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金屋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央金屋赋-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傅必有所耳闻。之前离宫内;阿娇落水;遇险……”
    刘荣边盯着宦官们挖树,边和老师交代:“所幸……遇救,无碍。”
    魏其侯窦婴点头,这事在宫里宫外都传遍了,他当然知道。
    栗太子刘荣唇边挂上浓浓的笑意:“大母欲于长乐宫之西建‘桂阁’,以慰从女弟,犬压惊’之意……”
    “建……桂‘阁’?皇太后??”
    窦太子太傅闻言,两道浓眉挑得高高的——新鲜事,大大的新鲜事啊!
    魏其侯窦婴无法不发出感慨:
    他那位堂姑母啊,是真正的可亲可敬。当皇后时就不说了;入主长乐宫之后,竟然将日常用度狠狠消减去一半——与长乐宫前任女主人薄太后相比——如果不是馆陶长公主盯着,堂堂大汉皇太后恐怕真能每天靠两碗小米粥三碟子干咸菜度日。
    这样节俭成性的窦皇太后,下令掏钱造新宫苑?
    这听起来简直比七月飞霜还惊悚!
    转念间,窦太子太傅又哑然失笑:“皇太后……绝爱阿娇矣!”
    栗太子脸上勾出抹意味深长的笑,轻轻解释,祖母要造新园林,做孙儿的总要表示表示,他院子里这些桂树栽了二十多年了,正是长得最好的时候,移栽去长乐宫,总比新种的树苗像样些。
    ~~。~~。~~。~~
    ~~。~~。~~。~~
    “哦,太傅此来……”
    话题一转,刘荣将目光投向魏其侯窦婴手里的信札。
    “殿下,”
    窦婴把信笺呈递给刘荣,这是冬季救灾后太子宫留在灾区的人的来信,里面说自开春以来,当地灾民多有困苦不堪的。所幸皇太子当时有预见,留了不少马蹄金备用;金子折现后,购买种子和农具分发下去,才算没错过农时。不过,耕牛还是短缺。
    “牛?”
    刘荣一皱眉,他记得当初预留春耕款,是将牛只算在其内的。
    皇太子脸色变得难看了——为什么最后还是缺?难道被留在那儿的太子宫小吏贪污了?
    “非此故,非此故!”
    太子太傅窦婴急忙为部下说话,太子宫的人绝没贪助农款的胆子!问题是出在当地,那些商户们窥探出官府的意向,故意抬高了牛价,所以,钱款就不足了。
    “农事大,何不告官?”
    刘荣太子不能接受这个理由。
    耕牛是大牲口,非常非常贵,但也异常异常重要。没有耕牛或耕牛数量不够,都会直接影响到耕种面积和最后的产量!
    当地官府是干什么的?该出面协调或威压才是。
    “殿下,告之……何用?”
    窦婴苦笑了一下:“殿下岂不闻……豪强之所以为‘豪强’者,兼并也。”
    灾年,灾年;
    是平民的灾,却是豪强们梦寐以求的良机。
    哄抬物价,趁火打劫,逢低吸纳——而想做成兼并,不勾结官府中人是不行的。
    “哼!”
    皇太子刘荣攥紧了拳头。
    ★☆★☆★☆★☆ ★☆★☆★☆★☆ ★☆★☆★☆★☆ ★☆★☆★☆★☆
    “太傅”
    刘荣做个了‘请’的手势,引窦婴走进正寝东的内书房。
    挥手让内侍们全都退下,刘荣敛袖拱手,向他的太子太傅深深行礼:“太傅,荣欲求馆陶姑之女为妇,望太傅不吝相助。”
    “阿……娇?”
    “殿下??”
    魏其侯窦婴惊得瞠目结舌,犀利的疑问几乎是脱口而出,可是,你不是一直都反对娶阿娇吗?当年那么反感!
    过去这么多年,大家都打消这念头了,怎么你反而又提出来啦?请问你到底什么意思啊?
    窦太子太傅认为不可思议极了:“殿下,汝……何意呀?”
    刘荣的脸上顿显尴尬之色;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作正色道:“太傅,初始荣年少……无知,识浅……”
    作为帝国的皇位继承人,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能放下面子当面认错——虽然是向自己的老师——可以说算得上非常有诚意了。
    但窦太子太傅丝毫不为所动:“殿下早慧,远非常人可及。”
    魏其侯窦婴不打算接受任何敷衍了事的托词,他要知道刘荣究竟是怎么想的。
    栗太子刘荣稍作迟疑,开口慢慢说道:“太子宫……不宜久虚,馆陶翁主陈氏系出名门,容仪雅丽,进止雍容,贞静……”
    “殿下,殿下!”
