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突击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突击营-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兵道:“这可不行,我们有纪律的,不能带生人去突击营的营地。再说,突击营也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我当民兵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轮到我呢。”

    “那……”中年人迟疑了片刻,说道,“我不求加入突击营,能在镇上帮突击营做点事也行啊。你可知道,我全家都被鬼子杀了,我对鬼子有刻骨的仇恨啊。”说着,他的眼睛里泛出了泪花,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痛苦的事情。

    民兵的脸上露出了同情的表情:“这位大哥,对不起啊,触到你的伤心事了。这样吧,我带你去见我们镇长,如果他同意你留下,你就留在镇上找点事情做吧。突击营在镇上常来常往的,你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也有机会。”

    “那就太好了。”中年人感激地说。

    民兵把中年人带到了镇公所,把镇长崔贤堂介绍给他。在崔贤堂面前,中年人自报了家门,说他的名字叫黄建,原本是上海的一位中学教师。八一三的时候,日军攻进上海,他的家人都死于战乱,只有他一人逃了出来。随后,他又辗转到了武汉,在武汉教了几年书,但因为在课堂上说了一些抗日言论,被汉奸盯上了,要抓拿他去日本宪兵司令部。幸好有爱国学生向他通风报信,他才仓皇地从武汉逃了出来。他不想再在沦陷区当亡国奴,于是想到报纸上登载过的突击营的事迹,决定到山阳镇来投奔突击营。

    崔贤堂仔细听着黄建的自我介绍,从中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在以往,从各地赶来投奔突击营的人也不少,有些是青年学生,有些则是与日寇有着血海深仇的普通百姓,崔贤堂接待这样的人也有经验了。

    “黄先生,很抱歉,突击营并不驻扎在我们镇上,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只是偶尔从镇上经过,住上一两天而已,所以,你想到山阳镇来投奔突击营,恐怕会失望的。”崔贤堂说道。

    “可是,我看到的报纸上明明说,山阳镇就是突击营的根据地,怎么会无影无踪呢?”黄建执拗地说,“崔镇长,你就可怜可怜我吧,我确实是想参加抗日啊。”

    崔贤堂摇摇头:“黄先生,你看到的报纸,可能是以讹传讹吧,你到镇上看看,哪里有什么突击营,守卫镇子的都是本镇的民兵而已。”

    黄建无奈地说:“崔镇长,我知道你是不想帮我的忙,也罢,特殊时期,你对像我这样的外乡人有顾虑,我也知道。这样吧,我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回武汉了,我想在镇上找一份差事谋生,你总不会拒绝吧?”

    崔贤堂道:“黄先生看中本镇,我这个镇长自然是求之不得。镇上的中学一直缺少教师,不知黄先生是否有意?”

    “正合我意。”黄建爽快地答道,“我本来就是当中学老师的,我可以教国文,也可以教数学,就看学校缺哪个方面了。”

    “那好,我这就安排人送你到中学去,让校长具体安排你的事情。”崔贤堂热情地说道。

    广泛招募人才,这是罗毅定下的方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人才都在流亡,而突击营和根据地的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持,所以罗毅对崔贤堂等地方上的干部有过交代,要尽量地留下人才,并从中发掘出有特殊才能的人,推荐到突击营去。不过,为了防止特务借机渗透,罗毅也交代过,对于来历不明的人,要先安排在地方上观察一段时间,摸清底细,然后再加以重用。崔贤堂的这一番说辞,都是来自于罗毅的授意。

    接下来,崔贤堂找来一位民兵,吩咐他把黄建带到山阳中学去应聘,黄建再三向崔贤堂表示感谢,然后便跟着民兵走了。崔贤堂对于这个人的到来并没有特别在意,这年月里,流亡的人多得很,黄建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




正文457崇拜者     457  崇拜者

    山阳镇白茅村外,罗毅懒懒地躺在一张大躺椅上,享受着秋日的阳光。在他面前,是一片几千亩的湖泊,湖面上波光粼粼,像闪着万点金星。微风从湖面上吹来,让人觉得一阵清爽。

    “还是地主老财会享受啊。”罗毅感慨地说道。

    “怎么呢?”袁静坐在罗毅身边的树荫下,拿着一个本子写着东西,听到罗毅的话,便随口问道。

    “小静,你可不知道,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地主老财,每天带着几个狗腿子在街上晃悠,偶尔调戏调戏良家妇女啥的。”罗毅开始胡说八道了。

