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零二-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先生能否详加解释?”

“对革命,身体力行非常重要,但谅力而行也不可忽视。身健体壮者,可习军事技能,扛枪打仗而为革命军一员;体弱者,自然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之革命工作。文笔出众者,可鼓与呼,启迪民智,为革命造势宣传;擅长经济运营者,可开办工厂企业,或为革命筹集资金……”

专访,一定要专访。一定要通过专访的形式,让大革命家的精僻理论为大众所知,让所有忧心于国家民族的危难、抱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的热血青年快来吮吸革命的新知吧……

什么叫炒做,什么叫包装,那个时代的人或许不知道这些新名词,但却在不自觉地使用,可谁又有陈文强做得全套,干得漂亮呢?

况且,大革命家宋复华还提出了几个很经典独创的论断,象名言一样,短小易记,就象商标,更容易让人记住他,记住复兴会,记住他的革命理论。

“革命与改良互为动力,同时消长——改良之迟缓激发革命,革命危及朝廷又推动改革,已然注定改革只能救国,而永远救不了朝廷。”

“体制内的改革派,例如立宪派,不一定是革命的敌人。看到俄国推行宪政了吗,承认了人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信仰、人身自由和参政的权利,这难道不是我们也希望的吗?”

“革命有分工,工作有多种。就如同在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上阵冲杀的是战士,运送粮弹的是战士,打造武器的是战士,种地供粮的是战士,筹款助饷的是战士,救死扶伤的也是战士……”

“在革命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即便因为身体或其他条件不能轰轰烈烈,但安心学习、增长知识,以后能为国家建设出力献智。同样值得骄傲。”

不仅有理论,有思想,大革命家宋复华还很有钱,嗯,准确地说应该是复兴会的财力很雄厚。

第一件实事便是设立助学和奖学基金,为求学有经济困难的提供帮助,为学习优秀者提供奖励。并且在冶炼、化学、物理等科目上进行更明确的资金激励。

第二件实事则是再发行一张报纸,名为《新青年》,交由留日学生会主持。全部刊登留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有表露思想、展示追求的平台。

显然,大革命家是如此货真价实,嘴上来得。这钱上也来得。而更使大革命家放射光芒的则是复兴会实打实的成绩。就说当时主流所认为的革命两途吧,刺杀和暴动,人家可都干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让你不服不行。

……………

人生若只如初见……嗯,虽然是两个大男人的故人重逢,但其中的意味却与这首诗很是契合。

宋教仁、黄兴,同是当初华兴会的倡导者。同样立志于推翻满清,同样是革命者。但此番再度相见。却各有不同的心境。

宋教仁已经被包装打造成大革命家,是复兴会的革命领袖,背后有坚强的组织,有充裕的资金支持,革命业绩卓著,使他意气风发,充满自信。

反观黄兴,虽然谈不上落魄,也是同盟会的二号人物,但与宋教仁在一起,却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委实是支撑其腰杆的力量和业绩乏善可陈。

“本会与保皇会的大论战正如火如荼,钝初这一番言论,很是不妥。革命与保皇,与立宪,本是水火不容,何谈求同存异,互动发展?”

初见面,两人没有互相寒喧,反倒是黄兴在发泄着不满。

“革命与立宪的最终目的,都是建立宪政国家,这难道不是相同之处?革命党与保皇会同属体制外反对力量,这也是相同点。”宋教仁微笑着解释道:“克强兄,你要多读书啊!”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大抵与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即“富强为体,宪政为用”,宪政成为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力避“灭国亡种”危险的“法宝”,从此与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诉求相结合,并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形成了强大的立宪思潮和立宪运动。

宪政真的是一副医治国弱民贫、政治的特效药?宪政与富强孰重孰轻,如何平衡,这个在后世依然争执不休的难题,至今也仍然困惑着宋教仁和陈文强等人。但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立宪、立法,这是中国步入文明的必经步骤,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宪政都是必须要加以讨论和面对的问题。

“复兴会也是革命党,与同盟会应该更加接近,先不说理论差异,在这个时候,你要去拜会梁启超,便是令同盟会难堪。钝初老弟,要三思啊!”

