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刘逸吟完,心里也在默念,现在应该还未出生的王昌龄王大侠,今日盗用了你的两首名作,若你以后有知,千万别生气打滚撞墙,还请多多见谅,但版权已经归我了。想夺回版权,你自个穿越到比这个时代更早的时候去吧!
刘逸即挥疾书,一气呵成,让他自己满意的是,今日所写的这一手书,还真的不懒,至少在气势上,比刚刚上官婉儿那字多了些男儿的豪气。
刘逸写完,把笔一扔,对边上的上官婉儿说道,“上官司薄,此在下所作《从军行》,还请点评一二!”
上官婉儿刚刚已经在看刘逸所书,在刘逸写完之后,已经将全诗默念了几遍,心内的震撼更加的强烈,眼神复杂地看了看刘逸道:“刘备身今日所作两诗,俱是惊世之作,让婉儿甚是敬佩,不敢再评!”
第三十七章 有人不服
上官婉儿捧着刘逸的诗,有些神情失常。今日她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刘逸会带来几首上佳之作,但没想到的是,刘逸所作的这名这两首诗都是如此的磅礴大气,没有丝毫的扭捏之态,将他心中的那一份壮志,从军为国杀敌,驱逐胡虏的豪迈之意尽在诗在展现。与前面所有人作的都大不一样,层次上不知要高几个档次,甚至自己所作那牵强写春情的诗,也是远远不及。
刘逸这些日子所展现文武方面的才能,实是让常人难以想象的,聪慧如上官婉儿也是一样弄不明白,还未及弱冠的这样一个少年人,何有这样高深的才学,做出如此气势的诗作来?是何人所授?还是天资如此?再不要说那一身几无对手的武学,还有身上无形中流露的那一份气势,这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
虽然说上官婉儿与刘逸结识也有一段时间,也曾打探过他的一些事,但越与刘逸接触,对他感觉越是不了解,甚至都有些迷糊起来,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越是不解,就越想去了解,对此人也就更有了兴趣,上官婉儿此时都想抓住刘逸仔细的问个清楚,以解心中之惑。
上官婉儿发了一会呆,猛然听到下面太平公主在大声叫好,这才回过神来,借看诗稿之机掩饰自己的失态。
“刘逸,你这两首诗真的是非一般之作!”太平公主在愣了一会后,几乎是跳着脚在那里叫好,也不管在座的众官员及那些仕子们如何反应。
“不敢当公主殿下、上官司薄及诸位的夸奖,在下只是偶发一些感慨,抒发一下心中所想而已。”刘逸虽然是谦虚之辞,神色上却没有任何的谦就,但也没有狂傲,而是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若所做诗中有什么言辞的错误或者其他,还请诸位一一指出来!”
“本宫觉得,无论是意境还是气势,今日其他人所作,都不及刘逸这两首!”在刘逸刚说完,太平公主又快语地说道,还快步走了过去,站到刘逸边上,从案上拿起诗稿,看了起来。
看到太平公主如此表现,上官婉儿微微地皱了皱眉头,不过面色还是依旧,不温不火地说道:“诸位,下官也是觉得,刘备身今日所作的这两诗,是今日所有诗作中的佼佼者,若没有后续的佳作,下官认为此两诗是今日当之无愧的诗魁,不必评价哪首第一,其他上佳者,下官以为乃武将军所作《春日即景》,再次是朝议大夫刘祎之《无题》,新进举人刘幽求之作《书怀》,此五首乃今次诗会所选五佳之作!”
每次评诗,都是从所有参塞的诗作中选出五首,作为上佳者收录到上官婉儿所编的宫廷诗集抄中,同时呈给李治与武则天过目,过几日会在朝会上吟诵的,这样使得选出来那些韵意不错的诗作,非常容易流传开来,经百官再到仕子,从上而下的传诵,远比坊间流传的速度要快。
若有非常出色的佳作做出来,被皇帝或者皇后赞赏,很有可能因此而被授官,迈入仕途的,甚至青云直上,这也使得评诗会成为所有文人仕子都非常向往的一次集会活动。
“本宫觉得,上官司薄此评判最是公正了!”太平公主在那里眉开眼笑地表示赞同。
就在众人都觉得上官婉儿如此的评价已经成定论,没有人出来表示异议之时,却有一人不识趣地站了起来,“公主殿下,上官司薄,下官有话要说!”
