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宋词鉴赏集-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俺恕!霸谏饺澹錾饺恰鄙钤⑸钫芾怼�



梦李白二首之一

五言古诗

杜甫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

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5。“无使”句:不要落在蛟龙嘴里被蚕食。蛟龙,比喻凶残的人。

【赏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这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夜间梦见李白仿佛就在月光底下,于是语重心长地嘱咐李白前途珍重,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梦李白二首之二

五言古诗

杜甫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楫:船浆、船。

2。斯人:指李白。

3。“将老”句:已经老了反倒受累。指李白受到牵连流放夜郎。

【赏析】:

这首诗和前首诗都是思念李白之作。写多次梦李白的情形。诗人三夜多次梦见李白,可见挂念思虑之深。梦中李白向作者倾吐心事,与作者告别时的景况,梦醒后作者无限感概和不平,对李白作出了崇高的评价。与第一首侧重点不同的是侧重感叹李白的不得志,对李白的种种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



送别

五言古诗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

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归卧:隐居。

3。南山陲:终南山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前三句重复出现“君”,体现作者反复叮咛、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是一种不得志的心情写照,最后一句是写景写人,非常含蓄。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王维

(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曾奉使出塞外。安史之乱后,安禄山攻占两京,王维曾被迫受伪职。乱平后因诗得赦,官到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四十岁隐居蓝田辋川,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有《王右丞集》。王维在诗歌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写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五言古诗

王维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

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注解】:

1。綦毋(qi2wu2)潜:复姓綦毋,名潜,字季通,唐代诗人。

2。东山客:指东晋谢宁,曾隐居东山。

3。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

4。桂棹(zhao4):桂木所制船桨,此代指船。

5。远:这里指不能入金马门。

6。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作者反复安慰考试落第的友人,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叙事、写景、抒情,感慨,勉励皆有之。写景清新,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令人振奋。全诗写得入情入理而又反复曲折,耐用人寻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道:“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



青溪

五言古诗

王维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趋”。

3。葭(jia1)苇: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4。澹:安静。

【赏析】:

这首诗描写山中秀丽的景色,信手写来,平淡自然,乐山乐水,意趣其中。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不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青溪水两岸的曲折、水声与山色的动静都映出了湖光山色的幽深秀美。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渭川田家

五言古诗

王维

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解】:

1。穷巷:深巷。

2。雉:野鸡。

3。墟落:村落。

4。'句隹':野鸡叫。

5。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诗里的画面上,落日的余辉斜照村落,放牧的牛羊被驱赶回到村中;一个惦念放牧的孙儿的老者;正拄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张望,村外的田野一片葱绿,麦苗正在开花吐穗。。。全诗用白描手法,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描绘得清新自然,诗意盎然。宋苏轼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此类是也。”



西施咏

五言古诗

王维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宁久微:怎么会长久微贱下去?

3。罗衣:丝绸衣服

4。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实是讽刺那些靠机缘而显贵的人。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秋登兰山寄张五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何当:何时才能。

3。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薄暮归雁,不免勾起孤独离群的愁绪;秋高气爽,兴致正浓,盼望好友一道共醉重阳。此外,渡头的家夫,天边的远树,江畔的小船,都衬托情感上的孤独。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到吴越漫游,后到长安,应试不第,退隐故园,以诗自娱,五十二岁病死。有《孟浩然集》。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景色,他是唐代第一个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图画。�

夏日南亭怀辛大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4。劳:苦于。

【赏析】:

此诗是村居闲逸生活的写照,作者随手写来平淡自然。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前六句写夏夜水亭纳凉的快感。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注解】:

1。业师:业,僧人名字。师,禅师。

2。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声音。

3。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4。之子:这个人。

5。宿:隔夜。

【赏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这首诗所分布的色彩不断变幻,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五言古诗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

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

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

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

微风吹兰杜。

【注解】:

1。荏(ren3)苒(ran3):同“冉冉”,指时光渐渐过去。

2。盈虚:月圆月缺。

3。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4。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赏析】:

此诗写赏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随着诗人视线的推移而写赏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任汜水尉、校书郎等职。后被贬官江宁丞,又贬龙标尉。安史之乱被刺史闾丘晓所害。《全唐诗》收其诗四卷,世称王江宁,又称王龙标。王昌龄是七绝妙手,《唐才子传》称他“诗家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可与李白并肩媲美,诗句洗炼,语言流畅,节奏明快,词意蕴藉,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明代的李攀龙甚至推他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寻西山隐者不遇

五言古诗

邱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