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8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很担心复兴会的激烈分子会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再发动一次革命……”

“不!不!”曹雪庚听完谢洪赉的翻译,摇着头说不,“如果复兴会政府真的这么做,那么他将受到整个文明世界的谴责!我相信美国总统威尔逊先生,也会对此发出抗议。”

“曹牧师,我们现在就特别需要美国政府的声援,”早就和梁启超等人商讨过这个问题的唐绍仪立即说道,他是留美幼童出身,美式英语纯正,曹雪庚对其很有好感。

“确实如此。”浙江的汤寿潜也在一旁说道,“听闻杨竟成的妾室死后,性情大变。他性子本来就激烈,对陶焕卿又极为看重,真要是铤而走险,那后果不堪设想。”

“好的,我想……我想在威尔逊总统的特使克莱恩先生来华路过沪上之际,我会想办法让他和你们诸位会面。他或许能以总统的名义劝告复兴会政府不像朝鲜政府那么极端……”谈到这里,曹雪庚停下在胸前划了个十字,默念上帝后再道:“先生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见好就收,以杨的意志,土地改革是无法避免的,而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却是长期和曲折的。如果复兴会政府真的像朝鲜政府那样做,对于护宪党的成长并不是太有利。”

说完了自己的最后的忠告,曹雪庚便和谢洪赉一起想主人告辞。他这边一走,汤觉顿就问道:“这洋人是什么意思?忠告我们是想……”

“曹牧师的意思是建议我们先进入稽疑院。然后再和复兴会抗争。”唐绍仪为曹雪庚最后的那段话做了注解。他留学美国日久,自觉对美国的了解比在坐诸人都多,不过这句的语调却是很怪,仿佛他自己对此很不认同一般。

“我看是因为美国人没本钱下注吧。”护宪党三号人物汤化龙道。“大叫几声。磨磨嘴皮子是可以,但要动刀动枪,美国人是帮不了我们的。”读出另外一种解释后,汤化龙再问唐绍仪,“少川兄。这北洋诸镇,也就是第11军,能否就昨日两事发表通电呢?这电文不必说的太明白,只要含糊其辞,表明以和为贵的意思就够了。”

“通电?”唐绍仪眼睛睁的特大,他看着很是不解的诸人,笑道:“莫非你们认为第11军里头还是北洋的人说了算?”

“这当初京津议和的时候,复兴会不是承诺过原有部队改编,大小军官并不拆撤、官居原位的吗?”汤化龙好奇的问题,其他人也盯着唐绍仪。希望能知道真相。

“北洋诸镇,改编的时候是说不会动军官,但没有说不动士兵啊。复兴会的监军一去,每个队的士兵都被他们用好听的话给哄住了。段芝泉如果今日通电,明日就有吃好果子;再说现在第11军就在陕甘四川一带协助土改,一个连一个连拆的散散的,就是有人想举事也不能啊。”唐绍仪说着北洋的情况,很是不忿,“复兴会看似言而有信,不过是因为杨竟成办法多。手段高明罢了,真要是黔驴技穷,那肯定是会动刀子的。”

“那少川兄认为该如何是好?”唐绍仪之言说的大家心中一寒,汤化龙赶紧问道。

“还能怎么办?复兴会真要是大开杀戒。那只能举旗护宪。”唐绍仪道。

“可你不是说……”汤化龙很是不解,刚刚说北洋士兵无法控制,现在却又说要造反,让人莫名其妙。

汤化龙追问,唐绍仪却是不答,只等地主赵凤昌咳嗽一声问过来。他才勉强答道:“如果我们贸然举事,那名义便在复兴会,若是复兴会搜杀各地士绅,自绝法统,那大义便在我等之手。第11军诸多官兵,只有衣食无忧,家人妥当安置,还是会选在大义一边举起护宪的。”

“云南开国以来便自成一统,真要事发,那边是否也能举旗护宪?”唐绍仪说完北洋又惦记云南,他说完,几个人便看着沉默不说话的梁启超。

“杨竟成是不会铤而走险的。”出人意料的,梁启超却半句不提举旗护宪之事,而是断定没有举旗之必要。

“这怎么可能?”汤化龙追问,他问完又像要找支持一样,目光从张謇、赵凤昌两人的脸上扫过,却没有得到认可。

“咳……”前商部侍郎张謇闷了半响,终于开口道:“只要地主不咬死二十两的地价,事情到最后还是能和平解决的。现在朝廷正大做军火航运买卖,真不知道赚了的多少钱。以前的计划是打算赚二十亿两的,这二十亿两加上佃户十年的分期付款,粗算已有四十亿两了。若是地价能补到一半,那就该知足了。”

政府内部的事情不是梁启超等人所知道的,现在听闻军火买卖居然能赚二十亿两,这些人都大惊道:“真能赚这么多钱?”

