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子扬名等等,让李香君南京第一名妓的风头更是无人撼动。
但是这些人还不是最火的,陈圆圆和董小宛才是。甚至柳如是也比南京名妓更出名一些。
因为这次事件的起因,就是田畹从苏州追陈圆圆、董小宛到了南京,随后闹起来的。而柳如是则是其中的线索人物,这段故事现在已经传遍了整个秦淮河。凡是书生才子名妓仙娃无不知道其中的故事脉络。
因此陈圆圆和董小宛更加出名,李香君是书生哄闹的导火索,这两人可是直接原因啊。
所以金钗楼前的窗棂中,挂出了陈圆圆和董小宛的画像,都不用自己宣传,这两人被苏州书生认出来后,很快整个南京都知道了。
很多人纷纷猜测,是不是陈圆圆和董小宛会来金钗楼演艺。因为以前金钗楼挂上顾湄的、李香君的画窗的时候,就是她们演艺的时候,现在挂上了陈圆圆和董小宛,是不是意味着这两人会现身,而且在金钗楼演艺。
普通书生、文士只能猜测,可是真正有背景,有身份的人物,手里已经拿到了金钗楼的节目单。
送节目单,然后让客人选择那天观看,金钗楼帮忙安排座位。这是去年就定下的运营模式,当然只有少部分高级客户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要么是官员、要么是勋贵子弟。总之这样的客户,南京城中不超过一百人。
以往的情况,客人按照节目单选好了时间后,派家丁来通知金钗楼,金钗楼可以从容的安排时间座位,可是这次金钗楼却有些为难了,因为当节目单送给各大权贵、文官和富豪后,都表示要第一天来观看金钗楼额表演。
尽管高级客户不多,可是第一天都来的话。也排不开。
光是文官权贵都排不开,更不用说富商了。
最后只能决定。第一天所有座位坐权贵和文官,这样一来。那些习惯了社会身份低一级的商人阶层也能够服气,而且他们可以第二天就来观看表演,也不算掉价了。
陈圆圆和董小宛的红火程度出乎意料,因此金钗楼的生意竟然再次攀上一个高峰。
四月中旬开张,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而且所有的座位坐的都是有身份背景的人。
第一排八张椅子上,坐着的是徐青君这样的公侯子弟,和应天府尹这样的三品以上大员。
第二排做的是伯爵子弟,还有一大批三品以下的文官。
第三排第四排坐的,则是七品及以下的文官。
南京城上百文官权贵齐聚金钗楼,这盛况能不能绝后不敢说,但绝对称得上空前了。
而台上的表演也更加精彩,有上百的丫头伴奏,第一个出场的人就让大家眼前一亮。
董小宛第一个出场。
未开唱前,先是声情并茂的感谢了一番南京的书生,尤其是四公子的仗义庇护,才让她们敢于重见天日,否则她们就只敢躲起来,藏起来,永生永世不敢见人了。
当然董小宛和陈圆圆会登台开唱,事前已经跟二立社沟通过了,是让康悔去谈,黄凤府在旁边帮腔完成了,二立社的四公子一听,满口就答应下来,表示二位姑娘在金钗楼开唱,他们一定捧场,而且要是有什么不开眼的锦衣卫了,贪官污吏了找麻烦,他们二立社一力承担。
有他们的保证后,这两人就可以大胆的登台了。
果然董小宛在南京权贵和百官面前对四公子的感谢,让只能屈就坐在第二排的四公子脸上有光,心里极其得意,被大官和权贵挤到第二排的不快,也顷刻消散了,四公子还站起来向董小宛还礼,表示只要是出于公义的事,他们四公子就会管,他们二立社就会管,而且是当仁不让。
董小宛这才,唱起了开场曲,一连唱了十多首曲子后,才退场。
接着是四大名妓轮流上场献艺,也全都是唱曲,没有一个演剧。
观众也不在乎,甚至非常稀奇的,竟然对四大名妓的演艺没兴趣,希望她们早点下台去,因为大家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陈圆圆了。
“杨兄,可不得了。”
康悔跟杨潮站在最后,激动的手舞足蹈停不下来,这次可不是以前,这次完全是他一个人弄起来的。中间杨潮没有帮过任何忙,除了出了一个点子,让康悔去邀请陈、董二人。让康悔去骗四公子出头,之外杨潮一直待在军营。连金钗楼的大门进都没有进过。
“康兄,稍安勿躁!”