    日军在抢粮的企图被挫败后,一蹶不振,兵力也收缩到了咸宁的周边,把广大区域都让给了突击营。突击营的势力空前强大,抗战形势一片大好,所以罗毅的心情像这秋日的阳光一样明朗,也有闲情跟女朋友开玩笑了。

    袁静白了罗毅一眼:“胡说什么呢?小心让士兵们听到。”

    罗毅笑道:“听到怕什么,还不许领导有点个人的野心啊?”

    袁静道:“你就这野心啊?作为一个**部队的领导,居然想当地主老财上街耍流氓?”

    “那是啊,拿破仑说过,不想耍流氓的营长不是好营长。”

    “又在胡编了,你这张嘴啊。”袁静也笑起来,她其实还是挺喜欢听罗毅信口开河的,罗毅这个时候显得特别像一个大孩子,没有了当营长的严肃。

    罗毅偏过头看着袁静,说道:“小静,大好时光,你在忙着写什么呢?也不来陪你老公聊聊天。”

    “什么老公?”袁静红着脸抗议道,“谁答应嫁给你了?”

    “还不是迟早的事吗?”罗毅道,“来,过来让我抱抱。”

    袁静嗔道:“你说话怎么这么不靠谱,这大白天的,再说,邵平还在那边看着呢。”

    “算了,那就大晚上再说吧……”罗毅叹了口气道。

    “晚上也不行。”袁静纠正道,大概觉得这个话题再讨论下去不合适,她转换了一个内容,开始跟罗毅说起了军务:“罗子哥,情报员前几天侦察回来的消息,说咸宁警备司令换人了,换成我们的老对手福田一男了,你对这事有什么想法?”

    罗毅道:“这事我想过了,福田一男这家伙在七七事变之前就做谍报工作,也算是一个老狐狸了,他这次到咸宁来,十有**是冲着我们突击营来的,我们倒是不可掉以轻心。”

    袁静惊讶地说道:“你真是这样想的?我还以为你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呢。看你平时对什么事都漫不经心的样子。”

    罗毅道:“你就这么小看你男人的警惕性?好歹我也是一营之长,平时对别的事漫不经心,是因为那些事不值得我上心。但这个福田一男不一样,过去何继春也跟我讲过这个人,说他工于心计,而且十分隐忍,能够花很多时间设一个局。老何佩服的人没几个,一个是我,另一个就是福田一男了。”

    袁静扑哧一笑:“罗子哥,你还真不谦虚,何部长什么时候说过佩服你了?”

    “他虽然不说,可是心里是很佩服我的。”罗毅道,说起何继春,他变得有些黯然:“唉,福田一男追到咸宁来了,可惜老何不在了。要不,我把福田一男的脑袋砍下来,送给老何当下酒菜,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

    “罗子哥”袁静不满地说道,“好好的一件事情,怎么让你说得那么可怕。”

    “不是可怕,是真的想法。”罗毅道,“我一定要想一个办法,把福田一男的脑袋切下来,用来祭奠老何。”

    袁静正待说什么,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邵平的断喝声:“谁,干什么的?”

    袁静抬头看去,只见远处邵平带着几名警卫截住了一个穿着长袍的路人,正在盘问着什么。罗毅也看到了,他对袁静说道:“这个邵平,又犯什么毛病了,走,看看去吧。”

    罗毅在湖边晒太阳,警卫们自然不敢懈怠,虽然不便于打扰营长和政委谈人生理想,但必要的警戒是不可放松的。邵平带着警卫一直呆在远处的树林里,观察着四下里的风吹草动。见到有一个陌生人走过来,邵平便出声喝止了。

    “别误会,我不是坏人。”那人被邵平的喊声吓了一跳,连忙站住脚,辩白道。

    邵平从树林里走出来,走到那人面前,上下打亮了他一番,问道:“你是哪的?听口音,不像山阳镇本地人?”

    “我是从外地逃难来的,镇长让我在山阳中学当教师。”那人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黄建。”

    “黄建?”邵平皱了皱眉,“我去给山阳中学的学生搞过军训,怎么没听说过你这号老师?”

