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得难以生存下去。除非他们离开华夏国地界。
所以,在得到国家方面的通知后,这些大大小小的门派,只要是门内拥有着“金丹期”人物的,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派了人赶来H市这边。
更何况,那些吸血鬼赶来华夏闹事,而且还是干出那种伤天害理,草菅无数人命的事情,这本身就是对整个华夏修行界的一种挑衅。
他们这些修行门派要是无人出动的话,岂不是等于是丢了整个华夏修行界的脸面,让人以为华夏无人了,所以才会任由那些吸血鬼在华夏大地上为所欲为!
听到询问后,那位“上清宫”的“清源”太上长老不禁微微皱着眉的拿着一个手机在翻看着网络上的一些资料,之前他急着赶来H市,都无暇去查看事态的发展情况。
翻看了片刻网上的信息后,那位“清源”太上长老不由开口道:“恐怕那些所谓的‘吸血鬼’应当就是当年从华夏大地远遁西方蛮荒的那些‘血魔门’余孽!”
“这网上那些照片中的血雾和那名吸血鬼催动那件强大的法器时的手法,分明就是与血魔门的手段如出一辙!”
虽然是修行门派中的太上长老级人物,不过时代在进步,他们也免不了在某些方面“与时俱进”一下,身上携带着手机也不足为奇。
“不错,贫僧也以为西方的那些所谓的‘吸血鬼’十之八九就是当年的那些‘血魔门’余孽!”
这时,一边的一名身披金色袈裟的大光头和尚也凑了过来,开口说道。
“想不到当年先辈们的一时之仁,没有前往西方蛮荒将那些‘血魔门’余孽斩尽杀绝,如今他们居然还敢回到华夏大地来撒野,造成如此的杀孽!”
一名面容冷峻的道士不禁冷厉的说道。
“若非今日那些‘血魔门’的余孽胆大包天的来华夏造此杀孽,恐怕我等都还不知晓西方的那些所谓‘吸血鬼’居然就是当年的‘血魔门’余孽改头换面而成。”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些‘血魔门’余孽为何胆敢冒着如此的风险来到华夏犯下这样的杀孽!”
“是啊,除此之外,对于此次‘血魔门’余孽杀入华夏犯下如此滔天大恶的事情,我等又该要如何的应对,需不需要前往西方,将那些‘血魔门’的余孽赶尽杀绝!”
听到这名道士所说的话,周围的那些各大门派的掌门或是太上长老们都纷纷用一种有些古怪和诡异的眼神看着他,甚至,他们的眼神中还隐隐的带着几分像是在看傻子一样的神情。
“咳咳,那个,我看前往西方那就不必了。毕竟,那些‘血魔门’的余孽已经在西方经营了数千年,根深蒂固,想要将他们彻底铲除可并不那么容易。如今我们最需要弄清楚的就是那些‘血魔门’的余孽此次进犯华夏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他们又有什么样的阴谋!”
这次说话的是“佛门”的一位高僧。
闻言,边上的一众人等纷纷点头赞同。
“不错。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那些‘血魔门’余孽的意图。其他的事情可以从长再计议……”
“嗯!对。眼下想要弄清楚这件事,恐怕也只能是去找到之前与那些‘血魔门’余孽大战的那两位‘道友’了。”
“嗯,这倒是。那两位道友毕竟当时就在场,或许他们真的知道些什么也不一定。”
“那两位道友除了其中一位看起来应该是我‘道门’中人之外,另外一人应当是‘巫门’体巫一脉的人物,就是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人认识这两位‘道友’的。”
一帮人在应和着那位高僧的话的同时,心里也是在暗骂着之前说话的那名道士。
这片天地正在变化着,天地法则都在逐渐的回归,眼看着一个“大世”就要降临,谁他吗的还有那个闲工夫跑去西方的那“蛮荒”地域去与那些“血魔门”的余孽拼命?
