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返大隋-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元只能向北着,而这就使得他处境极为危险。当他的行军路线被限制,被隋军掌控。那么他的撤退也将不再安全了。
易风完全可以提前安排兵马阻击高元,就在他北返的那条路上。
高句丽北面的这条撤退路线。特别是其通过医巫闾山北口的这段山口,更是辽西与契丹交界之处,隋朝的兵马还在西面赶来,可易风却能够调契丹的兵马前去拦截。又可以从营州的西北面,调奚兵立即南下追击,前后堵截,勿必把高元拖死在这条路上,待韩僧寿的兵马赶到一举歼灭他们。
就算是最后让高元侥幸逃走,他也必须得付出很大的伤亡。而几路隋军与奚、契丹等蕃军一起东进,到时不但可以轻松将辽西收复,甚至可以谋划把辽河东岸一线夺取。这是完全有可行性的,之前易风不肯早早动高句丽,是因为辽东太远,而且高句丽人在辽河一线经营多年,早成铁板一块,很难撬动,特别是朝廷会面临着巨大的粮草转运困难。可现在,李靖把辽东城占了,这使得高句丽人的辽河防线最重要的一环断裂了,这就使得那条宽阔的辽河失去了防御作用,随军以辽东城为前进基地,轻松的跨越辽河,在东岸有了前进基地,而且辽东城中还有数十万石的粮草和大量器械,这更加重要。兵法上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粮食就是战争的保障,后勤运输线就是军队的命脉。尤其是对于征辽这种远征作战,远离国土的大战,粮食供给更是重中之重。
曹操对于孙子这条兵法的解释是从国内运二十钟粮到敌国前线,最后只能送到一钟,因此从敌国本地征集一钟粮,本国就可以少支出二十钟。这初一看,似乎有些太离谱夸张,可却是事实。历史上,秦始皇征匈奴,每征粮三十石,最终只有一石粮运到前线。
而更有说明问题的是历史上杨广征高句丽时,当时已经提前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例如开挖了从黄河到幽州涿郡的运河,又修建了数条宽阔平坦的御道,专们用来转运军队,输送粮草。可就是做了这么多充足的准备,有了这么方便的运河和御道,最后仍然是要每十几石粮发出,最后只能运到一石,路上消耗巨大。不但得消耗大量粮食,还得动用巨量的劳力。杨广第一次征辽,发兵百万,民夫动用了两百来万,当时号称天下的男丁几乎都动员起来,要么去打仗,要么就是给军队运粮运军械。
因此,李靖虽然在辽东城只缴获了五十余万石粮,可却相当于中原征集一千万石粮食运往辽东,更不用说,要把这一千万石粮食运输,路上得动用多少的民夫骡马,最后还只能剩下这么五十万石。
一座辽东城,在此时局势中,其价值真是无可估量。
有了这辽东城和五十万石粮食,韩僧寿的军队甚至已经可以只带着少量粮食赶往辽东。甚至哪怕放着高元撤退不管,隋军只要占住了辽东城。也是完全占据上风。凭着这粮食和器械,还有这坚城。隋军完全可以马上渡河,组织一波东岸扫荡攻势,把周边平原上的高句丽城池堡垒都给扫掉。而失去了核心的重镇辽东城,周边的小城就成一盘散沙,难以形成整个防御,很容易被隋军沿着辽东城的缺口把他们各个击破。尤其辽东城的粮食其实不仅仅是为辽东城储备的,这还是辽东东岸防御圈周边诸城堡的转运军粮。
想当年曹操与袁绍大战,袁绍军队是曹操的数倍,可就是因为乌巢粮草被烧。结果袁绍官渡战败。辽东城的失守,对于高句丽人来说,也同样有如此危险。
易风的脑子里早就一遍遍的盘算着如今的局势,辽东城未拿下之前,易风的底线是收复辽西,把防线推到辽河,然后就与高句丽暂时休兵。可辽东城一下,局势完全不同了,就好比一座城池。防御完备,想要短时间内攻下很难,可如果突然夺下了敌人的一道城门,那敌人的防御就有了致命的破绽。只要顺着打开的城门一举杀进去,敌人的城墙就完全失去了作用。现在高句丽的情况就是如此,他们的辽河防线经营的很坚固。可现在却把大门给大意丢了。
“天授不取,必受其咎。”易风一拍桌子。开始提出自己的新计划。“立即传令李靖,让他勿必坚守辽东城。不需要他再冒险去攻打周边,只要坚守住辽东城,尤其是保证城中粮草器械不失,就是奇功能一件,让他等候朝廷大军到来即可。”
“另,立即传旨奚境五刺史,让他们率本部兵马急驰营州,追击高元。”
“传旨契丹十刺史,让他们立即集结各部兵马,前往医巫闾山北山口拦截伏击高元!”
