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最跟学生军合作,在安平岭一战中名声雀起,从特务头子摇身一变成为爱国将领,军衔也从上校升为少将,成了国军嫡系中最年轻的将星,(虽然张野比他更加年轻,可是张野不是嫡系,不过是地方的杂牌军而已。)他返回陪都,又带回一支实力强劲的学生军主力,令委员长龙颜大悦,在陪都,风头一时无两!
委员长降尊迂贵,亲自检阅了学生军第二支队,还接见支队长何方,温勉有加,同时不吝奖赏,升何方为上校旅长,扩编第二支队为国军学生军独立旅,从陪都学生军预备人员中补充兵源。
山西学生军抗日威名,在陪都久已为人津津乐道,爱国学子久欲加入者众矣。只是不得其门而入之。如今闻听学生军来到陪都,委员长亲自下令扩编,一呼之下,应者如云。学生军设在军统的招兵处日日爆满,就连陪都的政府大员子弟,也有不少人不顾家人反对,偷偷跑来应征,
何方那张平淡无神的木头脸,顿时成了陪都街头巷议的热题,报刊媒体的门面!打听到他尚未成亲,国军大员中,不乏有欲结连理者,并不以他貌不惊人为意,只是何方对此淡淡说道:
“日寇未灭,何以家为?”
这才打发掉所有纠缠者。此话,一时成为陪都名言。
何方并不善言辞,也不爱出风头。他人生地不熟,按说在陪都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很难混下去。不过有委员长青眼有加在先,战绩名声实力在后,又有沈最这个地头蛇罩着,倒也还算风生水起。沈最对张野有愧,自然要好好对待这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军,何况委员长正是要招纳全国抗战精英,以应付越来越艰难的全国战局。
何方暂时挂在军统名下,营地装备都是最高规格。戴长官大笔一挥,花钱如流水,学生军独立旅要什么给什么,从不手软。何方不愧是张野带出来的人,有便宜就占,独立旅一扩就是五千人,比之前增加了将近五倍!好在陪都学校学子均多,尽管扩编四千人,被拒之门外的依然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独立旅编制确定后,何方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训部队。全心投入到部队整训之中去。
学生军训练方式自成一体,又有一千老兵作为骨干样板,将陪都那些天之骄子练得叫苦连天。何方对此司空见惯,毫不动容,反而通令下属,凡不能通过训练者,独立旅一概不收!
那些新兵一来是没办法,二来眼见外面想进来的人大把__竞争激烈啊,三来是老兵们对那些训练科目都是驾轻就熟,难免好胜心起__咬牙苦撑一段时间后,也都渐渐适应了。何方见部队基本成形,一纸申请递交戴长官,调来大批枪械装备,实战演练部队。各科目均设置奖优罚劣,以特种训练为主,着意加强狙击、侦察、爆破等特种科目。大笔金钱花出去,部队很快形成战斗力。委员长偶来视察,直看得啧啧称奇,恨不能将何方拉到黄埔军校去做教官!
独立旅练成,何方就动了回山西的心思。
这时候晋省抗战动态频传,学生军在安阳地区死灰复燃,愈演愈烈,学生军领袖张野伤势恢复,重振旗鼓,改编学生军,出击泉阳、十家庄,学生军势力扩张到整个安阳地区。
每个学生军的老队员都成天拿着报纸津津乐道,温习着昔日的辉煌。新兵们没经历过战火,被老兵们侃得热血沸腾。部队思归的呼声渐起。
何方找到沈最,以部队需要实战为理由,要求返回山西战场。沈最听说张野伤好,也急于向他解释自己当初的苦衷,而谋求张野原谅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将自己私下带出的部队加倍奉还!他见何方来找,当然是闻弦知意,正中下怀。他立即拉着何方去见戴长官。
戴长官其实也正在为学生军独立旅而头疼!
不说别的,单说这独立旅一天的花费,就足足够其他部队一个军的开销!
军统也不宽裕啊!