刘逸一看,正是那位被称为宫中“巫师”的明崇俨,一看此人站出来,刘逸觉得今日有好戏看了。
“明大夫有话尽管说!”上官婉儿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对这位深得武则天宠信的大臣,也不好表示什么。
“公主殿下,上官司薄,诸位。”明崇俨对在场的诸人行了礼,朗声说道,“刘备身此两诗是惊世之作不假,但并非命题所作,下官觉得,刘备身虽然生于武将世家,但其年幼,并未经历过战事,如何来这般豪气,因此下官怀疑,此诗会不会托人所作……再,若此两诗是刘备身所作,那其中的《出塞》所表露的,是不是喻指朝廷所用非人,以致兵败青海之意?这是对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的大为不敬!”
明崇俨此话一出,在场的大多人都哗然,包括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变了脸色,没有人敢相信,这位跟着太平公主一道来的刘逸所作的诗,明崇俨都敢怀疑是托人所作,这也胆子太大了吧?!还指出诗中意思是讥讽朝廷用将失误,冒犯圣威!
“明崇俨,你胡说什么?”太平公主果然大发雌威,几乎蹦到明崇俨面前怒喝,她不能容忍有人如此折辱刘逸。
太平公主可丝毫没有怀疑这诗是不是刘逸所作,她虽然可以在宫中为所欲为,但自小也是跟着几位哥哥读书习字,饱读诗书,才学也不差,对诗赋也是很在行。刘逸前些日子因景所作的《咏柳》,堪称经典之作,这《出塞》与《从军行》,也同样可以称之为经典,天下间能有几人做的出这样的诗,还有,她所理解的诗中含意,是刘逸那份从这报国志,怎么也没读出明崇俨所说的意思。
听太平公主如此一发威,明崇俨有些萎了,当下赶紧施礼,“下官只是一些猜测,胡言乱语而已,还请公主见谅!”
明崇俨虽然不再责问,但言语中却并没有改变自己疑问的意思,这也让刘逸很是惊讶,这家伙有些太狂了,看来得到李治与武则天宠信程度实非一般,还有,这家伙竟然能感觉出来这诗不是自己所作的,也实非常人。
虽然如此想,刘逸还是不动声色,保持一份从容的表情看着面前发生的这一切,他发现,在座的武三思是一脸得意之色,而裴行俭等人则有些愤然。只是如此场面上,愤慨和得意的人都不会出来表示什么。
上官婉儿神情微变后也马上恢复了正常,看着刘逸道:“明大夫所言虽然有违诗会的规则,不过既然有人怀疑,下官也要刘备身以命题作一诗,以绝非议!”
第三十八章 如此佳作,你能比吗?
“那还请上官司薄命题!”刘逸心内有些紧张,希望上官婉儿不要出非常难作的命题出来,或者限定韵脚什么的,那他就不一定能在记忆中找出一首对应的诗来。
若找不出诗来充数,那就丢脸丢大了。
刘逸最希望的是,上官婉儿能以现在所处的季节春天来命题,写景或者抒情,那样的话他能随便想出一堆好诗来。
虽然有些担心,但刘逸还是神色不变地站着,注视着边上的上官婉儿,还有神色有些不快的太平公主,等着上官婉儿的命题。
“如今已经是仲春时节,刘备身以屋外的春景即题一首吧,不限韵脚与诗体!”上官婉儿注视着窗外雨后的庭院,不紧不慢地说道,她也想看看刘逸能否即题作出诗来。
刘逸一听大喜,上官婉儿果然没有刁难自己,只是选一个普通又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命题出来,还可以让自己自由发挥,还真的有些与自己心意相通,若她限定韵脚,那自己就死定了。
“昨夜一场春雨,落花无数,春日里最让人发困,今日下官无值守,若不是外面四起的鸟鸣声,都差点起不了身,那就以此景赋诗一首吧,再请上官司薄评判,也请明大夫及在座的各位指教!”刘逸说着,踱步到窗前,看着还在飘着小雨的窗外景色,满地的落叶和花瓣,深吸了一口气,似在酝酿,把所有人眼光都牢牢吸引住后,这才放声吟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刘逸心内狂笑,这首后世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会背,构成的文字非常简练,意境又是极佳的诗,拿来应刚上官婉儿所命之题,是最为恰当不过了,还真的庆幸上官婉儿以外面的春景为题,让他逃过一难。刘逸真的想抱起上官婉儿亲个嘴,这美人儿所出的题正是他最希望听到的,难道这就是心有灵犀吗?
