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沧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越沧海-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被吴越人留了下来。留待将来采用免除徭役、政府出资雇佣力役设立的老办法继续缓缓吸纳那些部族改土归流。至于杨氏部族,在这一切之后也算是和当地蛮族彻底结下了死仇、陷入了决裂,也把吴越人在此地大刀阔斧的仇恨值基本拉走了,从此而往,杨家人要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抱死吴越人的大腿,做好群嘲地图炮的角色。

……

五月中旬,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行军,数万亲从都战士和广州都护府地方军队沿着原路经过已经改名叫昆明的鄯善府、东川郡、百色,然后以邕江水路回返广州。钱仁俊及其本部人马在广州驻扎休整下来,而林仁肇和亲从都则继续改海船北上,回返杭州,六月初终告到达。彻底平灭灭大理国的军功、乃至大军回返的消息通过别的渠道提前了十几日传到杭州城,以至于杭州城内张灯结彩,庆贺这一吴越国立国以来堪称有数的武功——南诏之地,可是大唐全盛的时候都没有成功消灭的所在,却被吴越这样一个偏安南方的割据政权干掉了,不可谓不重要。

对于灭了大理国的这件巨大军功,吴越王钱惟昱自然是不吝大加封赏,首先对于统筹之功的四伯父钱仁俊,赏赐便是加郡王爵位、称苍梧郡王、食邑两万户、食实封三千户,加检校太保、金紫光禄大夫。林仁肇拥临阵决策之功,获福清县侯——林氏乃是福州郡望,让其在家乡获得县侯封号,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其余刘彦琛、潘崇彻及申屠令坚等各级将领,也是各有封赏,或升官一级,或增广其统属——吴越军队这几年还在持续地扩军当中,自然需要一批将领不停建功立业后获得更广的指挥权。这些便不需赘述了,唯有原本刚刚做到指挥使的杨继业,被钱惟昱破格提拔,以白石江之战和鄯善府灭杨宗栋之战的军功,提拔为铁骑都中一名厢都指挥使,从此可以独领一厢骑军、约五千众,算是提前跨入了高级将领的行列——之所以封赏如此之重,自然是因为钱惟昱那历史的先知作祟,对未来的“杨老令公”期望值颇高了,除了封官之外,其他凡是不会拉拢太多仇恨值和遭致嫉妒的金银赏赐也是极为丰厚。杨继业见大王如此恩裳,一开始因为被反间计挖角而来的一丝疑惑也彻底瓦解了,从此死心塌地为钱惟昱卖命。

。。。

。。。


第399章 喜事连连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时间线回溯到阳春三月,繁花着锦的杭州城,正迎来有史以来最为祥和喜悦的一个春天。

大理国都羊苴咩城被攻陷的消息,在三月便已经传到了杭州。虽然这还不能算是滇南战事彻底结束的标志、吴越朝廷为了不刺激北朝,在这件武功上也是尽可能低调地内部奖赏激励,不过作为吴越首善之区的杭州,依然有众多的商贾与士子接触到了这个注定无法长期封锁的消息。为此,杭州城内少不得一番“道路以目”的“你懂的”暗爽欢庆。

除了大理国的战事之外,在这个暮春时分,杭州城里还有连续三桩大事发生——若是林仁肇麾下那些南征的亲从都士兵回到杭州的时候,说不定都会被他们离开的这大半年里发生的大事给惊地说不出话来,误以为杭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桩事情,也是相对而言持续最久、与读书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是吴越王钱惟昱继位以来的第二次正规春闱终于要在这个春天开始了。钱惟昱继位之初,曾经利用北朝变革的机会,让吴越国的科举制度终于走上了正途,也为此加开恩科、多录了一次秋闱、春闱。如今距离显德六年已然匆匆四年逝去,吴越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春闱也就到了开科的年份。

相比于钱惟昱继位之初诸事草创的临时性,这一次的春闱因为制度宣贯日久、天下士子因为早已知道吴越国取士颇丰而流寓东南、本地士子因为《汉和字典》的更进一步官方化推广而导致人口识字率暴涨、读书人暴增,因此科举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第一次。

或许,在科举成熟的年代,朝廷还会用控制“举人”的人数来让文教大昌的地方不至于科举参加人数爆棚——秀才的总人数一般是不会强行控制的,无论宋明,只要文章确实可观,都可以拿到秀才功名,历史上哪怕是明朝的绍兴府,体现科举竞争激烈的重要指标,也不过是“乡试秀才,七八十取一举人”上面,可见秀才的录取是相对“固定分数线”的,而举人才是“浮动分数线”实现总数控制。