杨潮摇头笑道,康悔太激动了。
康悔还是忍不住说道:“你知道大家都怎么说吗,都说陈圆圆和董小宛是要送给皇帝的女人,现在竟然到金钗楼来演艺了,不能不一睹为快。争着抢着想要来看看呢,现在我们的客人都排到十天后了,每天上百人。可就一千人了。”
陈圆圆和董小宛是要送给皇帝的人,这点上一点不错,田畹一直打着这样的旗号在江南搜掠,所以才没人敢站出来制止他,可是陈圆圆和董小宛偏偏没有得到手,还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整个江南的书生都行动起来了。
现在这两人却突然出现在金钗楼唱曲演剧,谁能不兴奋,谁不想看看这两个人。
不过杨潮有一点不满意,对康悔道:“她们不是要送给皇帝的女人。而是皇帝看上的女人。”
康悔一愣:“杨兄如何得知?”
对啊,杨潮怎么知道,陈圆圆和董小宛是崇祯皇帝看上的女人呢?
杨潮笑道:“康兄可曾听我说过品牌的意思。不是让我们实际是什么,也不是我们告诉别人是什么,而是让别人以为我们是什么,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才是我们的品牌形象。现在同样的道理,关键不是皇帝是否看上了这两个女人,而是这两人女人如果是皇帝看上的女人,对我们好。”
康悔一惊,原来杨潮根本就不知道。只是在胡乱说。
“杨兄的意思是我们去造谣?”
“错!”
杨潮摇头。
“不是我们去造谣,而是引导。引导大家往哪里去想。为什么田畹紧追这两个名妓不放,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借机敛财。但是如果说是皇帝下旨让他专门找这两个姑娘呢,是不是也说得过去。”
康悔点点头,但是依然对造皇帝的谣感到有些惊惧。
杨潮又道:“所以后来田畹犯下那么大的事儿,皇帝轻描淡写的罢官了事,因为这不是田畹的错,根本就是皇帝看重这两人,要田畹帮忙接人的。”
康悔又道:“那为什么两个姑娘不去呢,能得到皇帝的欢喜,那可是天大的幸事啊。”
杨潮笑道:“这才妙啊,两个姑娘不图荣华富贵,宁可留在江南自由自在,是不是更吸引人呢,是不是更有风采呢。”
康悔疑惑:“谁会信啊。”
杨潮笑道:“这么美的故事,都不愿意信,但是都愿意这么说,这么传的。”
越是离奇,越是匪夷所思的故事,就越有人愿意传播,哪怕他们本身不信,他们就是要那么说,就是要那么传,久而久之就扑朔迷离起来,没有人知道真相,以假象作真相了。
所以“传久了也就成了真的了。”
康悔听的咽了口唾沫,觉得还真是可行,那样一来,陈圆圆跟董小宛的名气恐怕会压过李香君了,成为南京第一第二的名妓,而这两大名妓却会常年驻唱金钗楼,那不是发达了吗。
过去可一直头痛没有名妓镇楼,现在一下子就来了俩,而且是数一数二的。
康悔不由对杨潮敬佩不已。
其实杨潮不过是偷换了后世的炒作概念而已,而且只是皮毛,真跟那些专业的炒作公司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放到明代那就非常了不得了,毕竟后世可是积攒了几百年的营销经验,这笔经验放在明代可是跨越时代的。
说着说着,陈圆圆终于登场了。
别的名妓不演剧只唱曲,陈圆圆一上来就是一出西厢记,扮演拿手的崔莺莺,还有两个丫头一个装扮做红娘,一个扮作张生,唱了一出长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节收获
尽管第一天根本没指望挣钱,可是最后大家还是慷慨解囊,第一排的文官虽然低调,多的三五十两,少的一二十两,他们平时去哪家青楼也不会花费这么多,因为他们去哪里是给哪里增色的。
但是那些勋贵后代则一个个出手阔绰,表示欢迎陈圆圆、董小宛二位姑娘常驻南京,徐青君直接排出了一千两,剩下三个勋贵子弟也一人给了五百两,总共就有两千六百两。
第二排的文官平均给十两,勋贵则是百两,总共八百百十两。
第三排第四排的低级文官,则是每人五两,五十个人是二百五十两。
合计将近四千两,超出了杨潮预计良多。
第二天就开始有富商参加了,果然收入激增,这一天收入上万两。
第三天则超过了两万两。
第四天相差仿佛。
