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金屋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央金屋赋-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嫖长公主明知不可能,开始打趣了:“莫非……母亲属意右良娣?”
    “吾女……何出此言?”
    皇太后想了又想,纠结半天,还是吞吞吐吐搬出个理由:“旧人,多不宜也。华夏之古训,素有‘不得以妾为妻’之言……妃子,何不新取?”
    馆陶长公主不笑了;
    眯起一对明眸,多少带些责怪地提醒母亲:“阿母,立长子之生母为正室……乃汉室之‘旧’例!”
    长乐宫的现任女主人,恐怕是大汉疆域内最没反对立场的人了!当年,还是代王夫人的窦太后就是依靠这条传统,成为汉帝国的皇后!哪能打自己的脸了?!
    窦太后暂时僵在那里;
    馆陶长公主却有点不知进退,反过来热切切地向母亲提议:如果实在不喜欢栗家女儿,不如就干脆推荐右良娣周氏算了!
    这么多年过去,孩子都生了好几个,光看刘荣对周梅宝至今热情不减盛宠不衰的劲头,这份真情别说皇室了,就是范围扩大到整个长安世家阶层,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何不成全刘荣的心意?
    相信皇太子对一定会对此感恩戴德;从长远来讲,对窦氏家族也有好处啊。
    不就因为周梅宝的父亲是罪臣,母亲是昌平公主嘛!
    抚养昌平公主长大的表姨慎夫人这些年在北苑病得要死要活,没听说有不安分的地方。
    哎哎哎,总归是上一代的旧怨,何必还记挂心间?对方应该也巴不得忘记吧??
    哦,周梅宝的亲叔叔,可是手握兵权的太尉周亚夫呐……
    “阿嫖!”窦太后拧着眉毛,沉声喝断长公主真不知算憧憬还是算恫吓的胡搅。
    窦皇太后烦恼地揉揉额角,现在,她老人家非常确定女儿的心意了!
    亲母女间,
    想到的,无须赘言;
    没说明的,其实已——心照不宣。

  ☆、第148章 无事生官府

“中尉?前之济南太守?”这是馆陶长公主在发问。
    “然,五日之前,上……拜都为‘中尉’。”
    ……
    家宴?
    家宴!
    阿娇坐在描金彩漆餐案后,隔着一案面的金银餐具还有佳肴美酒环顾室内。这里是长公主官邸正院里的西楼,一座雕梁画栋的七层楼阁。
    是的,娇娇翁主没能逃出长公主母亲的五指山,给乖乖抓回长公主官邸,补办家宴!
    端坐在西楼三楼餐室的,是馆陶长公主家的所有成员:
    新婚夫婿,魏云(字‘子都’);
    长子,堂邑侯太子陈须和太子妃刘姱;
    次子,隆虑侯陈蟜和夫人栾瑛;
    小女儿,馆陶翁主阿娇
    哦,还有刘静,她也算半个。
    端起金爵,阿娇边详装着品酒,边从酒杯边沿观望坐在母亲身边的男子。
    高耸的发冠,头上和鬓角的头发梳得温丝不乱;一领时下最流行的男士单绕深衣,沉稳的用色与简约的暗纹,和男子举止间不时流露出的雍容风度一起,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人的教养真不错!而且,还长得那么俊……’
    娇娇翁主忍不住拿他同自己的兄长们作对比。比较过后,虽然不甘心,但诚实仍让阿娇无奈地判断出:虽然两位陈公子俱少年才俊,风采出众,但和这位新成员一比,还是略有逊色。
    即使占了年龄的优势,还是——略有——逊色!
    ‘怪不得阿母愿意下嫁,’
    冷眼打量了足足半天后,馆陶翁主不无遗憾地承认:长公主母亲的选择,确实、完全有道理!
    可是,这并不代表阿娇就喜欢姓魏的,乐于接受他了!
    在娇娇翁主看来,魏云魏子都,只不过是诸多出现在她生活里、且碍于种种原因无法排除必须忍耐的异端——之一!
    这些年,此类麻烦接踵而至;比如祖母张太夫人,比如周亚夫,比如刘静,比如栾瑛,比如刘荣……
    大概是感觉到女孩的窥视,魏云放下手中的筷子,冲娇娇小贵女微笑着点头示意。
    阿娇没有回礼,直直盯着他。
    魏云一愣,停顿片刻,先是下意识地摸下巴和短须,怕脸上沾上食物残渣才引来的注视;待得发现什么都没有,于是困惑了,疑问地看着阿娇翁主。
    这回没等阿娇反应,长公主先发觉到丈夫的异状,头往左转,询问怎么了?