宋教仁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我计划着首先去拜会北辰先生,可惜北辰先生已去南洋。而梁启超在名望、学识上,素来为我仰慕,前往拜会,是正常的礼节问题,又何涉党争?克强兄有些太苛了。”

黄兴无奈地叹了口气,坐在椅中,伸手示意宋教仁也请坐。两人算是挚友也不为过,可一涉到各自团体,意气之争便在所难免。

“复兴会这段时间干得风生水起,愚兄亦相当钦佩。”黄兴和缓了口气,“可革命联盟是大势所趋,同盟会应时而生,复兴会却孤芳自赏。须知力合则强,力分则弱。同是革命,有何不可商榷?象你说的,求同存异,与立宪派、保皇会尚能如此,独对同盟会冷眼旁观,这是什么道理?”

宋教仁想了想,说道:“那北辰先生也与克强兄同样想法?看贵会与梁启超论战,文风粗野霸道,固执己见,意气用事,几乎完全容不得任何反对意见。由此观之,复兴会若被并入同盟会,岂不是要全部抛弃原有理念?志同而道不合,与其日后争论不休、内讧不断,倒不如各自发展,以成绩论优劣。”

“你就敢说复兴会的道是正确的?”黄兴皱起了眉头。

“那同盟会便无误了?”宋教仁呵呵一笑,说道:“克强兄,你刚刚也说复兴会干得风生水起,难道不可为佐证?再者——”宋教仁的脸色严肃起来,说道:“同盟会组织过于松散,组织纪律甚为松懈,分工亦不明确,会员往往各行其是,这些都是弊病,克强兄可曾觉察?”

“这也是复兴会独立发展的原因之一?”黄兴沉吟了一下,说道:“今日重逢,就休争论下去了。象你所说,以实绩为佐证,同盟会是优是劣,且看以后吧!”

“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宋教仁端起酒壶,给黄兴倒酒,又不忘提醒道:“术业有专攻,若是武装暴动,还是让军事人才去做,克强兄不要轻易冒险。”

“钝初这话说得不实。”黄兴微微一笑,说道:“万宁起义何尝有军事人才,不照样屡战屡胜。所依靠者亦不过是江湖会党,却对外言会党不可依靠,是欲盖弥彰吧?”

宋教仁正色说道:“政治家须要以正直诚实为准则,克强兄视我如政客骗子吗?贵会也要搞武装暴动,不甘人后,这是可以想见的事情。但贵会能筹资多少,能买多少武器弹药,能组织多少敢战勇士,起事之后的弹药饷银又如何补充?我是好心提醒,克强兄却如此恶意揣测,实不象当初故人。”

黄兴愣了一下,赶紧拱手陪笑道:“失言了,是愚兄不对。可这是外面普遍猜测,贵会也未作解释,我便信以为真。”

宋教仁轻轻摇头,说道:“当初连我也是与克强兄一样的想法,随着起义走向深入,才发现准备是如此仓促,一切美好预期皆是想当然。满清如百年老树,只凭千八百条枪便想推倒,太轻敌了。别的不说,单只北洋六镇,六七万虎狼之师,便是推翻满清之大障碍。不要以为以革命大义号召,所有敌人便会倒戈相向,投身革命。”

黄兴皱着眉头,慢慢转着酒杯,不时看宋教仁一眼,脸色变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一百二十八章天马行空的联系,入门难

革命军克复白沙,佯攻儋州,等清军由琼崖急援后,突然又转向东下,急行百里,一战而克屯昌,再北进安定,做出进攻琼崖的姿态。清军急忙从儋州撤出,增援安定。革命军在临近安定后,突然又星夜西进,再攻儋州……

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在战斗和行军中不断改编、整顿的革命军已经达到了一千二三百人,且越打越坚强,越战越灵活。这得益于指挥官的逐步进入状态,得益于复兴会会员的勇敢忠诚,也得益于陈文强的暗中支持,包括物资和人员的不断输送,以及预先囤积的弹药枪枝的支撑。

