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中的简单生活
俾格米人的生活非常简单,他们与现代文明没有太大的交集,只是在自己缔造的“桃花源”中自得其乐。他们在盖房子的时候不用砖瓦和沙石,而是就地取材,用一些芭蕉叶或者棕榈树的枝叶就能搭建而成。一般来说,他们的住宅都是那种高约1。5米的椭圆形的简陋的茅屋。而门的高度也要远远低于此,这就使得他们进门的时候比较困难,所以很多人在进门时都不猫着腰从很矮的门里走进去,而是从旁边用柴草隐蔽着的一个洞钻进去,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屋都有这样的设计。如果你非要使劲拉开那扇只有半人高的正门,很多时候,都会掉进一个黑漆漆的窟窿里,这也是俾格米人的独创,是为了抵御强大的外族人入侵而设置的陷阱,这种陷阱中会豢养毒蛇,一旦有人落入,必将性命不保。
另外,俾格米人的饮食也非常简单,主要就是一些野果和捕猎得来的动物。虽然这样的生活很简单,但是他们却自得其乐。
吃白蚁的“武林高手”
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可他们在另一方面却又比常人强。那就是他们的感觉器官十分灵敏,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和嗅觉,这也难怪他们都是捕猎的高手了。“10米外,蜜蜂飞。一道剑光散过。地下,一只被剖成两半的蜜蜂。”大家大概都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内看到过类似的描写吧。俾格米人虽然没有这么厉害的剑法,可他们却能辨别出10米外蜜蜂的雌雄,这也算是了不起了吧。
俾格米人还有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生活习俗,那就是他们爱吃白蚁。对,就是能蛀倒房子,让千里之堤溃败的白蚁。每当天气闷热,大雨来临之前,俾格米人就十分快乐,他们知道白蚁会出洞了。他们认为吃了白蚁,身体会更棒。俾格米人一旦找到出洞的白蚁,就会立刻津津有味地吃掉。如果一直不下雨,而俾格米人又特别想吃白蚁,他们就会用烟把白蚁熏出洞来。这可真是不一般的爱吃啊。
目前,非洲大陆很多国家的原始森林里都住着不少的俾格米人,他们也逐渐开始和外界社会接触,很多俾格米人也开始脱去兽皮,接近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让人担忧的是,俾格米人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甚至面临着绝种的危险。这都是源于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够有效地增强体质。这种邪恶的说法使得俾格米人面临着被大量捕杀的严重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为这个“矮人国”的继续存在尽一份力,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千奇百怪的异食癖
世界各地食物之多,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有些人却并不满足,他们在正常的饮食之外,居然迷恋一些令人恶心或是无法想象的食物,有人吃土,有人吃活蝎,有人吃石头,还有人吃肥皂,这种种奇特的现象都可以被称之为“异食癖”。究竟他们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呢?是心理作用,还是生理结构使然,这是一个需要深刻研究的话题。
非洲人爱吃土
人们曾经在历史记载中看到有人在灾荒之年会吃观音土,那是饥饿之下的无奈选择,但是在非洲,吃土却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是他们千百年来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在非洲,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们拿着泥土块或是泥土棒津津有味地吃着。而在商场中,泥块、泥棒居然也能堂而皇之地作为商品被出卖。在非洲,爱吃土的人大有人在,尤其是怀孕的妇女和正在生长发育的小孩子,土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最好吃的东西。其原因在于他们所吃的这些土,尤其是粘土中,还有丰富的钙、铁、铜、镁等多种矿物元素,由于非洲经济和医疗条件落后,人们的营养得不到更好的保障,相形之下,吃这种富含营养的土就是一种绝佳的选择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非洲人爱吃土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其中在一项对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孕妇的科学调查中发现,她们用来补充营养的黏土可以保证她们80%的日常营养需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且在一些地方,土还可以被当做是治疗痢疾、霍乱等疾病的灵药。
爱吃石头的老人
