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时代已经不同了。
高宗皇帝的倒行逆施和懦弱行径,再加上这些太监们的指手画脚,终于引发了建炎皇朝的第一次政变和高宗皇帝的第一次下台。
ps:谢谢zhuxyhh01大大繁花看尽心依旧大大大大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四十六章:罪己
高宗皇帝最终还是离开了镇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这位梁启超的儿子的老婆的情人,居然能够遥隔千年,与高宗皇帝心意相通,这也算是一段佳话吧。
皇帝要走,自然需要有人欢送,只不过这次欢送的方式有些特别:金兵用火烧杨州城的冲天火光来欢送高宗皇帝的南下。
高宗皇帝对于自己的离开,心里还有有些芥蒂的,毕竟是食言而肥。
所以高宗临走前,还对中书侍郎朱胜非说道:“刚才已经议定了,朕还是要赶快去杭州,这里的事情就交给卿家处理,事情处理完了,卿家马上到杭州来。”
说到这里,高宗皇帝又特意加了一句:“更无文字”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道:帝曰:“已闻矣。适议定,不若径去杭州。此中诸事,暂留卿处置,事定即来,更无文字。”
好一句“更无文字”。
这种出尔反尔,临阵脱逃的丑事,高宗皇帝当然不想后人知道;但是事与愿违,史官们不但把整个过程给如实记录下来,甚至连“更无文字”这一句话也都记录在史册上。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和种种的磨难,高宗君臣一行终于抵达了杭州。
杭州远离金兵,而且有重重水乡的保护,估计可以在杭州逗留颇长一段时间。君臣人等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是在前段时间败绩累累。必须要对天下人有所交代。方能服众。因此,刚到了杭州不久,高宗皇帝就决定认错,很技巧地写了一份罪己诏。
看看罪己诏书内容:他先是“慰抚淮扬迁徙官吏军民”
靠,高宗小皇帝竟然把逃跑说成是搬家,世界上有这种方式的搬家吗?真亏他想得出来!
接着看诏书,对于目前这种情况,他“痛切朕心。愧负何及。”
同时他还强调,这一路上他“劳形克己,侧身修行,宅中经远,均布惠泽。省刑薄敛,一毫不扰郡邑。”
也就是说,他积极逃难,收获很大,心性随之成熟。无论是住着还是走着,他到哪儿都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好事。一点都没有骚扰所过州县。
多好的皇帝啊,为了更加深切地体现他的仁慈。他下令外放了180名宫女。
高宗皇帝一直对外宣称不喜不近女色,这时仓惶逃命,居然还随身携带了这么多的女人。
虚的做完了,还得来些实的,于是高宗皇帝又一次宣布大赦天下。
从某种角度看,生活在高宗时代未尝不是好事,因为这个皇帝隔三差五就来一次大赦天下,莫非是在鼓励犯罪不成?
当然,大赦是有例外的。在这次大赦就有两种人不能够获得赦免:一种人是犯死罪者;另外一种人叫李纲。
《宋史。高宗本纪》中记载道:乙丑,降德音;赦杂犯死罪以下囚,放还士大夫被窜斥者,惟李纲罪在不赦,更不放还。盖用黄潜善计,罪纲以谢金人。
对这个皇帝实在是无语了,通俗点说,金人已经苹果你父亲,香蕉你的妻女,你竟然还想着如何去谢人家?
