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把这匕首拔了,那这大出血下,这人一下子就没了。

贾政并不敢动那把匕首,也没有看被护卫拿下的那个乞丐,只是盯着看怀里的云栖。他搞不懂,与这人并无什么深交,也只有这一路上才多说了些话罢了,这人,怎么会为他舍命?只是,他现在也不想搞懂这些,他是想让这人舒服一点,让他去得不那么痛苦。还想听听这人的愿望,有什么未了之事。贾政心里钝钝的,这命,就这样欠下了,这恩情,就这样背负了。

云栖依靠着贾政,这还是第一次,他和这人靠得那么紧那么近,也是第一次,这人那么用心的看着他,眼中没有盘算没有提防,只有痛惜。身上的痛已经让他恍惚,但心口的冰凉又让他回神,他知道他就要死了,可是意外的,他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因为,他能替了这个人,他能帮了这个人,这个人抱着他,这个人看着他。

云栖从不作幻想,他从那个地方出来,看的听的已是太多。他知道,他并不算是个人,只是被人用来解闷的物件儿罢了,然后又当作礼物给送了人。只是,他没料到。在这个人那里,他终于还是被看作了人,他也能靠着本事吃饭,而不是让人解闷的了。那一刻起,他的心就落在了这个人身上。只是,他知道,他只能靠着想念在这个人给的轻松的环境下过着下半生,没有人看不起他,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他想着这个人,过着这个人给的生活,他已经满足了。后来,他看到那个孤苦的女子,就像看到以前的自己,他买下她,收了她,想象着,自己是这个人,而那个女子就是自己。

只是,他不知道有一天,他还能在这个人身边。一路上和这个人说话,这些个日子,他以前想也不敢想。有了这些日子,他知道,他以后的生活又多了些想念。这样,就很好了,已经太好了。

刚刚贼人才退开,大家都有些放松,只是他对这个人格外关心,才在刚才那个乞丐盯着这个人时就注意上了。转身时,他又格外的看了眼那个路边的乞丐,没想到就看到乞丐抽出匕首朝这个人扑了上去。身子像是自己会动,他从不知道自己的动作会这么快,扑在这人背后,感觉到匕首插/入时,他心中只有一个想头,还好自己的动作够快。

贾政不知道云栖定定的看着自己,眼中饱含的情代表着什么,或许他是知道的,只是下意识的不去想而已。贾政让人取了子肜给备的止疼药,开口安慰云栖,声音涩涩的,干噎得厉害:“别怕,别怕,吃了这药,一会儿就不疼了。”

云栖还是一眼不错的看着贾政,断断续续地说道:“爷,我不怕,我知道。我就要死了。”贾政看着这人的眼睛,一点骗他的话都说不出来,半天,才憋出一句:“我还能做点什么?”

云栖吃力地笑了,“爷,我求您一件事。我,自小被卖了,没了姓氏,也不想再姓那个姓。爷,可能让我跟着你姓?”

“好,今后,你就是贾云栖了。”贾政马上说道。

云栖弯了弯眼眉,努力地笑着:“真好,我也可以跟着爷姓了。”那个笑一直留在了云栖的脸上,哪怕是这个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贾政就这样看着一个人在他怀里静静的走了,对于生命的流失,他已是见得太多,但这样全心全意为了他而奉献上的生命,却让他怎么都喘不过气来。刚才,那个人还笑着听他诌诗,那呼在他脖颈的热气,好像还停留在那里,那么的滚烫。

半响。贾政才抱着云栖自己直起身来,想向马车上走去,连一眼也没看那个乞丐。那个乞丐自刚刚刺了人之后就一直愣愣的,被护卫拿下也不知道挣扎。这时看到贾政要走,才想明白过来似的挣扎着,出声呼喝着,“贾政,你不得好死。你早晚要遭报应的,那些被你害死的人,正等着你偿命呢。只可惜你只有一条命,你欠下的血债。不知要在十八层地狱底下,抽多少次筋,把多少次皮,下多少次油锅,才能抵得过!”

贾政丝毫不理睬,但他身边的唐宣确是忍不住了,当年,这个云栖还是他送去庄子上的,这些天来,想出的也极好。云栖亡故,他早就红了眼睛,当下骂道:“我家老爷行得正,立得直,从不妄顾人命。只有你这种畜牲,才下地狱,抽筋拔皮下油锅!”

