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自己也会闲出毛病来。
想到自己名下的这些产业,日后随着发展将越来越多,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但正如调查飞鸿酒店一样,参与个调查之类的活动还是绰绰有余,而且本身这帮人就有着一定的武力,放在门店里当保安也是非常不错的。
当即决定,所谓的驻店指导,分成两个层次进行,一来,卫青元此次招聘的大批经营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之后放入门店盯着账目,而冯涛的这帮手下,韩俊决定单独辟出成立一个安保公司,让他们以保安员的身份进驻门店,一来可以负责门店的日常秩序和安保,二来还能从一个侧面进行监督,当然,这个监督的任务,是不能被其他人知道的。
冯涛对于韩俊的这个安排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他的这帮兄弟自从知道要加入海鑫公司这个在滨海市有名的待遇好的公司之后,一个个儿都是兴奋无比,没有人愿意当一辈子的小混混。能打的现在能打,上了三四十岁呢?还能在社会上混一辈子吗?对于他们身上的江湖习气,在冯涛一再责令下,不准在公司里显露出来。
只是一开始,韩俊把他们组织起来,加以培训,却只发公司没有活,难免让他们有些难受,可是冯涛把韩俊的这个决定通知了他们之后,立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拥护,表示绝对不会丢老大的脸!
而当他们得知,韩俊将开一个旱冰场,大量接纳他们到里面工作的时候,这帮小青年更是兴奋的没边儿了。一个既能玩,又能赚钱的工作,简直跟天上掉馅儿饼无异了!
韩俊身边有着这么多的事情,给苏维康安排完了活之后,几乎是立刻将这事儿抛到了脑后,每天都是各个门店巡视一番,时不时地再去白悦家的火锅店去看看。繁忙,但也充实。
白悦自从按照韩俊所说的记账方法记录出入账目,并让白猛直接找到前期为博物馆提供建材的供货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账目胡乱的事情,只是二婶他们的脸色,不免有些不自然,言语间多有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时候,诸如“为富不仁”、“忘本”之意。
可白悦却知道,虽然哥哥说用于家里开火锅店的钱是朋友那里借来的,但三十多万的款子,他哪里有这么大方的朋友,除了韩俊,还能有谁?虽然是借给自家的,那也是韩俊的钱,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被贪墨自己什么都不做吧。只不过,毕竟都是亲戚,对于她们的冷言冷语,白悦默默地忍受着,并不多话,也算给他们留足了面子。
对于她的这种处理方式,韩俊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多话。
忙碌的日子,时间总是过的飞快,滨大老生9月初开学,而新生报到比去年晚上几天,要在9月8号,对于韩俊来说,要忙的事情太多,不如延后几天跟白悦一起。
除了旱冰场,其他几个店铺的装修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了。照目前这个速度,差不多九月下旬的时候,除了旱冰场之外的几个门店就可以同时开业。
而韩俊此时也开始着手与广告的策划,笔记里有着诸多的案例和方式作为参考,报纸、广播、电视广告,凭着王爽的关系,韩俊几乎没有费太大的劲就拿下了几个时段不错的电视广告,和几个版面的报纸广告。
至于与海鑫公司,抑或百通风投合作的这些经营者,在8月底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种模式的合作,几乎是百通风投一放出话去,立刻从者如云,苏维康派来协助韩俊办理此时的几个员工,每天的电话几乎都要被打爆了,三四块电池倒换着用,才堪堪能应承起那么多的电话量。
根据韩俊的要求,他们从诸多想合作和的人里,选出那些有经营经验的,并且对此十分感兴趣的人进行了初步的筛选。