“嗯。”张謇点头,“杨竟成不管如何,对国际形势之判断,天下无出其右。开国初年他就一直念叨着要大建军火工业,要大兴造船厂,现在看来,果然是有先见之明的。诸君,若是要为地主们多争些权益,我是支持的,可要是直接就奔着举旗造反去,那我看这事情还是算了吧。云南也好,北洋也罢,得不到洋人的支持,不要一年就要灰飞烟灭。

我等最该做的,还是在杨竟成容许的范围内与其文斗。这说到底,护宪党进稽疑院是可以的,但若说要护宪党执政,那还是省下这个心吧。其他不说,就以现在宪法、选举法所定下的那些东西。别的党派就赢不了。”

张謇这样的论断,大家是不爱听的。冒死搏一把,到头来只是个冷清议员,这还有什么意思。梁启超当即请教道:“若是我党和国民党合并呢。是否有可能执政?”

“复兴会选民众多、组织又严密,现在还提出振兴农业之纲领,任公自信能比复兴会拉到更多人吗?”张謇其实赞成的是国民党振兴实业的立场,对护宪党这些地主并无太多认同,至于梁启超。此人制造舆论、翻云覆雨是好手段,但要说治国,那本事真是差的可以。

“护宪党在农村也有不少势力,说到投票,各地祠宗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若是再加上城里的市民,即便不能和复兴会分庭抗礼,也不会逊色多少吧。”梁启超道。

梁启超言辞凿凿,但还是说不出如果能胜复兴会的办法,张謇听闻后根本没有再回应。反倒是赵凤昌和事佬一般对着诸人笑道:“诸位,问鼎中枢之事来日方长,何必急于一时呢?和国民党合作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为今之计,还是要稳住复兴会,使其不铤而走险。待二审再赢了,那就是总理府和廷尉府的事了,届时我们齐齐声援廷尉府伍廷芳伍大人便是。最最关键的,还是从现在到二审开庭的这几个月啊。”

赵凤昌这个和事佬说的有理,梁启超当下问身边的汤觉顿。“知道江苏大理寺是谁主审吗?”

“这……”汤觉顿不好说廷尉府到时候也许会调动法官,只好道:“现任大理寺卿是张一鹏,此人……”他看了唐绍仪一眼,道:“是袁宫保大人幕僚张一麟的弟弟。不过。开审之前不知道伍大人会不会调人,”

“换人又能换谁?”梁启超难得笑道,“只要是有些资历的法官,哪个不是士绅出身?哪家家里没几亩地?真要等到二审开庭那一天,我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惜阴堂的商议到了晚上才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总理府、廷尉府都没有什么异动。被报纸猜测的农民暴乱也没有发生,倒是一个多月后京城陶成章举行国葬时,各地入京的农民多不胜数,把整个京城内外都挤满爆了,不过这些人很有次序,一点儿也没有闹事的征兆。

而这时,沪上市政府和土地改革办公室则表示对一审判决不服,在规定提出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向沪上大理寺提交上诉状,但此时案子按照程序不再是沪上大理寺负责,而是由沪上大理寺的上一级,江苏省大理寺接管立案。如此算来,案子将在四个月后,也就是年末十月才能开庭审理。

沪上上诉后,银安殿不但一切正常,甚至和以前相比反还有些风轻云淡,但越是这般,梁启超等人心中就越是不安。其他不少,最少在各地的驻军依旧驻留在各县县城——刀还是架在脖子上,什么时候会砍下来根本不知道。

