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应对重甲步卒,也不知道曹仁从哪里找出了长长的竹竿,一旦步卒试图靠近,竹竿便会将步卒隔离开,使其难以靠近。

身上披了件百八十斤的盔甲,无论是谁,时间久了都会感觉到疲惫。

北海军卒是人,自然也会疲惫。

大军攻势接连受阻,李贤的心情却是极好的,他喝止住麾下大军援助的想法,对嫡系的铁甲军更是三令五申,不可让一人出营。

没了所向披靡的铁甲军,东莱军的攻势渐渐缓了下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阵中的曹仁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知道反击的时候到了。

“杀!”

曹仁一声令下,他‘挺’枪直往前冲。

陡然由守变攻,曹军阵势转变极快,快到东莱军都没能及时作出防备。

周仓、徐盛竭力拦阻,然而,蓄势已久的曹军在曹仁的统领下势若破竹。

这一次,处在下风的兵马已经成了东莱军。

战场上战机瞬息万变,曹仁可谓个中‘精’英。

胡庸、太史慈脸‘色’大变,谁能够想到曹军竟然还有余力反击?

此时,一直伺机以待的乐进也加入了战团。

双面受敌,东莱军有些‘乱’了阵脚。

顺风仗打多了,在打这种逆风仗的时候,东莱军有些不适应了。

战况危急,李贤的两千铁甲军还是没有动。

没有人知道李贤的打算,只有徐庶明白透彻,“都尉,该出手时绝不能有半点犹豫,否则的话,我部人马也会成为他人的笑柄”。

“先生所言极是,我已经记下来了”

徐庶眯缝着眼睛,整个战场上的态势他一览无余。

今日之战可以说是一个练兵的绝佳机会!

只要让东莱军吃点苦头,让他们懂得天高地厚,徐庶与李贤也就放宽了心。

不过,过犹不及,若是东莱军一败涂地,完全‘乱’了阵脚,那样的话,可就有些画蛇添足了,无论如何,李贤都不能坐视不理。

两千名铁甲军就算是手中的定海神针,真正到了需要一击定乾坤的时候,李贤会亲自出击。

此时,乐进与曹仁齐心协力,愣是把东莱军、北海军压制的节节后退,只不过,由于周仓等猛将的存在,曹军所取得的战果很是小。

李贤按兵不动,曹军完全占据了数量优势。

时间短的时候,实力对比还不明显,可时间一场,曹军的人数优势就彻底发挥了出来。

无论胡庸、徐盛如何豁出‘性’命,在大队大队曹军卫卒的侵袭下,他们还需要依靠自家的军卒!

单挑对阵,猛将的作用无可替代,可一旦双方陷入‘混’战的时候,将领所能起到的作用就不大了。

哪怕胡庸、徐盛手中无一合之将,却也无法改变东莱军节节后退的事实。

曹仁手中长枪大开大合,东莱军的战阵犹在,可‘精’神气明显已经大不相同。

谁能够想到,东莱军竟然如此这般,与传言中的极为不符!

难道说,其中有诈?

夏侯渊几人的前车之鉴犹在耳畔,曹仁生怕李贤这是玩的‘欲’擒故纵之计,所以很是谨慎,生怕中了埋伏。

不过思来想去,李贤麾下总计人马两万有余,如今,尚未参战的也不过两三千人马罢了,在这种动辄数万人的战场上,两三千人能够干什么?

曹仁小心小心再小心,胡庸等人却是一退再退。

比起盔甲装备,东莱军远胜曹军,可比起战场厮杀经验,曹军只强不弱。

面对徐盛、周仓这等猛将,曹军士卒并不与其近身,他们三五人合作一处,人人一手铁枪,阻的周仓无法靠前,就是靠的这一招,徐盛等人才毫无办法。

仗打到现在,东莱军心中都有一股挫败感,当然了,更憋着一股气。

乐进的残兵败将已经与曹仁麾下合兵一处,两人携手杀敌。

曹军越战越勇,东莱军、北海军的士气却急剧下降。

眼瞅着一场不败不胜的局面就要演变成大溃败,在千钧一发之际,李贤大吼一声:“正兵营,随我出击!”

“喏!”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东莱军其他各营人马厮杀正酣的时候,正兵营在李贤的约束下难动分毫。

刚开始,不能上战场的军卒们还心有怨言,可随着东莱军攻势渐缓,曹军反守为攻的情况出现,他们又开始提心吊胆。

己方人马会不会一败涂地?

曹军真的强悍如斯?