    ……
    新婚夫妇的互动全落在阿娇眼中。
    一瞬间,馆陶翁主突然想明白为何她从回来就感觉不舒服了——魏云坐的,本来是‘她的’位置啊!
    还有,
    这场所谓的家宴,哪里算得上是‘家’宴??
    小时候,每逢家宴,她都是紧挨母亲坐的,
    然后两个哥哥陈须陈蟜一边一个,四个人共用一张长条餐案,你帮我切肉,我帮你布菜。
    常常是吃着吃着,聊着聊着,一家四口就挤做一堆笑成一团……
    然而,
    眼前?
    阿娇皱起秀眉,环顾餐室……
    母亲和魏云肩并肩坐在位于房间西头的主席上;
    北边,则是长兄陈须和刘姱表姐;
    南边的席位分成两部分,接近主席的归次兄陈蟜和栾瑛,远些的是自己——悲催的,想和二哥说句悄悄话都不能,因为当中还隔了个大肚婆栾!夫!人!
    还有刘静,在东侧——她与其说是来吃宴席的,还不如说是来伺候宴席的。
    打宴会开始,就没见她安安稳稳吃过两口;一直半跪在席子上,一会儿指挥侍女给这位添酒给那位加菜,一会儿下令寺人多开两扇边窗通风……
    在座诸人身份之尊卑,地位之高低,一目了然!
    这哪里象家庭聚会?根本是外头社交场合里随处可见的交际宴请嘛!
    。。。
    一盘香气四溢的烤牛肉被轻轻放到案上,面戴素纱口罩的宫女行礼后,无声地退下。
    被烤制得恰到好处的小牛肉事先经过腌渍,肉块表皮呈现出浓郁的赤色,放在黄金的碟子里,分外引人食欲。
    男士们纷纷拿起了餐刀……没多久,女子们的声音也在席位间轻轻响起:
    长公主告诉魏云,她喜欢切薄点;
    刘姱温柔地提醒表哥丈夫,她偏好比较肥的;
    还有,栾瑛嗲嗲地一而再再而三提要求,她爱吃带骨头的,当然,得是软骨,然后肉的部分瘦七肥三……
    阿娇看看手边的餐刀,顿时连半点胃口都没了!
    “胡亥?”阿娇朝刘静招招手,问。
    刘静立刻领会了小姑子的意思,亲自爬起来,到外间抱进胖兔子——前头胡亥胖兔子啃梨块啃得太欢乐,被侯夫人嫌弃太吵,被驱逐出境了。
    胖胖兔一回到女主人怀里,就扭着圆嘟嘟的身子,仰脖子去舔阿娇翁主的面颊。
    “胡亥,不可,不可……嘿!”
    阿娇被胖胖兔的热情逗乐了,抱起来,亲一口。
    “夫衣衫不如新,衣衫……不如新?”
    贴着宠物兔的长耳朵,阿娇幽幽地低叹口气,呢喃:“唯胡亥,一如故往……”
    夹起餐盘中的绿叶菜,喂兔子。
    胡亥兔大嚼特嚼,无忧无虑。
    馆陶翁主于是专门挑选桌上的素菜,边吃边拿,自己吃兼喂宠物——而把香喷喷的牛肉,冷落到一旁。
    动都没动!
    。。。
    “阿娇,阿娇?”
    阿娇转头,就见二嫂栾瑛正对自己示意呐。
    馆陶翁主问:“阿嫂,何事?”
    栾瑛比了比手指,问小姑子她右手中指上的戒指特别漂亮,以前没见过,是什么材质,打哪儿来的?
    ‘这女人怎么那么无聊,心思老在人家衣服首饰上打转?!’
    阿娇是真的有点光火了!这个二嫂打从进门起,和她所有的对话加起来,竟然有百分之八十都在绕着衣服饰品打转——从没遇见过这样的女人!
    可怒气在视线落到栾瑛的腹部时,只能深吸两口气,强自压了回去。
    懒得解释,娇娇翁主痛痛快快从手指上拔下戒指,叫过个宫女转交:“此乃阿大赐予。”
    戒指,很快就到了侯夫人手心。
    这枚指环的确是稀罕物。首先是造型设计少见;仰头咆哮的猛虎与展翅高飞的朱雀,绕着太阳彼此对峙!