    魏其侯窦婴赶紧给拦住——阿娇的品貌如何,他这个做表舅的还能不清楚?阿娇可算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这堆华丽辞藻还是留着写册妃文书时用吧,别绕圈子浪费时间,请说真话!
    “太傅……”
    这回,换刘荣郁闷了,他是真的想娶阿娇表妹,师傅怎么就是不相信呢!
    酝酿酝酿措辞,栗太子刘荣一脸严肃地告诉恩师:“太傅,荣非昔日之懵懂少年矣!”
    他不是孩子了,
    不是当年那个生于宫闱长在深宫,对外面大千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了!
    这回的救灾经历让他意识到,他的帝国里不仅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奢华宫室,高楼林立的富贵豪门,熙熙攘攘的繁华东市西市,衣食无忧的帝都市民;
    还有衣不蔽体的穷人,食不果腹的难民,贪心不足的地方豪强,欺上瞒下对百姓如狼似虎的赃官污吏!
    那些人有多大胆子,竟敢贪污从国库拨出来的救灾款!?!
    而可悲的是,作为帝国储君,他对这群国家蛀虫竟然无从下手——只因为这些人背后的各种关系,各种背景。
    “于是,皇太子欲结盟与长公主……”
    窦婴不亏在仕途沉浮久了,眨眼间就明白了皇储学生的思路:“否,结盟与三方!”
    馆陶长公主虽然不上朝堂,不直接干政,但却是帝国朝局中一个关键人物:身为皇帝陛下的同胞姐妹,馆陶长公主在宗室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和窦太后母女情深,就搞定了窦家——搞定窦家,外戚就太平了。而堂邑侯虽在六十年前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开国勋贵被砍了一茬又一茬的今天,延续至今的陈氏家就突显出来啦!尤其在长公主下嫁后,更是实力大增,隐隐成了诸贵族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更不用提天子对阿娇这侄女本人的喜爱和看重了。
    总之,只要娶了长公主的女儿,等于将三方势力同时收入囊中——即便还有遗漏的,也无关大局了。
    “嗯……皇太子之所思所想,细密周详,可谓‘绝佳’!”
    望着面前长身玉立、渐显威仪的学生,当老师的长舒口气,心头幽幽地,说不清是感怀还是感叹。
    这个学生,
    到今天、到现在、到这一刻——总算教出来了!!
    ~~。~~。~~。~~
    ~~。~~。~~。~~
    才满意了没一会儿,
    魏其侯窦婴陡然抬头,一脸的恍然:“殿下所思者……非止于朝堂之上吧?”
    刘荣依旧端端正正站着,似乎很坦然。
    太子太傅窦婴却不愿放过他:“殿下多幸,一日得二子。栗良娣有福,诞长子;周良娣亦得男,奈何居其次。”
    “栗夫人决意立其女侄为妃。汉室,长幼有序……立长子之母为正室,顺理成章。”
    说到这儿,太子太傅窦婴的眉心一挑。
    ‘在没有原配的情况下,晋升长子的生母为正妻’是大汉皇朝的惯例。
    老实说,如今长乐宫中的窦皇太后当初就是凭这条登上皇后宝座的。所以,栗夫人和栗氏家族以此要求立栗良娣当皇太子妃,刘荣无论法理情理都找不到可以拒绝的正当理由。
    刘荣抿紧了嘴角。
    “殿下爱周翁主甚,奈何母命难违。”
    窦太傅越说,看学生的眼光越含别样深意:“今太子宫之内,左右良娣势成水火。凡栗良娣荣升正室,周翁主母子之未来……”
    刘荣急急地:“太傅!”
    “阿娇,阿娇!”
    魏其侯窦婴冲自己的学生先点点头,又摇摇头,脸上说不出什么表情,全纠结在一块了了:“阿娇呀……阿娇!”
    说到底,还是为了昌平翁主周朵!
    娶陈家表妹,周朵固然失去了当太子妃的机会,但至少没了性命之忧。
    ~~。~~。~~。~~
    ~~。~~。~~。~~
    刘荣本能地躲避着师傅火辣辣的逼人视线。
    但很快,就重新昂起头来。
    书房里连珠宫灯的烛光照在栗太子脸上,一半明一半暗,摇动不定::“太傅,荣绝无深怀异心之意!”
    窦太傅拉长了声音:“哦?”
    皇太子刘荣:“阿娇皎皎,客人也。荣固心悦之。”
    闻言,
    太子太傅窦婴手捋胡须,微微一笑——雪肤乌发、豆蔻年华的少女啊,谁见了不喜欢?
