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学生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学生军-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飞机的配合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一举将苏军赶回到乌苏里斯克草原。
    就在日军欢庆胜利的时候,远东红军在布留赫尔元帅指挥下,集结第、第集团军近十万部队,上千门大炮、多辆坦克、多架新式“喀秋莎”飞机,同时从三个方向对日军发动了全面反击。
    王维一和李永福率学生军特遣部队乔装改扮,配合苏军的反攻,提前从第师团和华北方面军结合部连夜穿插进去,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并在日军后方四处出击、大肆破坏,搅得日军内部乱作一团!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人生地疏、孤立无援的日军终于崩溃,兵败如山倒!两个半师团被歼灭,剩余日军拚命逃回东北,半路上又遭到学生军王维一部截击,损失数千人!
    日本政府紧急通知正在莫斯科的外相重光葵,同苏联政府签订和约,同意维持日军进攻前的边界状态。一场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

  (。。)

    正文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六十章 两份电报
     更新时间:2009…5…7 0:38:52 本章字数:3280

    就在张野积极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两份电报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
    一份电报是留守晋东南根据地的李校副发来的。
    电报里说,阎长官之前向根据地派来一批地方官员,试图染指根据地政务,被马浩父子驱赶回去了;另外,据侦察人员报告,晋绥军开始在省城和沂州大举集结,意向不明。
    另外一份则是陪都戴长官发来的,上面说中南地区会战,国军兵力吃紧,委员长希望学生军共赴国难,即日南下,与沈最的“忠义救国军”一道,暂时归属第九战区薛长官指挥,协助保卫大武汉,云云。
    李校副电报所说的,其实是张野意料之中的事。
    阎长官身为晋省最高军政长官,却因为学生军的崛起,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晋东南学生军根据地的控制权。对于阎长官来说,这当然是很难忍受的!
    学生军原来名义上是归属于晋绥军系列,也接受阎长官的补给。但是一直都是自行其是,独立作战,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晋绥军的统一指挥。
    初时因为力量弱小,晋绥军的大佬们也看不上这支出身草莽、资历浅薄的杂牌军;后来学生军逐渐强大,又得到陪都委员长和戴长官的支持,手眼通天,阎长官就再也控制不了了。如今学生军占据了晋东南将近四分之一晋省地地盘。努力发展生产,促进贸易,部队补给已经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而且还把经济搞得红红火火。吸引了大批外省学子前来投奔。
    晋省政府的军政要员们对此眼红已久,只是慑于学生军的威名,一直不敢轻举妄动。阎长官也知道,张野身后有委员长和戴长官地暗中支持,所以不得不约束和告诫下属,不得随意找学生军的麻烦!
    如今,趁着张野率学生军主力远征绥远,省城的一干要员又纷纷叫嚣起来。他们要求将晋东南学生军控制的地盘收归省政府统一管理。将学生军的补给纳入省政府军备预算之中。
    其实傅长官原本也是晋绥军阎长官的下《手机访问。。》属,可是他却带着自己的部队,遵照陪都的命令接管了绥远省,已经形同独立。而阎长官对于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地部队被别人带走,一向都耿耿于怀。
    虽然沂口、省城会战时,傅长官奉命带兵回援,并且一力承担了战役的骨干作用,尽到了晋省子弟兵的义务。但是在将华北日军赶出晋省之后,他就又接受陪都委员长的命令,重返绥远。明显是不愿意接受阎长官的管制。
    并且,傅长官不仅带走了自己的主力第军,还拉了学生军的张野一同北上!这两人名义上虽然都在晋绥军的编制序列内,可是根本不把阎长官放在眼里,由不得阎长官不生气!
    如果对这样的行为视而不见,不采取任何举措的话,阎长官担心今后会难以控制住晋绥军。保不住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傅长官,第二个张野!
    在一干心腹大佬地鼓动和阎五小姐的唠叨下,阎长官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晋省的日军早就被驱逐出境了。委员长的国军主力也忙于集结参加武汉会战,张野和学生军主力又远征在外。此时正是晋绥军坐大,而学生军根据地最为虚弱的时候。