也只有“白痴”才能够说得出跑去西方蛮荒去找那些“血魔门”余孽算账的蠢话。反正那些“血魔门”余孽是在西方,祸害的也肯定是西方的那些鬼佬,谁去管他们的死活?只要那些“血魔门”余孽不痴心妄想的想要返回华夏就行。
这几乎是在场的这些各大门派“代表”心中的共识。
的确,如今法则归来,“大世”将至的事情已经可谓是众所皆知的。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放在了未来的那一场“大世”中,没有人愿意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再去与那些血魔门的余孽拼命。
要是到时折损了人手,那自己的门派岂不是要在未来的“大世”中彻底的落后于人 ?'…'
更何况,“血魔门”那都已经是好几千年前的事情了,虽然各大门派的典籍中都记载着关于“血魔门”凶残和危害,每个传承久远的门派也都有着门规,只要是发现了“血魔门”的余孽,就务必要斩草除根。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现在这些各大门派的“掌权人”来说,毕竟已经太过久远,并没有那种被“血魔门”威胁到的经历和体会。所以,这些人大多数也都只是喊喊口号,走个形式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将“血魔门”的事情放在心上。
“那两位道友看上去都是挺面生的,似乎以前完全没有见过。眼下这里‘巫门’又无人赶来,也无从问知那位体巫究竟是巫门中的何人。从网上的那些照片中看,他手中握着的可是巫门的远古巫器啊!”
“确实!那件大斧确属远古巫器无疑!能够获得远古巫器的认主,这位体巫必然是巫门中的重要人物!至于那位道门的道友……他身上的神秘之处也很多啊。”
“没错,那位道友之前基础的那枚大印法器似乎极其厉害,恐怕极有可能是一件灵器。至少也是极品宝器。此外,最后的那场绿色光雨后,发出光雨的那枚四色晶石似乎也是飞入了他的体内。”
“还有他之前曾施展过一柄电光荧荧的紫色飞剑,倒是有点像是‘天师教’的‘张天河’太上长老的‘紫雷剑’……”
一大帮道士和尚都各自拿着一台手机在半空中围成一大圈嘀嘀咕咕的议论着。
第六百六十六章 修仙狂潮
这时,刚刚赶到不久的“天师教”太上长老“张天野”在听到之前那名道士的话后,不由狞笑着道:“不错,那把飞剑的确就是我‘天河’师弟的‘紫雷剑’!”
忽然听到“天师教”的人开口,尤其是那语气和神情都显得有些不对劲,在场的众人不由纷纷抬头,有些古怪的朝“天师教”的那位太上长老张天野望了过去。
有与其交好的道士开口问道:“天野道友,天河道友的‘紫雷剑’怎么会到了那人的手中?难道那个人也是你们‘天师教’的哪位道友?”
“只是那位道友实在是面生得紧。难道是贵教新晋的太上长老?”旁边有道士疑惑的问道。
听到那两名道士的话,“天师教”的太上长老张天野脸色的狞色更浓了几分,咬牙切齿的狞声道:“他不是我‘天师教’的人,而是我‘天师教’的死敌!不死不休的死敌!”
“啊……”
听到张天野的话,周围的几名与“天师教”交好的道士都不禁轻呼了一声。而“上清宫”和“青羊宫”等与“天师教”存在着竞争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善的门派的人,虽然表面上也是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但心里实则已经忍不住在暗笑了起来。
虽然张天野没有明说到底跟赵扬是怎么结下死仇的,但在场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一听到张天野说与赵扬是不死不休的死敌,加上天师教太上长老张天河的“紫雷剑”又出现在了赵扬的手中,如何还能猜测不到大致的情况?
一想到平日里就颇为张扬,不可一世的“天师教”在别人手里吃了大亏,“上清宫”和“青羊宫”的那几位太上长老心里就忍不住一阵暗爽!
“这么说来,天野道友是认识那个人了?不知道那人究竟是出自何门何派。”有人又问道。
“此人只是一介散修,名叫赵扬,在世俗中还是一名学生。”说到这,张天野又不禁扫过一眼周围的其他人,冷声道:“诸位,此人与我天师教是不死不休的死敌,不管各位心里是什么想法,贫道还是奉劝诸位一句,最好切勿与此人有什么交集,以免引火烧身。”
说完,张天野又道:“既然此间事情已了,‘天师教’中尚有要事,我等就先行告辞。若是那些‘血魔门’的余孽还敢在华夏出现,诸位不妨到‘龙虎山’知会一声,铲除‘血魔门’余孽,我‘天师教’上下必定义不容辞!”