缴获是有,但除了粮饷,武器弹药还达不到以战养战的程度。当然,如果能保持不间断的补充和供应,革命军便能在琼州与清军长期周旋下去。前提是广东的三十营巡防军是不断投入,使用的是加油战术。再有一点,便是陈文强始终不暴露,崖州始终是革命军的后勤基地。

但显然,这样想当然的结果不是陈文强所希望的。他与李准一番交涉后,便密告革命军,让吴禄贞继续在幕后指挥,对外宣称革命军的正副长官则为李家俊和徐春山,且多让李家俊出头露脸,为以后的转圜埋下伏笔。

大革命家刚刚登场露面儿,还要巡回南洋各地演讲宣传,提高知名度,以与北辰抗衡,琼州这边的革命军坚持得越久,影响越大。对大革命家的造势也就越强。

一面是政治,一而是军事,而军事为政治服务。在此时也是适用的。

而革命军忽东忽西,越战越强;清军则疲于奔命,难有进展。这样的形势让李准渐渐收起轻视之心,愈发希望能够招安成功。陈文强呢,借此也不断加码,获取更多的利益。

万福华,早已经由复兴会出钱捐了知县。现在更被陈文强举荐,由崖州县丞被委任为万宁县令。崖州县令已是摆设,县衙上下皆被万福华换成了可靠之人。他的离任并不影响复兴会对崖州的切实控制,不影响陈文强在此地的掌控地位。

在当时,保亭、陵水还未设县,分属崖州和万宁。也就是说。复兴会已经实际控制了琼南两个县,且是相邻的地域关系,可谓是势力暴涨。

“崖州这边你不用担心,留下的人员只要萧规曹随,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陈文强与即将赴任的万福华作着最后的商议,“万宁那边呢,倒是要多费些精力。不过,你是干熟了政务的。也应该困难不大。”

“只要把当地民团扩编到三五百人,就算是派一个巡防营在县上驻扎。我也有底气,不担心巡防营可能造成的阻碍。”万福华已经有了具体的计划,只是有些担心陈文强一旦离开,崖州就缺少一个能坐镇的人物。

“外地调来的巡防营估计不能长期驻扎,你可以上条陈,再加上崖州县令,争取把民团改编成巡防营,让清廷出钱出粮,替咱们养兵。”陈文强狡黠地笑着,“这倒是个好办法,之前也有过类似的设想,但还要看形势的发展。”万福华想了想,说道:“汉阳铁厂那边——如果崖州长时间没有你坐镇,恐怕没人象你这么强硬又灵活,能轻松地对付张人骏和李准。”

“我不会长期呆在汉阳铁厂。”陈文强摇了摇头,说道:“质量问题找到了,规章制度建立起来,安排得力的人手管理,这就够了。至于崖州这边,投资的可不是我一个人,有南洋豪富,有德国企业,张人骏和李准想勒索,也得掂量掂量。至于政务,你别搞得太标准立异,循规蹈规地治理好地方,他们又能怎的?凭你的能力,一个县算什么呀?”

万福华点了点头,看着陈文强好象很关注墙上的地图,不由得疑惑地问道:“你在广西标标点点,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难道你想把琼州的革命军撤到广西?”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总要再等一等。”陈文强沉吟着说道:“武装起义必须要有延续,使复兴会的大旗不倒。琼州告一段落后,下一次要在哪里进行?经过这一次起义后,我觉得最好不要再在琼州干了,离得远一些,不会危及这些产业,不会暴露身份。”

“广西吗,为什么选那里?”万福华依然有些不解。

陈文强淡淡一笑,万福华的级别是接触不到复兴会最为核心的机密的,而他则定期收到总会送来的密报汇总,对整体的发展有全局的眼光。现在告诉万福华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万福华是值得信赖的。

“各分会的发展都不错,有些重量级人物值得我们考虑。”陈文强向万福华作着介绍,“广东分会发展了刘永福,嗯,准确地说,是刘永福同情支持革命,而我们再做做工作,使其积极参与革命是大有可能的。”

刘永福,字渊亭,汉族客家人,广西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后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为朝廷招抚。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回钦州闲居。

经历过中法战争、保台战争,刘永福对无能的清廷投降卖国行径早已心怀不满。1899年回南宁招募营勇,重建黑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