“呸!不妄顾人命?贾政,你手上的鲜血怕是洗也洗不清了吧?你可还记得当年个广州陈家,你可算得清那是多少条人命?”

贾政直道听见广州陈家才立住了脚,转过身看向那个乞丐,“你是何炫?为何提到陈家?”

“小爷坐不更名立不改姓,我就是陈进,陈家嫡子,你欠了我们家多少条人命?你那乌纱就是用我家那些鲜血才让的那么黑的吧。可恨今天没有杀了你,你等着,血债总要用血偿的。”陈进血红着眼珠子,直直地瞪着贾政,好像这样子就能扎疼贾政似的。

他恨,这么好的机会,他竟然没有杀了眼前这人,这么多年的痛苦还要怎么才能算得清楚。他还记得,那日早上,他娘还笑眯眯的让他乖乖的去读书,说是晚上给他做好吃的,娘身边的***才三岁,还冲着他做了鬼脸。结果,晚上等他回来,一切都没有了。只有一片的血色。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人做下的。他恨不得能咬死他。

这么些年,他不敢回乡,怕被人认出来。后来听说这人回了京,就像这上京去找他报仇,只是他一个少年不事生产,不知如何生活,吃了许多苦头才流落到京城。可是一直都找不到机会,哪怕想混进荣国府也没有机会。后来又听说这人南下,他想跟着,但是哪跟得上?好容易在前日才摸上了,又等到今日这样的混乱,可惜还是没能得手。现在,他连带着连那个挡刀的人都恨上了,那人,凭什么耽误他报仇?

“你是陈家的?那你要恨就该恨你们家主,是他妄顾国法,占海为霸,私卖鸦片,领着你们一家人走上那送命的黄泉路。送在你们陈家手上的无辜人命也不知道有多少条了,更不要说那些鸦片又会害多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忙。”贾政冷冷的说道,他虽然也震惊于那么多条人命,可是他也明白,这不是他该背负的,这就是这个时代触犯律法谋逆朝廷的代价,更何况,陈家根本也是害人的魁首。

陈进一时愣住了,半天才嘶着嗓子喊道:“那我娘呢,她只是个妇人!还有我妹妹,她才只有三岁!”

“可是她们姓陈,你们家男人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时就该想想他们那些妇孺的命是和你们这些男人绑在一起的。更何况你们家那些女人孩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哪一样花的不是别人血汗浸出来的银子。”说完这句,贾政掉转身,再不看陈进一眼,直接上了车。而那陈进,自有那下面人会处理,他再也不想在这个陈进身上花费一点力气,只是云栖,云栖再也不会回来了。

半个月后,贾政终于回到了京城,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口棺木。在城外近郊,靠近贾府家庙铁槛寺附近,有了一块新坟地,据说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那里葬了个叫作贾云栖的人,据说是荣国府二老爷的义弟。还听说,铁槛寺的和尚得到嘱托,没事多往那里转转,清扫清扫坟头,拔拔草,焚焚香,念念经什么的,别让那人太冷清了。

据说,那个叫做贾云栖的,原来就是京城出了名的红角云栖。前几年忽然退隐不出来了,感情是扒上了荣国府这条大船。只是不知怎么富薄,竟然就去了。不过这二老爷看上去倒是有情有义的。

据说,荣国府从庄子上接了个小寡妇进府,还是带着热孝的,听说是二老爷义弟的未亡人。听说荣国府老太太虽不乐意,但也没多说什么。这荣国府zen么不知道避讳呢?

还据说,这小寡妇竟然还是个有着身子的,这荣国府的二老爷南下走了那么多时候,回来就接了个寡妇进门,还带着身子,鬼知道里面有什么事情。

这些日子以来,京城对这些流言蜚语传得是绘声绘色的。但是贾政一点都不在意,子肜也视若罔闻,还严令下人不得嚼舌,不得怠慢安置在西院曲水流畅的新干姨娘赵氏。老太太虽不乐意,但是人家救了她儿子,她还是很感恩的,只恨京城那些无事生非的长舌妇。

不到半年,荣国府又添男丁了,贾政大笔一挥,取名为“环”,又去坟上默告,义弟,你那房里人给你生了个儿子,你也有后了,我收了他做螟蛉义子,等他大一些,我就带他来看你。

(PS:首先为迟到道歉,今天太忙了!

