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将-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允如今官至司徒,因为王允乃是自行前来相投,而且名气也大,自然得到了董卓的重用。
这个重用就是重用王允来牵制其他朝臣。
不得不说王允的确是有本事,借着职务之变,不知道拉拢了多少朝臣,甚至让董卓渐渐的依靠起他,而疏远了李儒。
不过王允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这些,王允的目的乃是为了汉室,为了还政于汉帝。
所以王允盯上了吕布。
吕布武勇无双,指挥军队更是有一手,但为人贪婪不说,而且有几分莽夫性子。
虽然没有了倾国倾城又是舍身大义的貂蝉,但以王允的身份找到美艳的歌姬却是不难,只不过对于这些歌姬,王允可不敢明言相托。
但王允也是有王允的办法。
好几次王允都是明言送予吕布,但结果往往是被董卓捷足先得,将这些美姬夺去。
一个不行就是两个,同样是美人计,虽然不能够迷住吕布的心,但却同样可让吕布对董卓不满。
吕布那么高傲的人,在看中的美姬连连是被董卓所夺之后,自然而然就是对董卓甚为不满,而这个时候就是王允趁机有言的时候了。
“将军武勇天下无双,如今屈居于董卓之下,名为义子,实为家奴,纵然是老臣也为之不耻。若将军这般,岂能够是为一个老贼所困?如今陛下是被董贼所囚,若是将军救之,必得陛下所重矣!”
不得不说王允的确是说中了吕布的心思。
名与利可以就是吕布的追求,加上对董卓的日渐不满,使得吕布最终下了决定,诛杀董卓以成其事。
董卓是使着吕布为护卫,一番精心布置之下,董卓轻易的被吕布所杀。
董卓既死,王允和吕布都不会是放过与之前跟随董卓的人,当即就是命人四下将之捕捉。
而那李儒,本来就是被董卓所器重的人,也同样是在其列。
命令一下,不用其他人动手,原来李儒的下人就是将李儒绑了来,奉送到王允面前,只见李儒披头散发浑身血迹斑斑,显然来的路上也是受到了不少苦楚。
“大人,李儒这个家伙仗着其是董贼身旁红人,平日间对我们这些下人甚是刻薄,哪怕小的是其同族,平日间稍有不如意也是呵斥有加。如今大人除贼,我等愿意是为大人献上一功。”
说话的乃是李儒官家李忠,一脸谄媚的笑容对王允说道。
“这等人留来干什么,直接杀了!”
王允性格也是冷酷,对于李儒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是下令,自然有着力士将人押下斩杀。
对于王允的动作,吕布却是视若未见,因为王允已经实现了他的承诺,如今吕布不仅官职更深,而且斩杀董卓之后,从董卓府中查抄出来的财货侍女全都是归了吕布。
自然,吕布对于其他的事情也就没有了什么理会的兴趣。
不过无论是王允还是吕布都是低估了如此大肆捕杀董卓余党带来的后果,董卓虽死,但董卓帐下将领犹在,统领着大批西凉骄兵。
这么一杀,顿时就是将那些悍将逼迫上了绝路,自然准备以死相拼。
可惜这个时候的王允却是沉浸在斩杀董卓,今后自己就是可以匡扶汉室的美梦当中,莫说不知道,恐怕就是知道了也不以为意。(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欲迎汉帝
“王世叔还真是如此做了。”
卫涛长叹一口气,平时的时候消息传递是有快慢,但既然已经准备是与曹操一同迎接汉帝,卫涛自然也是多做关注。
所以这一次几乎吕布一斩杀董卓,第三日初卫涛就是得到了消息。
“董卓一死,其手下必乱,若是王公请陛下赦免其罪,还可以是稳住大局,日后徐徐图之,如今做为,恐怕是自取其死也。”
荀攸摇摇头也是接了一句,而后就是向着卫涛一拱手,就是认真而道。
“主公,如今董卓已死,陛下安危难明,当早做打算,请曹孟德早日出兵。”
“先生也是认为吕奉先挡不住董卓残部?”
卫涛先是点点头,而后又是问道。
“虽然人数纵有不及,但吕布那天下第一勇将,若是能够统领整顿长安兵马,与董卓残部一战,未必不可能。如今董卓残部当中,除了一个张绣之外,其余诸人,恐怕连在吕布手下走一个照面的能力都是没有。”
“若是吕布真能够完全掌握长安兵马,加上长安城高墙厚,就算董卓残部再多一倍也未必能够打下长安。”
荀攸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语气之中满是无奈。
“昔日攸在洛阳为官,也曾与王子师打过交道。王子师乃大汉忠臣,为人虽然刚直倔强,但却不失于灵活。朝政争斗,王子师自得其长,董卓便是因此而亡。但两军交战。却未其短。更何况有董卓之鉴在前。王子师如何敢是将长安大权托付给吕布?”