    其次,制作首饰的珠宝也珍稀异常——用来代表太阳的一颗品相完美的大个儿猫睛石。
    华夏严格来说并不是宝石出产地,红宝石祖母绿猫儿眼之类都是从域外进口的。如此大如此美丽的猫睛石对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上层人士而言,不要说见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在黄金温暖底色的衬托下,猫儿眼神秘变幻的色泽加上虎背上用黑曜石妆点出的斑纹,令整枚戒指带上一种非尘世的迷离感,美得让人炫目。
    隆虑侯夫人栾瑛左看右看,对着蜡烛看,对着油灯看,爱不释手。
    等来等去,等不回猫儿眼戒指,
    面对二嫂垂涎欲滴的表情,馆陶翁主感到很无语——如果不是‘将帝后的赏赐随意送人’有大不敬的嫌疑,相当犯忌,阿娇简直想干脆送给栾瑛算了。
    ‘不就是枚指环嘛!至于吗?’
    扫一眼二嫂,又看了看从头到底都没往这边多瞧上一眼的梁王主刘姱,馆陶翁主阿娇懊恼地嘀咕:‘这么些年来,阿姱倒是从没打听过我的新珠宝新衣裳!别的不提,仅仅凭这一处,姱表姐就大气得多!’
    一抬头,正对上魏云的脸——魏继父在看阿娇,也在看栾瑛。
    不知是不是太敏感了,阿娇总感觉母亲新丈夫的目光里带着些嘲笑。
    娇娇翁主的头都痛了:‘这个二嫂!总算现在是在家里;等她生完孩子、出门与京都贵妇交往接触,可别也这么问东问西好奇心摆在面上。丢人现眼!’
    不想再看哥哥的女人,馆陶翁主干脆竖起耳朵,去听哥哥们谈时事。
    陈蟜二公子似乎对新中尉其人十分欣赏:“都……为人勇,有气力;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倍亲而仕……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
    大公子陈须回以啧啧称奇,感叹连连——这得多狠的心啊?!
    怪不得郅都当济南太守的时候,出手那么狠辣,丝毫不讲情面;存了这样的心思,有什么干不出来?
    “济南有鼿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
    与长兄不同,隆虑侯陈蟜对吏治的关注明显多于人情,对郅都大加激赏:“于是……上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鼿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
    ‘不拾遗?’
    阿娇想了想,发觉不太能想象整个郡□□市都不拾遗的画面——这样的景象似乎只存在与传说中,比如儒生们没完没了念叨的上古三代之治。
    阿娇翁主直接把想法说了出来:“不拾遗?儒家之三代之治?”
    “何出此言??”
    没等二公子陈蟜发言,长公子陈须就抢先吐槽了——哪有那么好的事啊?就凭一个郅都?!
    事实上,那段时间济南治安变得的爆好,主要是因为济南当地的世家和豪门谁都不想撞到酷吏的刀锋上去,所以大伙儿投亲的投亲,靠友的靠友,都去外地躲灾去了。
    另外,在市井里混饭吃的流氓地痞们是最惯于看风头的,见上层都躲避了,自然知道收敛。
    ——综合起来,济南的市面能不平静才怪!
    “如此呀,”娇娇翁主恍然大悟,
    怪不得去年开始,长安贵女圈多出了好些生面孔,说起来都是东边藩国的世家女子,以济南和济南附近为主;她还在纳闷呢,敢情都是随父兄来京城避祸的呀!
    二公子陈蟜却在此时拍起了巴掌,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哈哈!”
    大公子陈须却没有弟弟的好心情,眉头皱得都快能夹死蚊子了——真不知道皇帝舅舅把这样的酷吏安排来京城是什么意思?
    陈二公子好象忘记自己的立场了,还在那里津津乐道呢:“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刘姱王主与丈夫心心相印,也露出担忧的神色,看向小叔子:“二叔……中尉者,掌徼巡京师呐!”
    郅都在济南,济南豪门到京城逃难。
    现在郅都来长安了,还是直接掌握京师武装的现管官,那他们这帮子京城贵族豪门可该怎么办??!
    听了侄女的话,连长公主都不禁皱了一下眉。
    但陈蟜二公子乐观着呢,呵呵笑着对馆陶长公主刘嫖眨眨眼睛,宽慰道:“阿母,阿母,不避贵戚,不避‘贵戚’!”
    估计,还是窦家那事。皇帝表面不说,其实心里已经恼了,所以才从外地调来这只苍鹰,好好整顿一下京师的外戚宗室。
    长公主和旁边的丈夫交换了一下眼色,默默点头。
    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