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死亡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戴笠死亡之谜-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发现。过后,王维均等人联名写报告给蒋介石控告魏大铭,并附上了重庆卫戍部稽查处的函件。此时的蒋介石对“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内部的矛盾已有所了解,在权衡利弊后,即下令撤了魏大铭在“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任职,要戴笠将其调回军统局。魏大铭走后,蒋介石又命毛庆祥为“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代主任。毛庆祥上台后,留下来的军统局的人员又处处为难他。于是,毛庆祥再次向蒋介石告状,迫使蒋介石下令在“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所有军统人员全部退回军统局。自此,“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一切活动,都与军统局没有任何关系。尽管戴笠对其人和事敢怒敢言,但对蒋介石的决定他只能言听计从。不过,魏大铭等军统人员回到军统局后,戴笠很快又命令他们重新组建了一个“特种技术研究室”,继续干着密电研究和破译活动。此时,“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与“军统局特种技术研究室”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位,但不了解内情的人容易把两者混在一起。

毛庆祥主政后为了发挥池步洲的作用,特地在“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内成立一个专员室,并任命池步洲为主任专员。在“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里长期被排挤的池步洲,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虽然,职称变化后薪金照旧,但池步洲工作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所破译日本外交密电的成效也更大了。从一九四一年五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日本外交密电中突然发现,日本外务省与美国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来往电报的数量剧增。檀香山是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所在地,著名的珍珠港就在檀香山的旁边。珍珠港是个便于防守的天然良港,当时美国太平洋空军和舰队司令部都驻在这里。池步洲所破译出的六十多份密电,内容总的是日本外务省要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报告:1、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军舰艇的总数以及同类舰种的数量和舰名;2、美军舰艇和航空母舰停泊在珍珠港的位置及进出港的时间;3、一周中哪一天美军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舰艇数量最多;4、珍珠港内美军官兵上岸和下海的时间和规律,特别是星期天美军官兵休假的起止时间;5、收集夏威夷的气象情况等。池步洲觉得这些情况很重要,就把破译出的电报交给了当时还管着他的霍实子。霍实子也非常重视这些电报,他要池步洲继续密切注意日本方面有关珍珠港的往来密电,并要池步洲每个月专就此事写出报告。然后,由霍实子再将这报告转报蒋介石的侍从室。

此时,中国方面已经预测到日本将对珍珠港有所行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三日,池步洲又破译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的特级密电。日本外务省与驻各国使领馆之间的密电有通用型的和专用型之分,池步洲破译的这份特级密电用的是日本外务省与驻美大使馆之间专用的密电码。这份特级密电的主要内容是:

一、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是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二、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迅速把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

三、帝国政府已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

根据此份特级密电,并综合了以往破译的密电内容,池步洲判断日、美开战在即。池步洲还估计,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应在星期天,要突然袭击的地点很可能是珍珠港。日本和美国一旦开战,对缓和中国战场上的压力和对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分明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这样的消息,正是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期盼的。为此,当池步洲明确了密码的翻译内容后显得异常兴奋,他马上把译出的电文拿去给霍实子看,同时说了自己的判断和估计。霍实子听后频频点头,连声称是。也许是这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霍实子当即提笔在译出的电文上签署了意见:“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曾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密电:‘经我驻沪陆、海、外三方乘出云旗舰到吴淞口开会,已作出决定,饬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码电报本子。’说明日寇已决定对我国发动全面战争。现日本外务省又同样饬令日本驻美大使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子,这就可以判明日本快要对美发动战争了。”霍实子签署完意见后,一刻也不敢怠慢,跑步把译出的电文送到了毛庆祥的办公室。毛庆祥看完后更不敢耽搁,立刻亲自送到了蒋介石处。蒋介石看了译出的电文后,一面口头嘉奖“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工作成效,一面要毛庆祥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联系将此情报迅速转告美国方面。由于毛庆祥从来没有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联系过,为此他找到了戴笠,由戴笠把日本要袭击珍珠港的情报转发给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肖勃。身为武官的肖勃其实是军统局美国站的负责人,他的言论举止肯定是站在军统局的立场上。所以,当美国在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后,向肖勃查询是谁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时,肖勃为军统局说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更何况当时确实是戴笠向他提供了这方面的情报。因此,长期以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认为这是军统局的人员所破译,这无疑给戴笠和军统局的脸面上贴了金,而迟步洲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被人遗忘的池步洲,却永远地记住了日本飞机偷袭珍珠港的情景。

有一段时间里,池步洲甚至怀疑自己所破译的情报是否真的告诉了美国政府。为此,池步洲多次地追问过,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美国政府为何对此无动于衷呢?除了上面已说到的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人破译日本人密电码的能力外,池步洲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搜集过西方媒体的报道,说的最多的是“忍痛牺牲论”。因为,池步洲所破译出来的日本外务省与驻美国大使馆和檀香山领事馆之间的这些密电,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军事常识的人,也不会看不出日本的企图,也绝不会不作任何的防范。而当时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被摧毁的军港和数以千计的死伤军民,不能仅仅以“疏忽了中国的警告”而就能交待得过去的。于是,有人在罗斯福的日记里寻找到了答案。罗斯福在日记里写道:他之所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事上“装糊涂”,完全是因为众参两院迟迟不肯通过对日宣战的提案,他只得采取了“断臂战术”,以牺牲局部来换取国会的举手通过。可以给罗斯福日记里所说的“牺牲论”作旁证的是:第一、美国国会尝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保持中立两边卖军火趁机发财的甜头,确实不愿参战;第二、美国海军原本驻珍珠港的航空母舰有三艘,可日军偷袭珍珠港时竟然神奇的一艘也不见了。这些航空母舰都到哪里去了?如果说罗斯福总统日记里的叙述不错的话,那么只能说他不愿牺牲太大,事先悄悄地调走了。

这能自圆其说吗?只有天知道!