“却是如此。”
卫涛微微苦笑,这也是朝堂党争的结果,如今王允一人独揽大权,其刚直的性格必定自认其行乃是为大汉,那些叛逆臣徒绝不被王允所容。
“不过要想到长安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昔日十九路联军讨董,乃是假得圣谕。如此之事,可以不可再。若无大义进长安,恐怕不仅仅是惹人非议,更为天下人所恶也。孟德兄长虽然不拘小节,但恐怕也不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卫涛知道曹操,虽然曹操不会拘泥于这样的手段,但在见到汉室可以重塑威望的时候,恐怕一时之间也是无法决断。
而且出兵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说兵员准备,单单只是出兵想要越过各个郡城直达长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主公。那曹孟德之下亦有能人,他人或是不知。我那族叔荀文若必然知之,若是陛下再是落入董卓残党之手,日后更是不自多言,其必然劝说以迎汉帝,只要将军应之,其必可得也。”
荀攸也是明白卫涛的顾虑,当下却是说道。
“而且纵然主公不行,那曹孟德也必定是招募兵员而为,到时候想要一统并州达成主公心愿又是不知道多久,还请主公速速决断。”
“既然如此,我立即派人而行。”
思量一阵之后,卫涛终于是点了点头,立即就是派了韩浩为使者前往拜见曹操。
卫涛既然能够得到荀攸的指点,其他诸侯这个时候多多少少也是得到了信息,手下群臣也是各抒己见。
要知道如今天下之间如吕布那般的顶级武将几乎没有第二人,毕竟哪怕是典韦这样的绝世猛将,战阵磨炼也比不得吕布,还入不得顶级武将,只能够说刚刚跨过一步而已。
但如荀攸这样的顶尖谋士却是有不少已经出仕,谋士观天下凭着的自己的本事,这个局势能够看出来的谋士,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他们自然能够看出如今天子已经处于最衰弱的时候,若是出兵迎之,可得大利。
就在荀攸劝说卫涛的同时,曹操和袁绍也得到了手下人的劝进。
袁绍如今正是准备先灭黑山贼寇,而后北上幽州与公孙瓒决战,再是南下青、徐,若是战略可成,则袁绍一人可占大汉北方,对于迎接皇帝兴致不大。
加上之前董卓一番作为,在袁绍看来如今天下汉室的号召力虽然还有,但与袁家四世三公的号召力也是差别不大,根本不必为自己找麻烦。
至于曹操,却是实实在在的动心了,不仅是为政治利益,同时在曹操看来,若是能够将天子迎到自己的领地,而后自己尽心辅佐,那么也是最好的匡扶汉室,振兴大汉的方法。
可是,曹操实力不足。
在与那吕布一战之后,曹操的兵力基本都是溃散。
虽然借着曹家的底蕴,以及曹操本人的声名,重新是崛起,让得文武精英来投,但如今曹操麾下士卒却是大有不足。
曹操不是莽撞行动的人,一时无法迎回天子,但曹操相信只要抓紧时间招募兵员,很快就是可以前往迎回天子。
而这个时候卫涛派来的使者就是到了。
单单只是卫涛不足以迎回天子,单单曹操也不可能是迎回天子,但两人合力却不是不可能做到。
“好!子羽有此大义,我曹孟德如何会是不应?你且是回复你家主公,我会引兵向洛阳,而后与子羽一同入长安,迎接回天子!”
听到韩浩的来意之后,曹操顿时心神一振奋,很快就是大笑着说道。
“诺。不过我家主公曾言,董卓余党如今人心惶惶,恐怕会是狗急跳墙直攻洛阳,听闻将军与朝廷重臣还有往来,还请将军致信朝廷诸公。于那董卓余党强攻长安之时,便言我等正是赶来勤王。”
韩浩不敢隐瞒卫涛的话语,在应答过后就是赶紧说了出来。
“我家主公曾说,若是事有不殆,还可是让朝廷诸公先是暂时赦免董卓余党之罪,待到我们两路联军将天子迎回之后,再是徐徐图之。”
“好!若不是子羽,吾几误矣!”