    因为傅长官是陪都国民政府委任的绥远省政府主席,阎长官拿他无可奈何!但是学生军的编制,却仍在晋绥军序列之内。一直没有改变,阎长官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管!
    阎长官认为,张野年轻气盛,不通人情世故。身为晋绥军将领,却投靠陪都方面,抱委员长的大腿,接受委员长的授旗、授衔和晋升;此外,还同八路军和傅长官关系密切。而单单忽视了将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阎长官!
    对此。他早就看不惯了!对于这个年轻人,阎长官认为。必须好好管教,惩一儆百,为众者戒!学生军是晋省地子弟兵,决不能沦为某些人向陪都邀功领赏的炮灰!于是,他一面选调了部分行政官员,手持省政府颁发的委任状,前往晋东南学生军的根据地内就职;一面又在省城和沂州集结晋绥军主力,准备在行政手段出师不利地情况下,从西、北两个方向发起攻击,以武力夺回晋东南的实际控制权,将学生军纳入晋绥军编制之内!
    不出阎长官所料,前去就职的行政官员迎面碰到马浩马强父子。一言不合之下,马强当即派兵,将这些人抓了起来,押至榆次驱赶出境!
    晋绥军的行动,也没有瞒过马浩父子和李校副等人的眼睛。马强随即针锋相对,也将第师主力在贴近省城一线展开,并且急电驻十家庄的张为国,要他率第师主力回援。
    张为国在十家庄跟着李校副扩编部队,训练新兵,正闲得无聊,一听说阎长官要对根据地动刀子。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顿时蹦了起来。李校副也知道事态严重,一边默许张为国率兵前去,一边又急电张野,请他回来主持大局。
    张野这时已经接到特遣部队大捷的消息。这一仗,打出了学生军地军威,赢得了远东苏联红军地尊重,达到了出兵的目地!张野对此十分满意!
    他原想在宣化城搞一个仪式,隆重欢迎王维一等人凯旋归来,可是在接到李校副和戴长官的电报之后,他不得不改变计划。
    他一面电令北上迎接特遣部队的丁安平迅速《。。》南下,进驻宣化城接防,以便腾出独立师主力回援根据地;一面将晋省目前的严峻形势电告傅长官,请求他在绥远南面集结所属部队,向晋北边境施加压力。
    最后,他回电戴长官,说明是因为阎长官相煎太急,学生军根据地后院起火,自顾不,所以一时还不能南下作战,并委婉地请求委员长出面,调解晋绥军与学生军之间的纠纷。他慷慨地说:
    “外侮尚在,实不愿看到中国人打中国人,晋省人打晋省人!”
    诸事安排完毕之后,张野便命令何方率独立师主力西出宣化,进逼大同,也摆出一副进攻姿态,向阎长官示威。
    一时间,晋省内外,乌云盖顶,风雨欲来,气氛紧张无比。
    阎长官没想到张野竟然如此强硬,更没想到学生军主力回援得如此迅速!
    在他进逼晋东南的同时,晋西晋北却承受到傅长官主力和学生军独立师的强大压力,而且根据地内的学生军两个师也已经进入阵地,看情形是坚决不让晋绥军插足了!
    虽然根据地内的学生军兵力处于弱势,可是装备精良。晋绥军在沂口、省城会战后,元气未复,又缺少傅长官的第军这样的精锐部队,并没有拿下学生军的把握。再加上外部受到傅长官和学生军主力反包抄,一时进退两难,形成了僵持态势。
    阎长官心内惴惴不安,面子上却不肯示弱!他不断发表言论,严厉指摘学生军不顾抗日大局,搞山头主义,一面又继续向省城增兵。
    张野在宣化针锋相对地向媒体指出,学生军才是晋省抗日的急先锋,抗日是不分省内省外的,而省城和大同的光复,都离不开学生军的血汗拚杀,学生军不想打内战,但也不会惧怕战斗!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戴长官受委员长委托,急急从陪都飞抵省城,来调和晋省危机。
    虽然委员长说过,攘外必先安内,但是晋省好不容易才取得国内独一无二的局部抗日胜利,他可不希望看到晋省内部自相残杀!
    他很清楚,学生军一向缺乏稳定的后勤补给基地,所以对于已经到手的地盘,绝对不会放手。并且学生军保持在晋东南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削弱阎长官在晋省的独裁统治。
    学生军出现之前,阎长官在晋省说一不二,同土皇帝没什么区别!中原大战时,他还曾经跟委员长唱过对台戏!所以中央政府的政令,在晋省根本贯彻不下去。
    之前傅长官主政绥远,就是出于委员长分化晋绥军的授意。傅长官人虽厚道,却并非政治门外汉,对于阎长官在晋省的一些做法也不苟同,因此多次遭到阎长官打压。本来十分融洽的上下级关系,逐渐矛盾激烈起来。只是阎长官在晋省根深蒂固,傅长官也不得不避居绥远。
    如今学生军崛起,正好符合委员长一早就存着的将晋省分而治之的想法!
    并且,委员长认为,张野虽然桀傲不逊,但是抗日的态度是坚决滴,与阎长官这种老军阀相比,对于中央政府的号令还是比较服从的,加上学生军目前力量相对弱小,其部分装备又捏在自己手里所以,扶持学生军和傅长官,借机削弱阎长官的权力,就是戴长官此次想要达到的目的!