但是不管历史的真实如何,后人的评说又是如何,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立即对日宣战,并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这总是事实。而且这事实,使正在苦苦抗击日本军队的蒋介石有了喘息的时机,也给戴笠提供了与美国人合作的机会。

正是与美国人的合作,戴笠终于走到了他一生最得意的时候。

第九章

此时的戴笠注定要成为赢家。

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三天,军统局所属的“特种技术研究室”破译了几份从越南西贡起飞的日本轰炸机上发回西贡空军基地的电报。其中有一份电报说:“我飞机已飞临x上空(距新加坡百余海里外),英海军舰只正向南移,我第一批轰炸机正开始向主舰”威尔斯亲王号“攻击,已炸中舰面。英舰高射炮火力微弱……”另一份电报说:“‘英威尔斯亲王号’锅炉被击中,引起弹药库爆炸,逐渐沉没。英‘却敌号’亦被炸沉……”戴笠得到这些情报后,立即呈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马上叫下面的人,打电话通知了英国驻华大使柯尔。柯尔接电话后根本就不信,连连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在中国人面前,英国人有时比美国人还要傲慢。在柯尔的眼里,中国破译密电的技术是不值一提的,更何况“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是英国最新和威力最大的两艘军舰。其中“威尔斯亲王号”的排水量五万多吨,时速三十海浬,舰甲板共有三层,舰上配有十门十四吋口径的大炮和十六门高射炮,还有三十多挺高射机枪及四架飞机,前不久还在南美的乌拉圭外海击沉了德国的俾斯麦号战舰。象这样一艘被英国人称为“炸不沉”的战舰,柯尔是怎么也不会相信会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沉的。为此,他放下电话后根本就没有当回事,甚至有些怀疑中国人的用心。可是,第二天柯尔从英国政府发来的电报得知刚派到远东的“威尔斯亲王号”确实已经炸沉,这证实了中国方面提供的情报是准确的。

柯尔在震惊之余,连忙打电话向中国有关方面表示致谢。

当柯尔将此事向国内汇报后,英国政府当即决定在中国设立中英情报研究所和建立一支游击队,由中国出人,英国负担经费和武装。蒋介石对此也深感兴趣,就把此任务交给了戴笠。英国人是否真的对中国的情报研究有兴趣戴笠心里没有数,但通过合作达到保护他们在远东的利益是很显然的。戴笠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把发展自己的特务武装与英国人的合作联系到了一起。于是,戴笠急令忠义救国军总指挥周围龙,赶到重庆与英方代表谈判,并很快在重庆小龙坎成立了“中英合作情报研究所”以及“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由周围龙任司令,同时由周围龙牵头举办了西南游击干部培训班,重点培训由英国远征军蒙巴顿元帅派来的四十多位英军年青军官,为日后中英合组的游击队做准备。其实在这之前,戴笠的军统局已与苏联方面进行过合作,建立了中苏情报合作所。也由苏方提供主要的电讯器材,主要侦收和研究日本军队的电讯密码。后因德国对苏联发动了战争,苏方无暇顾及,加上苏方提供的电讯器材不够先进,合作也就逐渐地停止了。也许是有了这方面的教训,在与英国人的合作上进展始终不快,而且戴笠全让周围龙去与英国人接触很少自己出面。这并不是戴笠担心与英国人的合作也会与苏联合作那样不了了之,而是此时美国人向他伸出了要求合作的手。

珍珠港事件发生前,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机构中都有美国的顾问从中主持和操纵,只有戴笠所管辖的情报机构与美方没有任何关系。这对戴笠来说无疑是件憾事,他为此曾多次示意在美国的肖勃,要他动用所有关系以引起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戴笠当时主要的想法,就是想用美国的势力和技术来充实军统的武装和所用电讯器材上的不足。肖勃应该说是非常努力的,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后仍然没有任何结果。使戴笠没有料到的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却帮了他大忙,美国人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美国海军部情报署是首先对戴笠感兴趣的。

戴笠是从肖勃那里得知此消息的,接着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迪帕斯上校按照国内的指示也上门来,话题就是肖勃已告诉过的:在对日作战中进行情报合作。戴笠对机遇的把握即敏感而又很有分寸,他明白上门来的迪帕斯虽然是照章办事,但迪帕斯对他戴笠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与美方的合作。戴笠不想让机遇在自己的手里溜走,当晚他在曾家岩自己的公馆里宴请了迪帕斯并邀请了军令部第二厅厅长杨宣诚和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等人作陪。席间,戴笠很少说军统的事,杨宣诚和周柔至说到军统的事时又恰到好处。所以,初次与戴笠见面的迪帕斯,对戴笠本人和军统局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过后,戴笠加紧了与迪帕斯的联络,同时密令肖勃抓紧时机在美国进行活动。因为此时蒋介石已向美国建议,成立中、美、英、苏等国的军事同盟,联合抗击日本军队。由于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此时已放弃了利用中国抵抗日本而自己不参战的意图,美国总统罗斯福很快同意了蒋介石的建议。

为此,戴笠感到如果再把握不住这次机会,就很难抬高自己和军统局的身价。就在戴笠焦急等待美国方面的消息时,肖勃来电说,美国海军出于战略考虑有意援建中国海军,决定派还军情报署的要员梅乐斯中校访华。戴笠还从肖勃的电文里了解到,梅乐斯来华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中国海军的现状,提出帮助建设中国海军的计划。尽管美国来人并不是为了戴笠的军统局,但他读着肖勃的电文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