但是在吴越国,因为制度草创,显然各级的科举规模控制工作还不完善,加上理工兵科的考试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相较于评比文章水平的“文无第一”主观题,考客观题居多的算学理工科目只要考生答题大致不错,总归很难压分数——你总不好直接说人家考90分的人还不过吧?诸般磨合期的问题,以至于本科可以参加春闱的人数大量爆棚,“每州府仅进士科送选数十人,兵理算学诸科无算”。

每州数十人送选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仅仅吴越国最核心、文教最强大的江浙地区,就有近千人赶考,再加上福建江西两广,进士科的参考人数就有三千人之多!此外因为当今大王钦定的其他兵法算学理工取士科目,总考试人数有**千人,算上书生带的仆从,春闱季来临的时候,杭州城一下子涌进了数万外来人口,从正月结束之后,就一直拥堵不堪,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带着方巾的读书人。至少和此前唐朝科举那可怜的规模相比,这次科举已经是自古未有之盛事了。

数千考生齐聚杭州,日夕联络文会不绝之际;在这一年的二月底,第二桩轰动的大事发生了——吴越王在前一年春天派出、去数万里沧海之东寻找“美洲”的飞剪船舰队也成功返航了。当月月中的时候到达相当于后世日本仙台藩一带的太平洋海岸,被逡巡的水师侦查战船发现,引航回到了华夏。水师提督陈诲不辱使命,找到了一块纵跨南北两万多里的巨大陆地。一开始众人对于发现海外巨陆的消息还心存疑虑,颇不敢信,不过考虑到吴越朝廷此前在发现“澳洲”的问题上似乎颇有公信力、“袋鼠”和“鸭嘴兽”也着实有一些朝中显贵见过了、下南洋的大杀器驱虫药物“风油精”也已经在吴越国的大海商之间流传,可见澳洲的事情是真的,美洲的事情,应该也是如此了吧。

……

杭州城内,清河坊。

这里因为是多年来海商豪富之辈在杭州城内置产的所在——当今大王的侧妃蒋氏,其父蒋衮便是在这坊内置办有别业——所以周遭本就以奢侈见闻、多海外奇物著称。五代十国时分,商人的地位也不低,读书人自然也没有太重的鄙视商人门户之见,加上当初大王还是“富阳侯”这么区区一个侯爵的时候,就曾经和蒋家人合办,在清河坊内开办了天下第一家“活字印刷”的印书坊,十二年来随着天下读书人基本上都读上了活字印刷的书籍,活字印刷堪称泽被天下士子,这处地方自然也被套上了风雅非常的光环。

清河坊内,一处背靠吴山边城墙的高爽阔朗之处,有一座五层的酒楼,名叫和乐楼。(注:历史上只可考证到南宋的时候、在杭州已经成为行在的情况下,清河坊有和乐楼。至于吴越国时代有没有,不可考;暂且认为有吧,考据癖就别讲究了)此楼建成也不过数年,却是杭州城内有数的高档消费场所,比之这些年在汴京刚刚立起来的樊楼(丰乐楼)也是丝毫不逊,在珍奇异物方面更是民间人士所能企及的最高档次。

毕竟吴越国之富庶,在当今之世已经是甲于天下的存在了,杭州的消费娱乐场所档次碾压汴京也就正常不过了。

这一日,春闱刚刚考完,距离阅卷放榜则还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一群出身还算不错的举子自然是少不得考试之后的放纵,少数家道富厚者邀约同年来此行乐也就正常不过了。

时间刚过正午,四楼的一个雅间内,一群考完试的士子在那里一边饮酒听曲,一边打开轩窗赏玩吴山胜景、吟诗作对——这也是清河坊边和乐楼的一桩好处,此坊地势偏高,把楼起的高了,在最上面两层的雅间便可越过杭州城南的城墙,看到外头的吴山景致。

做东买单的举人名叫林退思,约莫二十来岁年纪,也是今科举子,考的是最正统的进士科。饮宴之间神态颇为自信,诸位友人也对其表现颇为信心,至于原因嘛,当然是因为林退思家学渊源非比常人——其父便是当朝通儒院大学士林克己,大王身边以学问著称的御用文人。林退思的举人身份虽然是靠着类似于“国子监”的机构得来的,但是学问在诸友之间确实是无人质疑。