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正兵营出击呀!

“咚咚咚”,战鼓响起,两千名重甲步卒在李贤的统领下往曹仁大纛的方向缓步而来。

沿途间,东莱军卒自发地让开了道路,他们看到了最前端的李贤,将不畏死,卒以何惧之?当下,军卒折损的士气有所恢复。

“杀,杀,杀!”

“都尉已经杀过来了,儿郎们,随我冲杀!”

“曹军已疲,重甲出击,无人能敌!杀!”

正兵营一动,东莱军各部人马顿时重新注入了活力,他们一扫颓势,竟是与曹军拼了个旗鼓相当。

锃亮的盔甲,不紧不缓的脚步声分外耀眼刺耳。

曹仁深吁一口气,才将心头的那点烦躁驱逐一空。

怎么会这样,占据主动的不是曹军吗?为什么曹仁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妥。

东莱军的变化曹仁看在眼中,曹军往前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看样子,他们遇到了极强的阻力。

好一个李贤,仅仅是率领兵马出战,就能使得麾下军卒斗志高昂,看样子,李贤在军中颇受军卒信赖。

东莱军出道以来,一直战无不胜,然而,今日里却险些一败涂地,这等强烈的反差对比让军卒觉得愤懑不已。

曹军‘逼’迫的越紧,东莱军卒‘胸’中的怨气便越浓郁。

原本东莱军败退的时候也就罢了,大势如此,非单人单将可以改变,纵使气炸了肺,豁出了‘性’命也不可能改变什么,于是,军卒们只能随‘波’逐流。

然而,此番李贤领军出击,重甲步卒的出现让大家伙重新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有胜无败!

无论如何,东莱军常胜的惯例都要持续下去!

“快,长枪兵上前,务必拦阻对方重甲,不得让其近前!”

面对李贤的重甲步卒,曹仁还是打算用长枪兵来滋扰。

李贤早有防备,他麾下的军卒每人都装备了一般‘精’良的钢刃,如今上阵,却是派上了用场。

“传我军令,削枪杆,杀!”

“杀!”

“嘭嘭嘭”,按照李贤的吩咐,重甲步卒‘摸’出钢刃三下五除二机就将木枪杆削的只剩下可怜的三四尺,再也没了长度优势。

曹仁瞪大了眼,他没想到李贤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破解之道。

重甲步卒就在眼前,再不想法子,曹军只能用血‘肉’之躯来抵挡了。

在曹仁难下决断之际,不远处飞来一阵黑黝黝的东西。

“啊,是短矛!”有眼尖的曹军士卒认出了飞来物就是短矛,当即大惊失‘色’,道:“不好,定是东莱军又来了援军”。

李贤还有援军?这厮到底有多少底牌?

曹仁大声呼喊:“盾!”

靠近短矛那侧的曹军顿时竖起盾牌。

“咄咄咄”,又是一阵铁矛袭来,这一次,躲在盾牌之后的曹军逃过了一劫。

曹仁看得明白,打头的一名将领白盔白马,看上去便亮眼的很。

结合之前溃卒给的情报,曹仁喃喃自语:“常山赵子龙?杀害夏侯渊的凶手?”

原本曹仁打算疾冲到李贤身旁,看看能否将其生擒活捉,然而,赵云出现之后,曹仁顿时把注意力放到了他的身上。

与李贤比起来,杀死夏侯渊的赵云更令曹‘操’痛恨。

如果有可能,杀死赵云,足以让曹‘操’出掉‘胸’口那股恶气。

“赵云,我乃沛国曹仁,可敢与我一战?”

赵云眉头一跳,笑道:“有何不敢?”

说罢,两人便厮杀作一处。

“铿铿铿”,几十个回合下来,难分胜败。

曹仁越战越惊,怪不得对方能够杀死夏侯渊,他的这份身手果然不凡。

赵云也打起‘精’神,不敢有丝毫分心。

从实力上讲,赵云只比曹仁高出一点点,可若是曹仁以命搏命,赵云也无法全身而退。

到了赵云这个层次上,武艺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心境、经验才是影响战果的决定因素。