不过这个黄潜善还是令人感到惊讶。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能说服小皇帝去制裁那个早已经下了台的前任首相………李纲。
黄潜善的做法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害怕了。
在前一段时间,黄潜善汪伯彦在很认真很缜密竭尽所能地做着坏事,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有利于金兵的推进,而妨碍着宋朝的防御布置工作。
所以黄汪两人必须要牢牢地摁住李纲,不让此人复位。否则,一旦李纲再次上台,进行清算的话,他俩肯定支离破碎,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李纲的杀伐果断,铁面无情,黄汪两人可是心有戚戚焉。
单单是大赦天下当然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愿望,高宗皇帝接下来得处理两个民愤极大的败类——黄潜善汪伯彦。
参照前面李纲宗泽的遭遇,黄潜善汪伯彦这两人应该会死得非常难看才对。可是高宗凝神思索了很久,又把黄汪两人找来,三个人谈了很长时间后,才下达了以下的命令。
因为工作失误,黄潜善罢相,贬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知府;汪伯彦罢相,贬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府。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道:诏押赴都堂治事。已而皆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潜善知江宁府,伯彦知洪州。
一个南京市长一个南昌市长。这两处地方,在当时是江南东西路的首府,显赫更胜现代,这算哪门子的贬职。
无论如何,高宗皇帝已经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天下大赦了,奸臣也惩罚了,建炎小皇朝终于可以在杭州安顿了下来。
赵宋家的小朝廷又开始运转了。
各地的文官开始向杭州靠拢,而主要的几个武将都被派遣到长江边上把守。
刘光世张浚等大将被派到长江沿岸的重要地段,他们的任务是一边回收逃到南岸的御营士兵,重新组建赵构的亲兵队;一边跳过原地方政府,直接控制该地区,构建适合赵构生存的赵氏领土。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道:戍辰,吕颐浩刘光世移兵屯瓜洲渡,与金人对垒御营前军统制张俊自戍所赴行在,诏复还吴江”
驻兵在外,这些武将的心情大都比较失落。
比如我们的刘光世大人,因为他眼巴巴地看着高宗皇帝在另一群人的簇拥下,向富饶美丽宁静的杭州前进,而他自己,已经距离皇帝越来越远了。
一般意义上,离皇帝越远,也就意味着越被边缘化。
这样的安排,貌似比以前有所进取;但实际上,留在高宗皇帝身边来保护的,就只剩下了王渊所统辖的御林军。
不过还好,御营都统制王渊的忠心,不但得到了高宗皇帝的默认,也得到了高宗身边那帮内侍太监们的一致赞许。
ps:谢谢zhuxyhh01大大框孔大大靓女007大大悦榜tul大大天利新大大小猪山大王大大的打赏绝代毒寇大大的月票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官三代与平民之争
高宗皇帝得以在金兵的追击下,平安抵达杭州,谁的功劳最大?
是最先向扬州城通风报信的泗州守将阎瑾?
是把淮河的浮桥烧掉,给扬州城多争取几天逃亡时间的江淮发运副使吕源?
是在瓜州渡口,凭借一千多残兵打退几百精锐金兵的安义?
又或者是屡屡代替高宗断后,帮助皇帝收拾残局的新任宰相朱胜非?
以上,可能都是民间的选项;但在高宗皇帝身边的那帮内侍太监们,却认为他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尤其是高宗最宠信的两人………康履和蓝硅。
当然,这两个人也有值得他们自傲的经历。
康履和蓝硅起初是康王府的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靖康年间,曾跟随赵构出使金营,与主子共过患难;当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的时候,两人在元帅府内担任机宜文字(机要秘书),并藉此成为元帅府的要人;之后随着赵构的一朝得道,这两人也跟着鸡犬升天了。
这次扬州之难,高宗皇帝仓皇出逃,身边只有康履和蓝硅等五六人,这更加增添了他们的政治资本:………这可是在危难之时的护驾大功,还有什么功劳能够以之相比?
所以,这些宫廷内侍太监们,恃宠生娇意气风发,视天下人如无物。
当皇帝的车队离开镇江,来到吴江,刚刚脱离危险的时候。康履就和他的一群属下。拿弓箭射江边的鸭子玩。
御林军的士兵们一看。气得七窍生烟。
这帮阉人,王渊把船调拨给你们搬运家财,却害得我们的家属无法渡江,至今生死未明,现在你们倒是快活。
到了杭州以后,高宗皇帝又下罪己诏,又大赦天下,忙的不亦乐乎。而这帮内侍太监们同样也在找乐子。这次他们目标是:去钱塘江观潮。
但问题出来了,这些内侍太监们的身子个个都是冰清玉洁,身骄肉贵,只是高宗皇帝一人才有资格去抚摸和欣赏,怎么能够给杭州那些凡夫俗子的庸俗目光所亵渎和沾污?