毕竟是经营一家实体门店,并非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参与进来的,一个毫无经验的经营者,即便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也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盈利,这,是韩俊所不允许的,而且,除了美容院美发厅的经营者是老苏帮着选的,一家文化用品店说服了金英前来协助,剩下的他仅仅需要四组人马参与进来。是以,竞争是十分的激烈,而从中选优则是他们需要做的。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老朱担纲起了这个重要的筛选工作,最终的结果也让韩俊比较的满意。三个眼镜店的员工,居然都是亨得利的老员工,有着丰富的同类工作经验,并且对行业内的规则了解的十分透彻,被百通风投高额的工资待遇吸引了过来。而让他意外的是,到这个百通风投所设立的三个名为“明视”连锁的眼镜店工作,居然可以拿年薪,着实让他们欣喜若狂。
另外一家文具店的合作经营者,虽然不是同类经营者,却有过独立开店的经验,只是他因为自己的店铺规模过小,当了解到百通风投的应征条件之后,毅然盘出了自己的店铺,加入百通。
当然,也亏得韩俊这些门店都是在他秘密策划下进行的,知道的人并不多。试想,如果让万小明那帮太子党知道了韩俊手里有这些买卖,岂能不想着加塞儿?要不是韩俊以“关系户进海鑫,合作伙伴那边不好交代”为由,海鑫公司会被他们安排进来多少人,那可就没数了。
也就在韩俊一步步调控着这些门店走上正规的时候,却接到了苏维康那个让他的心情如过山车般的电话,此时,已经是9月4号了。离白悦报到,仅有不到一个星期了。
当初韩俊给苏维康预留了十万美元的准备金,就是为了让他应付小额的投资,诸如店铺之类,他根本没有想到苏维康会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去投资那个什么VCD,而且居然能凭着这十万美元就得到了对方的信任,一路把投资额谈到了八百万。
苏维康根本就没有控制这么大一笔资金投入的权利却谈下了这么大的一笔业务,这个结果让韩俊哭笑不得。不过转念一想,通过苏维康的一顿解释,韩俊也明白了,如果不是苏维康凭着香港投资商的身份,和那十万美元,人家也根本不会搭理他,更遑论劝说他们去注册什么专利,而其据苏维康的汇报,在国内也无法注册国际专利,试想,如果不是他投入了这十万美元以投资商的势头强制他们注册,即便苏维康按照自己的指示给他们打了招呼,结果也是一样的!
就此事的结果而言,虽然通过苏维康的一番描述,韩俊对这个VCD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他做生意这么久,尽管只是通过笔记上的一些记载,却却练就了眼里。只听苏维康的描述,韩俊就不难发现这个的VCD的妙处。正如他所说的,VCD市场广阔的他不敢想象,一个物美价廉的试听产品,在国内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现在,很容易就会击垮录像机市场,更为难得的是,如果注册了国际专利,那么这个产品外国人想要生产,就需要付给他们专利使用费!
如此一来,这将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这么简单了,国际市场被强力的VCD轰击开来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即便结果很美,可苏维康的做法却不得不让韩俊进行一下反思。或许他是因为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才彪呼呼地杀到安徽去跟人家谈这个投资,但如果手下每一名员工都这么来干,或者苏维康以后还会干类似的事情,那无疑会让韩俊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这个VCD的投资市场前景不错,但如果他们如此随意的谈了一个垃圾投资,顿时就会让韩俊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即便有钱,也不是这么来折腾的!这次是八百万美元,下次就有可能是一千万。这种风头,必须要刹住!
只是,苏维康此次出于好心,韩俊的话也不能太重,却严厉的告诫他,他的账户里将不再会有储备金,变相的剥夺了他独自洽谈投资的权利。
苏维康也知道此次自己的行为有些轻率了,对于韩俊的决定,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怨言的。不过韩俊虽然对他的行为作出了处罚,可后面的一番安排,又让苏维康原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第一百章 说出去,谁信?