。。。

第二百五十二章曹操的苦恼

重甲步卒、赵云骑军的接连出现极大地鼓舞了东莱军的士气,其中,身先士卒的李贤更是起到了一骑胜千军的作用。全集下载

自打东莱军扩军过万以后,李贤已经许久未曾亲自上阵厮杀了。

身为一军统帅,李贤更多的时候是与徐庶一道坐镇中军,只要看见他身旁那杆硕大的“李”字大旗,军卒们便觉得信心十足。

李贤从未败绩的过去足以令人静静乐道,大军有他统领,仿佛就预订了胜利。

今日,东莱军开局失利,犀利的攻势非但没能击破曹军的防线,反而被对方趁隙反击得手,若不是正兵营、骑兵营的及时出现,说不定东莱军的不败之身就要打破了。

不过,自始至终,东莱军都没有丧失信心,因为,李贤尚在,最为‘精’锐的重甲步卒尚在。

在过去的日子里,东莱军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对李贤盲目的个人崇拜。

言出必践、战无不胜、有求必应,这简直就是星君下凡!

从某种意义上讲,崇拜李贤,对李贤无条件的信任,也使得军卒们有了心灵寄托,最起码,他们开始知道该为何而战。

方圆数里的战场上,各路人马厮杀作一处,曹军、东莱军各不相让。

“东莱军,随我杀贼!”

李贤打马往前,挑枪酣战,四下里的东莱军卒顿生豪情,曹军不过比己方人马多出数千人罢了,真要是拼个你死我活,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离开北海国以来,败在东莱军刀兵之下的曹军早已经过了四万之数,曹‘操’青睐已久的夏侯渊又如何?还不是兵败被杀?后发制人的乐进、李典又如何?一个败逃一个被俘,整整七千多人马只剩下残兵败将。

如此辉煌的过去绝不能在今天终结!

两万多名军卒缓过神来,开始迸发出非同一般的力量。

兵对兵,将对将,赵云与曹仁越战越勇,二人棋逢对手,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

赵云也就罢了,他不过是一千骑卒的统帅,没有他,东莱军依旧有条不紊,可曹仁就不一样了,被赵云彻底牵制住后,曹军顿时陷入指挥不畅的囧境。

眼瞅着东莱军就要反败为胜,曹仁忽然打了个呼哨,他‘抽’身急退,嘴里道:“大军听我号令,不可恋战,速退!”

四下里曹军闻言急退数步,事发突然,对面的东莱军没有防备,一时之间被晾了个彻底。

是追还是不追?

东莱军陷入了片刻的停滞。

“传我号令,不可追击!”

这时候,战场上传来了李贤的声音。

曹军这边,三五名曹军小校挥舞着将旗,开始将曹仁的军令传达下去。

“哗哗哗”,除了实在‘抽’不开身的军卒之外,三万名曹军蓦然急退。

令行禁止,这支曹军深谙此道。

曹仁明白,与其继续纠缠下去,倒不如另挑个战场,隔日再战。

退开之后,曹军犹能保持战阵,此情此景让李贤颇为感慨,他明白自己是真的碰上硬茬子了。

就算东莱军穷追不舍,也不过是两军相持的局面,谁也无法彻底大占上风。

消耗战,李贤可玩不起,曹‘操’麾下兵马将近十万人,所以玩得起,可李贤却不然,对他来讲,每一名东莱军卒都珍贵无比,由不得半点‘浪’费。

一个有心退开,一个无心追赶,东莱军与曹军之间的这场战事很快就落下了帷幕。

曹军虽然未能大获全胜,却也试探出了东莱军的底牌,而李贤也顺利达成了目的。

曹仁统帅的曹军对于东莱军卒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磨刀石,通过他们,李贤让麾下军卒重新认识了自己。

最起码,东莱军开始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一味的狂妄自大并不能取胜,要想笑到最后,成为胜利者,须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下邳城,曹军的攻势愈发猛烈了。

徐州守军在曹军接连不断的攻击‘性’伤亡惨重,若不是陶谦父子亲临战阵,说不定军卒们早就溃散了。

这一日,陶谦麾下大将曹豹寻到陶谦,嘴里道:“使君,曹军势大,我等不如暂避风头?”

陶谦双目圆瞪,道:“暂避?去哪里避?城内还有几十万百姓,难道我要把他们丢给曹‘操’?”

曹豹梗着脖子,嘴里道:“战死的可都是我徐州‘精’锐呀,使君须得三思,笮融贼众已经逃往广陵,据说广陵太守已经被其杀害,若是徐州‘精’兵折损过多,到头来,岂不是白白便宜了笮融这等忘恩负义之辈?”

陶谦明白曹豹的意思,曹‘操’毕竟是客军,就算他攻破下邳城之后,也难以将触角延伸到徐州郡的每一个角落。

可笮融就不同了,这家伙担任下邳相期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