“好了,诸位,告辞!”
说罢,张天野便与另外两名天师教的太上长老直接就御剑离去,根本就不再与其他人分说。
见此,其他人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满,不过,“天师教”如此“倨傲”,不可一世的行径众人也算是早已习以为常。毕竟“天师教”在道门中势力庞大,可谓根深蒂固,纵有不满也只能是压在心里。
这“天师教”的人一走,其他人其实也没有了多少继续留在这的心思。虽然刚才一个个都嚷嚷着要弄清楚“血魔门”那些余孽来华夏的目的,但现如今,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大世”,谁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再去理会其他的事情?
各个门派现在的状况基本上都是属于“各人自扫门前雪”,默默地等待着“大世”的到来,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大世”中一举崛起。
至于其他的事情……只要没有威胁到他们切身的利益,最多也就是走走个过场罢了,没有哪个门派还有心要去管那么多的“闲事”,一追到底。
于是乎,一帮道士和尚又在那嘀嘀咕咕了一阵没营养的话,接着一个个就都找了个借口,纷纷离去……
就这么的,前后不过十来分钟,那一帮从华夏各地匆匆赶来的二三十名和尚道士便又各自离去。
对于那些和尚道士在天上停留了十来分钟,到底在那商议了一些什么事情,普通民众们自然是不知晓的。
不过,却并不妨碍这件事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和焦点。
今天这接二连三的事情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整个华夏无数人们的观念。
要是在以前,有人说这世上有神仙,有能够施展法术,能够御剑飞行的“剑仙”等等这类超出常理认知的存在,只怕除了一小部分人属于将信将疑,并且还稍稍的偏向“疑”一些外,绝大多数的人绝对会喷你一脸,说你丫的是在做白日梦吧!
而现在,谁要是敢在众人面前再去宣扬什么所谓的“无神论”,只怕迎接他的也是漫天的唾沫星子,喷死你不偿命!
只能说今天的事情实在是给整个华夏,所有的人们带来了太大的轰动和冲击。
先是赵扬和宋武与那些吸血鬼大战。接着,在大战结束后,又有二三十名道士和尚或是御剑或是驾驭着其他的法器从四面八方现身H市,这已经不再是极个别的情况。
很显然,在这世间拥有着这样的“飞天遁地”能力的“神仙”人物并非只是“凤毛麟角”,就算不会很多,但也不至于太少!
许多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些出现的和尚和道士应该都是一些寺庙或道观中修行的僧侣和道人。
基于对这种传说中仙人般手段的崇敬和憧憬,在华夏大地上,许多的人已经纷纷打点好了行囊,准备要到那些名山大川的古刹道观中去拜师学艺!
几乎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华夏人都对神话传说中的御剑飞行、腾云驾雾、法术法宝等等这些仙家手段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和向往。
如今当人们发现这一切都不仅仅只是传说,神话的时候,内心便不可抑制的生出了想要去拜师学艺的念头。
于是乎,在华夏的很多城市或者是乡村中都可以看到许多的人背着大大的旅行包,结伴前往一些名山大川或者是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
这些人中又尤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拜入“仙家”门派中,学得“仙家”手段,将来能够施展种种法术,乃至是腾云驾雾,御剑飞行之类的。
面对社会上如此的一番想要拜入仙家门派,修炼仙家手段的“浪潮”,华夏国政府方面也是颇感棘手。
只能是一方面尽力的去安抚人们,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公布出来一些原本不为世人所知的状况。
比如说,官方在确认了那些“修仙”门派的确存在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每一个“修仙”门派收徒都是极其严苛的,没有绝伦的天资是不可能被“修仙”门派收入门下。
而且,每一个“修仙”门派的山门都极其的隐秘,且大多都有着护山大阵的遮掩守护,寻常人根本就无法找到这些门派的山门所在。并且,那些“修仙”门派所在的地方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十分的危险……
政府方面在尽量的将拜入“修仙”门派的种种困难和危险都一一的列出来,就是希望能够打消人们想要去寻找“修仙”门派,拜师学艺的念头。
这的确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许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