其次:我狗血了一把,还请拍的手下留情。

再次:我家编遍通知我,下周顶推,要我给力哦。怎么给力呢?我想了想,下周尽量做到双更,不过万一哪天实在忙不过来,漏了一次,也请高抬贵手。

再再次:请不要大意的打赏我吧,用票和打赏埋了我吧。

最后:谢谢亲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正文 107 病由

107 病由

对于贾政收那男孩为义子的事子肜倒是无所谓。只是对贾政给他取名为贾环感到有点无力。对此,贾政也是振振有辞的,虽然这说辞有点不靠谱:既然子肜已经不打算再要孩子了,那么现成的名字白放着可惜了,再者,这义子也是儿子,填这现成的空凑成原来的五个,不是正好吗?

自打南边回来后,贾政就关照人去照顾义弟的未亡人,也听听她的打算,若是想守着贾政自会好好供养,若是想嫁人,那贾政也会出份好嫁妆。只是没想到得到消息,说是云栖的妾侍有了身子,云栖有了遗腹子女。

对于这孩子,贾政当然重视万分的。到底如何比较妥当?要说另外置个宅子安置也可,可是贾政想到下人回报,那女子是个软弱没主意的,就算是给她产业恐怕也是拿不住的,而且万一压不住下人,连带着孩子要一起受委屈。自己又是个男人。老是这样出头总是不好,而子肜又不方便照顾府外的事,再说了,那个孩子还是在跟前看着比较好,不惯是以后的教导还是将来的出路,都便宜些。

与子肜商量了几回,还是接进府来照顾比较方便。当然,子肜也想到府里下人也有欺软怕硬,踩低捧高的,哪里有人,哪里就少不了这种人,于是就叫来管事娘子关照下去,如果拿这些事嚼舌的,可别怪自己不客气。

待到贾环出了世,子肜比照着宝玉,一样的安排了奶娘,教养嬷嬷和丫鬟,还格外挑那些老实可靠的。至于满月酒什么的,一样没拉下。

说来也真是凑巧,云栖的那个女人也正好姓赵,而云栖有没有跟她正式的成亲,只是收作为房里人,所以也就不尴不尬的称她为干姨娘或者赵姨娘。

老太太对于这些都没说什么,只是把贾环抱来看看,叹息一声:“看着是个伶俐孩子,好好的养着,将来也给他个出身。也算对得住他爹的一份心。”然后,也比照着家里的几个孩子给了记名礼。

话说,贾政这次的公干,虽不尽善尽美,但也差强人意了。至于接下来该如何,贾政就无能为力了。不久,太子殿下被斥,禁于东宫反省。江苏浙江两省总督被掳了帽子下了大狱,接着两省官员十有七八停问罪,有的问斩,有的流放,有的只是摘了乌纱,当然也有的带罪留任。这次江南官场上的地震弄得人心惶惶的,不过一下子空出来这么多的缺又让一些人蠢蠢欲动。只是,高高在上位子上的人的面色一直不好,没人敢开这个头。

这样也导致接下来的过年也没有什么喜气,京里的感觉总是那么干巴巴的,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像往年那样兴高采烈的。后来,今上意识到了,想缓和一下气氛,改换一下京中的话题。就下了道恩旨,放了后宫一大批的宫女出宫。接着,又下旨征选,已充后宫及宗族。

贾政子肜初来这里时,以为这里也像清朝一样三年一选秀,后来才发觉不是。这里的采征是不定时的,一般由皇上、太后或皇后根据情形下诏的,而且也不一定都是充斥后宫或者进宗族后院的,也有女官、公主侍读什么的。而且,候选人的身份一般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或者有内宫颁发的候选腰牌的人家,这腰牌如果这辈里的孩子没用上,还可以传下去。

这次征选安排在过了正月,凡年十三至十八的五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儿以及有候选腰牌的必需参选。当旨意宣布后,贾政子肜大大的舒了口气,过了年,元春十二,这正是太好了,还好当初子肜为了优生优育,孩子都小了那么几岁。贾政子肜虽搞不太懂为什么原著中元春进了宫,宝钗要参选,荣宁二府其他女子却不用参选,但这和现在的他们又有何关系?他们只知道,现在,他们的女儿逃过一劫。

京里现在气氛活跃得很,有人家兴高采烈的,也有人家暗暗忧心的,还有些人在走着门路,希望能得个好位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