虽说委员长也调拨了一些补贴,可是杯水车薪,哪里够花?这个何方比起他的上司张野,倒是一点也不逊色,花起钱来眼都不眨,浑不知那都是军统多年的积蓄啊。要是再这样坐吃山空,军统也要破产了!虽说军统来钱的路子广,可是架不住这样花啊,一天训练打掉的子弹,都够装备一个主力团了!
以前还好,可现在军统还有自己的嫡系“忠义救国军”。最初不过一两千人,从山西得胜归来,戴长官借机扩编增加军统实力,一下子增加到一万人,足足一个师的编制!“忠义救国军”在山西,被学生军带坏了,训练花费都比照学生军方式进行,沈最烧钱的本领,比何方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军统的嫡系,更不能坐视不理!
***************************************************************************
推荐好友佳作《米虫创世纪》:/boo/1109337。asp
推荐好友佳作《婢女丞相》:/boo/1121439。asp
***************************************************************************
(。。)
正文 第十五章 重返山西
更新时间:2009…5…7 0:38:21 本章字数:2541
当家难呐!戴长官时常感叹。
军统有这两支部队,的确可以傲视同侪,可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小日本没有钱,哪能有那么强的部队?学生军之所以强,还不是我军统的钱袋子在这儿撑着!
可是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其中的苦楚,委员长也不会理解。为了军统的将来,这两支队伍还是拉出去的好,打出来的部队才是最好的部队嘛!与其让他们在陪都拿子弹打着玩,还不如送到前线去往鬼子身上打!再这么继续糟蹋下去,他俩倒是功成名就,自己这半辈子的心血,可就白白交待了!
他见沈最何方要求回前线,心里乐开了花,脸上神色不动,冠冕堂皇地勉励一番,又过问一遍部队近况,便帮作不在意地让他们写个报告,好递上去批。沈最何方满意而去,戴长官在屋内热泪盈眶__苦日子总算到头啦!
戴长官拿到报告,一刻不停地找到杨长海,要求见委员长。杨长海不敢怠慢,立刻通报。恰逢学生军主力奉命南下,力挽中条山危局,委员长心情极佳,见这位学生军的半个长官到来,笑靥如花,热情得让戴长官受宠若惊,手脚都没地儿放。
不过戴长官虽然得此礼遇,倒也没有乐得忘记了自己求见的初衷,趁机提出了让独立旅和“忠义救国军”北上参战,以战练兵的建议。
委员长当初将何方的第二支队拉过来,不过是担心张野不听自己号令。如今张野为了执行中央命令,不惜减损总部基地的实力,将主力派往中条山参加国军会战,这本身就表明了立场!
之前一是担心张野坐大难制,二是担心张野万一不支,学生军作猢狲散,到时候乱兵难制。可是如今张野身体恢复,学生军声势复振!委员长心里分得出轻重,毕竟张野比起何方份量要重得多,既然他表明立场,当然要将何方还给他以安其心。再说这何方性格深沉,喜怒不形于色,还不如张野爽朗可爱,容易把握。
他权衡轻重,最终同意将两支部队调回山西,学生军独立旅归建,“忠义救国军”并肩作战,互相牵制。
其实这时候,委员长纵观山西局势,已经预感到学生军主力南下,总部会有危机。山西局势糜烂,委员长一时无力恢复,但中条山是中原门户,决不能放弃!
卫长官率第一战区主力去建立防线。尽管实力不弱,比起日军华北方面军,依然处于劣势;阎长官新败,部队溃散,不值一提;八路军谪伏太杭山,所图非小;此时扶持学生军,正可与国军相互呼应,扭转晋省局势,同时还可以扼制八路军发展壮大。
戴长官听说独立旅要归建,虽然肉疼。但是心里一拨算盘,独立旅尽管花了不少钱,比起守着军统坐吃山空总要好些,何况卖个人情给张野也不会亏,那小子前途远大,非比寻常!连委员长都看重的人,肯定不会错啦!