  (。。)

    正文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六十一章 调和矛盾
     更新时间:2009…5…7 0:38:53 本章字数:3274

    戴长官一到省城,便分别通知傅长官和张野前来开会。
    这时候,张野和何方已经回到泉阳,王维一的特遣部队也到了集宁。收到戴长官的电令后,张野首先在泉阳召开了学生军高级领导层会议,讨论当前晋省的局势和南下参加武汉会战的事宜。
    张为国认为,在目前剑拔弩张的局势下,张野孤身赴省城颇不安全,他建议联系戴长官,将会议地点改至榆次。
    他的观点得到了马强、成志、孙国太等一干军方将领们的赞同,他们担心,万一阎长官翻脸无情,就会导致张野出事、学生军群龙无首的危机出现。
    马浩、李校副和陈思奇则主张,学生军主力不能南下参战,目前应以稳扎稳打,积蓄力量为现阶段主要任务。
    他们的理由是,委员长要学生军南下参战,分明打着让学生军当炮灰的心思!并且现在日苏摩擦已经结束,东北的伪满洲国防军和关东军在张鼓峰之战中被学生军阴了一道,随时可能南下报复。
    此外,阎长官的晋绥军也不甘寂寞,根据地也并不安全。一旦主力离开根据地太远,或者在龙争虎斗的武汉战场遭受大的损失,就可能给敌人趁虚而入的机会!根据地是学生军的根本,万一有失,将会给整个学生军队伍的士气以沉重打击张野认真听完大家的陈辞,站起身呵呵笑着说:
    “省城,一定要去!阎长官不是阎罗王,省城也不是阎罗殿,没有那么可怕”
    他幽了一默,引起一片哄笑,
    “咱们是晋省的子弟兵。要是连省城都不敢去,那咱学生军的面子往哪儿搁啊!虽说省城现在是阎长官的势力范围,但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盯着这次会议。我相信,阎长官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决不会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地事来!”
    他见张为国想要发言,赶紧抬手压住,继续说:
    “当然。大家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所以这次去开会。我们要把安全措施做到位!警卫支队跟我前去,另外,各部队要提高警戒,时时注意向省城施压,让晋绥军不敢轻举妄动!”
    他看了李校副一眼,说:
    “新闻媒体那边。咱们要大造声势,要让全。。省和全国的民众都知道,咱们学生军只是出于自卫,调兵也只是为了保护自个儿地家园,绝无挑起内战的意图!不到万不得已,咱决不会向中国人开枪!只要舆论站在咱们这一边,阎长官纵使心存不良,也不得不掂量一下轻重!”
    李校副放下茶杯,点点头严肃地说:
    “军座的指示。咱一定努力做到!”张野笑着拱手作势说:
    “多谢校副大人!”再次引起一片哄笑。
    等到大家平静下来,张野收起笑容,缓缓地说:
    “关于南下作战,自从收到电令后,我也想了很久,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咱们学生军,本来就是为了打鬼子而建立的!如今虽然华北地区已经基本光复。但是中南地区局势吃紧。百姓处于水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