韩俊知道,统领手下的一帮员工,单纯的高薪只是凝聚他们的一种手段,另外,必须要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苏维康虽然名义上是海鑫公司的合伙人,但却在韩俊的统一调度下行事。
此次自作主张洽谈大单的合同,虽然结果很好,但依然难逃惩罚,仅仅剥夺了他的准备金,算是功过相抵。另外也算给他提个醒,在跟老板意图相左的情况下,最好应该先问问老板的意思之后在做决定。
“这件事,先这样吧,但是我不希望以后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听到韩俊仅仅是不再给小账户注入准备金,苏维康着实松了一口气,而他也不由地一阵后怕,好在这个VCD的前景看好,如果是一个他心里没底的行业,自己还以为韩俊同意了来投资,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毕竟他现在的经济来源,完全需要依附海鑫公司,如果惹恼了韩俊,直接把他给踢出局,他该怎么混?一年多来,平稳安逸又收入颇丰的行业已经让他完全离不开海鑫公司的支持了。
口中称谢不迭,道歉不断。
放下了电话,韩俊思索了片刻,合肥他此时是无暇过去的,既然现代集团已经有了一个整体规划,也就不需要他介入经营了。钱不是问题,凭着铜矿的盈利能力,韩俊有把握在一年之内让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到位。
只是合同应该派谁去签署,则要仔细地考虑一下,思量了良久,韩俊决定再辛苦老朱一趟……
而至于专利的注册,苏维康也提醒了韩俊,最好到美国去注册。可具体需要多少费用,以及所需要的时间,他俩都没有一个细致的了解。
既然在美国可以,不如去找找麦克代森。
只是韩俊还没有动身,办公室的门却被敲响。
“韩经理,一位姓孙的记者找您。”楼下的接待员彬彬有礼地说道。
“记者?”韩俊一怔,搜肠刮肚地想了一圈儿,也不记得滨海媒体跟自己认识的记者里有姓孙的。不过既然是记者找上门来,最近又忙着打广告,跟媒体的关系搞好也是应该的,说道:“请他进来吧。”
“韩俊先生,好久不见了,您还记得我吗?”在接待员的指引下,那名姓孙的记者带着一脸和煦的笑容走进了韩俊的办公室。
乍见之下,让韩俊有些吃惊:“呀!你是那个在日本的中国记者!”当时,满耳朵都是叽里咕噜的日语,唯有一个说中文的,自然给韩俊的印象十分深刻“你好,你好,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快坐!”
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吩咐介绍员给客人上茶。
俩人坐定,孙林笑道:“冒昧来访请多包含啊,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孙林,是新华社的记者……”
说着,韩俊了解到,原来他是驻日本的一名中国记者,暑期趁着休假回国几天,特地来滨海想给韩俊做个专访,本来在东京的时候,孙林就想采访一下韩俊,奈何他回国的太早,让孙林未能成行,多有遗憾。
听到要采访自己的消息,韩俊摆摆手道:“孙记者,这采访就免了吧。在日本能碰见你,也算他乡遇故知,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但我不一定会回答哟。”
孙林听他的口气,跟当初在日本面对日本记者的时候如出一辙,不免失笑,说道:“我一直很好奇,原本,我一直以为你仅仅是个作家,可今天到这里来,实在让我太吃惊了,你居然经营着一家规模这么大的公司。要我看,你可以算作国内最年轻的企业家了吧?”
显然,孙林在来之前是做了一番工夫的,而且海鑫公司目前在滨海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当的企业,不说别的,每次招聘广告上令人咋舌的高薪就够让它吸引眼球的了。
尽管市民对这个海鑫公司的具体业务并不清楚,但却知道,它名下有着滨海市两家实力最大的绿石博物馆,而且,能进入这个公司,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它的待遇,丝毫不逊色于外资公司,甚至比他们还要高上不少。
韩俊则谦逊地说道:“运气好而已,企业家谈不上,我就是一个个体户。”
孙林爽朗的一笑,原先对这个年轻人就十分有好感,此时真正面对面了,有着不俗的身家却一点不见傲气,孙林心下暗自点头,这种不骄不躁的性子实在难能可贵,可刚准备再就采访的事宜进行询问的时候,韩俊却似乎想到了什么,问了他一个问题。
“对了,孙记者,你在日本多久了?”
“三年多了吧。”孙林笑笑,答道。
“哦,对了,日本可以注册国际专利吗?”韩俊问道。
记者的敏感嗅觉,让他觉得韩俊不可能会问他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转而反问了一句:“韩俊先生准备要注册一个国际专利吗?”
韩俊耸耸肩,说道:“我只是想打听一下而已。以为你们媒体工作者,天天面对大量的信息,或许能知道的多一些。”
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