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他临死之前,还高呼着要“过河”攻打金国,迎回二帝。
《宋史。宗泽传》中记载道: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宗泽死后,朝廷的封赠是“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这个封赠一出,朝廷内外为之哇然:这个封赠也太低了吧!
不得不说,相对于宗泽对朝廷做出的贡献,这种待遇明显是有些凉薄。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陈钟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的打赏,独孤飒霜大大的首赞和其他书友的订阅和点赞支持。

第二百三十四章:同人不同命

顶级的大将,特别是象老帅宗泽这种胜率极高的大将,宋朝并不多见。所以,当这种级别的大将死后,往往都会得到朝廷丰厚的封赠和恩恤。
参照一下朝廷对之前几位主战派顶级武将死后的赠谥:首先是种师道,朝廷对他先后做出了两次的赠谥,一次是钦宗皇帝所赠,另一次是高宗皇帝所赠。
《宋史。种师道传》中记载道:钦宗亲临祭奠,悲痛哭泣,赠开府仪同三司……建炎年中,加赠师道少保,谥号叫“忠宪”。
这是一个正一品的封号,可谓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
其次是张叔夜,《宋史。张叔夜传》中记载道: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亨受三公的竺遇,三公者,司徒司寇司空也。
开府仪同三司在宋朝是个从一品的官位,也就是说,张叔夜死后的封赠仅仅次于德高望重的种师道。
可是,老帅宗泽死后的赠谥仅仅是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在宋朝,观文殿学士只是一个正三品的头衔;而通议大夫,更只是一个区区正四品下的职位。
令人难堪的是,在老帅宗泽生前,已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的副元帅,身居武将之首,位同一品太尉。
一般而言,官员死后,朝廷都会做出升迁的封赠,让官员死得风光体面。
但是,宗泽死后。不但得不到朝廷的升迁。还降了好几级。这种待遇。可以说是对老帅宗泽的一种变相的侮辱。
这种做法,可谓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假如老元帅在天之灵得知,情何以堪!
中国人都习惯于盖棺定论,也就是说,对于官员死后所做出的封赠,代表着朝廷对这个官员的态度,以及对这个官员生前所作所为的评价。
朝廷如此对待宗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对宗泽是多么的厌烦,才会在他死后,做出此等下作的报复行为。
单从职位功劳资历等方面比较,宗泽绝对不输于种师道和张叔夜两人,但为何最后朝廷的评价相差这么远?
又或者可以这样问,宗泽到底做了什么,让高宗皇帝感到如此的厌烦。
宗泽与种师道和张叔夜这两人相比较,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既入见,上曰:今日之事。卿意如何?
师道曰:女真不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善其归乎?
上曰:业已讲好矣。
对曰:臣以军旅之事事陛下,余非所敢知也这段对话的背景是在金兵第一次包围汴梁城的时候。
当时种师道勤王救驾,皇帝问种师道:“你对金兵的看法如何?”种师道的回答是:“金兵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难道要放他们走吗?”钦宗皇帝提醒种师道说:“我已经和他们讲和了。”而种师道对此的回应是:“我只是帮你打仗的,其余的事情我不想问,也不敢知道。”
好一句余非所敢知也,这就是种师道和张叔夜这两人共同拥有的态度。
这种态度,详细来说,就是当皇帝提出询问的时候,适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旦皇帝立定了主意,就无条件执行圣意。
对于这样的干部,哪家皇帝不喜欢?所以朝廷对他们的高度评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那宗泽又是怎样的一种干部呢?从《宋史。宗泽传》中记载的三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宗泽的品性和所作所为。