    沉吟半晌,魏其侯窦婴轻轻摇摇头,似乎下定了决心,注视刘荣沉声道:“殿下,望不负‘之’!”
    刘荣喜上眉梢,拱手又是一揖:“荣……诚诺!”
    窦太傅理了理头上的官帽,回礼,郑重道:“为殿下计,臣当不遗余力!”
    =癸巳年十二月十一日,上海苏世居(2014年1月11日,星期六,阴雨)

  ☆、第143章 朱珂

窦婴是个行动派。
    第二天一早,就到长乐宫求见;和尊贵的堂姑妈说项。
    窦皇太后一听;想都没想;立刻摇起了头:“不妥;不妥。”
    太子太傅窦婴自然不会轻言放弃;当即鼓起三寸不烂之唇舌,奋力推销刘陈联姻的种种好处;对阿娇;对长公主;对陈家,对窦家……
    “王孙言甚?”
    大汉皇太后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太子太傅的自说自话。
    然后;窦太后就用一种既可惜又可恨的奇怪口吻淡淡地说道:“‘栗’太子荣……诚…奇也怪哉!”
    ‘栗太子’三个字一入耳;窦婴顿时就不敢吭声了。
    他知道;窦皇太后这明着是说皇太子刘荣,实际是骂他魏其侯窦婴。
    帝国皇太后的看法简单而直接:
    刘荣怎么回事?
    他到底想怎么样?
    他喜欢的,如愿以偿到手多年;他不太喜欢的,可也没见他不碰啊!
    时至今日儿子生了两个,女儿生了一群,大的都可以满院子跑了;那就赶紧从两个儿子的生母里挑一个立妃,然后好好过日子吧!又牵扯阿娇做什么?
    ——他以为还是好几年前,太子宫空空,他纯粹单身汉的时候?!?
    “姑母,须知殿下之心……”
    太子太傅窦婴硬着头皮,还想为太子学生再争取争取。
    窦太后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一甩衣袖,厉声训斥:“窦婴!”
    疯了吗?
    她搁在心尖上疼大的阿娇,难道是为送出去当现成娘的?
    听姑母连名带姓叫了,窦婴明白没戏,只得灰溜溜告退——窦太子太傅第一轮试探,铩羽而归!
    ★☆★☆★☆★☆ ★☆★☆★☆★☆ ★☆★☆★☆★☆ ★☆★☆★☆★☆
    对窦皇太后而言,堂侄子窦婴十足是啃儒书啃太多,被孔孟之道弄昏了头才会提这类荒唐建议;不过,娘家人毕竟是娘家人,训过斥过就算,自然不会到处去宣扬。
    所以同住在长乐宫的阿娇翁主,对东南阁中的这次对话一无所知。而与此事息息相关的另一关键人物——馆陶长公主刘嫖——甚至连点儿风声都没察觉到。
    刘嫖长公主最近非常忙碌。
    ‘遇袭落水事件’意外地促成了母女间的谅解,馆陶长公主不无幸喜地发现,阿娇对母亲再婚的态度由原先的抵触变成了如今的渐渐接受。既然三个儿女都不再反对——儿媳的看法,从不在帝国长公主的考虑之中——刘嫖长公主就开始欢欢乐乐忙活起来:馆陶长公主计划以窦绾的过继来为自己的单身生活画上个完美的句号。
    很快,窦绾就被从章武侯官邸召进了宫;同一日,楚国王太后阙门氏引窦十九娘窦秋英入宫,与窦绾相见。
    这对远房堂姑侄毫不令人意外地一见如故,相处融洽。窦太后听到,感受到,开心得搂着阿娇乐个不停。
    于是,在接下来的某日,馆陶长公主以探病为名,携各种补品还有窦太后的口谕造访了章武侯窦广国的官邸。
    章武侯合家对窦皇太后突如其来的决定惊愕莫名。他们的反对倒不是因为有多不舍得窦绾;只是在贵族阶层,拥有爵位继承权的长房的嫡长女地位相当特殊,无缘无故出继给外姓,必然会引来许多非议。
    谁愿意声誉受损,被人指指点点呢?
    然而,在大汉皇朝,皇太后的意志是不容拒绝的!!
    因此虽然千般万般不情愿,章武侯太子——窦绾的生父窦宪——还是代表章武侯窦氏签押下了过继文书。
    从此以后,
    窦氏家族中少了一个姑娘,朱氏家族则多了个女儿。
    ~~。~~。~~。~~
    ~~。~~。~~。~~
    “珂?”
    窦子夫——不对,现在是朱子夫了——愣愣地看着娇娇表妹手上展开的卷轴,疑惑地念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