“再传旨韩僧寿,让他立即轻装前进,赶往辽东城。”
一连下了数道圣旨,易风这次也是心情激荡,若能将高元侵入辽西的兵马都留下,甚至运气好抓住高元,那么这一次朝廷完全有机会将辽河东岸一线收复,甚至进一步把辽东半岛也给收复了。
“再拟旨给新罗、百济、东瀛三国,让他们立即出兵进攻高句丽。”
翰林承旨学士温彦博笔走龙神,飞速的记录着易风的旨意。
“朕将亲至幽州!”
“陛下,不可轻离京师。”易风的话一出,立即引来一众劝谏之声。
“那就移驾洛阳,不许再劝。”易风退了一步,但也坚持起码得移到洛阳去。
易风其实也知道现在这个时候,他是不可能再御驾亲征的,皇帝亲征,除非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需要皇帝亲临前线鼓舞士气,不然就是只能增添麻烦不能帮忙。不过辽东如果开战,那就是两个大国的一场全面战争,那时易风还留在长安,远隔四五千里之远,消息很难及时传递。况且,本来他就已经把洛阳定为了中京,西京已经成了留都陪京,那么趁眼下这个机会移驾洛阳,也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第二天一早,朝会之上,易风在两仪殿上宣布扩大对高句丽的战争规模。
“我们要做好打一场与高句丽人全面战争的准备,如果战事顺利,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收复辽河平原。如果局势好,我们甚至会进一步将辽东半岛也一举收复,一直打到鸭渌水去。”易风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次战事的乐观,以及自己的雄伟目标。
“皇帝终于是按捺不住了,张开了大口,露出锋利牙齿了。”
下朝之后,从两仪殿出来,柳述忍不住叹道。
“李靖的胆子可真够大的,长途奔驰八百里,深入敌后,夺敌国之坚城要塞,一举扭转了整个辽河的局势,后生可畏啊,真是江山代有新人出,我们都老了。”杨素笑着说道。
柳述却是撇撇嘴,“这个李靖能力是不错,可惜有些太过狂妄傲气了一些。他在东北,那是屡屡违抗圣意,这次也算他运气好,这样也能拿下辽东城。不过我敢打赌,李靖这次虽然立了大功,可在皇帝那里却绝没什么好印象。等到此战过后,李靖到时肯定不能再在枢密院呆着了,如果陛下仁厚一些,给他加个荣衔将他高高束起不用,就已经是对的住他了。换一般人,这么狂妄,死一百遍都不足惜。”
“李靖若调离枢密院,那枢密院岂不是一下子空出来两个副使之职,柳公很快就能进入枢府了。”杨素微微笑道,他和柳述都是一样观点,李靖这次虽立下大功,可却已经犯下人臣大忌。他立的功越大,回头皇帝就会越加忌惮,皇帝绝不可能让这么一个几次违背旨意的将领再处在朝中最重要的枢密院掌控兵权的。给他来个明升实降,都已经算是皇帝的仁厚了。换作一般皇帝,李靖这样狂傲的家伙,到时连怎么死的都不知。
“其实我留在兵部也是一样的。”柳述言不由衷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549章 引蛇出动

枢密掌兵,与政事堂对掌机务,在时下号为东西二府。而皇帝似乎也有意提升枢密院的权威,特下一旨,枢密院的五位正副院使并称执政,与政事堂的九位宰相合称宰执。政事堂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掌民政,枢密院掌军政,旨意中特别强调枢密院本天下之后柄、代天之武威。
枢密院设立以后,权柄极重,原来掌控军政的兵部,只剩下了行政与后勤以及低级武官的铨选之权。枢密院则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甚至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连原来属于吏部的高级武官的铨选升赏等大权也尽划归枢密院,最重要的一条是,枢密院设立之后,文武分治,宰相对于军政武事已经没有管辖权利了。