沈最何方得到戴长官的首肯,立即行动起来,进行忙碌的出发前准备工作。戴长官慷慨地加赠了一批军火物资;陪都的各大报纸得知学生军独立旅和“忠义救国军”要北上抗日,连日大篇幅地宣传报道,驻陪都的各大机构、公司纷纷捐赠钱物,要让子弟兵用最好的条件去打鬼子;陪都各大中学校,由于都有自己的学子参加了独立旅,也接连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欢送活动,尤其是学生军母校安平中学陪都分校,更是在周校董的率领下全程陪护!此次独立旅扩军,陪都分校是最积极响应的学校。
自从上次张野三人来过陪都之后,陪都分校名头极响,事业兴旺,越办越大了,把周校董乐得成天合不拢嘴。这次何方带第二支队来到陪都,周校董闻知后,第一时间赶过来看望。何方此时虽已算高官,又正是陪都灸手可热的人物,但是在从小教育他的周校董面前,也同张野和李校副一样尊敬有加。陪都媒体采访何方,当然少不了将周校董和陪都分校一并宣扬进去。
上次张野三人过来时,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对于这些媒体来说,究竟不够直观,仍有许多人半信半疑,认为鬼子那么厉害,一群学生娃子怎么可能打得过?一定是政府为了宣传需要夸大其辞!
现在,整支第二支队就在面前,活生生的训练场面让记者看大开眼界!看到学生军模拟实战演练的场面,再没有人置疑学生军强悍的战斗力!就连驻守陪都的国军各部,也积极派人过来观摩学习。
如今这两支凝聚着全国百姓的殷切希望的强大队伍,将要上前线去打鬼子,陪都各届单位都处在激动和羡慕之中。
沈最和何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终摆脱了热情的陪都百姓,率队离开了山城。
一出陪都,两人便命令部队加快行程。一是因为何方和独立旅很多人都归心似箭,二是因为从中条山前线传来的消息令人乐观__据说学生军南下主力已经打垮了与陕军对峙有鬼子,彻底打通了河南河北的连接渠道,第一战区的国军主力,正在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渡河进入中条山。眼看山西局势大有可为,两人又岂能不激动?
由于学生军独立旅和“忠义救国军”从安平大战开始就携手作战,联合建功,后来又一同返回陪都,一同扩军,一同训练,如今又一同北上,并且加上两部长官融洽密切,所以两军相处极好,彼此配合颇为默契。
不久消息传来,鬼子调动大军,进攻学生军总部所在地安阳地区,学生军情势危急,两人就更加心急如焚,马上命令部队日夜兼程,用最快速度赶往前线。
在沿途政府和驻军的大力协助下,两军很快渡过黄河,进入了中条山。
如今的中条山可不比当初,已经处于第一战区卫长官的完全控制之下,所以沈最何方首先向卫长官报到。
***************************************************************************
推荐好友佳作《米虫创世纪》:/boo/1109337。asp
推荐好友佳作《婢女丞相》:/boo/1121439。asp
***************************************************************************
(。。)
正文 第十六章 千里驰援
更新时间:2009…5…7 0:38:21 本章字数:2568
由于“忠义救国军”人数众多,并且最高主官沈最军衔又比何方高一级,而且独立旅此行又属于低调归建,所以两军北上时,一直是以沈最的“忠义救国军”的名义对外交接。
沈最早知道军统在各政府部门和军队中能量极大,为了方便起见也不推却;何方又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所以卫长官接到的报告中,只是含糊说明,来者是陪都的“忠义救国军”北上参战,并没有具体涉及该部队在晋省的统属问题。
卫长官是国军中老资格的将领,当然清楚如今戴长官在委员长面前红得发紫,其部属的军统机构,仿佛明朝时的东厂西厂锦衣卫一样,是权势滔天的特务组织。尽管卫长官凭着自己在国军中的元老资格和与委员长的亲密关系,并不很买军统的帐,而且他对军统的所作所为还颇反感,但是他同样不愿意轻易得罪戴长官,始终保持着一种井水不犯河水,敬而远之的态度。
对于沈最这支“忠义救国军”,由于之前曾同学生军一起大胜日军,战功实在,倒还深合卫长官的胃口。他常常在私下里跟同僚们说,戴长官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组建了“忠义救国军”!
如今这支“忠义救国军”到了自己门口,尽管还不知道他们来意如何,卫长官也不准备过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