    黄建解释道:“我是新来的,前几天刚到。”

    “哦。”邵平点了点头,“失敬了。你既然是山阳中学的老师,怎么跑到这来了?”

    黄建道:“今天我没课,所以出来转转。咱们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我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来了。”

    “嗯,好吧,你别往前走了,我们长官在那边讨论军机大事,无关人员不能靠近。”邵平说道。其实,突击营驻扎在白茅村,与百姓之间的交往是很多的,罗毅经常在各处走动,并不存在什么不让百姓接触的禁忌。邵平所以为难黄建,只是因为看到罗毅和袁静在聊天,不愿意让其他人去打搅。若在平时,村民想见罗毅并不困难。

    “这位兄弟,你们就是江东突击营的吧?”黄建问道,“我在武汉的时候就听过你们的大名了,你们打鬼子,那是……这个。”他说着,翘起一个拇指以示赞赏。

    “黄老师过奖了,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职责。”邵平流利地回答道,突击营的士兵接受这种恭维是很常见的,每个士兵在这种时候都能够对答如流。

    “你说那边是你们长官,请问,是罗毅罗营长吗?”黄建继续问道。

    邵平脸一沉,道:“你问这干什么?这不关你的事情吧?”

    黄建连忙道:“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从报纸上读到过你们营长的事迹,我特别崇拜他。听说罗营长就住在山阳镇,不知道这位长官是不是罗营长。如果是的话,你能不能让我见他一面?”

    邵平道:“不管我们长官是谁,都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你请回吧。”

    “小兄弟,你就让我见一眼吧。”黄建死乞白咧地说道。

    邵平恼了:“你以为是捧角呢,还见一眼?这是军事秘密,知道吗?”

    “邵平”袁静走了过来,对邵平说道,“怎么回事?”

    邵平连忙向袁静敬礼:“袁政委,这里有一个山阳中学的老师,叫黄建,非说要见见我们的长官。我不让他见,他就闹。”

    袁静道:“平时咱们是怎么要求的?对老乡态度要温和。”说罢,她又转过头对黄建问道:“你是山阳中学的老师吗?请问,你为什么要见我们的长官?”

    黄建道:“哦,我刚才听这位兄弟喊您叫政委,那您也是突击营的长官了。你不知道,我跟鬼子有深仇大恨,我一直就想加入你们突击营。我从报纸上看到咱们突击营抗日的事迹,尤其是咱们罗毅营长,据说特别年轻,身高过丈,高大威武,我一直想亲眼见一见他,哪怕是对他说一句感谢也好。”

    袁静温和地笑着说:“这都是报纸上的夸张而已,其实我们突击营也就是一支普通的抗日武装,罗营长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什么身高过丈之类的,不过是报纸记者的演绎罢了。”

    说话间,罗毅也走过来了,听到二人的谈话,罗毅呵呵笑着说:“是黄老师吧?我就是罗毅,你看我像是身高过丈的人吗?”

    黄建见罗毅走过来与他说话,脸上现出了激动的神色,他向着罗毅连连地鞠躬,说道:“你真的是罗营长吗?太好了,我终于见到你了,你可知道,我到山阳镇就是冲着你和江东突击营来的啊。”

    罗毅道:“哦?你为什么要见我呢?”

    “我想加入突击营,我想抗日,你能接收我吗?”黄建急切地说道。

    罗毅摇摇头:“黄老师,抗日有很多种方法,你在山阳中学培养人才,也是抗日的一种。突击营的战斗性质,以你的年龄和体格,恐怕胜任不了。”

    “我可以在军队里当个文书什么的,只要让我参加抗日就行。你们不知道,我一家人都被鬼子杀害了,我要给他们报仇啊。”黄建说着,把八一三时候自己家人被日军杀害的故事讲了一遍,讲到动情之处,眼睛里还闪着几星泪花。

    袁静惊讶地问道:“这么说,你是上海人?”

    “是啊,我原来是上海人,后来逃难出来,在武汉呆了几年。”黄建道。

    罗毅点点头:“怪不得我听你的口音有点熟悉。”

    黄建道:“怎么,罗营长也是上海人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