于是乎,这些高贵的内侍太监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下令在经过的长街上用布帛围成甬道,挡住杭州那些凡夫俗子们的视线,让他们安静地出发,保持身体和内心的干净贞洁。
结果是,钱塘江畔。到处是太监们的供篷和布帘遮道。
内侍太监的胡作非为,没人敢管。也无从申诉。人们只能在旁边咬牙切齿,恶言咒骂。
在众多的咒骂者当中,就包括了御林军的统领大人苗傅。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有以下的记载:帝在维扬,入内内侍省押班康履颇用事,妄作威福,诸将多疾之。及幸浙西,道吴江,左右宦者以射鸭为乐;比至杭州,江下观潮,中官供帐,赫然遮道。傅等切齿曰:“汝辈使天下颠沛至此,犹敢尔耶!”
骂归骂,没有切身的利益冲突,这些正义的御林军战士,还是把这口气给咽了下去,没有发作。
这些太监毕竟是皇帝的贴身近臣,动他们可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没有想到,这些内侍太监并没有收敛,而是顺着他们的脾性,又接着做了一件事情,一件跟御林军关系巨大的事情。
这些太监让高宗皇帝把王渊升官加薪。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向德军节度使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同签书枢密院事,仍兼都统制。
这一下可是出了大乱子了。
赵宋家朝廷一向的规矩都是兵权三分,相互牵制。
具体说来,就是先由枢密院下达军令,然后由三司衙门组织兵力,最后由皇帝指派的将领率兵出战。
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无论缺少其中哪一个部分,都难以出兵作战。
这种对兵权的多部门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五代六国时期,手握重兵的武将屡屡反叛的现象。这可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绞尽脑汁,与宰相赵普商量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办法。
而高宗皇帝的这个任命,让王渊可以用枢密院事的身份签发军令,然后以节度使或御营使司的身份组织兵力,再以御营都统制的身份带兵出战。
也就是说,王渊一个人就可以打通所有的环节,不受任何的节制,随时随地可以带兵出战。
这就意味着,王渊掌握着在宋朝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上兵权。
这个任命诏书一出,御营统制官苗傅首先表示不服。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俄闻渊入右府,傅正彦以为由宦者所荐,愈不平,这个苗傅是谁,怎敢以区区御营统制官的身份来反自己的老大?
翻查档案资料,这个苗傅的父亲是都指挥使苗履,爷爷是河州节度使苗授,难怪《续资治通鉴》中说他是“世将有劳”了,原来是个官三代。
再看看王渊的履历:王渊出身西北军,和张叔夜一样,靠战功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先后在宣抚都统制刘延庆和北宣抚使范讷统的手下当先锋官,是个平民出身的高级将领。
在《宋史。王渊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康王即皇帝位,渊与杨惟忠韩世忠以河北兵,刘光世以陕西兵,张俊苗傅等以帅府及降群盗兵,皆在行朝,不相统一。始置御营司,以渊为都统制,扈从累月不释甲。”
也就是说,当高宗皇帝刚刚登位的时候,王渊与杨惟忠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苗傅等人前来投靠。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各不相属。
后来建立御林军的时候,苗傅的属下以降群盗兵为主,而王渊的部下则是以河北军为主;无论是部属的数量还是战斗力,王渊都明显要强于苗傅,所以王渊理所当然地担任起都统制,成为苗傅的老大,也就是御林军的老大。
对于这样的一种结果,身为官三代苗傅当然是相当的失望。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扈从统制鼎州团练使苗傅,自负世将有劳,以渊骤得君,颇觖望。
所以,后来由苗傅和刘正彦所指挥的这场政变,它最初的起源其实是由**不服平民子弟管理所引起的。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错花心大大的打赏和独孤飒霜大大的章节赠送。
第二百四十八章:皇帝的“拖”字诀
王渊这次的升职加薪,到底是高宗皇帝自己的意思,还是果真如苗傅所说的,是康履和蓝硅这些内侍太监愚弄高宗的结果?
这个问题,除了高宗皇帝和那些内侍太监外,谁都说不清楚,所以在《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也只是说:“傅正彦以为由宦者所荐。”
这里写的很清楚,苗傅和刘正彦两人都“以为”是太监们所推荐的。“以为”这两个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王渊和这些太监们经常有所交易,而作为王渊的部下,肯定耳闻目睹了不少。
所以,当苗傅和刘正彦两人对士兵们言之凿凿的时候,王渊和内侍太监之间的事情,就好比“黄泥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