第一件事情: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宗泽在进士考试的时候,对时弊直言不讳,引起考官的厌恶,把他排在榜末。
第二件事:时康王开大元帅府,檄兵会大名。泽履冰渡河见王,谓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缓。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封钦宗手诏,至自京师,言和议可成。泽曰:“金人狡谲,是欲款我师尔。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有异谋,则吾兵已在城下。”汪伯彦等难之,劝王遣泽先行,自是泽不得预府中谋议矣。
靖康之变的后期,康王赵构不愿出兵到汴梁城勤王救驾,而宗泽一再坚持,最后赵构不得不让宗泽起兵先走,而自己就逃到镇江去。
第三件事情:时金遣人以使伪楚为名,至开封府,泽曰:“此名为使,而实觇我也。”拘其人,乞斩之。有诏所拘金使延置别馆,泽曰:“国家承平二百年,不识兵革,以敌国诞谩为可凭信,恬不置疑。不惟不严攻讨之计,其有实欲贾勇思敌所忾之人,士大夫不以为狂,则以为妄,致有前日之祸。张邦昌耿南仲辈所为,陛下所亲见也。今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令迁置别馆,优加待遇,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上乃亲札谕泽,竟纵遣之。言者附潜善意,皆以泽拘留金使为非。
金人出使张邦昌的“伪楚”,被宗泽抓住,奏请高宗要斩首,高宗非但不允许,还要宗泽把金国使者送到外国使馆中去。
而这个时候,宗泽的回答是:“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
逼于无奈,高宗只好回复宗泽:“你自己看着办吧,随你的便。”
当然,除了这三件事情外,宗泽还干了许多引起皇帝强烈不满的事情,包括了“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让高宗皇帝北上,等等。
而高宗皇帝实在不知道如何去回复宗泽这个倔老头,只好用了历史上昏君才会使用的一招:“每为潜善等所抑”。
总之,用一句话来总结宗泽的品行,就是“不听话”。
正是这种的不听话,才使得老帅宗泽死后,得不到高宗皇帝和应天府小朝廷应有的尊重和厚待。
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真的很神奇。
正所谓“善恶之报,若影随形;收因种果,以彰报施。
高宗皇帝和他的幕僚们为了出一时之气,对已经死去的老帅宗泽做出了一些不应该有的举动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些反常的举动,给年轻的高宗皇帝带来了历时数年之久的连场劫难。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错花心大大繁花看尽心依旧大大大大书剑…笑大大横断江山大大的打赏;淡若神风大大横断江山大大错花心大大的魔法蛋糕和靓女007大大的时光戒指。

第二百三十五章:树倒猢狲散(1)

开封府汴梁城是如今应天府小朝廷的门户和屏障,事关重大,不可一日无帅。因此,老帅宗泽的接班问题就放在了高宗皇帝的龙案案首之上。
严重缺乏国家管理经验的高宗皇帝又迎来了一次考验。
汴梁城和相关州府的意见,一致性地倾向于让宗泽的大儿子宗颖接班。
理由是:宗颖熟悉开封府汴梁城的业务,与附近的各个州府以及地方团练的关系良好;最重要的是,得到各路义军豪杰的信任和支持,这一点,对于现在汴梁城的防守体系而言,至关重要。
在开封府汴梁城的相关人士看来,这些个理由相当的有力,而且充分。然而,同样是这些理由,在高宗皇帝眼中,却是那么的刺眼,感觉不舒服。
到目前为止,经过老帅宗泽和一帮部属的不懈努力,开封府汴梁城已经号称拥有百万大军,随时可以对金国发出进攻,迎接徽宗钦宗二帝。
然而,在高宗皇帝所在的南京应天府,虽然经过多番征集,才总共招募到几万兵马,与汴梁城相比,相形见绌。
还有,如今驻扎在开封府汴梁城周围的,大多是无法无天,桀骜不驯的江湖人士绿林大盗等等,万一他们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后果岂非无法预料?
此时此刻,在高宗皇帝的脑海了,突然又出现了宗泽老帅之前的一篇奏折,在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
一回想起这句话。高宗皇帝又有些咬牙切齿了。
什么叫“臣愚不敢奉诏。”不是说皇帝金口玉言吗。连朕下达的旨意都敢违抗。还说什么忠心不二这时候,高宗皇帝又想起了民间的一句谚语:“虎父无犬子。”
对啊,宗泽满身长刺,身为他的长子,宗颖又能听话到那里去?