往后则越来越少,可即便这样,第十天仍然有一万两的收入。
这次开张可谓收入颇丰。
当然杨潮依然坚持分账,去除金钗楼各种开支后,将其中一半收入,分给演出的名妓。
结果四大名妓每人分到了五千两,这可比她们在自己青楼中演艺,挣到的钱多的多了。
陈圆圆和董小宛两人一人分到了一万两。
就连那些在台上伴奏的小丫头,尤其是两个扮演红娘和张生的小丫头分的最多,她们两人分到了一百两银子,平生以来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钱,两个丫头幸福的哭了,其他丫头也一人分到了十两,都悄悄攒起来。说是等将来给自己赎身。
她们这样的乐籍丫头,即便赎身了,也依然是乐籍。可却不再属于别人所有,没人强迫她们接客了。她们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主,找一个人家嫁了,但是前提是有人肯娶她们,因为乐籍女子后代,也是乐籍,除非能够先让她们脱籍,否则永生永世后代都不得翻身。
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娶她们,除非那些手眼通天。或者大把银子的人,能轻易帮他们脱籍,或者不在乎花钱帮她们脱籍的人才肯纳她们为妾。
可以说这些乐籍女子,才是真正的贱民,真正的贱籍,比军户还要不如。
分账后,金钗楼也余下将近四万两利润,加上以前的利润,账上有余额五万两。
对于这笔钱,杨潮打算给股东分红。
杨潮现在在大搞建设和军备升级计划。因此能有一笔入账非常乐意,但是关键是王潇。
杨潮觉得,如果不分红的话。王潇就要揭不开锅了。
因此跟康悔商定了一下后,决定分红,拿出其中的三万两来,这样一股可以分到一百两,杨潮占有一百股就是一万两,康悔是一万两,王潇将自己的股份卖出去了一大半只留下了十股,只能分到一千两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
康悔本来还想给王潇分红前,先要扣除他在金钗楼的钱账的。这样一来王潇不但分不到钱,反而还要还上一百多两的账来。见此情况杨潮求了个情,康悔才答应让王潇继续欠一段时间。但是坚持不肯在给王潇赊账了。
十天演艺结束后,金钗楼暂时息演,下次表演要到十天之后了,这十天中要好好排演。
排演的主力自然还是陈圆圆和董小宛,这两人一下子都成了万元户可是并没有退出江湖,反而都表示愿意继续留在金钗楼表演,只是董小宛要暂时回苏州一趟,怕出意外,金钗楼还派了几个打手沿途保护。
因此暂时是陈圆圆担纲大人,做起了主角和总导演。
陈圆圆就是演戏起家,因此对演戏颇为精通,在她的调教下,加上登台就有分成的奖励,金钗楼的小丫头们,一个个都很起劲,苦练各种演戏的技艺和唱腔。
杨潮则回到了军营。
建设已经开始了。
工部来的匠头开始带人清理淤积的泥沙。
匠头表示情况比想象的要好,因为泥沙虽然淤积了码头渠道,但是也埋住了过去的那些大木桩,那些木桩反而没有腐朽,依然可以使用,因此最大的工作其实只是清淤,清淤之后,将那些木杖上搭上架子就成了泊位了。
只是这样的泊位也太过简陋了些,杨潮跟匠头商议一番,打算建设成固定的石头垒砌的码头。
匠头则表示不合算,因为长江和江口一旦泛滥,就会淤积,在泥沙淤积面前,石头码头和木头码头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两者的造价可是千差万别,如果是木头的话,花不了多少钱,算上清淤一起估计两千两银子就够了,可是如果是石头码头的话,没有上万两是想都不要想的,最关键的是修建石头码头,没有一两年功夫是没法完成的,这才让杨潮打消了主意。
杨潮不怕花钱,但是缺时间。
不过杨潮还是让匠头看了看,提出修建圩堤的计划,匠头沿途看过河岸之后,表示这个可以修,但是同样的需要上万两银钱。
杨潮让匠头不用担心钱的问题,请他疏通了码头后,帮忙修建圩堤。
营房内的浴室已经建成,每天都可以有热水洗澡。
对于热水洗澡问题,杨潮其实一开始是打算用冷水的,觉得冷水可以锻炼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