在易风设立枢密院之前,宰相们是事无不统,总文武大政,军政也同样在他们的管辖之内。虽然隋立国后,设三省六部,以三省长官为宰相,把宰相一分为四,变相削弱了一些宰相的权柄,可三省长官总理大政、事无不统的原则不变,他们是军国大事的决策者。易风即位后设立政事堂,把宰相员额从四人增添到了九个,宰相们轮流值政事笔,这就大大削弱了原来的宰相之权,特别是把原来大权独揽的尚书省左右仆射的权利大大削弱。政事堂设立,宰相由四人增为九人,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也从尚书省转移到政事堂。然后易风再增设枢密院,却又把军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剥离出来。由五位正副枢密使代天子执掌。甚至六部中的兵部,其中大权尽归枢密。
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已经完全与政事堂平起平坐。
枢密院一正四副五位执政,以及其下三衙三正六副的九位衙帅,都成为了朝廷中最顶级的重臣。
史万岁被突然免职,空出来一个副枢密使的职位,现任兵部尚书柳述说自己不心动那是假的。他本来都已经做到了内史令的位置,结果屁股还没坐热,皇帝岳父死了,他又不愿意从皇帝小舅子,结果除职回家呆了段时间。天下轮到外甥来当了,他兴匆匆的出来,结果却反在新朝中只得到一个兵部尚书的职位,又打回到了做内史令之前的位置了。如果仅是这样,还好些,偏偏他这兵部尚书一当,朝廷立即就弄了一个政事堂,接着又弄了一个枢密院,如此一来。他这个本来六部中排第二的兵部尚书,现在却尴尬的要死,一下子成了为礼部一般的闲衙门。政政堂中九宰相,其中六部尚书中有两位排了进去。吏部和民部尚书都得授参知政事衔,成为副宰相。原本六部排名,是吏兵上行。民刑中行,礼工下行。而现在民部尚书都当上了副宰相。他这个兵部尚书权力却不断削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衙门。
柳述心中还是很不满意的。只是妻子兰陵公主劝他踏实低调一些,他才一直隐忍着。可如今史万岁被夺去枢密副使之职,他自认为自己最有资格接替史万岁,进入枢密院成为执政。他是现任和前前任兵部尚书,同时还是前任内史令,又是高祖女婿,是当今天子的姑父,无论如何也当轮到他才对。上次的重定爵位,他原来是袭父爵建安郡公,结果他被降为了建安县伯,听说如果不是有兰陵公主的面子,他这个建安县伯搞不定前面还要加个开国,后面加个终身。不管如何,他觉得当今天子都亏欠于他,这次让他接替史万岁做枢密副使是肯定的。
连王保和李靖都能做枢密副使,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
只不过柳述却完全猜错了易风的想法,易风封官绝不是看面子看资历,他更看重的是本事是能力,另外就是可靠忠心。王保是他当年在燕山的老部下,燕云十八骑之首,跟随他至今已经有八年,无数次出生入死,为自己挡箭挨刀,随自己冲锋陷阵,忠诚从来不曾动摇。而且在后来建立怀荒军后,也表现出众。至于李靖,则是因为他一系列的战功,同时也因为他也是关陇集团出身,用他,当然也有安抚关陇人心的意思在其中。就如同他用韩僧寿和贺若弼与史万岁一样,这三人都是朝中名将,用他们当然是考虑很深。
可枢密院在易风的朝堂布局之中是极为重要的,这里绝对得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辽东大战规模升级,前方的战争,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堂,但同时,枢密院这个统调军政的最高军事机关里,更需要有精通兵法,熟悉战阵的大将坐镇。
柳述原本也是有机会的,他是皇戚又是前朝老臣,又当过兵部尚书,他入枢密院是有资格的,可贺若弼韩僧寿史万岁三人已经进了,柳述自然也就不能再进了。当初选了史万岁没选柳述,也是因为柳述虽当过兵部尚书,可并没有带过兵也没打过仗,在军中的威望远远不如史万岁。史万岁能进枢密院,凭的正是他民间传闻的国朝四大名将之一的声望。可惜,史万岁是个狂妄的人,就算没有这次的醉酒失礼行为,易风也不会让他久在枢密院,早晚找个理由把他贬下去,不同的只是早晚时间而已。现在易风既然找理由把史万岁赶出去了,又怎么会再找一个非心腹进来呢。
史万岁免职之后,易风并没有让他空出来的这个职位空太久,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