快就把物镜调整完毕,对准离炮台最近的铁甲舰朝日号。

    测距员通过目镜观测,左眼和右眼看到的景象是不重合的,于是调整手轮,改变左右镜头的视线夹角,直到目镜中两眼看到的景象完全重合,然后把重合点对准离炮台最近的铁甲舰朝日号上。

    接着测距员读出左右镜头的视线夹角度数后报告给计算操作员,计算操作员记下夹角度数后开始通过三角函数算出目标的距离。

    很快的测距机的数据报告就出来了,然后被报话员反传给传声筒旁的罗凯。

    知道准确距离,罗凯心中就有数了。

    准确距离使得罗凯的操作变得简单起来,来到大炮旁边的操作台前,根据观测数据,罗凯开始令炮台转向,决定仰角。当然这些体力活完全是由机械来完成的。

    前世的陆战英不仅是位优秀的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炮手,罗凯自信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感觉辅以科学的仪器之后,自己这一炮的准确率至少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一炮惊天!

正文 第七十五章 铁甲沉没

    巨大的轰鸣声响起,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为之震憾。

    即使装有先进的反后坐装置,也无法完全抵消三百四十毫米口径,五十五倍径L海军节强大的后坐力。

    由于气密性良好膛压极高,火炮承受了数百万刨以上的后坐力。在炮身后坐和复进运动的减力下,大约三十分之一的后坐力通过炮架被传往地面,炮塔之内的人都同时产生了脚底发麻牙龈松动的感觉。

    二十多米的炮管使得半吨重的弹丸被火药燃气充分加速,更大的内能被转化为动能。

    炮弹在得到充分的加速后旋转着飞出炮口,然后以肉眼捕捉不到的速度笔直而出,如果有慢动作就会发现,这枚炮弹在发射出去后,受到空气阻力的挤压,弹壳开始撕裂、脱离,只剩一条弹芯从壳中脱身而出继续飞行。

    为了争取一炮而红,罗凯不惜自武通造船厂的仓库中搜寻本就不多的材料,制造了两枚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击穿铁甲舰厚实的装甲,没有一副硬朗的身子骨是不行的,罗凯选择的弹芯材料是贫铀合金。

    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作为未来的主流穿甲弹之一,其穿甲性能自然是牛上青天。它能够吸收火炮装药的所有动能,并把动能集中在比传统弹头更小的弹芯上,降低了穿甲弹在飞行过程中的能量耗损的同时提高了穿甲弹的穿甲能力。

    朝日号围甲式铁甲舰作为二号旗舰在各方面数据几乎与扶桑号船腰炮房型铁甲舰没有任何差别。近四千吨的排水量使得其拥有极其优越的防护能力,它的装甲带外层是一层180mm-200mm的铁甲,内衬一层180mm-250mm的柚木,坚固而又不乏韧性。

    按照常理,以1882年的二十五倍径以下火炮威力,没有被五发以上的大口径炮弹命中朝日号就不会失去战斗力,而被二十发以上的大口径炮弹命中朝日号能够保证漂浮在水面上。

    当然,这是按照常理计算。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显然不在此列。

    根据一位天才炮手的直觉,罗凯可以肯定这炮有了,落点肯定会在朝日号围甲式铁甲舰最为厚实的主水平装甲带上。

    很多人以为海战中炮弹的落点是呈弧线落在上装甲甲板上,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海战中节的射程多在六公里以上,但简陋的瞄准工具使得海战的最佳射击距离压缩在了两千到四千公里的范围内。

    射击距离大大的低于节的射程,就使得炮弹的弹道在海战时大多趋于平直,落点大多在战舰的水平装甲带,也就是侧弦装甲上。

    就被命中的几率上,侧弦装甲是远远高于上装甲甲板的,就好比水平装甲带是篮板,而上装甲甲板是篮筐,平射在一条长方形铁板的几率肯定要比吊射在其头上高得多。

    这就是铁胁木壳战舰大行其道的原因,其他位置可以用木壳但两侧一定要加装装甲提高其生存率。

    在1882年,铁甲舰上的主水平装甲无疑是全舰最厚的。不过面对领先这一时代的武器,这样的装甲显然还不够看。

    如罗凯所料,贫铀合金弹芯就如面对一张薄纸,几乎是毫无阻碍的穿过了朝日号围甲式铁甲舰厚达200毫米的主水平装甲。开始,它只引起了一小阵像煤炭燃烧般黑黄色的气雾,接着,朝日号内突然冒出了可怕的明黄色火焰和一大片浓密的黑色烟雾。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穿甲弹内重达五十多公斤的苦味酸炸药以其压倒性的量摧毁了包括弹药库和锅炉在内的朝日号围甲式铁甲舰内的一切设施。

    对于任意一艘战舰来说,弹药库的爆炸都是致命的。

    毁灭性的爆炸令这艘铁甲舰中的各种东西都被抛飞向了空中,使得天空中下起一片零件冰雹。朝日号围甲式铁甲舰连同其上的近三百名船员一同葬身海底。

    轰鸣声犹在耳边,但是朝日号,这艘由英国制造,装有四门240毫米克虏伯,排水量3718吨、全长75m、吃水6m的围甲式铁甲舰已经化作历史。

    一炮一个!

    这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先河,铁甲舰的防御终于被巨炮所打破,竟然被一炮一艘的送入海底。

    炮塔之内,就在所有看到巨炮威力的人们目瞪口呆之际。丝毫没有为其所动,那名身着南台海军服的军官沉稳如山。

    这位专职记录员看了看手上的怀表,就又一次低头提笔在手中的记录本上写到:

    X时X分X秒,射击距离XX公里,主炮装填XX弹,装药XX包,仰角XX度,击繁间XX:XX,击发人:南台海最高指挥官罗凯上将,观测命中误差0,主炮冷却开始时间XX:XX,主炮开闩时间XX:XX。

    专职记录员完全是把这门大炮当作未来战列舰的主炮对待。

    随着中间管壁间接冷却装置的开启,强大无匹的三百四十毫米口径,五十五倍径L海军节就如同一个正在打盹的巨人,静静蛰伏起来。

    海上。

    倭国西海舰队。

    春平一郎张大尖嘴苦着个脸。这可是价值百万两白银的铁甲舰,足可以和扶桑号并称东亚第一舰的朝日号。

    为了买朝日号,倭国人发动了多次大范围全国性质的捐款,倭皇把皇家的日趁度削减的一半,皇太后把首饰全部变卖,民众挤着牙缝掏出荷包里的最后一枚铜板,这样才筹到了足够的钱款。

    就这样没了,在自己手中没了。春平一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剖腹吗,春平一郎没有勇气。回去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然后屈辱的被判处绞刑,这比死还难受。该何去何从,春平一郎一时没了声音。

    狗头狐脸的小犬二郎抖如筛糠,朝日号的惨状令小犬二郎的括约肌失灵,黄狗撒尿,当场就来了个就地解决。

    偌大一艘铁甲舰竟然无一人生还,这是怎样的破坏了。

    如果刚才那一炮选择的是自己所在的扶桑号,那么结果不言而喻,小犬二郎从来没有感到过死亡离自己是如此之近,。

    “撤退的干活。”春平一郎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还在握区域之内,连忙下令撤退。

    “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