为此,梁启超找人在报纸上撰文批评政府不撤军、不去收复西域是劳民伤财,但这种文章在报纸上讨论讨论就好,报界根本拿太尉府没办法,后来有记者居然想闯进太尉府找总参谋长贝寿同中将质问此事,不想被军队当场抓住,此记者被捕后报界照例进行声势浩大的声援,但军事法庭连公开审判都没有,该记者最终以擅闯军事禁地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舆论手段不好使,在律师的建议下,诸人又发起纳税人诉讼,以国家军队不去西域驱逐俄人却逗留内地为由,状告太尉府滥用军费——既然是纳税人,那就有权监督每一分税款的使用,看见滥用公款之行为,纳税人可凭纳税证明成为原告,对滥用税款行为人进行起诉,这是《大中华国纳税人权利法》上明确授予每一位纳税人的权利。不过,和税务有关的诉讼全归国税局税务法庭负责,是以案子虽然开庭审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原告败诉。

就这么忙忙碌碌,等诉太尉府滥用军费一案结束,日子已经是深秋。在土地改革补偿案开审前,南京城也和当初沪上一样,被党员越来越多的护宪党挤满,提前一日在城内住下的梁启超诸人,满脸微笑的等着明日的终审判决,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依旧会赢。

庚卷第七十六章涌去

“……,领事先生,护宪党的宗旨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宪法维护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益。中国是一个专制了两千多年的国家,人民在皇权和封建下水深火热,毫无人权保障,而今,护宪党就是要唤起人民对自己基本权利的认识,让他们有意识的维护那些由上天赋予的神圣权利。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就是一个人人懂得维护自己权利的国家,护宪党愿意成为这样一个启蒙者并为之牺牲。”

江苏省大理寺开庭审理的当日下午,西康路十八号、美国驻南京领事馆的小楼内,身着西装的梁启超明星一般的被一干美国人中国人围着,这些人当中,除了美国驻南京领事丁家立(TenneyCharlesDaniel)及领事馆相关人员外,还有南京金陵神学院的一干老师和学生,其中还包括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JohnLeightonStuart,汉名叫做司徒雷登。

“卓如先生,”出身在杭州,汉语无比流利的司徒雷登在梁启超低下头喝咖啡的时候——他发现梁先生喝茶的次数越来越少、喝咖啡的次数则越来越多,这真是一件好事,复兴会政府可从来不喝咖啡——问道:“请问您对于复兴会是怎么看的?他们真的会残杀迫害护宪党的绅士吗?”司徒雷登说罢有自我介绍道:“九年前我就在杭州,目睹过复兴会革命军占领杭州后的景象,就我所知,他们虽然是革命者,但还是非常注重法律,当时所有的满人和官吏,都得到了较为公正的审判……”

“复兴会是一个革命党,既然是革命党,那一切的指向都是为了革命成功,也就是政权。紫禁城的龙椅。”听闻司徒雷登九年前就在杭州,梁启超不得不斟酌着自己的用词,因为一个汉语流利,并在中国生活了最少九年的人绝不会像南京领事丁家立这么好忽悠。

“虽然龙椅看似不是复兴会坐着。但龙椅上的人一举一动都被复兴会所控制。为了愚弄和奴隶民众,复兴会不但不扫除封建余毒,反而还大肆提倡,这根本不是一个宪政政府、一个真正为民的政府所应该做的事情。既然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为了权力去欺骗、去愚弄,那杀人对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

护宪党从成立之初。就是以弘扬宪法、保护人权为宗旨。在短时间内,或者更具体的说,在没有威胁到复兴会统治地位的时候,他们会容许护宪党的作为,但,一旦护宪党进入国会,并且和国民党联合,那么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这些应该可以从孙逸仙先生的遭遇中略知一二了。孙先生为了革命奔波奋斗了二十一年,他九死一生。领导过十一次反清起义,在九年前杭州起义的时候他还专门派遣过部下和复兴会并肩作战。可结果呢?他所得到的只有诬陷和迫害,什么派人刺杀杨竟成啊,什么勾结清军算计复兴军啊……,这些东西有什么可信度?屈打成招自古皆有之,什么时候复兴会垮台,什么时候真相就会自然露出来……”

美国人是轻信的,尤其是对自己所帮助的人。梁启超兔死狐悲的说到孙逸仙,丁家立等人忍不住在胸前划起了划十字。同为基督徒,他们和国内的传教士一样。完全相信已在美国的孙汶夫妻所言,认为孙逸仙是因为复兴会迫害才离国的。

“卓如先生……”司徒雷登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屋外忽然传来一阵春雷般的轰鸣,紧接着便是‘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