曹操也是不凡,只是略略一想就是明白了卫涛的意思。
“子羽果是我大汉栋梁之才!有子羽在,我大汉必有兴盛一日。”
曹操得到了卫涛的传讯,自然快速整军,而后就是亲自领兵向着洛阳而来,准备是汇合卫涛之后一同是攻向长安,迎回天子。
而卫涛早是在派出韩浩为使者的时候,就是已经听从了荀攸的建议,点齐兵将,带着荀攸和典韦出发赶来。
至于河内,卫涛则是交给于禁代为镇守。
一路无话,不过卫涛与曹操两路大军行动,自然不可能悄然无息,早早就是被其他之人所知。
得知竟然在这个时候欲要迎还天子,天下的各大势力又是将目光集中在两人身上,但这一次包括袁绍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立即起兵相随的意思。
卫涛和曹操齐聚洛阳,这一次卫涛統兵一万五千人,曹操领兵二万。
“见过兄长。一别经年,兄长风采依旧。”
卫涛先是一笑,向着曹操拱手而道。
“不过如今董卓余党势大这一次还需与兄长戮力同心,不复昔日联军讨董之事。”
“然也。”
曹操点点头,也是明白此理。
“主次若定难免使人心服,况如今长安形势未定,王子师掌国事,吕布为其驱,我等冒然而动,以是为其所觉,如今之计,当往而说之。”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旁边的一青年就是开口言道。
“方今董卓余党以李催、郭汜、张济、樊稠、牛辅五人为首,每人领军少者三四万,多者七八万,当是为劲敌,若不得朝廷相助,理应为合,如何可是迎还圣驾?”
此人言之有理,而且所言荀攸也是与卫涛言过,可见此人非长人。
“敢问兄长,此为何人也?”
“此乃颍川郭奉孝,现为我府中谋士,参与军机,如今随我而来,共迎帝驾。”
原来竟是‘鬼才’郭奉孝,卫涛不由得心中一叹,曹操麾下文武果然齐备。
“不知道郭先生如今以为当如何?吾之本意是联合兄长直奔长安,到时候若是陛下愿行,则保陛下而行。若是陛下不行,则四下剿灭余党以功勋。”
如今大汉之名深入人心,卫涛此行更多是为能够名正言顺掌握并州。
其时曹操此行也是为此,只不过与卫涛相比,曹操本人的确更是希望能够迎还天子,而后辅助天子匡扶大汉,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将军此计甚好。如今我等以朝见天子,贺天子得脱董卓恶贼之手以见,纵然王允不愿,不好是拒绝,最多让我等屯兵洛阳只领亲随而至于长安。”
郭嘉微微一笑,就是说道。
“长安也曾为帝都,说是迎还陛下,但相比长安,陛下却未必愿意再此迁都,此来贺或许可一除董卓余党,以得官职,甚至入朝听政,但想要迎还陛下却是未可。”
卫涛看了一眼曹操,只见曹操脸色却是平静,想来这事郭嘉早与之言,其心中已有了准备。
不过正如郭嘉所言,哪怕只是得一官职,也可让卫涛与曹操的实力快速增强,这一趟也不算白来。
微微沉默过后,卫涛再是看向郭嘉。
“吾从公达处曾闻郭先生有‘鬼才’之名,先生智谋多变,想必不仅仅只是如此轻言,若是有言还请先生言之。”(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曹操父亡
“等,董卓一死,其余党必定难安,若是董卓余党鼠目寸光必四散也,到时候派出将士可擒之,若是董卓余党中也有些目光,必会攻长安,以迫陛下也。”
郭嘉不愧是郭嘉,随口到来,让人不禁暗自点头。
“我军前来甚急,但董卓余党比我更急。一旦其围攻长安,那长安朝臣自然不得不应,到时候我们奉诏而行,大义即在手也,而后里应外合,虽然我军人数不及董卓余党,也可一战而胜也。”
此话听得卫涛和曹操均是点头。
尤其是卫涛,更是知道,若是按着历史,曹操迎还天子之时已据兖州多时,帐下文武能臣数十成百,麾下士卒一二十万,自然可以轻易迎还天子。
但如今事情提前,哪怕借着曹家底蕴,以及曹操的名声让曹操拥有了不弱的实力,但比起历史上的那个时刻却还是差得有些远。
由不得不慎重谨行。
郭嘉既然提出这一计,自然是有其道理,事实上也是如此,在闻听卫涛和曹操以及领军驻扎在洛阳,然后遣人入长安以贺天子得脱董卓之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