林退思旁边打横两席上,也各自坐着一个举子,一个叫做范墉,一个名唤崔仁冀,其余数人,便不足为道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菜都撤了下去,只留下新上的茶果和酒水,众人之间的气氛也渐渐放开了,开始把话题从科场转向了最近的坊间奇谈见闻——读书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喝酒吃茶的时候可以聊天、吟诗作对,吃饭的时候却是不会这般的。

崔仁冀率先重新举起一盏清酒,敬了林退思,欢颜问候说:“林兄新得的公子,近日也还都好吧?林兄科场多日,也不顾家,嫂夫人与令公子可不要怨怼。”

“犬子还有数日便该满月了,到时候少不得另请诸位贤兄,却是有劳挂心了。”

崔仁冀听了一边帮着斟酒,一边追问道:“不知前番可曾正式取名了么?”

“原本倒是还要劳烦崔兄参谋的,只是不知为何,十余日前,大王亲到舍下与家父谈诗论赋,听说小弟得子,便说要亲自赐名。家父及小弟惶恐不胜,恭请大王钦定,取了个‘逋’字,小弟学识浅陋,却是不明大王之意呢。”

“哦?令公子居然能得大王亲自赐名?哎呀,久闻大王对林大学士颇为信重,原本愚弟还只是略见其表,今日方才是体会其中浩荡了。林兄真是羡煞人也。”一旁的范墉在那里羡慕不已地说道,当下也和众人一般称颂恭贺了一番。引得林退思少不得继续千寻:

“是啊,今科无论是否得中,某定然是要尽力展一生所学,报效朝廷的了。”

不过,范墉和林退思不知道的却是,大王之所以要给林逋赐名,无非是因为偶然想到一桩惋惜之事罢了——历史上,在吴越国末年“纳土归宋”的时候,时任通儒院学士的诸文官如崔仁冀等,莫不攀附新朝,到北宋朝廷中占据翰林学士等官、成为宋朝修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的主力。唯有年高德劭的林克己一心死忠于吴越,在吴越归宋后便高老致仕、终老林泉,不问富贵。

林克己的儿子林退思,乃至嫡孙林逋,都过着这般隐逸的生活。到了林逋一代,发展到了在西湖孤山隐居、不婚不仕,梅妻鹤子的程度。如今,吴越国显然不可能再归宋了,林家人做官的路子也就不会掐断,说不定汉文学历史上,会少掉一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经典佳话,也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呢?本着这一丝遗憾,才有了钱惟昱在林克己林大学士得孙的时候,亲自“信步寻访、偶然赐名”的一幕,许是想为文明留下一丝回忆吧。

范墉更不可能知道的是,他完全没有必要羡慕林退思一家所沐的恩典,因为如果今科他得中之后、出现在吴越高层的视野中时,将来他要是得子,哪怕他想给孩子另取他名,大王也会恩典地钦赐“范仲淹”这个名字给他儿子的。

诸人互相恭维逊谢之间,和乐楼的酒娘已然掀开帘子,为诸人上了两道如今在华夏有钱也没处买的精点,把诸人的话题拉回到了讨论美洲问题之上。

“林公子万福,鄙东听闻今日是林公子宴客,仰慕令尊文名。这三道新出名点唤作‘玉米烙’、‘南瓜饼’、‘可可水’,都是三万里外之地特产,陈提督带回来的珍物,还请林公子与诸位品评。”

。。。

。。。


第400章 前途何处



“此物如此晶莹剔透,色泽灿然,说是‘玉米’之名,倒也名实相符,果真如金玉一般润泽,却不知口味如何——占了林兄的光叨扰这一顿,却不知吃完是否要作诗一首以志此盛事呢。”

数名举子当中,数崔仁冀的家世相对最为单薄,只见他一边说笑着用银箸拈起一小块裁成三角形的玉米烙糕饼,这块玉米烙倒是浑不似后世经典的那般用拔丝的糖霜缠绕覆盖、只求酥脆,却盖去玉米的光润本色——

后世的人见惯了玉米的存在,自然不会对玉米的润泽质感有什么欣赏,只要好吃就行了。如今这个时代玉米却是刚刚到中土不过半个月的罕物,充其量也就陈诲船队里载回来的两千多吨而已,绝大多数都是要作为种粮使用的,钱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