现年63岁的普木瑞老人居住在中缅边境的德宏州潞西市遮放镇的敬老院。这位奇特的吃石头的老人表面看起来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她从18岁开始,就一直在吃石头,到现在已经有45年的时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尝过了各种各样的石头,酸的、甜的、苦的,几乎各种味道都尝过了,其中,她最喜欢吃的是一种白色的石头,她觉得这种石头油香油香的,有股糯米的味道,特别好吃。据她自己描述,她根本就离不开石头,甚至已经到了“一天不吃就觉得少了点什么,根本就提不起任何精神”的地步。
人体脆弱的肠胃怎么能消化坚硬粗糙的石头呢?但事情就怪在这里,吃了40多年的石头,普木瑞老人的身体不仅没有任何不适,甚至还离奇地治好了自己的肝腹水,真是不可思议。
生吃活蝎子
如果说吃土、吃石头只是让人觉得难以下咽的话,那生吃活蝎就应该是令人极为恐惧的事情了。这种毒物的毒性非常强,即使是不小心被它蛰一下,都会有强烈的不适应感,但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位普通农民李留群竟然异常钟情于蝎子,生吃活蝎,几十年来从未改变。李留群从28岁开始,第一次尝试吃活蝎,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种滋味妙极了,就像是吃黄豆一样,非常香。
这之后的30年,李留群爱上了生吃活蝎。每年晚春、夏季和初秋,蝎子活动比较频繁的时候,李留群隔几天便要上山去逮一些蝎子回来,逮得多了,便放到一个褐色瓷盆里存起来,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吃几只。即便是这样,李留群还是有一些忌惮,每次吃活蝎绝对不会超过20只,他担心吃得过多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影响。
或许是李留群体内有什么能够抵抗蝎毒的物质,或许是蝎子慑于他的“恐怖”,不敢捣乱,这30年来,李留群的身体居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近几年来,他开始越来越怕冷,特别是进入寒冷的冬天后,他必须要早早地穿上厚棉袄,但还是冷,冷得直哆嗦,穿再厚的衣服都没有用,那种冷,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或许这就是“潜伏”在他体内的蝎毒开始发威了吧。
生吞活蛇
如果说生吃活蝎已经让人觉得恐怖的话,那生吃活蛇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南非青年萨尔门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人,他是以生吞活蛇而闻名的。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捉到毒蛇之后,用木棍将它打晕,然后直接将其塞进肚子里。过一会儿功夫,毒蛇就会苏醒过来,在他的肚子里开始闹革命,但是萨尔门完全不担心,他觉得这样非常舒服。
中国云南:爱吃虫子
如果相比较上面的恐怖事件而言,吃虫子看起来就不那么令人害怕了,这也就是在中国云南,吃虫子成为一种流行风尚的原因吧。云南人爱吃虫子,尤其爱吃害虫,大名鼎鼎的“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是“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人会吃油炸蚂蚱,也会将它们腊干了炒着吃,据说,那滋味是非常好的。另外,云南人还爱吃马蜂仔,这不仅是云南的一道好菜,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此外,臭虫也是云南桌面上的一种美味,经过他们的巧手制作,这臭甲虫居然能够散发出扑鼻的香气。
◆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样的东西,竟然是异食者口中的美食。
着迷于吃肥皂
肥皂这玩意儿能吃?在美国女孩特帕斯塔·亨德森看来,那是当然的。这个19岁的女大学生虽然知道吃肥皂或者洗衣粉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她仍然无法摆脱这一癖好。她一直都记得自己第一次尝试时的感觉,“我觉得这种味道真是好得让人难以形容——有点甜又有点咸,我立马就迷上了。”她感觉吃肥皂能让自己变得更干净,于是就一直不停地持续这种行为,到现在,已经到了每个星期都要吃掉5块肥皂的地步。虽然说医生已经建议她立刻停止这种“瘾君子”的行为,但是显然,她控制不住自己,只要想吃的念头疯狂起来,她根本就顾不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其他奇特的异食癖
异食癖者的爱好是因人而异的,除了上面所讲的一些,人们再来看一些令人惊奇的“食物”。
摩洛哥青年阿蒂·阿巴德拉喜欢吃玻璃杯,他感觉咀嚼玻璃杯就像咬脆苹果一样爽快。从14岁起到现在,阿蒂已经吃掉了8000个玻璃杯。