刘逸也知道,唐诗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后代没有办法逾越的顶峰,国家强大的实力,百姓的安乐造就了包括文学在内诸多方面的快速发展,因为上层人物极端推崇诗歌,还有书法,使的诗歌和书法在有唐一代都是名家辈出,刘逸也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大家,都是在盛唐时候才开始出名的,也就是李隆基当政的开元及以后,现在还是李治朝时候,名家并不多,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诗名句都未出来,他正可以趁这个时间上的距离,“偷盗”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那些“后世名家”之作为已用。
人啊,不要脸则无敌,刘逸已经将盗用人家诗作产生的羞耻心理埋到地底下去了,心里保持一份坦然,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有所建树,能最终左右历史,只能无所不用其极了。
刘逸这段时间也是努力在回想,把他以前上学时候学过的,还有闲时候翻看书籍看到的名诗都重新在记忆里翻一遍。
刘逸上学时候成绩不是一般的好,特别是记忆力非常的出众,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因为各方面都优秀,才被特招入军中,最后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特工人员。虽然说特工的技能还没能在这个时代发挥,但记忆力的出众却在如今发挥了用处,那留存在脑中的几百首各样的名家诗作也都被他想起来,并按类别重新分归,以待有用处时候就以一用,就比如今天遇上的这个情况。
刘逸以中等的语速将此诗大声地吟了两遍,并将诗名《春晓》说了出来,想走回到案前挥笔写下来,没想到太平公主却抢先一步,提笔蘸墨,一气写成了,连其中什么字都没问刘逸。
这诗的构字简单,一听就明白,确实不需要再问的。
太平公主如此的举动,让刚刚为刘逸所吟之诗震惊的在朝诸人,再次目瞪口呆,连一边的上官婉儿都很是吃惊。
贵为当朝第一公主的太平公主,竟然亲自为刘逸提笔写诗,这表现也太那个过分了一些,不少的人都开始浮想联翩起来,上官婉儿心里则是满肚子的酸意。
“上官司薄,在下的拙作《春晓》,还请您评判一番!”刘逸而带微笑,注视着脸色有些异常的上官婉儿道。
上官婉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刘逸一会,再对着诸人,“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春景的手法,而是通过诗者一觉醒来后瞬间所听所看,语言明白晓畅,情景交融,韵味隽永,意境十分优美,爱春、惜春之意跃然而出,实堪称大家之作!”
刘逸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注视着上官婉儿一会,再施了一礼,微笑着说道:“多谢上官司薄的品评,得如此赞赏,在下实感荣幸!”
被刘逸这样注视,上官婉儿脸上露出一些特别的表情来,让人有些看不明白。
上官婉儿示意还在叫好的场下诸人安静下来,再次开口说道:“下官这数年来所评之诗,就以刘备身刘三郎此三首诗最佳,若再算刘三郎在来洛阳途中所作的《咏柳》,那是四首!其他无出其左右者!”
上官婉儿话刚说完,堂下已经响起了连片的叫好的,这诗他们也品出了不一样的意境,何况还得上官婉儿如此评价。
要知道,上官婉儿在前两年的评诗会上,都是惜字如金的,一首诗能评上几句已经很了不起了,哪来这么多赞赏之话。这刘逸所做几诗,得上官婉儿如此不一般的评价,实乃太不简单了,许多的羡慕之下,又很是嫉妒。
刘逸也对上官婉儿刚刚改称他为刘三郎很是不解,这样的叫法只是在自己府上有过,到外面来,还没有这样叫过自己。
坐在正面一直没有言语的裴行俭也对刘逸露出了个满意的笑容,刘逸今日在评诗会上这样的表现,是他做梦都没想到了,武功、诗才俱不一般,看来自己当初眼光确实没出错。
“明崇俨,如此佳作,你能比吗?”在众人叫好声刚刚平歇之时,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来。
敢如此说的,当殿之上,除了太平公主还有谁?
太平公主寒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