年纪轻轻的高宗皇帝七情上脸,心中的所思所想,很轻易就被身边的大臣们所揣摩得到。
于是乎,朝中的几位大臣。如张浚,汪伯彦等人联名上奏,否决了宗颖接手和继承父亲的事业,反而推荐了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杜充来接替宗泽。
就这样,在南宋降金将领榜上排名第二的杜充正式出场亮相了。
根据高宗皇帝的任命,北京留守河北东路制置使杜充被升迁为枢密直学士,充开封府尹,东京留守,进驻汴梁城。
杜充的这个新的职级,等同于张叔夜入汴京救驾时被钦宗皇帝封赏的职位。
高宗皇帝的这个任命。应天府小朝廷中没有任何人持反对意见。
但是,从其后历史的进程观察。正是这个任命,导致了应天府小朝廷的解散,以及高宗皇帝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迫退位。
对于这个杜充,之前向高宗皇帝推荐他的礼部侍郎张浚有这样的评价:杜充有威望,办事决断,可用之。
但是,张浚没有把事情向高宗皇帝解释清楚,杜充所谓的威望和决断,是来自于残杀自己人。
《宋史。杜充传》中记载道:靖康初,知沧州。时金人南侵,因恐流之燕人为敌内应,尽杀之。
杜充仅仅是因为担心从北边逃难到沧州的汉人会成为金兵的内应,就把几千名逃难者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如此行径,恐怕不能说是办事决断,而应该是心狠手辣,毒如蛇蝎。
高宗皇帝对于老帅宗泽的种种不满和厌恶,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但身为宗泽接任者的杜充,对这一点却是一清二楚。
《战国策?赵策一》中说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在宦海中浮沉多年的杜充,绝对不会重滔复撤,走宗泽的老路。
在杜充看来,取悦皇帝得到皇帝的欣赏要比其他什么都更加的重要。
所以,杜充甫一上任,就反宗泽之道而为之。
宗泽任东京留守之时,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召集各路绿林好汉,聚兵储粮,结燕赵豪杰,势力迅速膨胀,屡屡战胜金兵。
而杜充上任后所操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宗泽几经辛苦才聚拢起来的各路义军全部解散掉。
《宋史。杜充传》中记载道:“两河豪杰皆不为用……将士去者十五,河北诸屯皆散,城下兵复出为盗……”
开封府汴梁城如今的形势非常特别。
受开封府的节制,听从开封府号令的军队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是在这里面,绝大部分是王善杨进的义军,也就是之前的江湖大盗;而血统纯正,直接隶属于官府的部队数量并不多。
也就是说,在开封府汴梁城,各路的义军和绿林好汉才是占据强势的一方,正规的官府禁军反而处于弱势,这是当下各方力量的真实对比。
王善杨进等各路义军之所以愿意接受宗泽节制,听从开封府汴梁城的号令,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民族的大义和尊严比如老帅宗泽的威望又比如岳飞的武力等等。
谁也没有料到,才刚刚到开封府上任的杜充,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杜充突然来这么一手,义军中脾气最为火爆的没角牛杨进最先有了反应。
都说了是没角牛,脾气一旦爆发,就像是狂牛一般,谁都控制不住。
杨进的反应是,率领本部人马,离开汴梁城,攻占西京洛阳。
老子本来就是大盗,何必留在这里受你的鸟气。
如此以来,开封府汴梁城登时为之大乱。
杜充虽然凡事反宗泽而为之,但有一点他和宗泽却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对岳飞无比的赏识和倚重。
所以,杜充第一时间把岳飞派到洛阳城去,镇压没角牛杨进。
于是,岳飞带领着他的两千五百名精锐骑兵出发了。
岳飞到开封府投靠宗泽时,带来了一千五百名精锐骑兵;这一千五百名骑兵中,有五百名是以前种师道所赠的背嵬军,有一千名是杨府的私军,而现在多出来的一千名骑兵则是原来老帅宗泽的贴身亲卫。
宗泽死后受到朝廷如此刻薄的待遇,宗泽的儿子宗颖心灰意冷,与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