来自印度的库卡尼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吞食日光灯管,他感觉那就像品尝甘蔗一样美妙。吃的时候,他会敲去灯管两端的金属接头,抱着玻璃管子一顿狂啃,令人称奇的是,吃完之后,他的嘴唇、舌头、牙床乃至咽喉都没有出血或者破伤现象,灯管玻璃居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伤害,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法国青年克蒂图的爱好可以说是极为广泛的,他能吞下铁钉、刀片、螺栓。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吃玻璃的,但是因为他的习惯比较奇特,需要喝开水“助食”,而吃玻璃所用的开水比较多,所以他就改变了爱好,开始吃金属。有一次,他甚至用6天时间,吃下了一台被解体的电视机。相关医生表示,克蒂图的胃、肠、喉部壁膜看来都特别厚,这应该与他的异食癖有密切的关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引起异食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但是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才发现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正是由于患者吞食了大量异物,才导致了体内锌、铁等元素的吸收障碍,之前的因果推论完全是相悖的。
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为,异食癖主要是由于心理原因引起的,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这些患者会喜欢一些非食物类的东西,从而来达到心理慰藉的作用,在吃的过程中,他们能宣泄情绪、缓解压力,但是这一说法目前也没有任何实证,还有赖于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其正确的成因,并且找出适当的治疗方法。
见面不相识——脸盲症的困扰
如果有一天,长年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一个人突然忘记你长得什么样子,在你和他打招呼时,显出一副茫然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失忆,那你就不得不怀疑他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脸盲症。不要奇怪,这种疾病是真正存在着的,这种面孔遗忘症会让人不自觉地忘记周围人长得什么样子。
父女对面不相识
杰姆·赫德是美国一所大学的退休教授,他有一个深藏于内心,不为人知的怪异行径——他经常会忘记熟人长什么样子。走在路上,经常会有熟人走上前来和他打招呼,但是他却压根不记得这个人是谁,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为了避免尴尬,他只能是装作认识那些和他打招呼的人。他害怕自己的缺陷一旦暴露,就会引起别人异样的目光,在他看来,可能整个世界上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会患这种怪病吧。
但是他的想法错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凯瑟琳和简妮居然也遗传了他的怪病,她们同样患有脸盲症,不但认不出父亲的脸,母亲的也记不住。简妮说,自己原来从来没有太过重视这种病症,但是有一次,她去托儿所接儿子放学,等到回了家,才隐隐地感觉有一丝的不对劲,后来通过询问,才知道自己接错了孩子,将别人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接回了家。发生这一事情之后,简妮无法再装作不知晓自己的病情,她和家人进行了沟通,才发现父亲和凯瑟琳也有同样的毛病,这是遗传的问题。
想象一下,在三个人都患有脸盲症的家庭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见面不相识”、擦肩而过却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打招呼。这样的状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虽然他们都尝试着通过声音、发型、体型或者是走路姿态来辨认他人的身份,但是这毕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容易出错。
一生没记住一张脸
受到脸盲症困扰的绝不仅仅只是赫德一家,在美国另外一所大学任教的女教师海瑟·塞勒斯也有同样的怪毛病,而且相比之下,症状要严重得多。她从来就没有记住过任何一张脸孔,即使是那些与她在一起朝夕相处的人。当她到一个地方时,尽管有很多人和她打招呼,但是她却一个也不认识,在她看来,这些人全部都是陌生人,而且每天都是陌生人。
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塞勒斯连自己的脸孔也记不住。哪怕她随时对着镜子看自己,但是她仍然不认识镜子中的脸孔,无论她看多少次,她还是记不住自己的样子。
脸盲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虽然其发病几率较低,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危害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